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做實驗,酒精燈爆炸孩子被燒傷,危險來臨孩子如何去保護自己

2020-12-23 潮魚說育兒

孩子的學習不應該死記硬背,一些實踐活動,可以更好增加孩子的見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有些學校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見識神奇的化學反應,就讓一些實驗課加入了孩子的陣營中。

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學校達不到這些方面的資質和安全的條件,這就相當於是一顆不定時的炮彈,那麼有趣的實驗課,反而會成為孩子們一輩子的惡夢。

就在這幾日,江蘇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就給我們上了這麼一堂現實殘酷的課。老師在課上做實驗,酒精燈燒著沒有酒精了,便將酒精倒入酒精燈,隨後酒精燃爆,將講臺燒了起來。該名教師出門尋找滅火器,又發生二次爆炸,前排4名學生受傷,入院診斷為局部Ⅱ度燒傷。幸好是及時送醫,現在經過專家組的精心治療,傷情已明顯好轉。

而根據一名知情人說,一個男孩在地上打滾滅火,臉上、手臂均燒著,面部腫脹,一個女生跑了起來,被燒傷更嚴重。

本來這個事情不會發生,卻錯在二個地方,一是這名老師對實驗課的知識不夠,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識。二是在發生爆炸之後,可能由於緊張慌亂,沒有及時疏散學生,反而急著去找滅火器,導致孩子被二次爆炸的事故燒傷,如果提前疏散孩子,那麼這四名學生就不會被燒傷,頂多就是一些公共用品的損失。

現在這名老師已經被暫停教育教學工作,相信心中也是充滿了自責懊悔,已然受到了內心的煎熬。在事故發生時,也積極將孩子送入醫院治療,並及時聯繫家長,沒有推脫責任,說明還是值得我們原諒。但我們要吸取這一次的教訓,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與此同時,小學生也缺乏著一些自救、躲避災難的意識,在事故來臨時,沒有及時避開,反而還滯留在最前面,身上著火後,不知所措四周亂跑,不懂得如何把身上的火滅掉,陰錯陽差反而讓傷害更大化,所以,作為家長,平時還要給孩子補充一些安全防範知識為佳。

不要抱著太多好奇心

增加實驗課的初衷,無非就是讓孩子長見識,但事故往往防不勝防,所以,在老師做實驗的時候,記得不要讓孩子湊得太前,隔一段距離,也不影響的觀看效果,又能增加更高的安全指數。

事故發生後要及時躲避

有些孩子好奇心比較大,在事故發生之後,因為好奇反而會讓孩子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去湊熱鬧,導致受到了更大的傷害。我們給要孩子提個醒,讓孩子記在心裡,在故事發生之後,首先要遠離事故現場,逃離到安全的地方。

身上著火時怎麼撲滅

當身上有火時,最忌諱奔跑,奔跑得快,流動的風向就會讓火勢更大,並引燃其他物品。也不要胡亂拍打,這邊顧完那邊又著,反而會讓身上燒得更嚴重。如果可以,最好把衣服脫掉,或者撕開丟掉。當然,對這於孩子來說,動作不夠靈敏,反應也不夠及時,那麼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孩子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周圍有人的話,可以叫他幫忙使用一些厚實的棉被等包裹住身體,或者用水澆在身上滅火。而跳到有水的地方這個方式其實不太推薦,一來如果不會遊泳會溺水,二來,汙水的話,會加重感染。

讓孩子學會使用滅火器

火災不會等到人們的反應過來後再繼續燃燒,火災一旦蔓延就非常危險,我們可以教孩子如何去使用滅火器,或者一些逃生的技巧,多一些自救的技能,在意外來臨時,就能多一份生存的機會。

警惕孩子模仿一些危險做法

還記得這些年,孩子因為模仿抖音、動畫片玩火的悲劇嗎,不記得的話,就讓我們一起去回憶一下。

棗莊2個女孩因為模仿抖音視頻裡的用易拉罐自製爆米花致特重度燒傷。

四歲男童用打火機點燃餐巾紙,引燃放在電視機柜上的衣服,最後電視機櫃與電視機全燒著了。過後,面對大人的責問,孩子無辜地說:「喜羊羊在玩火,我也玩火。」

六七名十來歲的小孩,看了《熊出沒》動畫片之後,就模仿劇中熊二烤木頭取暖的情節,把木架堆在一起燒了,險些釀成大禍。

因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情節,江蘇兩個孩子被同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安徽阜陽4歲男孩淘淘為模仿動畫片中的紅孩兒,在臥室用打火機練習「噴火」,不慎火燒床鋪。

有些孩子看了一些抖音、或者動畫片,就會產生好奇心,並信以為真,從而去模仿導致事故的發生。但為什麼那麼多小孩都看過,其他小孩不會想去做,偏偏就這些小孩去模仿了呢。我覺得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原因,一是平時沒有給孩子科普火災的危險。二是家長監督太過放鬆,過於放養。另外,一些不良的視頻,沒有安全保障,充滿暴力的視頻,這類視頻還是少給孩子接觸到。

