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真的好好看啊,達西向伊莉莎白求婚後,父女兩交談時,伊莉莎白說起對達西的感情捂著嘴笑中帶淚,爸爸也瞬間捂著嘴又笑又哭,這一段真好。夏洛蒂選擇柯林斯,她覺得很好並且能夠在現狀裡尋得滿足,也可以說是一種難得。但終歸伊莉莎白很少,夏洛蒂滿地都是。也許是因為電影的時常限制了還原度,看完書來看電影,還是覺得書更好看,偏見更明顯,感情更細膩。好喜歡伊莉莎白和簡,伊莉莎白的敢愛敢恨,簡的善良知性,也喜歡為愛變得焦急而又溫柔的達西,非常可愛。愛一個人真的是能從眼神中看出來的,賓利的目光追隨,達西的溫柔注視,擯棄傲慢,消除偏見,有緣人終成眷屬。然而,聽聞愛情,十有九悲,可還是願意去相信去祝福,願那一喜屬於敢愛敢恨的你們。
唯獨莎士比亞和奧斯丁經久不衰,因為他們都剖析了最深刻的人性吧,故事結構非常簡單,但是通過心理思考、第三方閒話、動作表情描寫,讓這個故事波折、浪漫、感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劇情,可能是我現在看來沒有高到生死的悲劇都很平凡,平凡的幸福其實很好。幸好是個好結局,知道奧斯丁因為初戀早夭終身未嫁,有些害怕將悲情轉移到文字,看完,她是個好媽媽呀,讓書中她最愛的角兒都得到了幸福,最喜歡這樣的筆者。
婚戀觀我為何總是體會不到,要說有什麼受益的,大概是對紳士優雅舉止的理解,要是有達西這樣理應傲慢卻學著去尊重別人遷就不屑之人,那確實是上天給他增加的一種美德,因為得天獨厚的人總歸是很鄙夷輕薄的頭腦和市儈的舉止的。人物刻畫非常好,伊莉莎白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如果特別的偏見能夠給他加分,那麼我們自以為是的固執恐怕要讓我們成為最突出的人了。英吉倒是一個完美的女人,持中的不帶偏見又溫和,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那種女孩。其實才不想去關注什麼階級的狀態,因為具體到每個個體,品性都是一樣的評價標準。
這部電影反應的是英國傲慢與偏見,刻畫的是一對戀人,即伊莉莎白和達西,在這兩個人身上將電影的主題反應的淋漓盡致:在達西第一次向伊莉莎白求婚時,遭到了拒絕,關鍵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伊莉莎白對他的誤會與偏見,二是對他傲慢態度的厭惡。而之後兩人可以得到幸福婚姻的原因是達西改掉了其傲慢的態度,伊莉莎白在自己的認真觀察之後,消除了對他的誤會與偏見。
其實,伊莉莎白的感情觀念就是編劇的感情觀念,反對對金錢而結婚,也反正把婚姻當兒戲。在這部電影中,我更喜歡的是班內特先生,他是個睿智的中年男人,對於女兒不正確的價值觀他給予批駁,但毫無保留的支持女兒們正確的價值選擇,是個嫉世憤俗的人。他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可能就是年輕之時娶了個年輕貌美但是毫無見識,心胸狹隘的妻子,因此他也將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求取解脫。
看完這部電影後,又被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愛情甜到了,雖然一開始達西根本看不上伊莉莎白,一副傲慢的態度,伊莉莎白強烈的自尊心也讓她一直對達西沒有好感。甚至後來達西對她慢慢產生好感最後向她求婚的時候,她卻狠狠地罵了達西一通。總之這倆人的結局很甜很美好,還有一對就是簡和賓利,中間雖然有被分手的痛苦,最後也是終成眷屬。但相比簡的懦弱還是更喜歡她妹妹伊莉莎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以高姿態回應那些人的傲慢,活成了這家人裡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