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還沒搞懂,光子計算又要來統治世界?

2021-01-11 CSDN

【CSDN 編者按】去年 12 月,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驚人的單項計算能力超過了 Google 當年水平,國人自己也手握一份「量子霸權」,新年伊始,兩篇關於光子計算的文章又登上國際頂刊 Nature, 給我們打開了計算領域另一扇大門,不斷刷新的計算能力,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作者 | 八寶粥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電腦太慢,量子計算量子還慢,光子計算

量子計算成為目前炙手可熱的名詞,其熱度不亞於當年的「遠紅外」、「雲計算」、「納米技術」、「石墨烯」。自從去年年底量子計算開始火起來之後,包括全球的政企、科研單位紛紛表示強烈關注,甚至券商也開始對其進行研究。三分鐘搞懂量子力學之類的東西又火了起來,不過這個火還沒過去,一個新的概念—— 「光子計算」也迅速「橫空出世」引起了大家又一次轟動。

伴隨 AI 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逐漸達到性能極限,並落後於數據增長的速度,神經網絡對於 AI 當中各項處理能力均有上佳表現,而它通常採用的計算為矩陣矢量乘法。光學頻率梳的發展為繼承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前景,該類設備還獲得了200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Nature 報導的兩篇文章《11 TOPS photonic convolutional accelerator for optical neural networks》和《Parallel convolutional processing using an integrated photonic tensor core》當中,Xu 等人通過光學頻率梳這種設置生產集成光子處理器,通過執行矩陣-矢量乘法,可以實現圖像處理,針對單個處理內核,光計算速度超過每秒10萬億次操作(TOPS)。另一方面,費爾德曼和同事也利用了基於相變材料和光學晶片的光頻率梳,進行光子內存計算,該處理器執行卷積,該卷積涉及跨越二維的光信號。該設備在基於相變材料(可以在非晶相和結晶相之間切換的材料)的「內存中」計算架構中使用光學頻率梳。作者通過波長復用和使用相變材料集成單元陣列進行的模擬矩陣-矢量乘法,將輸入數據完全並行化了。

關於光子加速 AI 的發展,自然報導給出這樣的評論:

集成光子技術的出現成為實現未來計算架構前所未有的性能的潛在繼任者。但是,構建實用的光學計算機需要材料科學,光子學,電子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之間的廣泛跨學科地努力和合作。儘管報導的光子處理器具有較高的單位面積計算能力和潛在的可伸縮性,但是全光學計算規模(光學人工神經元的數量)仍然很小。而且,能量效率受到固有地吸收光的計算元件的限制,並且因為電信號和光信號經常需要進行互轉換。另一個研究途徑是開發高級非線性集成光子計算體系結構,而不是一維或二維線性卷積。通過電子電路和光子電路的集成形成混合光電框架進行硬體革新,將在通信,數據中心操作和雲計算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

劃重點:相對於電子來說,光子具有不帶電荷(並行性)、沒有靜止質量(相對論規定的)、高速、信息存儲強(它可以通過雷射進行輻射,而傳輸密度可以非常巨大),此外光子也不會產生大量熱量,種種優勢,讓光子計算成為了研究的熱寵。

光子計算即使用光子替代電子的計算機,用光信號進行運算、邏輯操作、信息存儲的計算。光子代替電子,具有並行、高速的特徵,同時其傳輸過程當中也不容易失真。

1990 年,貝爾實驗室就製成了第一臺光子計算機,不過和理論上的光子計算還有一定的差距。其實,早在 1987 年,時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現中科院院士王之江就在中科院院刊當中發表文章《光計算技術進展》,探討了馮諾依曼瓶頸和光子計算的可行性,講述光子計算的優勢,而當時國際研究的重點主要在圖像的相干處理上,此後非相干處理和非線性光學讓這種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文章從光學器件、光學互聯、光計算機結構和算法等方面做出了綜述,提出了我國應該關注的動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提出的建議是具有前瞻性和極為重要的意義的,目前,我國已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光子計算、光子晶片、光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眼下,光子計算已經逐步開始商業化,2017 年在《自然-光學》發表論文(Deep learning with coherent nanophotonic circuits)的兩位作者沈亦晨與 Harris 已經分別創立了商業公司,從事光子晶片的商業化研究和推廣。摩爾定律時生效的時日無多,下一個十年,會有怎樣的定律出現呢?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572-y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63-0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70-1

4.http://www.bulletin.cas.cn/zgkxyyk/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870302&flag=1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photon.2017.93

程式設計師如何避免陷入「內卷」、選擇什麼技術最有前景,中國開發者現狀與技術趨勢究竟是什麼樣?快來參與「2020 中國開發者大調查」,更有豐富獎品送不停!

