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夫妻」、「兄弟姐妹」……為什么女性總是被放在後面

2021-01-08 騰訊網

「一個漂亮的人 」。

你看見這個短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可能很多母語是中文的人會稍稍皺一下眉,覺得這個表達有一點不完整。如果將上面的短語變成「一個漂亮的女人」,瞬間讓人覺得完整了。

我們換一句:「這個人,很有權」。這句話完整嗎?句子裡的「人」是個男人還是女人?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句話是完整的,同時不自覺地假設這個「有權的人」是個男人。

本來「人」是個既可以指男性又可以指女性的中性詞,但是在中文語境中,「人」很多情況下特指男性,而當我們要指代女性時,會不自覺地加一個有女性意義的限定詞,即「女人 」。

這是一種隱形的性別歧視性別不平等在語言中的表現有形又無形。有形,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使用; 無形,我們經常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語言到底傳達了怎樣的隱性含義。

女律師、女司機——

詞彙中的性別歧視

我們經常看見新聞標題裡用「女司機高速逆行」、「女司機撞人逃逸」等來博人眼球。律師、司機這些職業本來應該同「人「一樣,是中性的。可是為什麼如果從業者、操作者是女性就非要在這些職業前面加個「女」字呢?

人們在提及身處傳統男性行業中的女性時,比如醫生、律師、司機、警察,通常會在標準職業詞彙前加上「女」作為前綴。而如果這些行業的從業者是男性,則不需要額外加男性前綴。上面舉的例子「女司機」,本應該是個中性詞,但在日常生活中儼然是個表示不專業、不負責任、出車禍等含義的貶義詞,儘管現有的數據表明這不是真的。

2016年杭州、南京、濟南三城的交通事故男女比例數據丨dydata.io

根據2016年全國交通事故的數據統計來看,共有134篇新聞報導中提到了「男司機」,而提到「女司機」的報導有510篇,幾乎是前者的4倍,但現實卻是發生事故的男司機是女司機的4倍還多

然而像保姆、護士這一類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女性從業者就不會被冠以女保姆、女護士的稱呼。有人認為這一語言現象是在暗指女性沒有能力勝任傳統以男性為主的職業。和「人」字一樣,律師、司機這些詞彙都帶著隱性的男性聯想

語序中的性別不對稱

除了詞彙中隱形的性別歧視,語序中的性別歧視也不易被人察覺。

在英文中,很多相反搭配的二分體經常將貶義的部分歸在詞的後半截,所以常用詞序為積極-消極,例如:good and bad,tall and short,boys and girls等等。中文亦如是,比如:好壞、長短、男女——「男女」中的「女」就被放在了具有消極意義的一半。同樣,「男才女貌」中的「女貌」也被放在了消極的一邊。不論詞義,「男才女貌」中,男女的位置就已經不對等了。

這樣的例子在中文中還有很多,比如:爸媽、夫妻、男女、兄弟姐妹、師兄師姐等等。如果把這些詞倒過來說,拋開姐妹兄弟、師姐師兄這樣還算說得通的詞,妻夫、女男目前是不被使用的。可見男性-女性/積極-消極的用詞習慣是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就已經生根在我們的認知裡了。

女性=「消極語義空間」?

「人」通常不指女性,女性詞經常被放在消極的位置,在職業詞彙中男女的不平等都指向了整個語言系統隱含的性別歧視。語言學家茱莉亞·史丹利認為,女性在語言中佔據的是「消極語義空間」,表達女性的詞彙或語義經常被放在貶義或者被降級為不重要

女性的「消極語義空間」體現了在語言系統中女性權力的喪失。語言的存在不只為了傳遞信息,也為了根植權柄,比如上級對下級的用語、老師對學生的用語,以及男性對女性的用語。很多女性應該都聽過」女孩子不可以這麼說話」的論調,多數情況下,會被如此勸誡都是因為女性使用了男性慣性的語言,比如坦率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罵髒話。諷刺的是,髒話的內容基本逃不出女性的性器官、針對女性的性犯罪和對方的女性家族成員。

