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實的粢米飯糰

2021-02-16 生活分子

對美味的念想,在有對比的時候,來得更加強烈。

比如在8月末的浦東,趁著早高峰前出門,所以,早飯是來不及吃的。

又因為趕著有事情,所以也不能坐定了吃個面、吃個餛飩什麼的。

只能找能快且能充飢的早點,

正對著地鐵出口,是一家賣飯糰的店鋪。想來也是很久沒吃粢米飯糰了,便不自覺地走了過去。

假如能知道後來的滋味是那樣的,當時我就應該收住這邁開去的腳步的。

飯糰,選的不是常見的白米飯,而是紫米和黑米,店家的原意大約是要精選食材、匠心鍛造的。

但是,若不夠用心,事多與願違。

且不說飯糰的輔料,也便是尋常的肉鬆、鹹蛋、油條、香腸、豆角等等。光是這看似創新創意的飯糰本身,紫米和黑米的搭配本身挺好,但是米飯過於粘軟,黏連一塊,以至於飯糰不緊實、米飯不香濃,而是水兮兮、淡悠悠的,敗人興致!

別看只是早點一樣,粢米飯糰要做出風味來,考驗功夫。

印象深刻的粢米飯糰,還要回溯到幾年前的學校門口。

因為是新校區,所以附近偏荒,早餐的吃食全靠一眾小販的買賣張羅。

每天早上,便有一個老太太,年紀也算不得大,也就是60左右吧,扎著白色帶有點舊意的圍裙,套著的袖套也是白中帶些微黃色了,但看得出來,洗刷得認真,只覺得舊,不覺得髒。

老太太三輪車的車廂裡,放著一個半人高低的小木桶子,箍著竹篾的箍圈,一個木頭蓋子,穿過圓心釘著一根橫檔,用作提持之用,木蓋設計巧妙,有小半扇有鉸鏈,是可以往上翻的。木蓋子上,還蓋著一塊大紗布,也是舊黃但乾淨的狀態。

老太太便是來賣粢米飯糰的,也就是只賣這一樣東西,你要是想要喝的,想要用來就早餐吃的東西,那你得去別的攤位看看。

你要是跟她說要買飯糰,人家先問你一句,要1塊的還是2塊的,對應的飯糰的米飯多少不一樣。

交代清楚,你便會看到她掀開紗布、掀起那活動的小半扇木蓋,要去抓挖桶中的米飯。

這時候,你會發現一團水汽從木桶中衝頂出來,要是冬日,那便是濃密、易辨的一個汽團,仿佛頂開木蓋,衝進冷空。

老太太的米飯準備是考究的,糯米和粳米的比例調和自不必說,軟硬幹溼也是恰到好處,不會讓飯糰過於黏粘在一起,也不至於飯粒散散落落,成不得飯糰。

老太太的米飯是打松攪拌過的,打松和攪拌是為了讓米粒快速接觸空氣,但又隨之疊埋在一起,不至於散逸太多的熱氣。

簡單的飲食,在細節處的上心,會讓吃食大不相同。

你會發現,這一桶米飯,看著光亮、油潤——是啊,那是仔細拌了豬油進去的,還有蔥花,細小綠翠,別是一種顏色。

燙熱的米飯,讓原本凝固的豬油迅速化開,浸潤米粒,增添香味;再加上木桶的密扣,也讓泡了豬油的米飯不會馬上冷卻。你要知道,豬油在冷下來之後的味道,實在是不怎麼樣,而且還容易傷了脾胃。

接下來便要選加什麼料了。

花生碎、豆乾末,還有摁得碎碎的油條末兒,你都不用選,自是標配。你要選的是希望夾在飯糰裡的料:肉鬆、鹹蛋黃、油條、香腸、酸豆角等等。

這些都是好東西,跟飯糰的搭配,風味不一,比如鹹蛋黃,那就是給飯糰增加鹹香味道了;加油條會有點幹,但是油條有嚼勁,也是很好的;酸豆角真是好東西,細碎的酸豆角末兒,能給飯糰帶來均勻和充分的鹹味……

還見過口味比較重的顧客,要加辣油,老太太竟也能實現,就把辣油塗抹在米飯上,捏團進去。

老太太便是在木蓋上,鋪好了方正的卷席,鋪上保鮮膜,給你現場卷飯糰。握捏之後,一般是長柱型的,你要是要圓糰子也能給你做,但是圓糰子不好咬食,你就想給你一個圓滾滾的蘋果,你怕是不好下口。

這一樣早飯,來得個磁實,你想米飯糰子又加了這麼多的料,你即便是老早就吃了,到中午也斷然不會飢腸轆轆的。這是一種有吃頭的東西。

現在想起這些個東西了。

也不知道,這個早餐攤和這個老太太,現在還在不在那裡?

