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與她的:養屍地

2021-02-23 易二三國學

1972年,我國在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女屍辛追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她死於公元前186年,時年約50歲。

辛追遺體從墓葬中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等尚有彈性。她出土時全身溼潤有彈性,部分關節是可以活動,幾乎和鮮屍相似,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這麼悠久的溼屍。

後來考古人員為了研究辛追夫人的死因和她為什麼歷經千年屍身不腐將辛追夫人進行解剖。解剖發現辛追夫人的五臟六腑完好如初像是剛死去沒有多久的樣子。

另外專家發現辛追夫人患有膽結石和很嚴重的冠心病以及體內有各種寄生蟲,所以專家推斷辛追夫人可能是死於心絞痛。那麼辛追夫人的屍身是怎樣保持千年不腐的呢,專家研究過表示主要是棺內密封非常嚴實,屍體一直在無菌環境下存放,另外應該還與棺內80多升的紅色棺液有關。這個紅色的液體經過檢測裡面的大多成分是水銀,液體是由含有硃砂和一些草藥等組成的。

根據《中國古屍》中將古屍分為:乾屍、屍蠟、鞣屍、溼屍四種。辛追遺體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悠久的溼屍,出土後震驚世界!

關於「養屍地」

古代中國人的觀點是「入土為安,厚葬為孝」。所以多數地區都實行土葬,在一般情況下人的屍體埋葬在泥土裡很快就會腐爛掉。

所謂「養屍地」,就是指埋葬在該地的屍體不會自然腐壞,天長日久後即變成殭屍的那種地方。

在中國歷代的筆記體小說中,均有許多這類「養屍地」和殭屍等相關的傳奇記載。據《子不語》及《閱微草堂筆記》所記載,殭屍有三個別名:移屍、走影、走屍。而且《子不語》還把殭屍分成八個品種: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不化骨。

按風水古籍的記載,「養屍地」是由例如「死牛肚穴」、「狗腦殼穴」 、「木硬槍頭」 、「破面文曲」 、「土不成土」等穴形星體均是形成主養屍的兇惡之地。

非常茂密的樹林,一年四季看不到陽光,空氣不流通的深山。都有可能是養屍地.

 近代案例

在多年的地方民風民俗社會調查中,永安拾骨季節多在清明、重陽、冬至前後進行,也有人擇吉日拾骨。拾骨前要舉行一定的祭祀儀式,主要是祭奠亡魂和祭祀土地公。根據永安舊時從事「土工」職業的老人描述,一些葬在「養屍地」的棺材在很多年之後打開「撿骨」時,裡面的屍體仍然面色溫潤如生、衣被服飾色豔似新,有的還滿頭青絲長及膝蓋,肌肉皮膚還有彈性。雙手持續生長的手指甲捲曲起來,牙齒也因過長而暴突在嘴唇外面——這就是所謂的青面獠牙。由於墳墓中的棺材裡,既沒有足夠的氧氣也見不到陽光,所以這些年深月久卻完好如初的屍體通常顯得皮膚發青或發白。因此,有關人類學專家認為:「沒有腐爛的屍體就是殭屍」。

永安貢川等地就曾廣泛流傳一則有關「養屍地」鬧鬼的故事:清代,有一孕婦因難產而死亡。家人悲痛之餘,草草將其下葬。一日,某人行至鄉間路旁小飯店。店家一把拉住他高聲索要欠債,告稱曰:其妻在店中賒欠飯錢已多年,舊債未還又添新債!兩人拉扯爭執起來,某回應說其妻已死多年,何來欠錢?最後,店家要求他躲在店中簾後等候。果然不久,有一婦人持碗自稱某某妻又來賒欠。某見婦人容貌長相確實是結髮之妻,便悄悄尾隨而行。山路蜿蜒幽深待至其妻葬地前時,又見一小兒奔跑前來相迎並欲一同進入墓室。某情急之下,大呼妻名。只見其妻撲通仰面倒地頓時已無氣息,小兒跪地喊娘放聲痛哭。某始知小兒為難產遺腹子是也!

