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新希望、牧原、正邦、溫氏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豬...

2020-12-26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在產能恢復、豬價下行大背景下,2021年豬價中樞繼續下行幾成定局。不過,能繁母豬存欄量雖恢復至2017年九成水平,但三元能繁母豬生殖性能下降、疫情幹擾等因素仍在,2021年生豬出欄仍存在缺口,養豬仍有利潤空間。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新希望集團、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2021年豬價整體處於下行通道 但大概率仍偏高位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在能繁母豬數量與質量限制下,2021年的生豬供給勢必仍處於供小於求的階段,疊加疫情擾動,以及防疫成本上升,明年豬價雖處於下降通道,但大概率仍處於相對高位。最直接的原因,如下: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本次豬瘟疫情影響下,在二元種豬不足,高豬價需求刺激下,相當一部分養殖場、養殖企業將一些生育性能較好的商品代三元豬當做二元種豬留種回交。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此外,三元母豬產仔數量也無法與二元母豬相比,二元母豬單胎產仔頭數約10頭左右(部分大型企業可達到12頭),三元母豬的單胎產仔頭數極少能達到10頭,部分甚至只有4-5頭。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在三元母豬回交影響下,雖然能繁母豬數量已恢復九成,但生殖性能仍存在較大恢復空間,對應2021年生豬產能恢復需打一定折扣。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專家提示:明年豬價仍存空間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對於未來的豬價,某頭部生豬養殖企業高管認為:「2021年的豬價中樞應該不會低於23-25元/公斤。」另一頭部豬企高管也表示:「明年豬價在25元/公斤左右的概率比較大。」上述行業專家判斷:「明年豬價在22-23元/公斤的可能性大,悲觀一些的話在20元/公斤左右。」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另一生豬養殖行業專家則表示,以往豬周期價格波動的高點約20-21元/公斤,產能波動約下降15%左右會支撐豬價觸及高點,按照明年產能恢復九成,疊加疫情與母豬質量等影響因素綜合估算,豬價低點在20元/公斤左右可能性較大。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若豬價能在20元以上波動,各大豬企將獲得不菲利潤。公開信息顯示,頭部豬企自繁自養成本約14-18元/公斤,2021年隨著規模效應及攤銷成本下降,自繁自養養豬成本將繼續下行,部分企業將降至12元/公斤左右。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新希望、正邦、牧原、溫氏等企業積極搶紅利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近日,新希望、正邦、牧原、溫氏等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出欄增長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紅利。新希望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2021年出欄計劃為25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800萬頭;牧原股份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4000-50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1750-2000萬頭;正邦科技今年四季度育肥產能將達到2500萬頭規模,今年出欄目標中位數為1000萬頭;溫氏2021年出欄計劃為30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是1200萬頭。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按照目前商品豬頭均出欄均重120KG估算,新希望與正邦科技2500萬頭的出欄規模若能實現,假設豬價中樞不低於20元/公斤,養殖利潤約3-10元/公斤。則新希望與正邦科技生豬養殖板塊利潤可達90-300億元。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近日市場傳聞「2021年牧原股份經營目標為出欄5000萬頭、利潤500億元」,財聯社記者就傳聞真實性致電牧原股份,牧原股份公司人士未予置評。按照上述豬價與成本條件,以及5000萬頭出欄規模推算,2021年牧原股份利潤有望達到180-600億元。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由此來看,2021年豬價整體趨勢回落,很有可能豬企銷量預期倍增 豬股利潤頂峰或明年出現,我們拭目以待!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作者:丹丹)

相關焦點

  • 10家豬企今年計劃出欄6070萬頭,目前僅達成63.7%,留給巨頭們的時間...
