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義大利:「封城」後,4名華人的防疫日記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到了晚上,城市變得出奇的安靜。義大利人愛玩,若是沒有疫情的話,晚上的酒吧和運河區,會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在小酒館裡,他們花上十歐元,點一杯飲料,一坐就很久。「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Stella家樓下,如今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受訪者供圖

這是生活在義大利的華人們經歷的第一次「封城」。

10天前,義大利總理孔特在電視講話中宣布,義大利將全國實施封城禁令。

生活開始產生變化。人們在出門時,需要隨身攜帶一份個人聲明,寫明出行的地點、目的,路上會有警察盤查;超市的售貨員戴上了口罩,為了控制人流量,顧客需要在門口排隊,分批進出;在酒吧,吧檯的座位已經全部封閉,服務員在上酒時,會專門把酒杯放在客人隔壁的空桌子上,避免近距離接觸。

根據義大利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19日,義大利現有新冠肺炎患者33190例,死亡3405例,治癒4440例,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總人數為41035例。

醫院爆滿、物資告急,但待在家中的義大利人仍然保持著樂觀和娛樂精神。在羅馬,每天下午很多街區的人們會跑到自家陽臺上唱歌、彈樂器、放音樂。

疫情也打亂了很多義大利華人的計劃。面對疫情,華人是最先警覺和行動起來的人,他們中很多選擇留在當地,與義大利人一起「防疫」。

米蘭商人徐建平

「留下來為華人做些事」

做服裝生意的徐建平在米蘭待了25年,以往的這個時候,是米蘭旅遊的旺季,有許多時裝周、展會,徐建平常常能在城裡碰到很多中國明星,現在卻幾乎見不到中國人。

徐建平的服裝店也暫停營業,他每天就和家人呆在家裡看新聞。

他說,沒人能想到義大利的疫情會發展得如此迅速。一月份時,許多身處義大利的華人還在為中國抗疫奔波。徐建平來自浙江溫州,是米蘭華僑華人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大年三十那天,他和其他僑團的負責人決定,取消每年一度的春節大遊行活動,把節省下的10萬歐元經費用來購買救援物資,想辦法寄回國內。

1月底,徐建平剛開始採購時,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只要5歐分,一套杜邦的防護服只賣5歐元,但後來所有防護物資的價格都水漲船高,翻了好幾倍,採購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有能籌集到的物資我們都寄到了國內,從那時候開始義大利本地就很難買到口罩、護目鏡等物資了。」

當地許多華人都動了回國的念頭。

徐建平的很多家人朋友也都勸他,要不要考慮回國呆一段時間,但他說,自己作為當地商會的會長,在這種時候不應該想著自己走,應該想辦法為華人做些事。

2月27日,徐建平收到了來自法國的8500個口罩和1000多瓶消毒液。這批物資原本計劃運往溫州,但浙江省僑聯得知義大利疫情嚴重、物資匱乏,直接協調轉到了米蘭。

徐建平和僑團成員為在意華人分發口罩。受訪者供圖

之後,徐建平又陸續收到了來自杜拜、西班牙等國家的物資。收到物資以後,他和僑團的其他成員開始在朋友圈和各個同鄉群裡發布消息,在指定地點免費派發口罩、消毒液,符合標準的防護服則被送到了米蘭當地的傳染病醫院。一些華人還專門製作了幾萬份防疫的宣傳小冊子,在米蘭大教堂門口派發。

徐建平介紹,在米蘭確診的華人多數是酒吧老闆。一些華人被確診後,由於病情較輕,醫生給他們開了藥,請他們回家隔離。「這種情況讓很多人心裡覺得不滿,有些人會覺得他們是針對華人,但醫生其實是一視同仁的,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義大利有兩個市的市長確診了輕症,也沒有被醫院收治。」

幾天前,徐建平看到米蘭的一些醫院,已經開始在廣場上搭建臨時的「方艙醫院」,像充氣帳篷一樣,用來篩查疑似病例。同時,米蘭政府還計劃把一座大型的會展中心改造成臨時醫院,不出意外的話,醫院將在6天內完成改建,可以容納600張床位。

「我們對義大利的醫療還是有信心的。」徐建平說。

羅馬留學生陳謙

面對嚴重疫情,義大利人做起了「陽臺DJ」

在距離米蘭600公裡遠的羅馬,中國留學生陳謙對封城那天的記憶是,「有很多人到車站坐最晚的一班夜班火車,往南方跑。」

3月10日,學聲樂的陳謙正在學校上合唱課。課上到一半,校長突然推開門進來了,讓大家停課。當晚,陳謙在拉奎拉回羅馬的車上,看到了總理孔特宣布封城的消息。

封城後的第一天,很多酒吧、比薩店和冰淇淋店都停業了。陳謙說,義大利人離不開這三樣東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還開著的餐廳,但只允許打包外帶,他們要求一次只能進去一名顧客,食物打包好之後,服務員就拿一根筷子,挑著塑膠袋上的拎手遞過來。