「文革」時期,永安羅坊公社也曾發掘過一具「養屍地」的殭屍。在做本地民間葬俗社會田野調查時,當時的公社幹部某某告稱:當時,該公社後山有一處古墓。周邊農民經常前來燒香祭拜,被鄉幹部斥之亂搞「封建迷信」。於是,叫來武裝基幹民兵和下鄉知青,一干人馬揮鋤頭舞棍棒幹勁沖天地將墳墓搗毀,並把棺木掘出強行撬開。只見棺內一具女屍兩頰溫潤擦著鮮紅的胭脂,白生生的青面獠牙暴突在外,衣冠等飾物完好如新。從繡花罩被下露出修長的雙腿,腳上尖細的趾甲長短不齊地穿透三寸金蓮。大家驚呼嚇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後來,還是農民將屍體回葬,並燒了好些紙錢。如今講起來,尚心有餘悸令人後怕。

如何寫信:

讀者來信欄目 —— 如何參與免費測

讀者來信欄目 —— 如何參與免費看風水

讀者來信解答(八字) —— 知天命而為之,提前規劃人生

同人於野老師實戰心得 —— 天全一氣之我見

讀者來信--穿堂煞化解

十二生肖之生肖「虎」 —— 2021辛丑牛年運勢及運程解析

好消息!2021年太歲符易二三平臺開始預定啦!

