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不應該死記硬背,一些實踐活動,可以更好增加孩子的見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有些學校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見識神奇的化學反應,就讓一些實驗課加入了孩子的陣營中。
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學校達不到這些方面的資質和安全的條件,這就相當於是一顆不定時的炮彈,那麼有趣的實驗課,反而會成為孩子們一輩子的惡夢。
就在這幾日,江蘇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就給我們上了這麼一堂現實殘酷的課。老師在課上做實驗,酒精燈燒著沒有酒精了,便將酒精倒入酒精燈,隨後酒精燃爆,將講臺燒了起來。該名教師出門尋找滅火器,又發生二次爆炸,前排4名學生受傷,入院診斷為局部Ⅱ度燒傷。幸好是及時送醫,現在經過專家組的精心治療,傷情已明顯好轉。
而根據一名知情人說,一個男孩在地上打滾滅火,臉上、手臂均燒著,面部腫脹,一個女生跑了起來,被燒傷更嚴重。
本來這個事情不會發生,卻錯在二個地方,一是這名老師對實驗課的知識不夠,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識。二是在發生爆炸之後,可能由於緊張慌亂,沒有及時疏散學生,反而急著去找滅火器,導致孩子被二次爆炸的事故燒傷,如果提前疏散孩子,那麼這四名學生就不會被燒傷,頂多就是一些公共用品的損失。
現在這名老師已經被暫停教育教學工作,相信心中也是充滿了自責懊悔,已然受到了內心的煎熬。在事故發生時,也積極將孩子送入醫院治療,並及時聯繫家長,沒有推脫責任,說明還是值得我們原諒。但我們要吸取這一次的教訓,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與此同時,小學生也缺乏著一些自救、躲避災難的意識,在事故來臨時,沒有及時避開,反而還滯留在最前面,身上著火後,不知所措四周亂跑,不懂得如何把身上的火滅掉,陰錯陽差反而讓傷害更大化,所以,作為家長,平時還要給孩子補充一些安全防範知識為佳。
不要抱著太多好奇心
增加實驗課的初衷,無非就是讓孩子長見識,但事故往往防不勝防,所以,在老師做實驗的時候,記得不要讓孩子湊得太前,隔一段距離,也不影響的觀看效果,又能增加更高的安全指數。
事故發生後要及時躲避
有些孩子好奇心比較大,在事故發生之後,因為好奇反而會讓孩子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去湊熱鬧,導致受到了更大的傷害。我們給要孩子提個醒,讓孩子記在心裡,在故事發生之後,首先要遠離事故現場,逃離到安全的地方。
身上著火時怎麼撲滅
當身上有火時,最忌諱奔跑,奔跑得快,流動的風向就會讓火勢更大,並引燃其他物品。也不要胡亂拍打,這邊顧完那邊又著,反而會讓身上燒得更嚴重。如果可以,最好把衣服脫掉,或者撕開丟掉。當然,對這於孩子來說,動作不夠靈敏,反應也不夠及時,那麼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孩子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周圍有人的話,可以叫他幫忙使用一些厚實的棉被等包裹住身體,或者用水澆在身上滅火。而跳到有水的地方這個方式其實不太推薦,一來如果不會遊泳會溺水,二來,汙水的話,會加重感染。
讓孩子學會使用滅火器
火災不會等到人們的反應過來後再繼續燃燒,火災一旦蔓延就非常危險,我們可以教孩子如何去使用滅火器,或者一些逃生的技巧,多一些自救的技能,在意外來臨時,就能多一份生存的機會。
警惕孩子模仿一些危險做法
還記得這些年,孩子因為模仿抖音、動畫片玩火的悲劇嗎,不記得的話,就讓我們一起去回憶一下。
棗莊2個女孩因為模仿抖音視頻裡的用易拉罐自製爆米花致特重度燒傷。
四歲男童用打火機點燃餐巾紙,引燃放在電視機柜上的衣服,最後電視機櫃與電視機全燒著了。過後,面對大人的責問,孩子無辜地說:「喜羊羊在玩火,我也玩火。」
六七名十來歲的小孩,看了《熊出沒》動畫片之後,就模仿劇中熊二烤木頭取暖的情節,把木架堆在一起燒了,險些釀成大禍。
因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情節,江蘇兩個孩子被同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安徽阜陽4歲男孩淘淘為模仿動畫片中的紅孩兒,在臥室用打火機練習「噴火」,不慎火燒床鋪。
有些孩子看了一些抖音、或者動畫片,就會產生好奇心,並信以為真,從而去模仿導致事故的發生。但為什麼那麼多小孩都看過,其他小孩不會想去做,偏偏就這些小孩去模仿了呢。我覺得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原因,一是平時沒有給孩子科普火災的危險。二是家長監督太過放鬆,過於放養。另外,一些不良的視頻,沒有安全保障,充滿暴力的視頻,這類視頻還是少給孩子接觸到。
寄語:
你家熊孩子有沒有做過其他危險的事情呢,如果的話,請一定要及時制止,並給孩子科普一些安全知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