自那以後,陳謙大大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他隔好幾天才會去超市囤一次糧,一次買很多的肉、蔬菜、雞蛋和牛奶。

這已是他在義大利的第四年。疫情剛暴發的時候,媽媽打電話來,希望他能回國。

他也想過和身邊的留學生們一樣,輾轉多次航班回家。但現在,如果要從義大利起飛,必須要提供一份醫院開的醫學證明,證明自己沒有感染。室友前兩天打包好了行李準備回國,拎著箱子到了機場後,才被告知沒有證明無法成行,只得拎著箱子又回來了。

陳謙決定留在義大利。「現在中國的疫情也還沒好,萬一我攜帶了病毒,回去也只是添亂。在這兒不出門,應該沒什麼問題。」

如今,羅馬的超市裡,一些防護措施已經做起來了。超市限流,排隊結帳時,大家都自動保持一米的距離,收銀臺前也立起了將顧客和收營員隔開的玻璃擋板。

陳謙家樓下空無一人的街道。受訪者供圖

戴口罩的人數也增多了。陳謙說,在義大利剛有當地確診病例時,我們(中國留學生)中的很多人就已經排隊去藥店買口罩了。義大利人看到我們買口罩,都以為我們是確診的,會離我們遠遠的。只要有中國人在車上或其他任何公共運輸上咳嗽一聲,打個噴嚏,所有人都會下車。

剛宣布封城時,羅馬的藥店還能買到口罩,每人限購五個,但現在已經買不到了。

一些醫療物資也顯得匱乏。「儘管義大利的醫療水平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力、物力不夠,醫生不夠,醫療設備也不夠。」閒在家裡的這些天,陳謙上網和看電視的時間增多,新聞裡的消息總讓他揪心。

前兩天,他在家看到一則新聞,畫面中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太太蹲在醫院門口哭,她的丈夫已經因為新冠肺炎去世了,而她也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但醫生說她的病情目前沒有其他人重,不能進醫院,只能回家獨自隔離。「看到這些讓人難受,也挺無奈的。」

雖然醫院爆滿、物資告急,但待在家中的義大利人仍然保持著樂觀和娛樂精神。電視屏幕下方的跑馬燈滾動更新著疫情最新的消息,電視裡的娛樂節目播放卻不會少。

每天下午的6點和晚上9點,很多街區的人們會跑到自家的陽臺上唱歌、彈樂器、放音樂。在年輕人住得比較多的街區,他們甚至做起了「陽臺DJ」——把DJ臺和音響搬到陽臺上,大家一起High。

在音樂學院的校友群裡,陳謙總看到有人在發布消息,呼籲大家在這兩個時間段裡,把自己的樂器拿到陽臺上,打開窗,讓義大利成為一個大型的免費音樂會。前幾天,陳謙的師哥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視頻,視頻中,師哥在陽臺上唱了一首《我的太陽》,四周叫好聲一片,還有住在附近的居民特地打開窗戶,大喊「Bravo(好)!Bravo!」

平常的一天裡,陳謙家的窗外,以往熱鬧的街道靜了起來。原本街邊擺攤的商販全都不見了,路上只有零星的人在慢跑或者遛狗。

許多人的工作都停下了,樓下比薩店的老闆坐在店門口等著做比薩,他戴著黑色口罩,只遮住了嘴,鼻子還露在外面。

下午6點到了,陳謙打開窗,讓房間裡放著的音樂傳到窗外去,自己坐在房間裡彈吉他,他不怎麼唱歌,街道對面,是個空曠的足球場,沒有人會回應他。

陳謙家樓下披薩店的老闆坐在店門口,等著做披薩。一些店家開門提供外賣服務。受訪者供圖

錫耶納進修教師汪詩雄

華人互助,老友為其提供住所

進修教師汪詩雄的計劃也被打亂了。他原本還要在錫耶納學習一年半,但身處國內的家人每天都很擔心他,連從來不會用微信的姥爺也開始每天從他的朋友圈了解近況。

直到3月初,汪詩雄所在的學校還在繼續上課。校園坐落在錫耶納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旁邊就是火車站和購物中心。教學樓只有三層樓,教室數量少,課也排得緊,每天走廊裡都擠滿了等待著上課的學生。

