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高毛利率惹質疑 「養豬一哥」牧原股份激進擴張隱憂不少

2020-12-09 中國經濟網

  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陳翩翩

  「養豬一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股份」,002714.SZ)最近可謂是喜憂參半。

  10月19日,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1.6億元,同比增長233.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9.9億元,同比增長1413.28%。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561.46%。

  淨利暴增14倍,這是值得高興的地方。然而樹大總是招風,毛利率達64.67%的牧原股份遭受行業質疑,指其「數據高的離譜,有造假嫌疑」。事實上,在發布2019年年報時,其高毛利率也曾遭到深交所質疑。彼時,牧原股份在回復深交所同樣的質疑時,給出的解釋是業務結構中仔豬和種豬的毛利率較高,導致利潤高於行業平均值。

  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牧原股份也在積極融資擴產。只是大存大貸的行業生態下,留給養豬企業的紅利期並不長。屆時生豬價格一旦跌破成本價,牧原股份等豬企不但將面臨淨利潤下滑問題,還需收拾這兩年來增資擴產留下的殘局。

  市值縮水近千億

  要問2020年最紅火的生意是什麼?答案非「二師兄」的生意莫屬。

  三季報顯示,「養豬一哥」牧原股份2020年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數據顯示,2020年1-9月份,公司共銷售生豬1,188.1萬頭,其中商品豬666.9萬頭,仔豬467.8萬頭,種豬53.4萬頭。

  

  來源:公司三季報

  公司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91.6億元,同比增長233.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9.9億元,同比增長1413.28%。第三季度營收181.32億元,淨利潤102億元,計算下來,第三季度每天至少淨賺1億元,十分令人豔羨。

  也有業內人士調侃,如果按照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9.9億元粗略估算,牧原股份2020年整年的利潤應該不會低於300億元。如此規模的利潤,堪比一家中小型銀行的利潤。

  縱向來看,數據顯示,2018、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營收分別為91.81億元、117.33億元、391.65億元,同比增28.28%、27.79%、233.79%;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5億元、13.87億元、209.88億元,同比增長-80.68%、296.04%、1413.28%。

  由此可見,2020年,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牧原股份都迎來了井噴,可謂是充分享用了此輪豬周期的紅利。

  

  來源:公開資料

  憑藉豪橫的業績,牧原股份創始人秦英林夫婦也首次擠進「2020胡潤富豪榜」前十名,身價達到2000億元,位列第十位,排在拼多多黃崢之後。

  然而牧原股份在歡呼榮膺「養豬一哥」寶座之時,公司股價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截至3季度末,牧原股份股價從最高位(7月15日)的99.01元/股跌去了25%,市值較最高市值3700多億元,蒸發近千億元。9月份,幾乎每個交易日,都有機構逃離牧原股份。受此影響,直接和間接持有52.71%股份的董事長秦英林身家縮水近500億元。

  業績如此亮眼,各機構為何瘋狂拋售?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包括養殖企業在內,對明年生豬價格的回落預期不斷強化,A股市場所給予的盈利提升「溢價」隨之消失,公司估值也面臨一定的提升難度。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收盤,牧原股份的股價下跌2.48%,報73.04元/股,總市值2737億元。

  超高毛利率惹質疑

  除了營收規模和淨利增速領先同行外,三季報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的毛利率、淨利潤率分別為64.67%、58.94%,高出行業一大截。

  

  來源:牧原股份公告

  在其它上市豬企還未發布三季報業績的情況下,《投資者網》查閱各大企業2020年中報發現,營收規模排第一的溫氏股份,毛利率、淨利潤率分別為23.08%、11.34%。市場排名緊隨其後的新希望、正邦科技2家企業的毛利率、淨利潤率分別是13.01%、8.57%和26.85%、14.83%。

