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報喜,財務卻遭質疑:「豬中茅臺」牧原股份能飛多久

2020-12-21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鄒松霖 | 北京報導

2019年一季度之後我國進入「超級豬周期」。受「非洲豬瘟」等影響,國內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市場生豬價格高位運行。2020年上半年,豬肉均價每公斤33.99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7%。

受益於生豬價格屢創新高,不少養豬大佬賺得盆滿缽滿。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13家生豬養殖概念股,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或實現扭虧為盈。正邦科技上半年預計歸母淨利潤為23.5億~24.5億元,2019年同期為虧損2.75億元。金新農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為1.65億~1.9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728.69萬元,同比增長854.48%~1028.02%。

業績最突出的當屬豬全產業鏈第一龍頭——牧原股份。牧原股份2019年歸母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105億~11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盈利規模。

受業績帶動,牧原股份股價從去年起一路狂飆。2019年至今,該股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00%,年初至今漲幅已超77%。今年市值大增超1500億元,7月13日上午市值逼近3500億元,中小板上市值僅次於立訊精密和海康威視。股價「飆車」也使得牧原股份被譽為「豬中茅臺」。實際控制人秦英林也由此連續兩年成為「河南首富」,2020年更是以1330億元的身家,殺入中國富豪榜前十。

然而就在牧原股份公布喜人業績之際,監管部門發來年報問詢函。7月1日,深交所針對牧原股份的生豬毛利增長、償債風險、關聯交易、在建工程及應付帳款大幅增加等情況,提出了八項問詢,其中直指公司存貸雙高問題,要求公司說明利息收入遠低於利息費用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與控股股東及關聯人的共管帳戶的情況。

過去一年半來,伴隨著業績的增長,牧原股份貨幣資金大幅增長,有息借款也在逐漸攀升,出現類似康得新的「存貸雙高」的特徵。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帳面貨幣資金為109.33億元,同比增長約300%,其中90%為銀行存款。2020年一季度貨幣資金再次翻番,一季度末達204.10億元。

然而帳面寬裕的同時,公司卻在大幅舉債。牧原股份2019年末有息負債已達71億元,2020年一季度累計新增借款79.3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與2019年末相比分別增長145.88%和157.88%。特別是2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向關聯方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申請借款額度不超過20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的利息費用和利息收入明顯不平衡。2019年牧原股份利息費用5.66億元,利息收入卻僅有0.42億元。市場人士質疑,2019年年內平均貨幣資金約70億元,為何年收益率僅為0.6%。

另有分析人士稱,當下豬肉市場供不應求,價格節節攀升,供應鏈之間不存在太長的帳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甚至提前交錢才是常態,過百億的資金完全可以妥善應對公司的現金流需求。公司在現金流壓力不大的時候舉債,也有可能是為未來擴張做準備,或是為調整財務結構的需要。既然不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公司一般會對融資利率比較敏感,挑選合適的時間窗口做中長期融資。

從公開債券融資的記錄來看,牧原股份上半年發行了7隻債券共34億元,其中270天期限的超短期融資券規模20億元,債券募集資金用途為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並不涉及長期項目建設。此外,公司1月17日發行超短期融資券時,正值春節前夕債市資金面緊張,融資成本普遍較高,牧原股份發行的利率達4.5%。隨後隨著債市資金寬鬆,公司超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逐漸下調,5月份發行的第四期,已經處於2.8%較低水平。能接受年初較高的融資成本,似乎也和牧原貨幣資金充裕的形象不相符。

從行業特徵的角度看,生豬養殖行業的盈利模式比較清晰,行業流傳「得母豬者得天下」的說法。母豬生殖能力決定公司業績。資金不及時投產而留在手裡待他用,也令人費解。

牧原股份的2019年年報裡另有科目產生了大幅變動。2019年以來,票據結算增加使得牧原股份應付票據增幅較大。截至2019年末,公司應付票據餘額為33.59億元,同比增長348.46%,預付款項餘額為5.08億元,同比增長447.63%。

