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巍:綠園區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安技環保部部長、黨支部書記
" 十四五 " 時期是邁向 " 美麗中國 " 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堅持持續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 五位一體 " 發展,著力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協調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趙東巍提出如下建議:
完善配套資源建設 推進城鎮綠色發展
加強生活汙染源治理,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與生活垃圾清運體系的有效銜接,以資源化為核心,倡導源頭分離分類、生產生活協同,不斷優化垃圾強制分類和減量化制度體系,提高生活固廢回收率,提高固廢無害化處理水平。完善服務業環境標準,加強對服務業環境汙染的管控。強化城鄉交通汙染源治理,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應用,完善城市綠色公共運輸體系,加強與周邊城市公交系統銜接和覆蓋,引導共享出行有序發展。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推動環保市場形成
積極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做大 " 環保紅利 ",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諮詢、系統設計、設備製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等專業化節能環保企業。通過加大政府購買環保服務的力度,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第三方監測、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規模化運營,形成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環境保護服務市場。
加強支持引導 促進企業綠色發展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對清潔資源能源推廣應用的引導和指導,著力打造多能互補、綠色高效的現代清潔能源使用體系。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通過價格、補貼、投融資等政策支持,幫助企業突破技術難關,有效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實現生產方式、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推進企業綠色化升級改造,推廣綠色設計示範企業、綠色示範園區、綠色示範工廠的經驗,構建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 " 四位一體 " 的綠色製造體系,引導企業綠色發展。
開展企業環保幫扶 量身制定汙染治理方案
實行政策幫扶,科學施策、精準幫扶,扶持守法自律、積極治汙的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減輕政府的監管壓力和行政成本。實行技術幫扶,由環保監管部門、科研單位、專家學者等入企問診把脈,加強對企業進行法律宣傳、政策把握、環境管理、汙染治理等方面的指導,全面深入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幫助企業量身制定汙染治理技術方案,實現對症下藥,避免 " 一刀切 "。
來源:綠園發布
編輯:丹琦
【來源:城市融媒+ZAKER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