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貴州省辣椒所品種選育基地集中了他們配製的400餘個組合,其中掛牌展示的組合200多個,主要有櫻桃椒、錐形椒、指型椒、大小羊角型椒和少量線椒,基本涵蓋了各種幹制加工和發酵加工專用類型,展示了20餘個兼具觀賞和食用功能的彩椒新組合。另外,還展示了1000多對雜選新組合和雄性不育系。
當天,與會者還觀摩了全國幹辣椒區試和省區試的預備試驗品種;貴州省園藝所、遵義市農科院、遵義縣辣椒中心選育的12個品種和漂浮育苗、專用肥、水肥一體化、輕簡化栽培、多功能膜與膜下滴灌、綠色防控等11項新技術及土壤肥料、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控等10個試驗課題、辣椒標準化生產示範現場。
據貴州省農委總經濟師向青雲介紹:貴州地方特色辣椒育種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特色辣椒育種初步實現了三系配套,後備組合達到了500餘個,從果型來說是應用盡有。從產品目標來看,幾乎能滿足各種加工用途,並且已經選育了可以和韓國辣椒一較高下的雜交新品種。二是完成了辣椒基因組測序。三是貴州辣椒育種核心團隊已經建成,影響力越來越大。辣椒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全省已形成100餘人,農科教企結合、省市(州)縣聯動的辣椒科研推廣團隊,以「辣椒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為主線,「辣椒產業建設和優質高效生產技術推廣」項目為載體,系統開展資源與育種、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採後處理與加工、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研究和示範推廣,不僅支撐了產業的發展,還顯著提升了辣椒產業素質,也將貴州省辣椒科研、生產整體提高到全國先進或領先水平。通過總結近年來科研推廣成果,貴州省農委組織制定的《貴州辣椒標準體系》,已與貴州省質監局、省衛計委聯合發布標準37個,為辣椒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連結:
遵義市: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建設齊全
遵義市先後創建了貴州省優質農產品、貴州省名優辣椒、地方優良品種、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全國七大名椒之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6個品種品牌和中國辣椒之鄉、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中國辣椒城、中國辣椒之都、全國農業(辣椒)標準化示範縣、全國優質辣椒生產區、中國優質辣椒產區等7個區域品牌,並註冊了大婁山、貴三紅、旭陽、貴辣、辣哈哈、辣山、眾員員、山裡人、盛辣、老農哥、飛龍湖、辣得爽、打工妹、香裡香等20餘個企業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產品品牌建設齊全,提升了產業綜合競爭力。
黔南州大膽探索栽培模式
黔南州的辣椒生產以線椒為主,種植面積60萬畝,主導品種有福泉、獨山、都勻、平塘、三都、荔波線椒等地方良種和長研十七、辣豐三號、長辣七號等引進品種;其次是牛角椒,種植面積20萬畝,主導品種有辛秀美等;其它種類10萬餘畝,主要有朝天椒等。
目前,黔南州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48個,16個辣椒產品獲無公害產品認證,已註冊「黔甸」、「猴場」、「猴衝」、「黔中綠韻」、「江柳」等包含辣椒產品在內的蔬菜註冊商標。
在辣椒產業發展中,黔南州大膽探索栽培模式,在開展辣椒選育種、品比試驗、水肥一體化試驗、生物農藥藥效試驗和物理防治試驗的同時,拓展科研課題與內容,開展了辣椒種植、加工關鍵性技術和辣椒與其它作物間作套種、辣椒工廠化育苗技術集成示範、辣椒烘乾設備及技術研究,從品種、栽培模式、栽培技術、產品加工等多層面研究集成示範,提高辣椒種植與加工效益。大範圍布點示範效益顯著,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黔東南州鮮紅辣椒及其半成品市場緊俏
黔東南州鮮紅辣椒及其加工製品市場緊俏,辣椒精深加工產品發展勢頭看好,激發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運銷大戶等經濟組織更多從事辣椒的生產、加工和營銷。截止2014年底,辣椒加工企業達到11家,較上年增加4家,累計完成加工產品2.08萬噸、加工總值2.97億元、創稅約700萬元、獲純收4380萬元;加工產品有紅酸湯、豆瓣醬、糟辣椒、火鍋底料、蒜泥辣椒、燒辣椒顆、燒辣椒粉、魚漿酸、豆腐乳等10餘個產品,以凱裡市三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紅酸湯、丹寨縣俊建公司糟辣椒、四川郫縣豆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豆瓣醬等為代表的系列加工品,年銷10000餘噸到全國20多個省、市、區並出口部分東南亞國家;辣椒合作社由上年的21個發展到29個,完成鮮椒流通量3.22萬噸,今年創辦辣椒基地4.23萬畝、帶動農民種植辣椒1.68萬戶。
遵義縣不斷探索總結出「六統一」辣椒栽培技術
遵義縣辣椒種植基地面積、產量、產值從1997年的不足10萬畝、1萬噸、5000萬元發展到2014年45.43萬畝、8.85萬噸、14.2億元。十多年來,規模擴大3.5倍,產量增加了近8倍,產值增加27倍.