相關焦點

  • 長沙馬王堆出土「辛追夫人」後,日本為何數次索要她的頭髮?
    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探尋我們文明的歷程。比如說,1972年考古發掘的馬王堆漢墓。經過這次考古行動,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了解漢朝的一些文化習俗。不過,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之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卻是震驚了考古學界。這件特殊的文物便是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夫人」。
  • 叫了48年的辛追夫人竟然叫錯了?考古專家:她應該叫避夫人
    比如說著名的馬王堆女屍,一直以來都被稱作「辛追夫人」,可是還有一部分文物專家認為,「辛追夫人」實際上應該叫「避夫人。」 一號墓的墓主是利蒼夫人,三號墓的墓主則是利蒼之子。而考古專家所發掘出來的馬王堆女屍,就是從一號墓中出土的。 關於馬王堆女屍的名字,一直以來都是被稱作「辛追夫人」。之所以會這樣稱呼,是因為在墓中還出土了一枚印章,上面用陰文篆書「妾辛追」等3字,最後一字專家也無法識別。
  • 辛追夫人出土後,日本多次索要她的頭髮,中國:一絲不給
    一號墓的辛追夫人,即使經歷了千年之久,肌膚還是富有彈性,堪稱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屍體了。面對如此奇異的事件,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都想要橫插一手,日本人更是向我國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我國自然明白事情不會如此簡單,本著民族自強的精神,我國拒絕了來自世界各國心懷鬼胎的人的請求。歷史背景馬王堆的漢朝棺木還得追溯於那個遙遠的朝代——漢朝。
  • 辛追夫人到底有多美?復原圖爆光後,網友表示:太美了
    今天來說說大名鼎鼎的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原為長沙國丞相夫人,哪這位丞相夫人到底有多美呢?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辛追夫人蠟像復原圖出土後的辛追夫人引來了不少專家學者,都對一具2千多年不腐的女屍感興趣。
  • 為何日本想要以「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國禮,哪怕一寸也行?
    從馬王堆漢墓1號中出土的「辛追夫人」,身體保存完好,經過2000多年,肌肉甚至還有彈性,屬當時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溼屍」,讓世界震驚。於此,她不僅獲得了「東方睡美人」的稱號,也引起了世界的轟動。經過周恩來總理的同意,醫生彭隆祥對於馬王堆漢墓1號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遺體」進行解刨,發現,即便經歷的了2000多年,「辛追夫人」的膠原纖維,和她剛去世的時候狀態相似,內部器官也保存得十分完好....
  • 千年古屍復原揭開古代美女辛追夫人傳奇的人生。
    辛追夫人是1972年1月16日在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內棺出土的一具死了兩千多年,卻依舊沒有腐爛的女屍,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完整女屍,辛追夫人的發現可謂是震驚了世界,因而還得了一個美譽「東方睡美人」。
  •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屍,照片很恐怖為何很多報導都說「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辛追夫人」的部分關節並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僵硬,相反她的部分關節還可以活動,甚至據說「辛追夫人」手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為了能夠徹底的研究「辛追夫人」,相關專業人員對其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法醫和解剖專家的共同努力,他們通過「辛追夫人」的身體組織,得知夫人在生前的時候患有冠心病,而且還有膽結石、肺結核、膽囊天生畸形以及一隻手臂骨折等疾病。
  • 辛追夫人「古屍」,出土照片很恐怖,為啥報導卻說「栩栩如生」?
    辛追夫人"古屍",出土照片很恐怖,為啥報導卻說「栩栩如生」?歷史上的辛追夫人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漢文帝12年,享年50歲!古代的屍體,像辛追夫人這類的俗稱「溼屍」,還有新疆羅布泊地區發現的,如樓蘭姑娘、小河公主等,這一類乾燥的屍體,稱為 「乾屍」。
  • 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與兩個丈夫埋在一起,專家說漢朝很常見
    整個馬王堆漢墓共分為1-2-3號墓室,老婆辛追夫人;丈夫利倉侯;還有兒子。前邊說過他們兒子學問非常好,陪葬品都是古書典籍,辛追夫人本人的墓室富麗堂皇,唯獨利倉侯寒酸的令人費解。當年打開墓室時,從利倉侯的墓室裡除了發掘出他的官印,其餘的什麼都沒找到。
  • 辛追夫人只蓋了一層布,遊客捂眼不敢看,專家:你不懂欣賞
