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爬對我來說,喜歡那個過程,各種各樣的小驚喜
我不追求高端,因為對我來說生命都一樣,高端是生命,低端也同樣是生命,既然能遇到,那就是緣分~善待它們~
其實養爬我也是新手,所以我在養它們之前很努力的去查閱很多資料,畢竟想要養好它們就首先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以及飼養難易度,其實最早想養變色龍來著,結果查完資料後發現變色龍暫時不適合我養,就選擇了豹紋守宮。
有前輩說過,要想養好爬蟲,就要先學會養蟲子,之前很多人都被蟋蟀狠狠的折磨過,我在失敗過一次後,順利的飼養成功了~
開始正題吧~
這裡面有飼養,但是更多的是繁殖~
我第一次養蟋蟀,在爬店買回家三十隻蟋蟀,第二天全部陣亡的情況下,不服輸的性格又作祟了……
初始器材
養烏龜的那種盒子
廢紙條
礦泉水瓶子的底,四到五釐米高(如果有四方形大小合適的盒子代替更完美)
下圖就是我說的那種盒子,起初的飼養很方便,不佔地方,而且用不了太多的資金。
然後就是蟋蟀了,最好是成體,有公有母,讓他們自然交配去吧~
這是我後期的飼養了,已經換用小魚缸了,是60x40x40的那種魚缸,家裡廢棄不用的,這裡就利用上了!
看到那些廢紙條了麼,相對蛋盤,我還是更喜歡用廢紙條,理由說不上來……
右上角是個裝巧克力的盒蓋,這個用處很大,很多朋友說蟋蟀的水分主要靠蔬菜得來,我嘗試過,利用率不高,蔬菜還是浪費的多。
這個盒蓋(也就是上面說到的礦泉水瓶子底)這個時候就起作用了,裡面裝的椰土,椰土的水分要很大,肉眼可以看到水分的溼度,蟋蟀會自己過去補充水分,這個我觀察過,絕無虛言。
這個盒蓋用來補充水分只是作用的十分之一,最大作用還是在於讓蟋蟀產卵。
椰土裡的水分會自然蒸發,等到椰土裡的水分蒸發到一定程度,受精過的蟋蟀會自己把卵產到椰土裡。
我的這個盒蓋裡的椰土平均兩天換一次,目的是為了保存蟋蟀的卵。
這裡介紹一下主食,看到照片右下角的粉末了麼,那其實就是狗糧+蛋白粉。
最早的時候,我跟很多新手一樣,直接把整粒的狗糧丟進去讓蟋蟀啃,半個月後發現利用率太低了,很多實際上都浪費了.
這時候我親愛的媽給我出的主意,把狗糧打碎,現在很多家庭都有打汁機,用那個幾秒鐘搞定,沒有的話用工具壓碎也行,這樣就能提高利用率了。
很多人說蟋蟀之間會自相殘食,這個我查資料有人說,蟋蟀自相殘食一方面是因為天生好鬥,另一方面是因為體內缺乏蛋白質,自相殘食是為了補充體內蛋白質,不管怎麼樣,儘量讓它們少的去殘食是好的,家裡正好有沒人喝的蛋白粉(主要原因是不咋好喝……還他娘的英國原裝的,我小姨從英國帶來的……),蛋白粉和打碎的狗糧調配在一起,效果證明,真的很好用,蟋蟀因為自相殘殺死亡率降低,而且長得也很快……從剛孵出來到大部分羽化,一個月的時間。
介是昨天把剛孵出來幾天的小蟋蟀從椰土裡挑選出來……
小小的,太費眼神了……
密密麻麻的……不過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這個是孵化蟋蟀卵的盒子,裡面是椰土混雜著蟋蟀卵。
其實蟋蟀卵的孵化網上有介紹,但是我覺得更多的是需要實踐~
其實無外乎就是加溫,三十度左右基本就可以了,加溫我是用加熱墊放在盒子下面,溫度調好就不用管了。
然後就是溼度,我覺得這個比溫度更重要,溼度我沒有測過,就是完全憑感覺,我覺得只要椰土不要太幹,但也別溼的一捏一把水,基本沒有問題,孵化起來沒有想像那麼難。
至於孵化時間……我記性不好,也懶得去拿紙筆做記錄,反正就是每天看看,有時候就會發現一些小驚喜!
新孵化出來的小蟋蟀不能跟大蟋蟀養一起,那是給大蟋蟀加餐呢……
單另養,主食和大蟋蟀一樣,裡面也會有一個裝有加水椰土的小盤子,盒子底下同樣加熱墊加溫,小蟋蟀嘛,抵抗力各方面不好,特殊照顧一下。
這裡叮囑一下,千萬別直接放水盤子,一定要配椰土或者其他的東西,除非想你的蟋蟀失足淹死……
說一下蟋蟀卵的保存~
真正養起來了,你會發現,蟋蟀卵的降生比你孵化蟋蟀要快的多的多的多~
網絡上也有介紹,依舊是潮溼的椰土拌蟋蟀卵,放在一個盒子裡,冰箱保存,目的是為了讓蟋蟀卵休眠。
以上這些就是我養蟋蟀並且無意間開始繁殖的過程~
僅適用於家庭小量的飼養,相信有些老手經驗比我更豐富,養的蟋蟀比我的更好更多,希望大家能互相交流,嘿嘿~
最後說一下,不管是大麥蟲,麵包蟲,蟋蟀,還是小強,都是生命,它們用它們的生命去完成我們對我們所飼養的寵物上生命的延續,拋開食物鏈,它們所做的是奉獻,奉獻自己的生命,所以讓我們在它們有生的時間裡善待它們!
希望各位朋友看過後,覺得哪裡不合適,我們大家一起交流,請指出來,讓我們這些新手能更好的去養好自己的爬蟲!
最後說的很對,另外,其實一些爬寵「飼料」的成功繁殖,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也挺大的~
From:爬行天下
Author:★鬼§童★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常見爬寵『昆蟲飼料』的飼養與繁殖(😜口味略重,慎入!)
掌握了這幾點,以後自己繁殖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