  對比之下,差別立現,「牧原股份財務造假,即將暴雷」等聲音不絕於耳。有投資者認為,「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62%的毛利率太高了,比行業裡的其他公司高太多,甚至全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如蘋果、谷歌、華為、格力等的毛利率都遠遠高攀不上,逆天了!」

  甚至有網友直接在投資平臺詢問牧原股份:「三季報預披露淨利率達60%以上,遠超同行業1倍以上,請問暴利從何而來?」

  公開資料顯示,牧原股份成立於1992年,由創始人秦英林夫婦靠22頭豬起家,此前一直偏居大本營河南地區,2014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首日,其總市值為83.88億元,是南陽市當時市值最大的上市企業。

  這樣一家專注養殖、背景單一的企業會否涉嫌數據造假?目前我們還未可知。事實上,牧原股份的高毛利率問題早已被監管部門關注。早在今年7月1日就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要求對2019年年報毛利率過高問題進行解答。

  

  來源:公司公告

  彼時,牧原股份指出,2019 年生豬毛利率上漲主要由於生豬價格大幅上漲以及調整生豬銷售結構。

  對此,有分析進一步指出,除與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一樣擁有商品豬銷售業務外,牧原股份還有仔豬、種豬業務,在此情況下,牧原股份以利潤為導向調節了仔豬的銷售比重。當仔豬利潤高於商品豬利潤80%時,就會傾向於增加銷售仔豬。此種情況下,仔豬的毛利率可以高達80%!

  這從毛利率同樣較高、也擁有仔豬和種豬銷售業務的天邦股份可以看出端倪,今年上半年,市場排名第五、上半年總營收僅46億元的天邦股份也獲得了54%的逆天利率。

  高負債「走鋼絲」

  伴隨著高營收、高利潤增長的還有不斷增加的負債。數據顯示,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的負債累計達到449.87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343.14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106.74億元。而年初總負債僅有211.75億元,增幅高達112.45%。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流動負債從16.5億元飆升至318.11億元,非流動負債從不足6億元上漲至80.97億元,上市不足7年,牧原股份總負債規模已增長17.4倍。

  對此,不少投資者不禁要問:那麼高的利潤為何還要借那麼多債?

  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大存大貸本身不是問題,關鍵要看是否符合公司的生產經營邏輯。

  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牧原股份固定資產期末比期初增加114.48%,主要是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在建工程完工轉固增加所致;在建工程期末比期初增加63.83%,主要是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建設量增加所致;生產性生物資產期末比期初增加58.71%,主要是擴充產能,種豬及後備豬增加所致。

  可見,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在積極投資擴產,而這些資金也大都來自融資發債。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上半年融資超160億,比年初增長58%。最近的9月13日,牧原股份公告稱,擬發行募資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的可轉債,用於建設23個生豬養殖項目、4個生豬屠宰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公司公告

  此外,牧原股份還在全國大舉籌辦子公司以擴大生產規模。最近兩個月,其擬設立的畜禽養殖公司為15家。此外,其還擬設立了2家生豬屠宰及肉產品加工公司等。

  同樣,其它上市豬企的擴產腳步也未停下。數據顯示,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分別新增募集資金39億元、173億元、66億元,相比年初增長65%、45%、44%。

  而在生豬出欄量上,各家企業也都紛紛增加了出欄量。數據顯示,前9月份,除溫氏股份生豬出欄數量減少外,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4家豬企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1188萬頭、592.47萬頭、433.76萬頭、202.53萬頭,同比增長49.8%、31.77%、83.11%、-0.08%。

  在各家企業都在磨刀霍霍向豬肉時,已連續下跌2月有餘的豬肉價格未來走勢如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豬周期的正常化和國家戰備肉的不斷補充,在2021年1月中還會有一波漲價的高潮,但整體來說,整個豬肉暴利的紅利應該已經結束。

  在豬肉價格面臨下滑、拐點隱現的大趨勢下,各家豬企的過度擴張是否會帶來利潤下滑或出現資金鍊斷裂等潛在隱患?如果生豬價格跌到成本以下,如何收拾這2年擴產留下的殘局?