近年來,遵義縣不斷探索總結出「六統一」辣椒栽培技術,即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規範化移栽、統一平衡配方施肥、統一病蟲草鼠綜合防控。由於「六統一」技術的不斷應用,特別是辣椒漂浮育苗、地膜覆蓋、綠色防控等技術的應用,辣椒產量質量不斷提高,產業效益不斷提升。201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種椒收入佔10.7%。
經過多年的發展,辣椒產業已成為遵義縣主導產業,先後獲得「中國優質辣椒生產區」、「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中國辣椒之都」、「全國辣椒標準化示範縣」等稱號。遵義朝天小辣椒榮獲貴州省名優辣椒、全國名椒、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中國食品協會質量信得過產品。遵義辣椒及各種加工製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暢銷四川、重慶、湖南、湖北、上海、新疆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譽滿全國。全縣已形成以蝦子辣椒批發市場為中心,以三岔、龍坪、團溪、西坪等辣椒產地市場為紐帶,以貴三紅、旭陽等加工企業為載體的辣椒市場網絡體系,辣椒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亞洲相關國家和地區。
貴陽市大力實施「品牌引領」戰略
辣椒產業是貴陽市的特色產業。以花溪辣椒、百宜辣椒為代表的地方特色品種種植是蔬菜產業中的一大亮點。2014年,貴陽市辣椒種植面積達16萬畝,總產量20萬公斤,總產值43000萬元,辣椒產業已成為貴陽市極具發展潛力的特色優勢產業。
近年來,貴陽市大力實施「品牌引領」戰略,提升市場競爭力,在建立規模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增強質量意識的基礎上,全力打造「黔山牌」品牌及子品牌,「黔山牌」辣椒系列產品的知名度在域外市場得到了顯著提高。
安順辣椒加工業發展形勢良好
在市場需求和基地帶動用雙重作用下,安順辣椒加工業發展形勢良好,百花串等油辣椒製品在省內外享有名氣,關嶺糊辣椒麵、平壩天龍糟辣椒、鄧么妹雞辣子等深受市場好評,產業逐漸成長壯大。全市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企業(合作社)有12家,加工成品達7870萬噸,創產值1.2億元,基地年產加工型辣椒4萬噸,一定程度滿足了對當地加工業的需求。
涼都孟記油辣椒系列產品年銷售1057萬元
六盤水市盤縣玉祥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油辣椒系列產品生產的民營企業,品牌為涼都孟記,產品有火腿油辣椒、豆鼓油辣椒等,公司現有職工51人,銷售收入1057萬元,帶動農民2200戶,產品主要銷往雲南、貴州、廣東、湖南、河南等地。
為了擴大公司生產規模,公司下一步計劃從城關鎮搬遷至兩河工業園區,在原有油辣椒系列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辣椒麵系列產品。公司年生產能力將從現在的500噸增加到2000噸,銷售市場在原有基礎上再開發上海、西安市場。
特色辣椒成為銅仁市重要的特色產品
銅仁市地處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處,也是我國喜辣地區的核心區域,特別的地理氣候條件和飲食習慣,使得特色辣椒成為銅仁市重要的特色產品,近年特色辣椒產業化也逐步得到發展。
目前,全市規模加工企業共有13家,年總加工量6600噸,產值7400萬元,主要產品有油辣椒、泡椒、幹椒、醬辣椒等,新打造了「吉祥老香辣椒」和「三岔糟辣椒」、「飛龍牌泡辣椒」等品牌產品。其中,石阡和記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年加工量2000噸,產值2000萬元;思南億農綠色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加工油辣椒1050噸,產值2150。產品主要銷往省內及重慶市場。
全市規模種植、加工合作社共有17家,直接生產基地1.5萬畝,年組織產品流通8.55萬噸,產值7970萬元。直接基地千畝以上合作社有7家,思南、石阡各2家,德江、江口、沿河各1家,形成銅仁市規模化種植核心基地。
「大方皺椒」歷史上享有「貢椒」之美譽
畢節市地處貴州西北部,海拔較高,氣候冬暖夏涼,日照充足,降雨均衡,土壤以黃壤為主,PH值中性偏酸,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偏上,有利於辣椒生長,所產辣椒顏色鮮豔,油分含量高,辛辣味濃,品質極佳,贏得了眾多客商的青睞,遠銷東南亞。尤其是「大方皺椒」以辣紅素含量高,肉質肥厚,色澤深紅,外形美觀,香味濃鬱,辣味適中等特色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是貴州省辣椒出口品種,產品屬於全國七大名椒之一,歷史上享有「貢椒」之美譽,大方縣有「中國皺椒之鄉」之稱,2012年還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標準化皺椒示範縣。畢節市種植辣椒已有400多年悠久歷史,辣椒生產經驗豐富。迅速崛起的辣椒產業現已經成為畢節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黔西南州油辣椒加工年產值1.9億元
黔西南州辣椒加工企業和合作社主要有興義黃盛記食品有限公司、興仁縣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貞豐縣布依王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興義市利惠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姨媽辣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加工製品主要有幹辣椒、油辣椒和酸辣椒,油辣椒加工年產值1.9億元,主要採取「龍頭企業+辣椒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加工型辣椒品種主要以遵椒一號、朝天椒、天劍、椒中玉、長二條、短角椒、邱北椒為主,產品主要銷桂林、安徽、雲南、瀋陽、重慶、武漢、成都、長沙、貴陽等地。其中「布依王」牌油辣椒、「靈鳳子」牌油辣椒、「黃盛記「牌油辣椒,在省內外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