相關焦點

  • 中國76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緊隨谷歌實現"量子優越性"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量子優越性像個門檻,是指當新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其未來有多方超越的可能。」
  • 經典和量子之爭: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而量子計算,則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並行計算的能力。每個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成0和1分別乘以一個係數再疊加,隨著係數的不同,這個疊加的形式可能性會很多很多,它會產生什麼效果呢?
  • 霧裡看花 - 淺談量子計算
    2、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意思是說,改變其中一個量子的物理特性,與之相干的量子的特性也跟著改變。這個在宏觀世界裡難以接受的概念,我們只能接受它,像牛頓之後人們接受萬有引力一樣去接受它。比較容易可視化的例子是大家都熟知的偏振光。比如,所有穿越某一偏振片的光子都具有相同的屬性。即使這些光子被分隔開,它們的屬性,如偏振方向,還是一致。
  • 中國科學家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中國科學家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比世界第一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中新社合肥12月4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陸朝陽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一個50比特的隨機量子線路採樣,最終輸出的量子態的態空間的維度是250,如果使用經典計算機模擬,首先要存儲如此高維度的量子態是極其困難的,其次,在如此高維的計算空間上,模擬每一層的量子計算操作,直至輸出最終的計算結果,更是難上加難!  而利用超導量子比特實現隨機線路取樣和利用光子實現玻色取樣,是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演示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兩大途徑。
  • 經典和量子的算力之爭: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沒錯,就是量子計算機。 經典計算和量子計算的區別在哪裡呢? 對於經典計算機來說,每個比特要麼代表0,要麼代表1,這些比特就是信息,而對這些信息運算,實際上就是用電路構建一些邏輯門,完成「與」、「非」、「或」以及更複雜的操作。而量子計算,則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並行計算的能力。
  • 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相應的,現有的我們在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一直致力於科普寫作,他告訴記者,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電腦通過電路的開和關進行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則是以量子的狀態作為計算形式。」
  • 量子速報:北京超前布局量子通信技術;荷蘭發力量子計算
    啟科量子專注於量子通信設備製造與量子計算機全棧式開發 導語:近年來,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在全球範圍內加速發展,世界上主要國家均對量子信息技術給予厚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原型機「九章」誕生
    76 個光子、不依賴於樣本數量!剛剛,潘建偉團隊實現 「量子計算優越性」 裡程碑。其最初由計算機科學家 Scott Aaronson 和 Alex Arkhipov 於 2011 年設計,在證明量子計算優勢時,它需要計算玻色子的概率分布情況和粒子的量子波相干。但這類運算比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NP 完全問題」還難,因為解法數量會隨著變量增加而呈指數增長。
  • 全球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盤點|光子|美國_科技|量子計算機|...
    (2)QUANTUMCOMPUTING.STACKEXCHANGE.COM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躍的量子社區,由9640位世界領先的量子思想家組成,他們提出了量子問題,提供了答案,並通過量子計算合作改善了世界。同時,Strangeworks正在幫助領導量子計算定義和性能基準測試中的標準開發,包括:IEEE PAR 7131、IEEE PAR 7130、S.3143。
  • 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九章」到底有多神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相應的,現有的我們在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一直致力於科普寫作,他告訴記者,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電腦通過電路的開和關進行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則是以量子的狀態作為計算形式。」
  • 中國量子計算創世界紀錄!美國:中國人太過於聰明!
    科技發展是一個國家強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新中國建立初期一直至今,科技的發展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短短的幾十年內趕超世界強國——美國、俄羅斯,如今中國也躋身於世界頂端,如今中國量子計算創世界紀錄!美國發出感慨:中國人太過於聰敏!
  •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受到大量質疑?
    ,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Gaussian Boson Sampling)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12月3日,相關研究成果——一篇題為《Quantum computational advantage using photons》(《使用光子的量子計算優勢》)的論文,在線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 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科技日報記者: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後,我國科學家已經利用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並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了實用階段,這是否意味著,一種顛覆傳統的通信方式即將誕生?潘建偉:儘管量子通信是一個新興領域,但它並不是要取代現有的通信方式,恰恰相反,它將以一種新的途徑來大幅提高現有信息系統的安全性。
  • 「九章」計算機助力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中科大「九章」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成為「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安徽日報訊(記者 陳婉婉)國際學術期刊《科學》12月4日凌晨在線發表我國科學家量子計算研究進展,76個光子的原型機「九章」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這使得我國成功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 如何驗證量子晶片的計算是否正確?科學家想出了一種「分而治之」的...
    量子晶片使用稱為「量子位」執行計算,這些量子位可以表示對應於經典二進位位的兩個狀態(零或一)或兩個狀態的「量子疊加」。獨特的疊加狀態可以使量子計算機解決經典計算機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可能在材料設計、藥物發現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取得突破。全尺寸的量子計算機將需要數百萬個量子位,但這還不可行。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全球多位科學家打call
    經過二十多年研究攻關,科研團隊通過在量子光源、量子幹涉、單光子探測器等領域的自主創新,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然後在100×100的這樣一個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度的這樣一個幹涉儀裡面進行幹涉,那麼幹涉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計完成計算的這樣一個過程。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速度有多快?怎麼實現的?
    新華社12月4日消息,我國科學家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已毋庸置疑,量子計算原型機的發布,把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