    這具遺體就是鼎鼎大名的辛追夫人。辛追4個階段的復原面相標準圖但是我一想到這位位相貌端莊出眾的夫人,就是眼前這具面目可怖的古屍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捂住了雙眼,不敢看不敢看。當看到這下面這幅辛追夫人蠟像時,肯定不止老芮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這辛追遺體哪裡栩栩如生了?她哪裡是「睡美人」了?
  • 馬王堆漢墓非衣之謎:衣服上那個拄拐女人,是不是辛追夫人
    辛追夫人的屍體直到現在還在博物館裡面可以觀看到地,而馬王堆漢墓的發掘過程是在1972年發生的,在發掘初期,考古人員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在這個上面,要是沒有發掘到有價值的文物的話,是多麼的可惜。在推土機把上部的所有封土推下後,墓室的頂部露出來了,然後再掀開墓室的磚塊後,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外棺。
  • 辛追夫人出土,日本首相索要一根頭髮。科研團隊:這個一定不能給
    據考古人員聲稱,辛追夫人剛剛出土時被泡在紅色的溶液當中,幾乎看不見面容和身體,只能看見包裹著它的一層又一層的絲綢衣服。所以當時考古人員認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古屍而已。 經過考古人員長達7天的努力,女屍身上的衣物終於被完整地剝離,這時他們才發現這具女屍的看起來活人沒什麼兩樣,那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更是保存的極其完好,她身上的皮膚甚至還富有彈性,經過專業儀器的掃描她腹中的內臟還保留完整,就像剛剛離世那樣。她就像童話故事中受詛咒,沉睡不醒的睡美人一樣,雖然歷經時光輪轉,但是身體卻千年不朽,於是人們將她稱為「東方睡美人」。
  • 日本討要辛追夫人的頭髮,美國還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痴心妄想
    一、辛追夫人的意義 辛追夫人生於公年前217年,卒於公元前168元,終年50歲。她是當時長沙國丞相的妻子,也是屬於上流社會的貴族人物。辛追夫人死後這埋在長沙市東郊的一座墓裡面,後來被座墓就變成了著名的馬王堆漢墓。 考古人員對辛追夫人進行考察發現,辛追夫人身高1.54米。
  • 都說歷史出土的古屍皆恐怖,為何辛追夫人卻被譽為「栩栩如生」
    辛追夫人的出土在當時為什麼稱之為「栩栩如生」源於其屍體較於其它古屍來講,呈現了天壤之別,別的屍體不是乾屍,就是千瘡百孔,然而至辛追夫人時,整體非常完善,所以比較後,才有了「栩栩如生」一詞,如果你拿活人來看待,那肯定與「栩栩如生」不沾邊,但在死人堆裡比劃,完勝一切古屍。
  • 曾被日本人兩次索要其頭髮的辛追夫人到底有多麼神秘?
    其中尤其是日本對溼屍辛追夫人的頭髮尤為感興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在我國訪問期間曾向我方索要。那這個馬王堆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到底到底攜帶著什麼秘密呢?具體來看!甚至可以看到辛追夫人面帶病容,與50歲的年齡相應的魚尾紋布滿了眼角。身上的皮膚仍然有彈性,關節還能活動,不但毛髮保存完好,甚至連皮膚下的血管都清晰可見。當然,木乃伊在地下兩千年的沉睡,也使得她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腐敗現象,但是無傷大雅。
  • 馬王堆墓辛追夫人出土,日本人要頭髮,美國要泥土這是為什麼?
    辛追夫人的不朽之謎,是一個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難題。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古代遺留屍體多為乾屍,很少有在潮溼環境下保存如此完好。辛追夫人及其附近的每一寸泥土都具有不可想像的研究價值。另一方面辛追夫人還涉及了漢文化區域金縷玉衣的傳說故事,這讓辛追夫人就更加具有神秘色辛追夫人最神奇的點在於,屍身出土之時保存非常完好,皮膚有彈性,容貌保存完整。這大大打破了人類的認知。在此之前,古代遺留的屍身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埃及經過人為處理之後的木乃伊;第二種是沙漠地區的乾屍,我國新疆地區就曾經出土。但是這兩種方式保存下來的屍身,無一例外都是乾屍。
  • 專家稱辛追夫人要改名,千年女屍該叫「避」,難道叫錯了幾十年?
    該座墓葬的規模相當地宏偉浩大,封閉的十分堅實,在墓中,出土了許多許許多多的陪葬品,不僅有各種珍貴漆器、極具研究價值的帛畫帛書,還有十分罕見的絲織品。墓室中發現的食碗中裝著的藕片還是清晰可見,可惜因為考古技術不足,很多珍貴的文物沒能保存的下來,這個藕片也只有一張照片存世,得以證明它的存在罷了。
  • 湖南省博物館帶你體驗古長沙生活 嘗嘗辛追夫人愛吃的豆豉姜
    記者徐海瑞通訊員唐雅楠 服飾篇——飛鳥紋絲襪 寓意吉祥富足的「絲襪誘惑」 文創產品只簡單地推出包包、手機殼?這可不是省博物館的style,其中一款名為「博物館藝術的誘惑」的女性絲襪,絕對能驚豔到你,如此極具創意的奇麗畫風,定能讓人印象深刻。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以及「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
    辛追夫人復原圖長沙馬王堆出土女屍,據考古學家證實此女屍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因其死後不腐,被稱為東方睡美人。因為馬王堆漢墓的考古價值極高,也人們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長沙馬王堆漢墓結構1號墓出土的兩件如蟬翼的素紗襌衣,衣長128釐米,兩袖伸直長為190釐米,然而重量卻輕得出奇,襌衣分別為48克和4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