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郎琦訪談錄:用攝影為歲月留痕

2021-01-15 騰訊網

郎琦(1927—2020),滿族,吉林省安圖縣人,吉林省攝影家協會終身榮譽主席,原吉林畫報社副社長、高級記者。

2020年6月,吉林大學蔣蕾教授撰寫的《歲月留痕——攝影家郎琦訪談錄》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書對攝影家郎琦進行口述史訪談,全面記錄他親歷的重要歷史事件:1948年接受東北最早的紅色攝影教育;1949年拍攝「北平入城式」「南下工作團」等;1951年擔任抗美援朝隨軍記者;拍攝記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等歷史進程;開啟長白山風光攝影事業等。訪談以人生史、攝影史、革命史、新聞史為研究目標,詳細核實相關人物、時間、事件,並整理個人影像及代表性作品,建立一份圖文並茂、有史料價值的口述史訪談記錄。

郎琦是一位經受過戰爭洗禮的戰地記者。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冒著槍林彈雨,用生命去拍攝,留下大量珍貴的戰爭影像。可以說,他既是倖存者、見證者,又是意志堅定的勝利者。郎琦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成為隨軍記者。1953年,他帶著「三等甲級」傷殘證從朝鮮戰場歸來,帶著痛失親人的悲傷(他唯一的弟弟犧牲在朝鮮前線),也帶回了戰火中拍攝的大量作品。

郎琦1958年參與創辦了《吉林畫報》,先後拍攝了大量反映吉林省社會主義建設的照片。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拍攝長白山之美,在人跡罕至的長白山密林,拍攝了諸多的「絕版長白山」。1985年,郎琦率先以航拍方式表現長白山。他拍攝的天池系列照片,至今仍是長白山攝影中的美學高峰,是永不磨滅的「吉林名片」。

在吉林省攝影界,郎琦是一位慈愛長者。幾十年來,他無私關懷著幾代攝影人的成長,很多攝影人都受過他的幫助、關心和指點並且成為享譽全國的攝影名家。1999年,郎琦患上胃癌,胃被切除五分之四,但他仍在抗癌中走過了20年跋山涉水的攝影之路,一直到去世。

郎琦部分攝影作品

解放戰爭時期

《拾糞的孩子》。攝於1948年12月,農安。

遼西會戰,攝於1948年,遼寧省黑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城的瞬間,攝於1949年2月3日。

系列圖被《人民日報》整版刊載。

抗美援朝時期

我志願軍衝向敵人,攝於1952年12月,朝鮮。

郎琦住過的防空洞,攝於1951年,朝鮮。

《吉林工人畫報》《吉林畫報》時期

《假日》。最初刊載在1957年1月23日 《人民日報》上。

郎琦到吉林畫報社工作後,照片改題《假日》,重新刊登在《吉林畫報》1959年1月號封三。

豐收了,老農在精選公糧。攝於1957年,扶餘。

軍馬場騎兵馳騁在落日餘暉中,攝於白城。

知識青年下鄉參與勞動鍛鍊。

攝於1973年,懷德(今公主嶺市)。

拍攝長白山

《秋》,攝於1980年,拍攝的是長白山水文工作者在巡測途中。該作品在1981年新加坡第32屆國際攝影沙龍獲得「最佳色彩」金獎。

天池冬韻,攝於長白山。

雲湧天池,攝於1985年10月,長白山。

在本書著者蔣蕾看來,對郎琦的訪談,就是在尋訪郎琦人生史、新中國攝影史、當代新聞史,是對老新聞工作者群像的勾勒與對他們精神世界的探尋。在訪談前後,蔣蕾搜集查閱了大量資料,以核對郎琦訪談中出現的歷史事實、人名、地名、時間等信息,充分還原歷史細節,使本書不僅成為一份有言必錄的口述記錄,而且是一份經過事實查證細節查證,可以作為信史的史料。

以郎琦為代表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由軍人轉做新聞工作,他們的經歷是一代新聞人的命運縮影。從他們身上,能看到一代新聞工作者的成長與新聞意識的自覺。

著 者 簡 介

蔣蕾,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文學博士,吉林大學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東北新聞傳播史、口述史、影像史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及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版專著多部。