汪詩雄試圖提醒教授集體上課的危險性,但教授告訴他,「多吃橙子,通過提高身體素質來抵抗病毒」。

汪詩雄在錫耶納郵局看到的防疫指南。受訪者供圖

無奈之下,汪詩雄花12歐買了防護鏡和口罩一體的防護設備戴著,隨身攜帶消毒水出門。走在路上,他能感覺到有人在背後對他指指點點,為了不聽到這些不想聽的話,他專門戴上了耳機。

汪詩雄說,當時很多義大利人都覺得這只是普通的流感,他的老師還在課堂上說,「我是個老年人,在我一生中得過很多次感冒。從幼兒園一直到現在,感冒都是家常便飯,我們沒有必要擔心這次的病毒,它只是感冒而已。」

3月4日,義大利宣布全國停課的那天晚上,汪詩雄看見很多學生都去市中心的酒吧、夜店「慶祝」這個突如其來的假期,而他一個人待在充滿消毒水味道的房間裡,看著自己囤好的一麻袋土豆和一兜子洋蔥,感覺自己和外面的人群身處於兩個不同的平行時空。

封城後,3月13日,汪詩雄決定先離開錫耶納,這裡的本地醫院收治了一些來自其他地區的患者,床位已經住滿。他搬家到了疫情尚不嚴重的羅馬,暫住在一間單身公寓裡,是義大利朋友老古為他提供的。

八年前,他和老古在北京相識,老古生病時,他曾經陪他一起去過北京的醫院。汪詩雄想,幸好還有朋友的幫助,還有這間房子做他的「避難所」。

臨行前,一位俄羅斯朋友來為他送行,汪詩雄送了他一些消毒水和防護用具。他還記得,在疫情剛暴發時,他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去上課,被很多同學當作「病人」看待,這位俄羅斯朋友過來,主動坐在他旁邊,對他說「我不害怕你」。

米蘭留學生 Stella

封城後,義大利人也開始警惕起來

在米蘭學習、生活了四年的中國留學生Stella已經快一個月沒出過家門。

相比多數當地人,她有關於非典的記憶,讓她更為敏感警覺。當2月底,米蘭周圍的城鎮查出6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她便開始防範。她說,中國留學生們都約好,即使學校繼續上課也不去。

Stella家樓下,兩名老人正在遛狗。他們雖然戴了口罩,但只遮住了嘴,鼻子還樓在外面。受訪者供圖

米蘭在2月24日宣布了宵禁措施:包括酒吧在內的娛樂場所限定了晚間營業時間,盛大的威尼斯狂歡節也被迫叫停。

這個娛樂至上的民族立刻表現出對這個舉措的不滿和不理解。「義大利人都覺得我們的身體還好好的,為什麼狂歡節要被叫停?還有人舉著牌子、拉著橫幅,上街遊行。」

三天後,迫於行業和居民壓力,宵禁取消了。米蘭市長朱塞佩·薩拉甚至在Instagram上發表言論說,米蘭是個那麼熱情的城市,不能讓它就此停止。米蘭很安全,荒涼的街景會讓人心生悲涼。

義大利人的日常清單裡也沒有口罩。在他們眼中,只有已患有極重傳染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戴,因為這意味著承認自己已經患病了。」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中國留學生。「2月21日那一天,中國超市就很忙,第二天一家中國超市就因為缺貨或是送貨忙不過來而關門了。」

封城的前一天,Stella從超市網購了不少東西。「我當時就覺得要囤一波貨了。」水果蔬菜、維生素、餐巾紙、各種幹的豆子,她要靠這四大袋的物資撐到這個月月底,「昨天我看到,預約送貨的時間已經排到30號了。」Stella今天打開App再次確認,但她發現,「已經不讓預約了。」

Stella囤了很多豆子在家,她說因為會有一段時間不能出門運動,想保持身材,且吃粗糧也比較不容易餓。受訪者供圖

封城後,義大利人也開始警惕了起來,廣場上空無一人。直到這幾天,才慢慢有人開始走到街上。Stella有時會打開房間裡那扇朝著街道的窗戶,有人在跑步,有人在遛狗。「人們意識到生活還要繼續。」 上班的人還是繼續乘坐電車,地鐵上還是人挨著人。

可到了晚上,城市變得出奇的安靜。義大利人愛玩,若是沒有疫情的話,晚上的酒吧和運河區,會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在小酒館裡,他們花上十歐元,點一杯飲料,一坐就很久。「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今年即將畢業的Stella原本打算投簡歷,找工作,但一切都因為疫情停滯了。中國人要想留在義大利工作,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情況變得更加艱難。

