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滷鵝是潮萊的第一名菜,那麼,承擔潮菜高貴與聲望的頭牌菜,則非響螺莫屬!灼響螺扒、炭燒響螺、油泡或白灼響螺上桌,意味著下了大本錢,把你當貴客看。
螺,在白堊紀以前就存在,是腹足類動物。螺類是一個很大的族群,有超過4萬個品種,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體外包著錐形、紡錘形或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貝殼可以用來保護柔軟的身體,自己帶著房子浪跡天涯,螺的世界沒有住房問題。身體分泌的黏液可以幫助其很輕鬆地附著於光滑的表面,也可以分泌有害的混合物來阻擋掠食者。
白堊紀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螺也兵分兩路,一路向陸地出發,生存於溼地,一路留在海洋,響螺就是這類生活於熱帶亞熱帶深海的螺。巨大的螺殼,在沒有現代音響設備的年代,漁民拿它吹號,故名響螺。
深海大響螺主要生活在南海深海地方,目前還不能人工飼養,必須待漁民出海捕魚時,通過拖網或潛入海底捕撈。它的生長速度緩慢,5年至8年才能長出一個一斤半重的成品,而且,一個一斤半重的響螺起出的淨肉平均只有三四兩,是海味中出肉率較低的。
響螺分文螺和帶角響螺,外形圓潤的文螺,殼相對較薄,出肉率大一點,是母螺。帶著稜角的響螺,殼厚,出肉率低,是公螺。
作為腹足類動物,海螺發達的肌肉,主要成分是紋理複雜、具有許多結締組織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在50度時分解為明膠,肌肉變得既軟又脆,溫度繼續升高,肌肉就變得又韌又硬,讓它重新變得軟糯,則需要長時間的燉煮。
生長於海洋深處,為了適應海水更高的鹽分,需要更多的胺基酸才能平衡,這是響螺鮮味的來源。掌握了上述這些特點,烹飪起來也就有了章法:
灼螺片。這道菜主要是圍繞如何使螺片更加彈牙爽口。將響螺的外殼敲破取肉後,螺頭、螺尾和硬韌部分切去,然後用滾刀法將整隻螺肉片成相連的厚片。灼湯要採用上湯,上湯裡的穀氨酸和響螺裡的核苷酸協同作戰,鮮味提高二十倍,灼好後還要及時淋上滾燙的雞油,封住水分使肉質更加嫩滑。
厚切響螺扒在上湯中灼的時間約為三十秒,薄切的則要控制在十秒左右。吃這道菜是與時間賽跑,灼的時間不夠,響螺裡的膠原蛋白還沒融化,如橡皮筋一般;灼的時間過了,螺肉又會變得又硬又韌。
火候和時間的把控,對廚師們來說並不難,難的是灼好的響螺還會發生變化:隨著溫度的降低,已經融化成明膠的膠原蛋白也會再度變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廚師們灼響螺,會儘量離食客近一點,以縮短傳菜的時間,在食客面前表演,謂之「堂灼」。
經過精確計算時間的灼響螺,端到你面前,你就趕緊享用吧,如果等所有客人的菜一起上齊,客套一番,再動刀動叉,黃花菜都涼了,更不要說響螺。只有趁熱吃,才不負響螺的芳名,也不負廚師們的良苦用心。
這個菜,汕頭東海酒家和廣州、香港的好酒好蔡做的最好,主要是他們敢下血本,採購一斤半至二斤重的響螺,個頭夠大,切出來的螺扒也就夠豪氣。香港嘉寧娜酒樓的堂灼響螺還很用心,用灼過響螺的上湯再灼時令蔬菜,讓客人覺得「汁都撈」了,值!
炭燒響螺:這是一道費時費工又考功夫的大菜,挑選「大隻肥、輕斤兩」的響螺後,清洗響螺就是關鍵一步。由於是原只燒螺,螺殼就是烹飪工具,不敲破螺殼,螺肉又取不出來,對螺進行清洗就頗費工夫。
螺殼帶泥,清洗不難,黏液有異味,如何清洗才是難中之難,用筷尖刺螺鼻,能使螺噴出黏液;燒汁的配置,是炭燒響螺入味的關鍵,各個師傅也有自己的秘方,一般是用花椒、肥肉、生薑、青蔥、黃酒、上湯、味精、醬油、魚露、食鹽等,有的用火腿取代肥肉,好酒好蔡舍黃酒用威士忌,各師各法;最為繁雜的燒制環節,炭爐上要有專門的鐵架,使螺離火約15釐米。火力要先武后文,不斷變換火力接觸螺殼位置,以免螺殼破了。
整個燒制過程約40分鐘,期間也要多次倒出之前的燒汁,再加入新的燒汁,既是進一步清洗黏液,又讓螺肉完全吸收燒汁。當手握螺殼,輕輕一甩,螺肉脫殼而出,這時火候剛好。
經長時間烤制的螺肉,膠原蛋白完全分解,變得又軟又有些許嚼頭;燒制好的螺肉,要趁熱切片,否則化為明膠的膠原蛋白,隨著溫度的下降,又會凝化,變得硬韌。
切滾燙的螺肉是件苦差事,汕頭東海酒家老鍾叔傳授了一個秘訣:放一條冰凍的毛巾在旁邊,手覺得燙得難受時摸一摸毛巾,降一下溫,再趕緊切。像切牛肉一樣橫切成薄片,將螺肉的纖維切斷,吃起來更軟更爽,深圳嘉苑酒店厚切成條,越嚼越香,豐滿了味蕾,傳遞到嗅覺,那種滿足,畢生難忘。燒得好的螺肉,吃起來就像幹鮑,鮮香濃鬱,回味無窮。
潮菜講究一菜一醬,如此名貴的響螺,醬必須加倍!蝦醬是用鹹鮮來反襯響螺的純鮮,桔子油是用甜來給響螺增味,各有各的精彩。廣州焯躍餐廳用的是紫蘇醬,想讓大家吃到炒田螺的回憶,把響螺當田螺吃,滿足一下暴發戶的心態,也挺好玩。
海鮮之鮮,勝在生猛。螺含豐富的氧化三甲胺,一旦死了,氧離子離家出走,就變成三甲胺,先是沒有鮮味,再就是腥,下一步就是臭。有時吃到的堂灼響螺不夠鮮,那是師傅偷懶,一早把響螺殺了,等到上來堂灼,吃到的是已經死了幾個小時的死螺。
中美洲和南美也有類似響螺的海螺,當地人不吃,便宜得很,有人用它冒充響螺,完全沒有鮮味,那是因為冰凍的海螺肉,帶來鮮味的胺基酸流失了的緣故。
對海鮮的要求,是越新鮮越好,現殺現做儘快吃,就是最簡單的標準。對新鮮要求之最者,非西漢的陸賈莫屬。對,就是那個兩次出使南越,憑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勸說南越王趙佗歸順漢朝的陸賈。
呂后上臺後,陸賈就稱病退休。他將千金家財平均分給五個兒子,均分後也就不顯得特別富有了,有智慧吧?他老人家自己乘坐寶馬香車,帶著十位侍從和一口價值百金的寶劍,在五個兒子家之間輪著吃住,陸賈對兒子們的要求是,「數擊鮮,毋久溷汝也。」意思是,老子不論到了你們誰家,每天都要宰殺活的牲畜禽魚給老子吃,老子也麻煩不了你們多久。
陸賈的要求不過份,我們出高價吃響螺,要求吃到剛宰殺新鮮的,這個要求,也不過份!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