來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相關焦點

  • 2019年高考話題預測:以歲月留痕為話題作文
    有時候覺得,今年和去年沒什麼區別,這個星期和上個星期沒什麼區別,今天和昨天也沒有什麼區別……可是,當你驀然回首,遙望遠處,會發現歲月的痕跡是無聲的,在不知不覺間,深深的,淺淺的,濃濃的,淡淡的,就這麼刻在了你的臉上、身上、心上。這段文字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以「歲月留痕」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 薦書|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
    Being a Photographer作者: [英]大衛·赫恩/ [英]比爾·傑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除了指導讀者「如何成為攝影師」,大衛·赫恩與比爾·傑伊還探討了攝影的未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數位化影像,傳統紀實攝影將如何定義自身?大衛·赫恩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觀點依然直指要害。此外,兩人共同釐清了攝影師基本都會遇到的九個誤區,切實為讀者提供了可借鑑的幫助。本書不涉及攝影的具體技術及操作,而是告訴讀者「如何如攝影師一般思考與行動」。
  • 薦書|如何給自己的攝影作品標註關鍵詞?
    :生動講述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速訂|《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集》重印限量面市薦書 |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
  • 薦書|金桂泉:六十年攝影生涯勤耕耘
    《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生動講述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速訂|《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集》重印限量面市薦書 |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
  • 《懷寧詩詞》第29期: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四支)文/趙法為年少書田苦汗施,天驕伴我入懷師。破荒鐵碗柴門喜,勵世金言綬帶披。歲月留痕(十三元)文/陳桂枝芝蘭深種野雲村,水為冰心玉為魂。楊塅初中休學業,石牌老巷落柴門。歲月留痕(七陽)文/尹李學幸入黌門織夢忙,甘為人梯樂為王。講臺三尺謀良策,粉筆一支書麗章。
  • 薦書|《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三卷本)問世
    精裝版同步發售購書方式:1.保存下圖至手機相冊,2.打開手機天貓掃一掃,3.選擇該圖片,即可購買更多薦書《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生動講述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速訂|《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集》重印限量面市薦書 |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
  • 薦書丨女子攝影時代
    這本《女子攝影時代》藉由飯澤耕太郎之口,講述日本「女子攝影」的起源、崛起、迴響一直到被喜愛、接受且以全新姿態在轉變,讓喜愛攝影的讀者們,不僅能對日本攝影界的活動和發展產生更大的興趣,也能在歷史洪流中了解到攝影媒介所蘊藏的無窮魅力。
  • 「艱難歲月」,攝影何為?| 直播預告
    「艱難歲月」,攝影何為? 面對「艱難歲月」,攝影無從作為嗎?如果我們回看攝影的歷史,或許並不是這樣。在每一個值得記錄的歷史瞬間中,攝影有著更直擊人心的力量,攝影人的鏡頭聲起,片刻被定格,經過時間的洗滌,成為歷史的永恆。
  • 楊茉 周末薦書
    《周末薦書》第十期惡童三部曲 雅歌塔·克裡斯多夫 楊茉推薦
  • 鶴壁這些駐村第一書記為您薦書
    鶴壁這些駐村第一書記為您薦書 2020-07-02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歲月留痕,經典永存
    一提到經典閱讀就讓我想到童年在家裡翻箱倒櫃找書,和小夥伴滿村子求書、買書的日子。在那個物質和精神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讀書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光。書籍就像一束光照進了我的生活,讓我窺探到外面不一樣的的世界,也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門。它朦朧而又渺遠,不斷召喚我奔向前。
  • 【每周薦書第78期】莫裡斯·梅洛-龐蒂《可見的與不可見的》
    多個單目視像與用雙眼看到的事物之所是不是同一個意思。多個單目視像是一些幻覺,而用雙眼看到的事物是真實,多個單目視像是前事物,而用雙眼看到的事物才是事物:當我們轉入正常的視像時,幻覺才消散,才能進入事物,就像進入它在大白天的真那樣。單目視像的幻覺遠沒有能與真相匹敵的密度:與迫近的、絕對沒有其[幻象?]
  • 讀書就是修行 10位薦書人推薦10本好書
    薦書人說張繼軍(重慶市團市委黨組書記、書記):廣大青年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為我們給出了答案。 薦書人說張波(《重慶行政》副編審):歷史總是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 老淮陰唯有的都天廟老街,還銘記著曾經的歲月留痕
    來吧朋友,到這裡漫不經心地走一走,你會深有感觸:老淮陰唯有的都天廟一線香火,還銘記著曾經的歲月留痕。
  • 他們從不做「攝影書」,卻用攝影連通世界
    來自荷蘭的出版機構 「The Eriskay Connection」 成立於2011年,他們專注於在攝影、學術研究和寫作的交界與碰撞中來講述當代故事。雖然攝影在他們的書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他們的書並非所有的都可以被稱為是純粹的「攝影書」。
  • 「社長薦書」第三期·心理學專題
    「社長薦書」第三期·心理學專題 2020-12-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金色歲月主題攝影大賽
    你理解的金色歲月是什麼?
  • 企鵝媽媽薦書——小學生
    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上小學了,就應該開始獨立閱讀了,其實不然,幼兒園時期的親子閱讀培養了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興趣,而小學一、二年級則是圖畫書轉換成文字書、逐漸脫離親子閱讀,進入獨立閱讀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親子陪伴依然不可少。當一個孩子開始了獨立閱讀便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粑粑麻麻要繼續努力哦!
  • 攝影,看什麼書?12本關於「攝影書」的館藏
    第二卷:從愛德華-德尼·巴爾德斯(Edouard-Denis Baldus)1861年為巴黎-裡昂地中海鐵路公司製作的宏偉畫冊,到史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的《美國表面》(American Surfaces,2005),本卷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本攝影書。並為研究攝影書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集中在攝影的發展與其出版形式,包含各重要的藝術流派。
  • 薦書| 城堡的世界:歷史、建築與文化
    薦書 | 城堡的世界:歷史、建築與文化 2020-12-0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