網絡上,還有些中國留學生在求回國的辦法,他們說「很害怕、恐慌、睡不著覺」。但Stella來不及多想,還有好幾篇期末論文在等著她,下學期的項目也已在線上展開了。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華人談疫情封城:生活未受影響 但仍買不到口罩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義大利華人談疫情封城:生活未受影響 但仍買不到口罩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義大利疫情告急,總理孔特宣布10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在米蘭工作的華人告訴記者,目前生活沒有受到影響,但當地已經買不到口罩,超市偶爾會補貨消毒液。
  • 海外留守記|加州宣布「封城」後的第一條微信:「媽,我這挺好的」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生活在美國洛杉磯的華僑曉彤,為大家講述加州「封城」後她的留守故事。3月19日晚,美國加州州長宣布全州「封城」。
  • 義大利華人:這裡的封城跟中國不一樣,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封什麼
    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由義大利總理和衛生部長籤署的法令規定:從3月8日至4月3日,將倫巴第大區、以及其它14省全部劃為紅區,居民無特殊原因禁止出入。這些地方包括米蘭、威尼斯等疫情嚴重的城市。我們的服裝工廠就在被封鎖的帕多瓦,但是現在還在繼續開工。
  • 義大利疫情升級,有地區封城,民眾租救護車逃離,華人感染率為何直線...
    在對最新疫情監測數據進行評估後,義大利5個大區今天宣布「變色」升級:託斯卡納、坎帕尼亞升入「紅區」;艾米利亞-羅馬涅、弗留利、馬爾凱變為「橙區」。 5個大區變色升級,孔特稱「聖誕老人已準備好國際版《自我聲明》」 綜合義大利《晚郵報》、《共和國報》、Tgcom24網站報導,在對更新後的疫情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衛生部今天將託斯卡納、坎帕尼亞2個大區升入「紅區」,艾米利亞-羅馬涅、弗留利、馬爾凱3個大區「變橙」。
  • 中國駐義大利大使:義大利目前最缺物資和診療經驗,封城並非真「封」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3月12日晚間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中,白巖松連線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李軍華介紹,義大利目前最缺少防疫物資和診療經驗,中國已派出醫療組,他們將與義大利同行交流患者救治經驗。
  • 一個義大利人的「封城」日記:見到中國專家 我充滿希望!
    義大利人格蘭代索·費代裡科是新華社的一名報導員,綽號「老費」,自3月10日義大利實施全國「封城」後寫起了日記。老費居住的地方正是疫情重災區帕多瓦。今天「老費」特別興奮,因為他在故鄉採訪到了援助義大利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以下是新華社記者翻譯的老費「封城日記」第4篇。
  • 法國「封城」民眾逃離首都,留守者搶購、剪髮、狂歡
    歐洲新一波新冠疫情蔓延,德國、法國、義大利等紛紛推出嚴厲的限制政策,以遏制病毒傳播。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城」。命令一出,首都巴黎居民爭相逃離,出城車輛大排長龍。火車站也擠滿了出行的旅客。
  • 義大利「封國」前後,4位中國人講述:誤解、惶恐、焦慮
    △封城前的米蘭街頭 攝影:Dino 然而,官方通報下每天呈指數級增長的確診數字,起初並沒有引起義大利當地人的重視,全國「封城」前,米蘭的街道上、超市裡戴口罩的人寥寥無幾,一直以來,義大利只有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的認知是根深蒂固的。
  • 米蘭封城前夜登上最後一班火車:義大利宣布封城法令,外地民眾逃離...
    ……一紙封城令下,政府疑似封而不控,民眾仍然態度相左,米蘭將何去何從?當地時間 3 月 7 日深夜,米蘭火車站人頭攢動。人們手提行李箱一路小跑奔向站臺。在這之中有年輕的大學生,有每周要坐火車通勤的白領,也有年邁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踉蹌前行,都是為了踏上最後一班駛出米蘭的火車。他們擔心,米蘭會被封城。
  • 義大利聖誕新年假期「部分封城」