  對此,牧原股份僅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指出,目前行業仍存在供需缺口,相比歷史均值,未來一段時間豬價仍將處於較高水平;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充足,不存在償債風險。(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誰是養豬一哥?!牧原、溫氏、新希望三大巨頭11月生豬簡報出爐!
    --- 廣告 · 也是一種資訊--- 溫氏股份2020年11月銷售肉豬83.80萬頭,收入33.36億元,毛豬銷售均價29.14元/公斤。 牧原食品2020年11月銷售生豬 207.6 萬頭,收入50.78億元,銷售均價26.32元/公斤。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去年二師兄(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少養豬的上市公司賺的缽滿盆滿。2月26日晚,豬企龍頭牧原股份交出了2019年的亮麗成績單。受益於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這隻主營生豬養殖與銷售的「養豬龍頭股」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增長。
  • 業績報喜,財務卻遭質疑:「豬中茅臺」牧原股份能飛多久
    受益於生豬價格屢創新高,不少養豬大佬賺得盆滿缽滿。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13家生豬養殖概念股,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或實現扭虧為盈。正邦科技上半年預計歸母淨利潤為23.5億~24.5億元,2019年同期為虧損2.75億元。金新農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為1.65億~1.9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728.69萬元,同比增長854.48%~1028.02%。
  • 牧原穩坐養豬一哥寶座,大北農成功躋身中國500強
    據最新發布2020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11家公司市值超1萬億元,數量較2019年末增加1家。而牧原、溫氏、新希望等養豬巨頭們的榜上排名如何?快來看看吧。
  • 養豬第一股牧原股份55個養豬廠修建項目叫停,涉侵佔1.5萬畝農田
    二、停建牧原集團相關項目。三、查清事實後,調查組將依據現行政策對存在問題進行處理。牧原佔用1.5萬畝農田養豬是否合規?我國《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其用途。
  • 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牧原股份怎麼了?兩個月跌23.95%
    談及原因,就不得不說到牧原股份最近的兩次大額交易。9月18日,牧原股份出現了兩次大額交易,總計賣出的股份為2244.18萬股,涉及金額高達15億元,而股票的成交價,卻是跌停板了的67.94元。不僅如此,就在兩天前,牧原股份也發生了一次類似的股票甩賣,兩次總共交易的金額達到了30億元。
  • 牧原股份、通威股份、大北農、鵬都農牧,誰是農業風雲再起老大?
    市場在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突破了持續超四個月的盤整之後,新年的第一個交易周,從目前來看,仍然延續了上一周的強勢狀態。昨日市場在開盤後稍作回調整理之後,再度上衝創新高,並且成交量也呈現出持續的放量狀態。在市場創新高的同時,有不少之前處於持續回調的板塊和個股也再度活躍起來。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經過前期回調後的幾隻活躍個股,看看各自成色如何。
  • 涉佔農田超1600畝 牧原集團養豬項目被叫停,他究竟做錯了什麼?
    3與此相關,第二個問題是,牧原在擴張發展過程中應把握什麼度,承擔什麼責任,最終如何取得多贏?還是我另外一個朋友說得好,「在當前市場缺豬的情況下,牧原如何提高品質,打造有特色甚至有特質的養豬事業,做出綠色環保的豬肉及製品,去佔領市場,去做行業的標杆,這一點也迫在眉睫」。綠色環保,也包括節約資源,善待員工,善待失地農民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牧原正好可以藉此機會系統梳理一下。儘管此前它已在許多方面做的不賴。
  • 養豬一年賺60億,創始人入榜富豪榜TOP10
    2月26日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大中華區10大富豪公布,與順豐創始人王衛並列第10位的是秦英林、錢瑛夫婦,他們真真是騎上豬飛進富豪榜的人,旗下牧原股份的主營業務很簡單,就是養豬賣豬
