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楊 建 每經編輯 謝 欣
3月31日,A股市場一季度行情結束,從盤面來看,整個一季度滬指下跌了9.83%。展望4月,A股市場是否會出現底部拐點呢?
從私募排排網調查的結果來看,68%的私募認為目前市場機會大於風險,也有32%的私募認為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繼續對A股持中性觀望態度。
但斌旗下有一堆白酒股
隨著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披露,百億級私募的重倉股曝光。
截至3月31日,高毅資產旗下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在最新的2019年年報中出現在順豐控股(002352,股吧)、麗珠集團(000513,股吧)、利爾化學(002258,股吧)、中旗股份(300575,股吧)等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其中,高毅資產新進入順豐控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有2700萬股居第八位。高毅資產還退出了中興通訊(000063,股吧)的前十大流通股東。高毅資產鄧曉峰管理的高毅曉峰二期買入了中航高科(600862,股吧)、紫金礦業(601899,股吧),增持福斯特(603806,股吧)、減持承德露露(000848,股吧);銳進43期高毅慶瑞投資持有紫金礦業、光威復材(300699,股吧)、福斯特、承德露露等個股。
東方財富年報最新數據顯示,淡水泉共出現在5隻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分別是景旺電子(603228,股吧)、三環集團(300408,股吧)、環宇軟體、馳宏鋅鍺(600497,股吧)、濮陽惠成(300481,股吧)。其中,淡水泉精選一期持有三環集團、華宇軟體(300271,股吧)、馳宏鋅鍺、景旺電子、濮陽惠成等個股;投資精英之淡水泉(A類)只持有馳宏鋅鍺1976.52萬股。
另外,上海重陽投資旗下的國泰君安君享重陽一號持有新和成(002001,股吧)、同仁堂(600085,股吧)、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川投能源(600674,股吧)、國電南瑞(600406,股吧)、上海家化(600315,股吧)、招商蛇口(001979,股吧)。
凱豐投資則繼續加碼農業股聖農發展(002299,股吧)。去年三季度末,凱豐宏觀對衝9號、凱豐宏觀對衝10號持股分別為575萬股、558萬股,合計持股超1100萬股。去年四季度,這兩隻產品繼續加倉聖農發展,合計加倉約38萬股。上海博道投資旗下的國泰君安君享博道精選一期重倉股合計有10隻,其中第一大重倉股為衛寧健康(300253,股吧),持有工業富聯(601138,股吧)5.34萬股,此外還持有中興通信、廣汽集團(601238,股吧)、九陽股份(002242,股吧)、廣聯達(002410,股吧)、博騰股份(300363,股吧)、景旺電子、用友網絡(600588,股吧)、金域醫學(603882,股吧)。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但斌旗下的銀河東方港灣1號持有一大堆白酒股,其中最多的是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其次是五糧液(000858),此外還持有寧德時代(300750,股吧)、古井貢酒(000596,股吧)、恆瑞醫藥(600276,股吧)、山西汾酒(600809,股吧)、長春高新(000661,股吧)、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而上海樸道投資旗下的國泰君安君享樸道一期持有易華錄(300212,股吧)、南大光電(300346,股吧)、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千方科技(002373,股吧)、廣譽遠(600771,股吧)、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等個股。
疫情風險正在逐步釋放
滬指在一季度下跌了9.83%,那麼4月會有底部拐點嗎?
從私募排排網的調查結果看,68%的私募認為疫情帶來的風險正在逐步得到釋放,並且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持續出臺也會對資本市場起到託底作用,所以目前市場機會大於風險。不過也有32%私募認為由於海外疫情形勢與海外金融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所以繼續對A股持中性觀望態度。
名禹資產研究總監張曉華表示,短期來看雖然市場對政策的期待較多,但受外圍市場影響,走獨立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從中長期而言,指數向下空間不大,如果有較大的跌幅,將是戰略性配置良機。
志開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影響市場波動的主要因素是海外疫情的防控情況。短期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當前股指處於底部區域。至於拐點是否會在4月出現,一要看海外疫情的走勢;二要關注國內逆周期政策的推出情況。
在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看來,一是從全球範圍來看,A股資產的質量和增速都是最好的,也是經受住疫情考驗後在下一輪周期浪潮中一定是受益最多的;二是當前核心的A股藍籌資產的估值並不貴。夏風光主要看好的行業有兩個方向,一是貴金屬以及相關的礦產股;二是增速確定的行業和板塊,包括以5G、晶片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國防軍工板塊等。
有色資源具備較高彈性
雖然有六成私募認為4月A股有望迎來拐點,不過前期科技股卻頻頻下跌,而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股開始異軍突起。
北京星石投資在3月31日召開二季度策略會,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擾動了短期的經濟復甦節奏,但全球疫情不會改變產業升級和行業集中的大趨勢。一是在「工程師紅利釋放+政策全面升級+研發投入高增」的共同呵護下產業持續升級;二是存量經濟之下消費、周期各行各業持續集中,馬太效應強化。沿著這條路徑,可以持續挖掘出具備成長性的優質公司。從當年「非典」疫情的經驗來看,整個行業短期會受到很大衝擊,後期會有較大回補。中期來看,隨著內需端政策陸續出臺,二季度消費有望出現回補。隨著疫情緩解,前期受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有望逐漸釋放。長期來看,中小企業加快退出,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持續集中。
另外,2020年是5G正式商用元年,隨著網絡基礎的完善,基於5G網絡的應用服務將層出不窮,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從5G基站、5G終端,逐步轉向5G流量基礎設施及5G應用,這是長期不變的趨勢。中期來看,疫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在線類應用得到快速滲透,逆周期調控下新基建節奏加速,也將釋放硬體需求。
有色金屬受益於全球流動性寬鬆和成本端支撐,疫情衝擊下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穿成本線進入底部區間,海外債務壓力較大的礦山企業巨頭可能開啟新一輪主動減產,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非常有限,成本端能夠形成支撐。此外世界各國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將是確定性的方向,全球流動性大寬鬆,短期來看,通縮擔憂得以緩解,中期來看,全球各國逆周期調節加碼將最終帶動經濟和通脹回暖。有色金屬屬於早周期行業,隨著海外疫情見頂、流動性寬鬆帶動名義利率下行,有色資源股將具備較高彈性。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