    為防止新冠疫情擴散,義大利聖誕和新年假期將「部分封城」。  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18日說:「歐洲疫情不容樂觀。新冠病毒繼續在每一個地方傳播……專家非常擔心聖誕節期間確診病例顯著增加,我們因而必須採取措施。」  義大利倫巴第、威尼託、拉齊奧大區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近期突破1,意味著新冠病毒再度在上述區域擴散。
  • 義大利餐館與華人酒吧抱團「過冬」!疫情下,患難與共的故事還有...
    3月,法國巴黎開始第一波「封城」的當天,華人楊予的鄰居瑪麗一家準備回鄉下居住。回鄉前,瑪麗將房子鑰匙交給楊予,借給楊予的母親暫住。彼時,楊予的母親原本住在另外一個小區,是從中國到巴黎幫助楊予照顧孩子的。「禁足令」的實施,為楊予母親增加了許多不便。面對瑪麗的及時幫助,楊予直言感動。
  • 【荊州封城日記21】冬瓜面
    封城的日子,宅居月餘,生活規律失去了約束,日夜顛倒當是常態。再聊冬瓜面,去皮去籽去瓤,切成薄片,油鍋置旺火,煸炒冬瓜汁液滲出,著適量食鹽,加清水煮沸下入麵條,爾後放任煮至濃稠。【荊州封城日記2】紅燒牛肉麵【荊州封城日記3】封城之下的過早攻略【荊州封城日記4】變著花樣做早餐【荊州封城日記5】疫情之下的廚房生活【荊州封城日記6】炸麻葉往事【荊州封城日記7】藜蒿,臘肉,正月間的至愛【荊州封城日記8】蝙蝠,背鍋的野獸
  • 「網連世界」義大利最大華人社區為何實現零感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0日起,義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義大利的確診人數一度全球最多,令外界頗為擔憂。目前,義大利疫情已有趨緩跡象,但官方表示原定於4月13日結束的最嚴格措施還要延長至5月3日。
  • 海外華人抗疫日記:義大利買披薩鏟保持距離、澳洲超市手紙搶空……
    有住在義大利,出門必須隨身攜帶聲明表的朋友;記錄下法國封城10分鐘前的朋友;帶我們雲導遊美國史丹福大學校園的留學生;以及為我們分享新加坡全面預防措施的朋友;還有更多更多。感謝大家。義大利疫情發展最快的義大利,現已經停止所有公共活動、關閉學校、非必需品商家一律暫停營業 ,並宣布全國封鎖。
  • 巴黎日記:封城十五天,我第一次出門
    在封城十五天之後,為了買藥,我也終於第一次出門。先準備好出門路條,再帶上護照證件,戴上口罩,全幅武裝出發。我沒有走公寓的正門,而是選擇從院子出去。這麼多天沒有出門,腳踏上大地都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看著熟悉的景致卻倍感不同。街上人三三兩兩,還有人在跑步鍛鍊,確實比平時少很多。
  • 5天內追蹤到上萬名接觸者,柬埔寨金邊什麼時候封城?
    4月9日下午,洪森首相宣布從10日0時起至16日期間暫停跨省交通,這也是柬埔寨近年來第一次變相實施「封城」。 2 11·3事件 11月3日,匈牙利外長訪柬,離柬後於4日被確診。 11月5日,柬埔寨發通知稱至少已經追蹤到628名接觸者。
  • 武漢小哥救助留守寵物,感動十五萬國外網友!丨戰疫日記
    封城的消息一出,武漢有大約3萬隻寵物被迫成為「留守兒童」鏟屎官回不來,家裡放的糧吃完了,水也喝完了,很難想像獨自在家的它們要怎麼活下去。國外一些媒體也對他們進行了報導…「志願者團體拯救疫情中的留守小動物」「武漢封城後志願者們緊急救助被困寵物」「志願者們挨家挨戶去營救被困的寵物」《衛報》也跟隨著一位志願者Ye Jialin
  • 曼谷封城日記(三)
    趁著泰國疫情有所緩解,這三天的曼谷日記記敘了我本人所見所聞的有關泰國王室與中國友好往來的片斷。我的許多僑界朋友曾深有感觸地說,泰國有愛民為民的王室是泰國人民的福分,也是生活在泰國華僑華人的福氣。在泰國發生疫情期間,許多華僑華人向王室基金會、皇家醫院、紅十字會捐款捐物,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抗疫防疫。
  • 米蘭所在地區封城!義大利決定學習"中國方案",4舉措或能壓制疫情
    新冠病毒繼續在義大利肆虐,隨著義大利醫療體系逐步接近極限,義大利政府決定從周日起出臺更為嚴厲的管控措施,對抗病毒。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義大利政府決定對米蘭所在的倫巴利地區及其他地區的11個城鎮採取「封城」措施。過去半個多月,歐美國家一直以為對抗大規模傳染病還有其他「答案」,最後還是要回到抄中國作業的老路上。
  • 對話旅居波士頓華人:那些早期不理解武漢「封城」必要性的美國人...
    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王雪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包括旅居海外的華人。在美國波士頓,就生活著這樣兩位和武漢頗有淵源的華人。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關注國內外疫情的變化,盡己所能組織捐助抗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