陳丹青說民國女畫家 | 看理想《局部》截圖

1980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六條提到「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2001年的修正案將「也」字去掉。然而,還是父在前,母在後。在2021年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分,依然如此。

權力從來不是獨立於語言存在的;權力恰恰是從語言使用開始滲透的。性別不平等的語言所傳遞的男性權力、史丹利在1977年提出的關於女性處於消極語義空間的說法,放在今天依舊成立。

性別包容性語言

性別歧視在英語世界裡也隨處可見。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歐美的語言學家們從詞彙、語法、語篇、語調等各個層面,對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進行研究,試圖從語言的角度為婦女爭得平等權利。半個世紀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法律、相關機構、媒體,努力讓平權意識逐步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用語中。

美國城市費城在去年5月以約三分之二的支持率通過了一項措施,把該市憲章中「市議員」的用法從「councilmen」改為更為中性的「council members」。同樣是在美國,加州城市伯克利在去年7月通過了一項法案,將英語中涉及性別歧視的詞彙從該市的法律書籍和律法中剔除:比如「manhole」(路面下水道的出入孔)被「maintenance hole」代替;「Sisters and brothers(姐妹兄弟)」被「siblings」代替;「he」 或者「she」 這樣的第三人稱單數代詞被替換成「they」。

在聯合國發布的《性別包容性語言指南》中,對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種語言在不同場合的使用提出了建議。在中文版的指南裡,聯合國給出的建議是:使用非歧視性語言;根據溝通需要,可以表明被指稱對象的性別;如不需要,不要強調被指稱對象的性別。雖然這份指南旨在幫助聯合國工作人員在多語言的工作環境下消除對婦女的歧視,但是對其他的工作場合以及日常生活來說,這份指南同樣適用。

語言的形成受到歷史、政治、文化的深遠影響,一些根深蒂固的用法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改變。因此想要在語言中打破性別不對等,首先需要更多人覺察到並且有意識地改變一些日常用詞——去掉女司機、女老闆前的「女」字、在社交網絡上稱呼一個人時用Ta或其他中性代詞等等。希望終有一天,女性不再是從屬、是其次、是消極的一方。

參考文獻

[1] Moser, D.(1997). Covert sexism in Mandarin Chinese

[2] 滑曉寒,(2012).《近三十年,「她「字研究綜述》,《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No.8, pp.6-8

Ridaura VK, et al. Gut microbiota from twins discordant for obesity modulate metabolism in mice. Sciene, 2013 Sep 6;341(6150)

