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的時候怎麼做,雞蛋才不會破呢?
雞蛋在沸水中煮,或煮的時間過長,都會碎裂。在家裡煮蛋一般都是用冷水煮蛋,火力不必太強,可以中火,如果中火的話,很容易使雞蛋殼裡的空氣膨脹破裂。煮蛋後可攪拌,一般煮蛋時間為10分鐘,不可超過15分鐘,否則會破裂。雞蛋煮熟後,先不要急著把它拿出來,最好讓它在鍋裡泡一會兒,再拿出來用冷水泡一會兒,這樣雞蛋才能剝開。
煮雞蛋之前,我們先用溫水洗一下,因為雞蛋裡面有很多髒東西。接下來的關鍵步驟,是用冷水煮雞蛋,即先將冷水倒入鍋中,再將洗好的雞蛋倒入鍋中,開小火煮。由於雞蛋是冷的,低溫的,所以如果你要用沸水或水下的高溫鍋來煮雞蛋,那麼雞蛋就會根據熱膨脹和冷收縮的原理破裂。假設我們把雞蛋放在小水裡煮7分鐘直到開水。這樣做做的雞蛋一般也就不會碎了。
當我們在家煮蛋時,如果是用大火直接將蛋燒開,則很容易使蛋殼內的空氣急劇膨脹,造成蛋殼破裂;如果是用小火煮蛋,不僅煮蛋時間長,而且蛋老化不易控制。因此,我們最好用中火煮蛋。
如果能夠準確把握煮蛋的時機,就可以決定出火候的大小,從而控制好雞蛋的鮮嫩程度。煮好的雞蛋可以變得更加鮮嫩,滾雞蛋,水開後再煮3分鐘。這時蛋白質凝固,蛋黃則成液狀;將溏心蛋煮熟,煮水約五分鐘。蛋煮熟後,蛋白凝固,蛋黃呈黏液狀,軟嫩滑;蛋煮熟後,用沸水煮7分鐘。此時蛋白質處於凝固狀態,處於黃色狀態。
煮蛋的時候,蛋黃應該是讓蛋清在中間保持凝固的狀態,等到雞蛋下鍋後,可以不停的向一個方向攪拌,最好用湯匙,這樣可以使雞蛋完全均勻成熟,直到煮熟。雞蛋煮熟前最好先用冷水把它泡一下,再把它放到冷水鍋裡煮,以免雞蛋破了。
如果用小火燒雞蛋,又會延長煮蛋的時間,而且雞蛋不易變老變嫩。我覺得煮蛋的時候最好用中火。
火候大小確定後,只要把握好煮蛋時機,就可以隨時控制雞蛋的鮮嫩程度。舉例來說,煮一個軟蛋,水開後再煮三分鐘。此時蛋白已經凝固,蛋黃仍然是液態的,煮溏心蛋,沸水煮5分鐘。此時蛋白質凝固,蛋黃粘而滑軟;煮蛋,水開後煮7分鐘。一般而言,我們在家煮蛋時,最好控制在8分鐘左右。
另外,把剛煮好的雞蛋直接放入冷水中冷卻也不是個好辦法。由於蛋殼內部是有一個直徑為4~11毫米的氣室,當雞蛋被煮熟後,雞蛋內部氣室內的氣壓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此時氣室內的空氣就會從蛋殼中排出。把煮好的雞蛋放進冷水裡,這樣蛋就能涼了,做出來的蛋也就好吃了。
生雞蛋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如果雞蛋本身破裂,煮熟的雞蛋也會破裂。如果儲存環境溫度較低,生雞蛋的溫度也較低,這時雞蛋要馬上煮熟煮熟,因為熱膨脹冷縮,蛋殼會脹大!或是在煮蛋時水沸騰過高,雞蛋劇烈的震動和鍋底的碰撞也會容易破裂,總之,原因很多哦!做雞蛋的時候要多加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