    昨天,豬場動力網整理髮布了一篇4大生豬企業明年的出欄目標的文章(嚇人!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對其中1.3億頭的出欄計劃,引發很多養豬人的關注和探討,既有對目標的懷疑,也有對未來養殖格局的思考,還有對未來市場行情的擔憂。
  • 養豬躍居全國第二,2020年正邦科技生豬出欄分析
    至此,2020年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量全部出爐,2020年正邦科技累計生豬銷售955.97萬頭,同比上升65.28%,累計銷售收入348.34億元,同比增長206.04%。一、2020年正邦科技生豬出欄明細2020年正邦科技生豬銷售逐漸上升,最高為12月份,銷售量達134.2萬頭,是1月份的4.5倍,全年上市肉豬955.77萬頭,同比2019年生豬銷售上升了65.28%,考慮到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2020年全年上市量均已出爐,正邦科技躍升為中國第二大的養豬公司,僅次於牧原股份。
  • 牧原、溫氏、新希望三大巨頭11月生豬簡報出爐!
    新希望六和2020年11月銷售生豬138.52萬頭,收入為36.18億元,商品豬銷售均價28.19元/公斤。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簡稱「牧原肉食」)銷售生豬8.7萬頭。2020年11月份,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26.32元/公斤,比2020年10月份下降4.81%。 2020 年 11 月份上、中旬整體呈現震蕩走勢,下旬豬價呈現上漲趨勢。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本年度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2.25元/公斤,同比漲幅76.17%;自繁自養頭均盈利為998.14元,去年虧損71.36元。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有9家上市豬企披露了2019年生豬銷售量和銷售收入。整體來看,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000876)、天邦股份(002124)、天康生物(002100)、唐人神(002567)、金新農(002548)等6家豬企生豬銷售量較上年增加,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生豬銷售量較上年所有下降。
  • 牧原、溫氏、正邦、天邦等6大豬企給出最新預測
    1 牧原股份 12月3日,牧原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未來 2-3 年生豬市場價格隨著供給量的提升會出現價格持續下降的可能,預計 明年國內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企業需要不斷降低養殖成本才能抵禦行業低谷期的到來。
  • 2020年這14家上市豬企中黑馬又是誰?
    從行業分布上看,97%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分布在農、林、牧、漁業。從地域分布上看,河北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到6.8萬家。第二、三名分別為雲南和河南,各有6.5萬家和5.9萬家相關企業。此外,山東和四川也均有超過5萬家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
  • 養豬股暴漲背後:春節前高需求豬價難跌 豬企利潤有支撐
    此外,投資人士認為,2021年豬企的高利潤預期,以及高出欄預期對應的低頭均市值,均為養豬股上漲支撐。 春節前高豬價有望持續 受10月份養殖戶快速出欄影響,11月下旬開始,生豬出欄減少疊加南方醃臘製品需求增長,豬價開啟一輪反彈。(詳見財聯社文章《豬價反彈遇阻?
  • 8月豬企業績亮眼!9月豬價連跌!豬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到頭了?
    近日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公開了8月份的銷售和生產數據,數據顯示,各家上市豬企8月業績亮眼,生豬銷售量、銷售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正邦銷售收入同比大增535%。本周又有行業大佬稱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暫且不管其數據的邏輯性。
  • 千家房企跨界 賣豬比賣房掙錢?
    就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天邦股份這五大養豬頭部企業而言,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今年前9個月累計銷售收入增幅均在兩倍以上,天邦股份銷售收入也接近翻番,溫氏股份在生豬銷量減半的情況下,銷售收入仍有12%的增長。
  • 南豬北養,或是一場騙局
    而其中, 土地、玉米資源豐富的東北,無疑成為眾企業爭搶的戰略要地。顯示2010-2011年的溫氏、正大,再是2016年之後的大北農、新希望六和、正邦、牧原、揚翔、金新農等等,據數據統計,2016-2018年累計有105億投資在東三省,佔總量的14%。但我們知道,相對於其他省份而言,近幾年東三省經濟發展緩慢,大量務工人口外流,當地豬肉消費能力較差。
  • 溫氏、聖農、傲農這三份農牧企業的2020業績半年報,透露出了什麼...