[4] 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07/26/608051.html

作者:犬夕水

編輯:Edan,雪竹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網友的回答很真實
    ,就連找對象也是安排的妥妥噹噹,結婚的時候也是大姐忙裡忙外,因此我和大姐的關係是非常好的,而其他的姐姐也是一樣的,和哥哥之間雖然沒有太多的語言交流,但是遇到任何事情時,哥哥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替我承擔,即使哥哥結婚後對我也是照顧有加,因此我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可以說勝過任何人。
  • 為什麼長大以後,兄弟姐妹之間往往沒有夫妻親?原因很現實
    不過,沒想到的是,朋友的爸爸和大伯上門教訓了那個男人,朋友的小姑心疼了,竟然找到一群婆家人,把朋友的爸爸和伯伯打得頭破血流……朋友跟我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感嘆:為什麼長大以後,兄弟姐妹之間往往沒有夫妻親?我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覺得應該是以下原因:長大後,兄弟姐妹在利益上偶爾有衝突,但是夫妻卻始終都是利益共同體人在小的時候,因為父母的原因,再加上血緣關係,兄弟姐妹很容易親如一家。但是長大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容易受到物質利益的挑戰。比如,父母財產的分割、贍養父母的問題等等,有可能鬧得很不愉快。
  • 夫妻之間和兄弟姐妹之間,哪個關係更加親密?
    不過現實總是殘酷的,人都是自成一個個體,雖然在血緣關係生我們無法做出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和誰更親近。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和兄弟姐妹之間更親?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不同是時期來分析,最後的答案引人唏噓。新婚時,我們和自己的另一半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結婚通常時間在三年左右,可以說夫妻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太長。
  • 結婚10年夫妻聊天記錄曝光:我們前半生是兄弟,後半生是姐妹
    她讓我給大家帶句話: 中年夫妻,前半生是兄弟,後半生是姐妹。 問:聽說結婚就是場大女主戲, 讓她帶大一個小弟,您認同嗎?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答案引人唏噓,細品的確如此!
    眾所周知,人類的社會交往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父母,親戚,兄弟姐妹,夫婦,孩子和朋友。這幾個部分屬於溝通中的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它們幫助我們改善了自己,並使我們成為存在於社會觀念中的個人。在我們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將從親密關係開始逐漸轉變為減少接觸。因此,一些社會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人類親密關係中,哪一個更親密,配偶和兄弟般?麗麗說,在丈夫的眼裡,她將永遠是局外人,永遠是一個「外姓人」。
  • 為什麼領導喜歡把雙手放在屁股後面?皮帶很重要!
    雙手放在什麼地方?上班的時候,領導會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把手背到身後;大家合影的時候,不適合勾肩搭背,那就統一手被後面,整齊合適;心情愉悅的時候,走在路上,不自覺地背著手,感覺真舒服;年齡大點,背著手走路,感覺更穩當;
  • 父母去世了,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對於大部分獨生子女,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兄弟姐妹多的那份情感,即使是父母走了以後,在這個世上,至少還有兄弟姐妹能夠陪伴自己,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有所依靠。但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很多都是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父母尚在,可能因為父母表面上能夠維持關係,等到父母走了以後,就翻臉不認人,那麼,父母走了以後,為什麼有的兄弟姐妹不來往了?不妨聽聽三位過來人的心裡話。
  • 美國雙胞胎姐妹在同一天嫁給雙胞胎兄弟,姐妹倆又同時懷上了孩子
    據《每日郵報》8月14日報導,一對美國雙胞胎姐妹在同一天嫁給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如今,姐妹倆又同時懷上了孩子。據報導,布列塔尼·迪恩和布裡安娜·迪恩是一對美國雙胞胎姐妹,她們今年33歲。喬希·賽裡爾斯和傑裡米·賽裡爾斯是一對35歲的雙胞胎兄弟。兩年前的8月,這兩對雙胞胎在同一天結為夫妻。當地時間8月13日,兩對夫妻在網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布列塔尼和布裡安娜穿著紅色泳衣,她們的丈夫也穿著一身紅衣,擺著對稱的姿勢。除了發布照片外,他們還宣布了一個喜訊,那就是雙胞胎姐妹倆同時懷孕了。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父母和兄弟姐妹是我們無從選擇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去孝順他們,兄弟姐妹從小陪伴我們長大,自然也是我們需要去呵護的人。然而小時候的親密無間終究會因為長大而變得生疏,也會因為別人的加入導致感情產生裂痕。在家庭關係裡面,不少的兄弟姐妹各自有了家庭以後,相互之間的來往也越來越少了,與我們朝夕相處的那個人變成了我們的伴侶。