  • 20億頭豬已在路上,牧原股份股價大跌
    9月17日,素有「養豬第一股」之稱的牧原股份跌1.8%,報74.09元/股,總市值2777億元。就在前一交易日,牧原股份剛以70.85元/股的成交價,完成15.47億元大宗交易,且賣方均為席機構席位。一個月前,第一上海證券還給出牧原股份150元目標價,如今距目標價已腰斬。
  • 牧原股份貨幣資金超200億卻大肆舉債 承包方將工程分包給無資質第...
    來源:鳳凰網財經文/諸六牧原股份近日不太平,雖然上半年業績起飛,但佔用農田疑雲下,牧原股份迎來考驗。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發現,「二師兄」價格走高之時,牧原股份藉機大肆擴張,但惹人疑惑的是,帳上趴著238億現金卻還大肆舉債,牧原股份為何需要這麼多錢?
  • 2個月蒸發900億、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牧原股份發生了什麼?
    另1筆成交價格也是67.94元,成交1,077.40萬股,成交金額73,198.56萬元,買方營業部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獅山路營業部。合計成交金額超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6日已有機構甩賣。數據顯示,一家機構通過大宗交易折價賣出牧原股份15.47億元。
  • 養豬養成首富秦林英最近有點慌
    「 1 」淨利潤暴增超14倍,股價卻大跌超三成近日,據牧原股份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1.65億元,同比增長233.79%;淨利潤209.88億元,同比增長1413.28%。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約為102.04億元,同比增長561.46%。
  • 中國的養豬大王,靠22頭豬起家,豬價大漲後,今年有多賺錢?
    雖然牧原的規模在國內的生豬養殖行業中已經算是很大的了,但是這些年一直都處於第二的位置,長期被溫氏股份的「壓一頭」。 終於,到了2019年,牧原股份的總市值首度超過了溫氏股份。在那之後,秦英林也就成為了中國養豬大王。
  • 養豬也能當富豪,他靠養豬財富超2300億,排名僅次於二馬一黃
    說網際網路和房地產是暴富行業,這話沒有錯,但卻有一個人憑藉養豬,成為富豪榜第四,他就是牧原股份的董事長秦英林。 豬肉漲價,百姓叫苦不堪,但是對於那些養豬的企業卻是利好的事情,也讓這些企業的股份一路上漲。
  • 牧原股份年內迎二次解禁 河南隱形富豪現身
    而在歸母淨利潤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碰上了豬周期概念,養豬大戶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和正邦科技(002157.SZ),包攬前四名。豬肉價格上漲也直接拉升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其中牧原股份已突破兩千億市值大關,成為豬肉股龍頭。
  • 牧原股份淨利同比增長近11倍 河南首富向西湖大學再捐價值8億元股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牧原股份淨利同比增長近11倍 河南首富向西湖大學再捐價值8億元股票 董事長無償對外捐贈8億元股票,員工持股計劃暴增800%,「養豬第一股」牧原股份2020年表現持續亮眼。此外,牧原股份在報告期內繼續提升生物安全硬體基礎設施改造,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實行智能化養豬管理,有效改善豬舍環境,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豬只健康生長,提高了公司生產成績。該勢頭在2020年第一個季度仍然得到持續。
  • 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超過百億,成為河南最賺錢的...
    由於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牧原股份以117.6億元的淨利潤,成為目前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此外,森霸傳感、中信重工等有技術優勢的製造業企業,半年報也格外亮眼。受益豬價高位運行 養殖業業績大增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依然有不少逆周期行業表現優秀。河南2020年半年報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大都是圍繞「二師兄」產生。從營業收入來看,雙匯發展以363.7億元位居河南A股上市公司第一,牧原股份以210.3億元位居第二。
  • 千家房企「跨界」玩養豬
    1 超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