講講時令,聊聊吃的,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六旬老太太做粢米飯糰,一出攤就不停卷飯糰,一早上賣光一大桶飯
    最省事兒且價格也很實惠的早餐就是雞蛋灌餅雜糧煎餅之類的,江浙滬地區還有一種常見的街頭早餐叫粢米飯糰。粢米飯糰就是米飯包裹著各種小菜,上海和周邊的蘇錫常把這種飯糰叫粢米飯糰,我們蘇北地區就把它叫米飯糰子或者糯米飯糰。這種飯糰用的米是飯米和糯米混在一起蒸熟,飯米指的是咱們做大米飯的米,就是粳米或者秈米。
  • 這顆粢米飯,一定會饞到讓你的「眼熱老蟲都要爬出來」!
    邊吃邊把咬開的粢米糰用兩隻手一擠,用舌頭舔舔黏在嘴角邊的米米索索。「厄」的一記,打出一個響響的糯米飯+花生油脂香的飽嗝。△清瘦的粢米飯阿姨在冷風中兩手捂著個保溫桶。一打開來依舊是幾十年不變的白糯米拌青豆、豆腐乾的溫州粢米飯。
  • 這次我們變著花樣吃米飯——培根粢飯糰【孔老師教做菜】
    今天推薦你一道米飯美食——培根粢飯糰,讓你變著花樣吃米飯。粢飯糕外層呈金黃色,內層為雪白的軟糯粢飯,咬起來噴香鬆脆,吃在口裡,且脆、且鹹、且鮮! 培根粢飯糰 【食材】 金龍魚南粳香米100克 糯米100克 / 培根2片 壽司海苔1張 / 菜籽油適量 / 鹽2克
  • 揚州人從小吃到大的粢飯糰,如今變成這樣……
    有一些小吃,一定要在街頭大嚼才有意思,比如粢飯糰。老早的粢飯糰,都是白糯米,配料也簡單,油條、白糖、加點榨菜就是高級版本了。不知從何時起,白糯米漸漸被淘汰,黑糯米變成了主角。配料也五花八門起來,裡脊肉、鹹蛋黃、肉鬆……花頭精著實不少。揚州的小攤子如今越來越少,好在還有,比如市一中粢飯糰。
  • 海派經典の肉鬆粢飯糰
    做粢飯糰的一般都是比較壯實的男人,用一條白色的毛巾包著糯米,在那裡不停地用力捏啊捏,一陣陣的熱氣往外冒,不一會兒一個白胖糯米糰就送到跟前來了。一手接過來,熱熱乎乎,一口咬下去,剛好露出裹在裡面的油條,又香又滿足,這麼一個粢飯糰下去到下午都不會餓。可惜現在這樣的早餐攤已經很少見了,即便有這樣的早餐攤很多時候都有粢飯賣,只有大餅油條,經常「四大金剛」缺「一剛」。
  • 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
    導語: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一說起飯糰,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這是日本的一大特色美食,其實在我們的大上海,也有一種非常風靡的小吃,那便是「粢飯糰」,粢飯糰與大餅、油條、豆漿被稱為是上海的「四大金剛」,那麼作為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是深受著人們的喜愛的
  • 手把手教你做粢飯糰的做法,好吃到極點!
    3、煮熟的米飯均勻鋪在保鮮膜上,用勺子壓平。小貼士:1、做粢飯糰,餡料其實大可隨意,或鹹或甜,沒有對錯,只要你喜歡,就使勁地往裡填置吧。2、吃粢飯糰卻是有技巧講究的。6、在米飯上撒一層鹹味的肉鬆,肉鬆越多越好吃,再平鋪些榨菜碎。8、壽司簾輔助保鮮膜捲起來,捲起來,捏好封口,壓緊,粢飯切去兩頭。9、切段裝排,可以淋上些番茄醬/沙拉醬/辣根,味道更好喲。
  • 粢飯糰絕對是上海人記憶裡最溫暖的早餐,每一口都是豐富的餡兒料
    粢飯糰是上海特色的一種早餐,粢飯通常是糯米飯裡夾糖或黑洋沙等,近年來也有放榨菜、肉鬆的做法。當然不可或缺的是加油條,團起來捏捏緊,邊吃還要邊捏。有血糯米、黑米、糯米三種,上面再鋪上酥脆的碎油條,肉糜、肉鬆統統大手筆地撒在上面,鹹蛋、虎皮蛋、滷蛋你喜歡哪一款?就來哪一款!
  • 冒著熱氣的《粢飯糰測評》來了,「寒冬小確幸」能卷一切!
    吃的時候,還很注意儀式感,先咬一口,不管有沒有咬到內陷,雙手一捧一壓再次團成個閉口的球,生怕裡面的內陷漏出來。為了找回兒時熟悉的味道,團支書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冒著發胖的風險,連跑5家店嘗了9個粢飯糰,終於給大家整理出了這份「粢飯糰測評」,大家且吃且珍惜!
