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廣州市正全力打造引領華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9月22日上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91場)在廣州市新聞中心舉辦。據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透露,廣州已於近日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
「我們將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採取十項具體行動,著力打造國際品牌的『聚集地』、時尚潮流的『引領地』、中國製造的『展示地』、嶺南文化的『傳承地』、消費創新的『策源地』。」高裕躍表示。
擦亮「廣州名片」:3年內引入200個國際品牌,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
在優質消費資源聚集行動方面,大力吸引國際知名品牌在穗設立品牌首店、旗艦店、總代理,在3年內逐步引入200個國際品牌。加快發展口岸免稅店,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入國際品牌折扣店。
積極申請世界性、全國性的公務、商務活動承辦權,匯聚高端商務客源。發展壯大會展數量規模,逐步實現一年國際性展覽達45個以上,接待各類會議7萬場次,吸引更多優質客源到廣州消費。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全力打造「雲山珠水,吉祥花城」品牌,擴大惠民低價票政策補貼範圍。
同時,進行廣州名片擦亮推廣行動。重點擦亮「時尚之都」「會展之都」「電商之都」「美食之都」「定製之都」五大城市消費名片。
「老商圈」升級:北京路步行街成全國首個覆蓋5G網絡的步行街
國際一流商圈品質提升行動。重點建設「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長隆萬博商圈」國際消費示範區。其中,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是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項目。2018年12月,北京路步行街成為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安排專項財政資金2.76億元,市屬國企投入1.5億元,撬動社會投資超100億元,完成8840平方米主街建築立面修復,打造嶺南建築民國特色街區。粵海仰忠匯、大馬站商業中心、瑞安廣州中心、高第街金鴻順等項目順利推進,提升了街區商業質量。全面建設智慧街區,北京路步行街成為全國首個覆蓋5G網絡的步行街。
對於國際一流商圈的規劃建設,按照國際消費示範區建設目標,規劃建設「黃埔灣」等新興商圈。在新興商圈內發展服務貿易、離岸貿易、數字貿易等新業態,加快建設一批標誌性項目,引進商貿總部、高星級酒店、現代購物中心、文創等高端業態。
在傳統特色商圈轉型升級方面,推動「上下九商圈」「琶洲商圈」「環市東商圈」「白鵝潭商圈」「白雲新城商圈」轉型升級,依託自身產業條件和資源稟賦建設各具特色的嶺南商圈。
「新商圈」培育:各區都有消費中心、特色小鎮,打造一批商旅文體聯動示範項目
在廣州全市各區分別培育1-2個區域級消費中心。重點培育越秀流花、海珠江南西、荔灣西灣路、天河珠江新城、白雲白雲站商圈、黃埔萬達—奧園—銳豐—高德匯、花都新華、番禺廣州南站、南沙蕉門河—靈山島尖、從化街口、增城增城廣場—城市中軸線和廣州東部交通樞紐—開發區核心區等商圈。
在特色商貿小鎮開發行動方面,各區遴選1-2個特色小鎮(街區),重點培育越秀東山印象、荔灣沙面城市「藝術島」、白雲三元裡皮具商圈、黃埔南崗商圈、花都獅嶺小鎮、番禺沙灣古鎮、南沙郵輪商業街、從化萬花風情小鎮、增城1978電影小鎮,注入國際化商貿元素。
廣州還將繼續拓展新消費領域,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培育一批直播電商基地。探索實踐「直播電商+」新模式。構建有利於新零售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引導電商、傳統零售和社區零售創新零售商業模式。支持購物中心、商場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優化消費場景。推動商旅文體融合。培育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商旅文綜合體,4個商旅文融合功能區,打造一批商旅文體聯動示範項目。
在消費行業人才支撐行動方面,加強消費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設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多渠道加強粵菜師傅培訓,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大賽。
據介紹,為確保十項行動落地,廣州推動成立「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還研究形成了《加快推進消費國際化特色化若干措施》,增強消費的「國際化」和「特色化」元素。
此外,對提前報廢或置換併購買新車的單位或個人,每臺車給予3000-6000元補貼,昨天已發放第一批補貼超1500萬元,實現「穗車購」微信小程序申請發放補貼,首次打通政府通過微信發放補貼至個人途徑。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趙方圓、申卉、曾衛康、王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莫偉濃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