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些無關正文的話:
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尼康宣布新產品延期發售,而佳能也在今天(3月11日)發布了漲價通知。如果海外情況繼續惡化,恐怕其他品牌產品也可能出現缺貨、漲價的情況 —— 2016年熊本地震導致CMOS供給短缺、很多產品缺貨漲價,這情況ET還是記憶猶新的。
所以,如果你現在手裡有閒錢,對相機、鏡頭還有一些需求,不妨早買早享受吧。嗯,這個話,對於電腦配件和整機(尤其是存儲類的)、一些手機產品也是適用的。
—— —— ——
Hello,大家好,我是ET。這裡是相機筆記2020年的第39篇文章。今年是2020年,你在選購相機的時候還會糾結微單、單反誰更好麼?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下,為什麼存在「微單不如單反」的說法。
★觀念★
單眼相機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並且在過去很長時間裡(差不多從1970年開始),單反都是專業拍照設備的代名詞 —— 這就構建出一個非常堅實的認知觀念。而微單(無反)從2008年登上歷史舞臺,一直到今天也不過十二三年的時間,想要讓大多數人扭轉觀念,確實是有一定難度的。
另外,微單時代的領軍企業:松下、奧林巴斯、三星、索尼、富士,它們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相機大廠。當然,你可能要說奧林巴斯和富士也是有歷史積累的,但顯然不及佳能、尼康的品牌號召力。
除了誕生時間外,產品尺寸其實也對用戶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人覺得微單相機小,所以不專業 —— 如果把奧林巴斯E-M1X和尼康D3500放在一起,我想大家都能看出來誰更專業一些。其實,很多人並不真正理解什麼是單反、什麼是微單,只是覺得帶軍艦部的相機就是單反、就更專業一些。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婚慶行業,有些廠商專門生產了「大殼子」的廉價產品。
▲奧林巴斯E-M1X(左)和尼康D3500(右)
什麼是單反?單反指具有1個鏡頭和反光鏡的相機 —— 也就是拿掉鏡頭後,你看到的那個小鏡子。單反的定義並沒有說一定要可以更換鏡頭,但在今天,市售數碼單反都是可換鏡頭的。
什麼是微單?我們通常將可換鏡頭、電子取景、無反光板的相機稱為「微單」。「微單」是索尼提出的說法,但因為沒有獲得註冊商標,現在已經成為「無反」的同義詞。
關於「微單」,大眾存在有很多誤解。首先,微單一定能更換鏡頭,所以富士X100系列、理光GR系列這些都不是微單(而是大底便攜相機)。然後,雖然微單沒有反光板,但大多數微單還是有機械快門的 —— 反光板和機械快門真的不是同一個東西。
★定位★
微單相機是在2008年9月登上歷史舞臺的。在最初幾年裡,各大廠商都將微單相機定位為介於卡片相機和單眼相機之間的過渡和連接型產品,主要面向不滿足於卡片相機的畫質但又不想要笨重單反的家庭用戶。「卡片之薄、單反之美」這句宣傳語就是這段時期微單定位的最好說明。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尼康、三星會推出採用1英寸CMOS的微單,而賓得甚至搞出了採用1/2.3英寸CMOS的微單來。這直接拉低了微單相機這類產品的畫質下限,不利於大家正確認識單反和微單的差異。
這樣的情況是從2012年開始逐步改觀。首先是索尼NEX-7(2011年8月發布)、奧林巴斯E-M5、富士X-Pro1這幾款產品確實吸引到不少專業用戶的關注。然後在2013年,索尼的α7/α7R讓微單與135數碼單反擁有了相同的畫質基礎。接下來,索尼從α7RII的市場反饋中得到信心,開始通過豐富高規格鏡頭、開發高速體育機來提升E卡口微單系統的專業性……
現如今, 佳能、尼康不僅推出了全畫幅微單,並且新鏡頭的規格、素質也超越以往單反產品。這樣的現實,應該足夠具有說服力了吧。還不夠?看看佳能、尼康多久沒有推出5D、D8x0級別的產品了,即將正式發布的佳能EOS R5可能就是決定性的一錘—— ET認為應該沒有「5D5」了。
▲採用1/2.3英寸CMOS的PENTAX Q10
★結論★
前面說的這些都是在解釋「微單不如單反」這種觀念是錯的,以及目前的發展趨勢是微單取代單反。但ET並沒有說「單反不如微單」。
有點暈?單反、微單只是不同的相機結構,而相機結構只會對取景方式、體積重量這些因素帶來決定性影響。今天的數碼單反在切換到實時取景模式後,其實就變成了有冗餘零件的微單相機。你願意的話,完全可以將單眼相機當作微單相機使用。
所以呢?選擇相機時還是應該回歸需求,關注產品間的更多差異。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開機啟動速度啊、最大續航能力啊,這些還是中高端單反產品更有優勢,更不要說新聞、體育記者所要求的的可靠性了。
不過今天1DX3的負面新聞有點打臉,這句劃掉。
—— —— ——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已經買了微單,現實中也經常面對甲方、客戶對於「這樣小機器到底行不行」的質疑,下面幾種附件可以幫你改善一下。
豎拍手柄:讓你的相機變成「正方型」,專業性提高至少50%。
兔籠:小到GoPro,大到1DX,充滿力量感的金屬兔籠,肯定能讓你的專業性提高一個Level。
監視器/錄機:頂個大屏幕出門,看誰敢說你不夠專業?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