  • 粢飯糰,做起來也不難嘛!
    一說起粢飯糰,我和小夥伴都會兩眼放光。上次我和好朋友蘑菇去雙井的一家川菜館吃飯,吃到一半時,發現距離粢飯糰的新店很近。這家粢飯糰從開業到現在,價格不貴,口碑相當好。但卻輾轉換了三個地方,要麼躲在某棟瀕臨倒閉的商場負一層,要麼藏在順著門牌號都不一定能找到的地兒。我倆當機立斷,放下筷子就要衝過去。考慮到剛吃了半頓飯,粢飯糰個頭大又紮實,我提議說,咱倆分一個吧。
  • 早餐米飯新吃法,油亮軟糯滿滿都是料,孩子著了迷,冬季要常吃
    導語:早餐米飯新吃法,油亮軟糯滿滿都是料,孩子著了迷,冬季要常吃。粢米飯怎樣做才油亮軟糯?很多人忽略這2步,難怪顏色暗口感硬前些天刷「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時候,看到萬茜愛吃粢飯糰,而被人稱為是南方胃,於是底下評論區裡冒出了一大溜的「南方胃」。悅悅發現不僅是大人愛吃粢飯糰,就連小孩子也是極愛吃的。
  • 自製粗糧早餐,粢飯糰,健身達人最愛的減脂餐
    粢飯糰油條的酥香,榨菜和肉鬆的鹹鮮,讓人慾罷不能的小時候味道,滿滿一口幸福漫溢。原料:大米、芝麻、肉鬆、糯米、榨菜、油條。做法步驟:第1步、糯米和大米按照2:1比例放入鐵釜飯煲第2步、選擇粗糧飯,按開始燒制(香軟和勁道的口感可以自己選擇)第3步、在桌上屜上一條打溼的布和一張保鮮膜,在保鮮膜中撒上一些炒熟的芝麻第4步、用勺子沾些許涼開水防粘,舀一勺糯米飯,用勺子攤開壓緊第5步、在米飯上放上榨菜、肉鬆鋪平第6步、再放上油條,其他餡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加哦
  • 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也是非常快手,而且口味也可以自由發揮,很百變哦! 5、接著放上榨菜和油條 6、捲起,壓實,粢飯糰就做好了
  • 帶火四大金剛粢飯糰,排隊搶著吃!
    湯汁爆表的上海人喜愛的小籠,毫無疑問地也被鹹蛋黃攻陷!當網紅鹹蛋黃遇上粢飯糰註定又會在江湖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新一代霸屏網紅來了▽KFC握的大飯糰新品:金沙鹹蛋黃肉酥飯糰金沙鹹蛋黃肉酥飯糰金沙鹹蛋黃肉酥飯糰
  • 江南早點粢飯糰,早餐吃一個,一整天都能量滿滿
    粢飯糰粢飯糰是江南地區的傳統早點,俗稱叫做糯米包油條。在港澳臺地區也較為常見,只是名稱不同,叫做臺灣飯糰。話說,粢飯糰也是我學生時代的回憶,自製一份粢飯糰,緬懷那個曾經青春年少的自己!原料:油炸花生米、熟黑芝麻、肉鬆、辣蘿蔔、榨菜、老壇酸菜、油條、糯米、番茄醬。
  • 老上海飯糰團,最好吃的是鹹蛋黃哦,早上的能量來源!
    一直很喜歡粢飯糰,小時候趕著去上學就在路邊的早餐攤買一個,還沒有網紅搭配之前!是藜麥粢飯糰!的做法 提前一夜浸好糯米和藜麥,蒸好糯米和藜麥然後拌在一起~,放在一個鋪了保鮮膜的盤子上,混合米飯用勺子或者戴了手套按壓,鋪的薄一點大一點!不然會很大一個選一個流油的鹹鴨蛋~阿姨!多加點油條!我是到外面買了油條,切成小段,復炸一遍就變得很脆!滿滿的海苔肉鬆!!!多到跳舞!!
  • 飯糰的做法,讓剩米飯更美味~
    2、醬汁與鮪魚一起入鍋,撒少許姜粉去腥,中火煮至醬汁慢慢收幹,鮪魚入味;3、米飯煮好,手沾溼,將米飯捏成扁圓狀;4、取煮好的鮪魚鋪於米飯上,撒上小蔥,完成。3.粢飯糰碾碎後的飯稍稍晾涼;4、備好紅豆沙,鋪好保鮮膜,備一碗水在旁邊,用來溼手避免米飯粘手;5、沾溼手後取一團米飯糰成團,然後拍癟在保鮮膜中間,再取一團豆沙團成球放在米飯中間,提起保鮮膜四角把米飯包住豆沙,然後用力絞緊保鮮膜,越緊越好,這樣花紋才會清晰~;6、鬆開保鮮膜,豆沙飯糰茶巾絞就做好啦~咬一口~清甜的豆沙和香糯的米飯簡直太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