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社交巨頭Instagram將再次利用VR/AR技術,與博物館合作,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提供虛擬博物館之旅服務。
(圖片來源於網絡)
Instagram目前已經與美國三個博物和機構合作,共同推進這個新項目。而參與Instegram業務的博物館包括凡爾賽宮、大皇宮和史密森尼學會,後者有十多家博物館與之相關,包括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尼美國博物館和史密森尼學會大樓。
AR是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並逐步流行的一種視覺新技術,隨著AR/VR技術的發展,也讓AR/VR博物館闖入了我們的眼球,為文物展示提供了新的方式。
Instegram的虛擬博物館將會採用這些博物館的一些展品,用戶只需要通過Instagram的應用內相機功能就可以訪問這些內容,通過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更加仔細地查看博物館中的展覽、藝術品和陳列品。
除了Instegram,還有其它AR公司推出了博物館服務。之前,美國AR內容廠商Cuseum推出了其首款AR博物館應用「Museum From Home」,使用戶可以在AR環境中以身臨其境般的方式近距離觀看藝術品。
Museum From Home用戶現在可以以藝術的角度近距離的不受限制的觀看真實畫廊中的藝術作品,這有助於其完全了解該作品的特徵,並決定是否購買或收藏。
這款應用程式已可於App Store免費下載,用戶只要選擇1件藝術品,並將設備對準家中的任何一道牆,就能透過屏幕仔細觀看。用戶也可以靠近作品進一步觀察,包含畫框等細節皆能一覽無遺。
目前包括白宮歷史協會、聖地牙哥蒂姆肯藝術博物館、堪薩斯城肯珀當代藝術博物館、圖森創意攝影中心、北卡羅來納州羅利藝術博物館以及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博物館在內的文化藝術機構都在採用Museum From Home解決方案,預計在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博物館採用該解決方案來創新其運營模式。
除了國外的博物館,國內的博物館也開啟了雲端「環遊」博物館之旅
今年9月,五大洲16家頂級博物館雲端接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場。本次「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活動從中國國家博物館「啟程」,參與博物館將依次接力「現身」,平均每天兩家博物館與大家「見面」,每館專場時間為1小時。
作為活動「第一棒」,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中外觀眾在雲端奉上60分鐘國博專場,採用8K拍攝、製作,大屏呈現文物細節,通過AR、動畫帶給觀眾沉浸體驗。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遊客並不總是喜歡逗留,博物館可以利用AR技術來接觸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種高科技+文化的碰撞,支撐更多落地場景。作為線下展覽最重要的業態之一,AR為博物館的提供了新的展示方式。
博物館的「雲」化趨勢使得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備受關注。對於AR行業來說,更輕便、高解析度、更大FOV的終端創新是關鍵;3D立體、高幀率的內容成為剛需;高算力雲渲染,低時延編碼以及光纖和5G雙千兆網絡高帶寬低時延能力是保障支撐。在終端、內容、網絡三方面的發展趨勢中,雲化成為必然。
作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微美全息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全息雲服務。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體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體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全息AI換臉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雲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布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微美領先的全息AR內容製作功能圍繞圖像採集、對象識別、自動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而構建。
微美的軟體工程團隊和可視化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不斷推進這些可視化相關技術,並利用它們設計和生產創新的全息AR內容。通過提供精確姿態估計的實時計算機視覺算法,能夠在幾秒鐘內執行場景識別和跟蹤。這種尖端算法還允許微美以像素為基礎執行照片級真實高解析度渲染的可視化。
在場景重建過程中,微美的自動圖像處理工具可以對最初拍攝的圖像進行噪聲清除和特徵增強,從而能夠創建具有業界領先模擬度的同類最佳全息AR設計。
如今,各級各類博物館藉助AR技術紛紛轉入「雲端」,讓大眾足不出戶便能欣賞到中外瑰寶。而在線下參觀遊覽過程中,AR技術可以讓藝術設計及旅遊行業擁有更多創新的可能,給參觀者更好的遊覽體驗。全息展覽的出現,無疑是為展覽方式帶來了新的市場。微美全息也希望藉助新潮流,運用AR技術,讓大眾享受到更多AR技術帶來的沉浸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