  • 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引人唏噓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推薦語:親情和愛情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異常珍貴的,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情感,前者是以血緣關係作為紐帶的,後者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最美好的情感。當親情和愛情碰撞到一起的時候我們究竟該如何取捨呢?究竟對於我們而言是親情更重要還是愛情更勝一籌呢?
  • 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昨天,朋友問了我一個埋藏在他心裡的困惑: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記得小的時候,他和哥哥的關係很好,有好吃的東西必須一人一半,有好玩的東西也一起玩,還有不管誰在外面挨打了,兄弟倆一定要結伴打回來。
  • 脫口秀一姐思文:夫妻之間有純友誼,程璐就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說起脫口秀,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誕、池子、王建國這個三人幫,但是經常看脫口秀節目的人,對思文和程璐這對夫妻一定印象深刻。一、思文:程璐就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思文善於從夫妻生活和女性視角中挖掘段子,開掛自黑的同時也為女性代言,所以她一直是獨立女性的代表。最出名的段子就是在《脫口秀大會》讓她一戰成名的「把夫妻過成兄弟」。
  • 為什麼父母離開後,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彼此不往來的原因很現實
    對於一個大家庭來說,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紐帶,父母也是維繫一個大家庭的關鍵。 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大多是多子女家庭,那時雖說生活艱苦,但日子也還是過得熱熱鬧鬧的。 可多子女家庭中,維繫好的,一家人團結和氣,但也有關係不融洽的,一旦父母離去,更是分崩離析,兄弟姐妹間不再走動,甚至斷了來往。
  • 為什麼一家人要感情和睦,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究竟多重要!
    在我們很多人的認知中,一家人之間的感情應該都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即使是這樣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很多人對於自己家庭之間的感情處理總是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一家人之間的感情,一家人之間的感情究竟究竟重要嗎,為什麼我們很多的人會覺得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會十分的重要。
  • 面相:女性斷眉,說明了什麼?
    斷眉就是在眉型中出現了無毛、斷缺,也有表示是前面很濃而後面很淡的形狀。在相術中,斷眉也是有說法的。接下來的眉毛看相帶你去了解女人斷眉代表什麼。聽說擁有斷眉的女人不能娶?為什麼?我們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眉毛都不同,有的眉型很討喜,而有的眉型則讓人很不喜歡。今天,我們就從面相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斷眉女性的命理特徵。
  • 泰國連體兄弟,打拼10年、暴富後娶姐妹花,兩對夫妻生了22個娃
    一對連體兄弟,不能分割,忍受著嘲笑和不公,最後落寞地死去,這就是他們的一生了嗎?不,機遇總是會有的。進入馬戲團,展現傷和痛"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兩兄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他們像正常人一樣吃飯、睡覺,有了屬於兩個人的默契。甚至,他們可以一起遊泳。
  • 原詩《偉哉我的兄弟姐妹》
    威亞,我的兄弟姐妹林立的高層建築高山水下隧道你造的穿過南北的鐵路你把所有穿過東西的路都修好了城市的框架和都市的基礎那件精美的雕刻品是你的傑作美雅,我的兄弟姐妹你打掃城市的街道臭汙水下水道垃圾就是你要清理的你在那個花園裡種了一朵花和一棵草你種了一粒穀物一棵菜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們為什麼不再來往了?原因現實又無奈
    因為,她不明白小時候感情那麼好的兄弟姐妹,為什麼在父母相繼去世之後,慢慢開始不再聯繫,慢慢感情開始變淡,淡到連陌生人都不如。她說,自己前段時間做了一個手術,那時候感覺自己要挺不過去,所以就想了很多。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想要在手術前見上一面。可是,大哥說現在工作太忙,沒辦法去看她,囑咐她不要想太多,還給她轉了一千塊錢的紅包。而妹妹,正忙著帶孩子,也說不能去看她,說手術後跟她視頻。
  • 為什麼中年女性更渴望「夫妻生活」,背後有4個原因,都很扎心!
    把孩子拉大不容易,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年齡越大卻越怕寂寞,並且日子輕鬆了也開始變得渴望過「夫妻生活」。獨居五年仍感到強烈孤獨,想找個私人伴侶張女士今年50歲了,45歲時她再也無法忍受丈夫的暴躁脾氣選擇了離婚。到目前為止,她一個人住了5年。現在她的孩子們都長大了,自己的生活也算舒心。
  • 【全網直播】兄弟姐妹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電影《我的兄弟姐妹》中有這麼一句臺詞: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到地上結成冰化作水,就誰也離不開誰了。然而,對於曾經的柳家的四位兄弟姐妹來說,這句話只是存在於電影裡面而已,現實生活中都是雞毛蒜皮,爭吵不斷,每天大家忙得連坐在一起說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達到「誰也離不開誰」這種境界。甚至和父母之間的連結,也只是你來我往的關係。兄弟姐妹各家分開去看父母,彼此之間的聯繫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