    近日、溫氏、傲農以及聖農三份業績報告的公布,代表了養豬、飼料和養禽板塊的三家企業,他們的報告究竟怎麼樣?透露了什麼樣的信息? 01、溫氏:豬升雞降,淨利潤增長2倍 先來看看曾經的養豬老大溫氏,從2020年初起牧原每月的生豬出欄量已經遠遠超過溫氏穩坐頭把交椅,而從今年7月起,正邦的生豬出欄量也超過了溫氏躍居第二,面對如此好的豬價行情和溫氏不斷下滑的生豬出欄量,我們不禁要對溫氏的半年報畫個問號了
  • 巴菲特之道:下一個豬中Ten-bagger
    五大豬股中,溫氏盈利能力第一、牧原次之,ROE都在20%+,因為有豬周期存在,波動較大,但總體上是符合價值投資選美標準的,牧原8.2XPB的估值中樞相對於其盈利能力是偏高的、而溫氏5.1X中樞則是合理的;新希望、正邦、天邦的五年平均ROE12%左右,顯著低於牧原和溫氏,這種差距不在管理或者養殖模式上,而在業務結構上:牧溫基本是養殖業務、新希望正邦天邦養殖業務佔比分別為43%、65%、86%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受益於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這隻主營生豬養殖與銷售的「養豬龍頭股」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增長。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益生股份外,有多家養殖企業在2020年已經披露年報,利潤增幅都在一倍以上。他們也一致認為,業績增長是因為肉價上漲。
  • 超60%高毛利率惹質疑 「養豬一哥」牧原股份激進擴張隱憂不少
    市場排名緊隨其後的新希望、正邦科技2家企業的毛利率、淨利潤率分別是13.01%、8.57%和26.85%、14.83%。  對比之下,差別立現,「牧原股份財務造假,即將暴雷」等聲音不絕於耳。有投資者認為,「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62%的毛利率太高了,比行業裡的其他公司高太多,甚至全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如蘋果、谷歌、華為、格力等的毛利率都遠遠高攀不上,逆天了!」
  • ...生豬年底再現緊俏行情,豬茅異軍突起 券商:豬價將迎2個月的上漲期
    金新農、天康生物、湘佳股份、天邦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唐人神、新五豐、鵬都農牧隨後也相繼實現漲停板;立華股份漲逾19%,多隻個股紛紛跟漲。 生豬價格連續上漲13天自2018年8月非洲豬瘟爆發以來,大量生豬被撲殺填埋,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豬肉價格也直線飆升,一度上漲到30元以上。再加上2020年初疫情的影響,豬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再次變成了「奢侈品」。
  • 【新聞】曾經的豬王,溫氏7月出欄量繼續腰斬,越養越少,到底有多缺豬?
    對於肉豬銷售下降,公司表示主要是前一階段公司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 在今年之前,溫氏一直穩居國內養豬業首把交椅,幾年前其每年生豬出欄量超過前十家豬企中其餘9家之和,10年前,溫氏的生豬出欄量甚至是如今的「豬王」牧原的十倍之多。
  • 最強豬周期調查:一頭豬狂賺三千 農校生月薪2萬仍瘋搶 暴利還有兩...
    周齊說,現在(6月中旬)一頭豬的利潤也就1000元左右。豬價下滑的原因是什麼?綜合養殖戶、專家、上市公司董秘等觀點,主要是生豬快速出欄、凍肉投放、新冠疫情影響需求、消費肉製品替代、學校食堂未恢復等多重因素。「4月養殖戶看漲惜售,一般正常在230斤出欄,但很多育肥到300斤才出欄。」
  • 最強豬周期:一頭豬狂賺三千,農校生月薪2萬仍瘋搶,暴利還有兩三年?
    周齊說,現在(6月中旬)一頭豬的利潤也就1000元左右。 豬價下滑的原因是什麼?綜合養殖戶、專家、上市公司董秘等觀點,主要是生豬快速出欄、凍肉投放、新冠疫情影響需求、消費肉製品替代、學校食堂未恢復等多重因素。 「4月養殖戶看漲惜售,一般正常在230斤出欄,但很多育肥到300斤才出欄。」
  • 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2019年,牧原股份的總市值超過溫氏股份。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賣了678.1萬頭豬,在銷售數量也超過了溫氏股份,「千年老二」一躍成為中國養豬行業名副其實的老大。在福布斯2020中國富豪榜中,秦英林以185億美元的財富名列第八,是前十大富豪中唯一一個從事畜牧行業的,王健林、雷軍、劉強東、丁磊等大佬均被甩在了身後。 一心要靠養豬致富 秦英林的養豬帝國,是從22頭豬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