寄語:

你家熊孩子有沒有做過其他危險的事情呢,如果的話,請一定要及時制止,並給孩子科普一些安全知識喲。

相關焦點

  • 課堂上老師正做實驗酒精燈爆炸,被燒傷學生在地上打滾滅火
    課堂上老師正在做實驗,酒精燈發生爆炸,講臺被燒著,離講臺較近的前4排學生中有4人不幸被燒傷。目前,江蘇省常州市教育部門已介入展開調查,4名燒傷的學生暫無生命危險。有知情網友稱:「當時一位女老師在課堂上做實驗,酒精燈燒著,沒酒精了,老師就往裡倒酒精,酒精燈是熱的,酒精倒下去就發生爆炸,整個講臺都燒起來了……」這位網友介紹,當時應該是做熱氣球實驗,事發突然,「老師沒有疏散孩子,而是出去找滅火器,就在這個期間,又二次發生了爆炸。」
  • 做實驗酒精燈爆炸、學校:孩子渾身是火瞎跑被嚴重燒傷、女教師不會...
    一位熟悉情況的網友說:「當時一位女教師上課時做實驗,酒精燈燒著,沒有了酒精,老師往裡面倒酒,酒精燈是熱的,酒精燈被燒掉後發生爆炸,整個講臺被燒了起來。」 該名網友表示,當時應該是做熱氣球實驗。事發時,「老師沒有及時疏散孩子,而是出去找滅火器,就在這段時間裡,再次發生了爆炸。」
  • 別讓孩子牽著「危險」走!
    發生在身邊的例子:今年的6月14號,我市青龍馬圈子鎮楊丈子村的村民被從外地飄來的大型氫氣球燒傷,傷者中有一名成年人和四名孩子,五人的燒傷面積均超過了20%,為重二度燒傷。由此可見,氫氣球不僅有危險,而且危險巨大。輕者可能導致皮膚燒傷,嚴重得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那麼在街頭售賣的漂浮氣球裡填充的是不是氫氣呢?
  • 家長千萬別給孩子買這種氣球,已有兩人被燒傷!轉發提醒
    家長們注意了,以後千萬不要在街頭給孩子買這種卡通氣球,太危險了。2月24日,武漢街頭發生一起氣球爆炸起火事故,兩人被燒傷,其中包括一名2歲的小女孩。(資料圖)據受害者朱先生介紹,當天下午,他帶著2歲的小侄女瑩瑩(化名)到江夏區九全嘉商業廣場去玩耍,在商場門口有兩個流動攤販在賣氣球,瑩瑩看到後非常喜歡,於是朱先生就帶著瑩瑩去挑氣球。
  • 實驗|氣球在這些情況下很危險
    更有網友在網站留言並詢問:「自己孩子很愛吃橘子,是不是吃了橘子就不能玩氣球,不然會有危險?」 實驗二:橘子皮完爆氣球 消防員再拿來一隻氣球,將剝下的橘子皮擠出汁液滴在氣球上,氣球也瞬間爆了。隨後,消防員拿出柚子、檸檬、西柚、金桔等水果,用相同方法分別做實驗。氣球均被完爆。
  • 熱水器突然爆炸,一家三口嚴重燒傷
    2020年6月13日,遼寧瀋陽,一對夫妻在給17個月大的孩子洗澡時,室內熱水器突然爆炸。據醫生說,孩子95%燒傷,母親36歲,98%燒傷,父親95%燒傷。現場圖片熱水器為什麼會爆炸?使用熱水器有哪些注意事項?
  • 食品乾燥劑遇水易爆炸?今報記者實驗證明這是真的
    對此,記者請教了焦作市某中學的教物理的李老師。李老師告訴記者,實驗中所用的生石灰乾燥劑裡含有氧化鈣成分,氧化鈣遇到水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釋放熱量。「一般情況下,乾燥劑與水結合,會馬上出現化學反應,實驗中出現的滯後現象,是由於生石灰乾燥劑裡添加了固化劑,這是一種保護措施。」
  • 因為一小學「實驗課事故」,學校官方聲明來了
    2020年9月22日下午1:40左右,常州局小三年級一個班級正在做科學實驗,做酒精燈實驗時發生爆炸,四名學生被燒傷,所幸無生命危險。常州局小是常州最著名的小學之一,三年級5班在上實驗課時發生意外。常州局前街小學某老師在科學課《熱空氣和冷空氣》演示科學實驗「『熱氣球』上升」的過程中,往蒸發皿加入酒精時,因操作不規範,導致揮發的酒精與空氣形成混合氣體,遇未完全冷卻的蒸發皿產生閃燃,躥出的火苗導致4名學生燒傷。現場未發生爆炸。是「閃燃」!其中有個小女生傷勢較重,目前最新官方說明,4人受傷的學生都已經在醫院接受治療得到緩解,沒有大礙。
  • 就北交實驗室爆炸事件,說說生物實驗室的危險因素
    在我大三時,有一次常規的細胞超淨臺無菌實驗操作,在用酒精噴手進行消毒完之後,未等酒精全部幹掉,就著急去拿實驗器材,過程中不小心撩到了酒精燈火焰,結果手上殘留的酒精被點著了,右手背被燙起了一個水泡。從此知道酒精燈不是那麼好撩的。現在想想真是危險,差點成了紅燒大豬蹄子。在研究生期間,學院實驗室發生的一些小事故也大多與酒精燈有關。
  • 熱水器爆炸,一家三口「特重度燒傷」!廠家上門了
    原來兩位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竟突遭電熱水器爆炸!孩子母親體表面積燒傷98%,吸入性損傷。從體表面積和深度來判斷,合併吸入性損傷,傷情判斷屬於特重度燒傷。燙傷患者田師傅:幹完活了,尋思天熱,帶孩子在衛生間洗個澡。放水的功夫,熱水器突然就爆了,直接往下噴熱氣和熱水,特別嚇人。
