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
閬中第一所大學,南充首個「文化旅遊人才」職業學院,今秋首批招生便超過2000人、創下職業學校首年招生「新紀錄」……
12月18日,古城閬中,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正式授牌。「學院將為閬中及南充的文旅產業發展厚植人才基礎,計劃5年內建成本科職業學校。」該校黨委書記王榮秀道出學校奮鬥目標。
繆吉波 攝
作為文旅大市的南充,為何會建設這樣一所高校,學院又將為南充的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什麼?
為何建?文旅大市的發展需要人才支撐
擁有2200年建城史的南充,在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過程中,堅持發展文旅產業,深厚的歷史文化搭臺,旅遊唱戲。五張文旅名片——「將帥故裡·紅色文化」「歷史名城·三國文化」「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印象嘉陵·生態文化」「世界古城·春節文化」越來越響亮。
繆吉波 攝
但是良性發展的產業需要優質的人力資源,南充的文旅事業也不例外。
王榮秀表示,到2022年秋季,學院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將達1萬人。學院將全面落實南充市委關於學院「三有」發展目標和「235」發展步驟的重要指示,緊扣辦學特色、緊扣產業需求、緊扣文旅要素,適時增設相關專業,為南充文旅產業發展、文旅項目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進一步推進南充乃至全省文旅深度融合。
「興辦教育,投資未來。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開啟了南充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嶄新篇章,填補了南充教育空白。」南充市委黨校副校長張明偉說,對南充高等教育來講,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的建成設立,不僅是學校數量上的增加,同時對高等教育的結構也是一種豐富、發展和完善。為南充深挖和開發文化旅遊特色資源,促進南充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科技支撐、教育支撐。
繆吉波 攝
按照規劃,學院座落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科舉聖殿狀元之鄉——閬中。
為何選址閬中?
首先是因為這裡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實踐機會。既有自然風光:嘉陵江在閬中蜿蜒,三面環水,四面環山,風光迤邐。也有文化遺產:2300年前古巴國在此建立國都,三國時張飛在此七年鎮守,明末清初作為四川省會長達20年。這裡是春節文化的發祥地,是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閬苑仙境」「春節故裡」「狀元之鄉」之美譽,已成為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的世界旅遊目的地。
繆吉波 攝
不僅如此,如今的閬中也更加開放,交通條件更加便利。蘭渝鐵路縱貫南北,廣南高速穿越全境,嘉陵江航運通暢,閬中機場通航可期。水陸空立體交通讓閬中與全國接軌,與世界相連。
有什麼?有4A級景區景觀,更看重高標準實力
走進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就能看到「櫻花飛雪」「錦繡嘉陵」「梨園春秋」等十大景觀。整個學校佔地1000畝,總建築面積33萬餘平方米,總投資25.6億元,校區建設依山傍水、景校合一,按教學區、實訓區、運動區等七大功能區布局。
繆吉波 攝
硬體設施主打「智慧」「實踐性強」。學院建有3D模擬導遊實訓室、大格中格小格講解實訓室、企業經營模擬沙盤及ERP實訓室、酒店中餐廳實訓室等125個國內一流實驗(實訓)室;並傾力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校園;購置紙質圖書20萬冊、電子圖書25萬冊,採用RFID管理系統,打造開放型、數位化圖書館。
同時,學生的就業出口也有相應的保障。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合作辦學、特色辦學,大力實施文旅英才培養工程,與200餘家文旅類企事業單位達成校企合作協議,實行對口培養、校企融合、項目驅動等多種培育模式,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著力培養「一專多能」「德技並修」的新時代文旅精英。
繆吉波 攝
文旅大融合,人才先行。學院已通過「嘉陵江英才工程」等方式招引專任教師128人,其中,研究生學歷教師98人,佔76.6%,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30人,佔23%,「雙師型」教師42人,佔32.8%。同時,從國內知名高校聘請了客座教授,從相關行業企業聘請了兼職教師,組建形成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
專業設置上,學院設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藝術設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6個專業。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協調共融、開放合作、改革創新」的辦學理念,構建「155」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1+X」證書試點,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致力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文旅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