7月7日晚,牧原股份對深交所的問詢函進行回復。牧原股份回應稱,2019年12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餘額109.33億元,其中0.22萬元存放在境外,9.8億元其他貨幣資金中銀行借款保證金、銀行承兌票保證金為受限資金,其他均不存在質押、凍結等權利限制;不存在與控股股東及關聯人的共管帳戶的情況。

牧原股份稱,2019年公司109.33億元貨幣資金中,主要系2019年11月、12月共收到的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70億元投資款,以及當年年底收到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投資款20.51億元。貸款利率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且有兩筆資金於接近年末到帳,對全年利息收入影響較小,故公司利息收入遠低於利息費用具有合理性。

責編:周琦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超60%高毛利率惹質疑 「養豬一哥」牧原股份激進擴張隱憂不少
    然而樹大總是招風,毛利率達64.67%的牧原股份遭受行業質疑,指其「數據高的離譜,有造假嫌疑」。事實上,在發布2019年年報時,其高毛利率也曾遭到深交所質疑。彼時,牧原股份在回復深交所同樣的質疑時,給出的解釋是業務結構中仔豬和種豬的毛利率較高,導致利潤高於行業平均值。  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牧原股份也在積極融資擴產。只是大存大貸的行業生態下,留給養豬企業的紅利期並不長。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受益於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這隻主營生豬養殖與銷售的「養豬龍頭股」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增長。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益生股份外,有多家養殖企業在2020年已經披露年報,利潤增幅都在一倍以上。他們也一致認為,業績增長是因為肉價上漲。
  • 牧原股份擬設立財務公司,註冊資金10億元
    【大河財立方消息】12月9日,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為充分整合資金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擬與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財務公司,暫定名為牧原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由雙方作為發起人以現金形式出資。
  • 2個月蒸發900億、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牧原股份發生了什麼?
    持續下跌的「豬中茅臺」牧原股份在9月18日迎來反彈,截至當日牧原股份報75.30元/股,上漲1.63%。
  • 牧原股份年內迎二次解禁 河南隱形富豪現身
    而在歸母淨利潤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碰上了豬周期概念,養豬大戶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和正邦科技(002157.SZ),包攬前四名。豬肉價格上漲也直接拉升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其中牧原股份已突破兩千億市值大關,成為豬肉股龍頭。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成為過去一年養豬行業的真實寫照。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豬價震蕩上漲為主,進入下半年,豬價開啟大幅拉漲。本年度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2.25元/公斤,同比漲幅76.17%;自繁自養頭均盈利為998.14元,去年虧損71.36元。
  • 牧原股份貨幣資金超200億卻大肆舉債 承包方將工程分包給無資質第...
    來源:鳳凰網財經文/諸六牧原股份近日不太平,雖然上半年業績起飛,但佔用農田疑雲下,牧原股份迎來考驗。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發現,「二師兄」價格走高之時,牧原股份藉機大肆擴張,但惹人疑惑的是,帳上趴著238億現金卻還大肆舉債,牧原股份為何需要這麼多錢?
  • 巴菲特之道:下一個豬中Ten-bagger
    而今年高豬價下,上市豬企利潤大幅增長,但仍處於資本開支加大、規模擴張階段,暫難看到大規模分紅。正如題目,我嘗試從價值投資角度,論述豬企中長期的投資邏輯。2015年以來,牧原累計漲幅20倍而冠絕A股,那麼,現在起五年後,豬股中有沒有可能重複牧原的輝煌,誕生新的Ten-bagger?
  • 牧原股份近三年7次違法違規遭罰 其中環保處罰3起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 12月11日晚間,牧原股份披露了關於《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證監會要求牧原股份補充說明並披露,公司及其合併報表範圍內子公司最近36個月內受到的行政處罰情況。