  • 深夜家中發生煤氣爆炸,哈爾濱10歲男孩90%燒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月25日晚上11點多,哈爾濱市阿城區闞家屯的一戶居民家中發生煤氣爆炸,這起意外導致一名十歲男孩全身大面積燒傷,孩子安危牽動著全家人的心。男孩叫闞君豪,今年十歲,君豪的全身被繃帶包裹得嚴嚴實實,雖然燒傷嚴重,但小君豪挺堅強,一直也沒喊過疼。看到孩子變成這樣,君豪的親人們心中的難受可想而知。君豪的奶奶韓麗豔說,她多想回到7月25日事發的那天晚上,讓自己代替孩子去承受傷痛。
  • 化學老師絕對不帶你做的13個化學實驗!
    噴泉實驗(NOBOOK化學虛擬實驗)化學,一個沒有實驗就沒有生命的學科。往常我們看到的化學實驗,更多的是絢麗奪目的實驗現象,但是我們通常說,越美麗的東西就越危險,化學也不例外。因此,也有不少化學家死於實驗事故。
  • 11歲女孩被30歲男子侵犯17次:危險面前,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給女孩底線教育,是一種教她如何保護自己的方式,如果父母忽略這一點,女孩就不知道自己該付出什麼不該付出什麼。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請來了6組家庭,測試「孩子在陌生人要求他們脫衣服時會不會拒絕」。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時時刻刻都暴露在危險當中。
  • 剝完橘子摸這個東西,真的會爆炸!家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一、剝完橘子,千萬別摸氣球 橘子和氣球,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怎麼一組合就會爆炸呢? 我們先來看看消防員叔叔做過的一個實驗 消防員將橘子皮擠出汁液滴在氣球上,氣球瞬間爆炸。
  • 洗澡竟會讓孩子受到傷害?爆炸、中毒、觸電……不要讓家用熱水器再...
    一對夫妻在家給17個月大的幼兒洗澡時,熱水器爆炸,一家三口被燙傷。 鄰居稱,當時聽到一聲巨響,傷者家廁所、廚房的窗子往外冒著熱氣。鄰居撥打120後,母親一直強忍著疼痛緊緊抱著孩子。
  • 廈門多名孩子被燒傷!這東西家家都有..
    廈門9個孩子被乾燥劑燒傷眼睛!2011年10月-12月的3個月內,廈門眼科中心收治了9名被乾燥劑燒傷眼睛的患者,年齡從2歲到8歲不等,其中6位燒傷等級高達三級以上。回到家,可可坐在沙發上一邊吃零食一邊看動畫片,我就忙著去廚房做晚飯。大約15分鐘以後,我聽到客廳裡傳來可可的慘叫聲急忙跑出來一看,眼前的情景讓我頓時傻了眼!只見可可捂著眼睛,一邊大聲嚎哭一邊痛苦地在地上滾動,一個炸變形的飲料瓶滾落在地上,地板上到處是水……!我立刻抱著可可飛奔下樓,打車去了最近的醫院,這中間大概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
  • 爆炸、燙傷、漏電...冬天這 4 種「取暖神器」很危險,千萬別給孩子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Hold住這些取暖神器,讓它們不再傷害到你家孩子!這時如果溫度控制器正好失靈,液體超過一定溫度後就會因氣化而爆炸。除此之外,電極式熱水袋因為靠內部液體導電加熱,在充電過程中還存在液體洩漏和觸電的風險!看看下面這張動圖,你就知道有多危險了!
  • 三年級習作4:教孩子如何通過自己做的小實驗,寫好一篇優秀作文
    目前,雖然有一部分省份的小學開學日期已經公布,但距離孩子們去學校的時間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孩子們的網課還要繼續認真學習下去。近期小學三年級語文的網課學習,已經進行到第五單元,而第四單元的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不知道孩子們學習的如何。
  • 太子妃升「溫」記之酒精燈...
    嚴禁使用水潑或乾燥的毛巾、衣物進行扑打,否則若被酒精引燃,火勢將蔓延擴散,越燒越大;10.酒精危險特性:極易燃、氣態酒精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爆炸燃燒。氣態酒精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但是再愛孩子的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孩子、保護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