  • 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超過百億,成為河南最賺錢的...
    截至8月25日,85家河南上市公司中,已經有48家披露了半年報。除了ST宏盛、ST中孚、黃河旋風出現虧損外,其餘公司半年報都顯示,公司實現了盈利,多家公司較一季度扭虧為盈。由於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牧原股份以117.6億元的淨利潤,成為目前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此外,森霸傳感、中信重工等有技術優勢的製造業企業,半年報也格外亮眼。
  • 元旦後,「豬肉股」上演「吃肉」行情春節前,豬價或穩中小幅上漲
    截至13:13,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11隻豬肉股股價觸及漲停,傲農生物漲超8%,溫氏股份、龍大肉食等紛紛跟漲。其中,有「豬中茅臺」之稱的牧原股份報84.81元/股,總市值達3179億元。在此前一天,生豬龍頭牧原股份發布生豬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銷售生豬1811.5萬頭,累計收入550.65億元,業績持續向好。
  • 牧原集團財務公司來了!註冊資本10億 10項經營範圍
    投實消息:又一龍頭養殖企業設立財務公司!12月9日,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為充分整合資金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經友好協商,牧原股份與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集團」)共同 投資設立財務公司。
  • 牧原股份: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子公司增資
    牧原股份: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子公司增資 時間:2020年06月07日 17:10:48&nbsp中財網 原標題:牧原股份:關於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子公司增資的公告10,000萬元; 公司以自有資金對明水牧原增資人民幣3,750萬元,明水牧原的另一股東南陽市牧原生豬供應保障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人民幣15,000萬元進行同比例增資,總計對明水牧原增資18,750萬元。
  • 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678.1萬頭,其中包括商品豬396.7萬頭、仔豬273.1萬頭、種豬8.3萬頭。而溫氏股份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上半年共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486.58萬頭。在銷售數量上,溫氏股份被牧原股份超越。 在營收規模上,牧原股份也實現了超越。
  • 20億頭豬已在路上,牧原股份股價大跌
    9月17日,素有「養豬第一股」之稱的牧原股份跌1.8%,報74.09元/股,總市值2777億元。就在前一交易日,牧原股份剛以70.85元/股的成交價,完成15.47億元大宗交易,且賣方均為席機構席位。一個月前,第一上海證券還給出牧原股份150元目標價,如今距目標價已腰斬。
  • 新希望、牧原、正邦、溫氏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豬...
    在產能恢復、豬價下行大背景下,2021年豬價中樞繼續下行幾成定局。不過,能繁母豬存欄量雖恢復至2017年九成水平,但三元能繁母豬生殖性能下降、疫情幹擾等因素仍在,2021年生豬出欄仍存在缺口,養豬仍有利潤空間。
  • 牧原股份、通威股份、大北農、鵬都農牧,誰是農業風雲再起老大?
    文末為粉絲準備了一份跨年禮包先看牧原股份,牧原股份主營生豬的養殖與銷售。三季度營收超391億,利潤超209億,同比增長超1400%。牧原股份在創新中發展壯大,實現了養豬的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並向信息化和智能化邁進。牧原股份深耕生豬養殖行業,專注於管理水平和養殖技術的提升,這也造就了公司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 牧原股份又被機構打折賣!
    目前的方案中,不涉及任何算法和技術的轉讓。甲骨文對TikTok美國的原始碼擁有安全檢查的權限。所謂向美國財政部交稅50億美元,是對TikTok未來幾年業務發展所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其他經營稅的一個預測。
  • 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牧原股份怎麼了?兩個月跌23.95%
    談及原因,就不得不說到牧原股份最近的兩次大額交易。9月18日,牧原股份出現了兩次大額交易,總計賣出的股份為2244.18萬股,涉及金額高達15億元,而股票的成交價,卻是跌停板了的67.94元。不僅如此,就在兩天前,牧原股份也發生了一次類似的股票甩賣,兩次總共交易的金額達到了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