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記一味中藥——葛根

2020-12-21 岐黃之後

葛根是以根塊為藥物的主要部分,此藥物有昇陽止瀉、生津止渴、解肌退熱的作用。

一、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

葛根不僅有清熱作用,而且可兼治消渴(糖尿病)。

2.解表

葛根的解表作用,無論對於風熱或是風寒表證,均可使用。常與清熱藥配伍治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

3.昇陽

葛根的昇陽可以生發脾胃清陽之氣,有發散疏通之性。

4.止瀉

葛根味辛,能使身體清氣上升而止瀉。現代也用葛根治療胃下垂、便秘、膽汁分泌不良及胃腸道平滑肌運動不良等症。

5.解酒

葛根對飲酒過度,損傷脾胃導致口渴、胃口不佳、嘔吐等有一定幫助。葛根的有效成分可加速乙醇在體內的代謝與排洩,幫助酒醒和緩解宿醉的頭痛。如酒醉不醒者,可用鮮葛根搗汁飲下;飲酒過量導致嘔吐,可服葛花丸。

二、現代藥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的功效

其發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藥物中葛根乙醇提取物、大豆苷元、葛根黃酮等成分。上述成分對因為心肌缺血、烏頭鹼、氯化鈣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保護患者的心肌缺血

葛根的有效成分是異黃酮等,可以對抗缺血缺氧性內皮細胞凋亡,有利於維持血管內皮細胞屏障功能,使缺血後炎症反應減少。

3.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功效

葛根主要成分中的葛根黃酮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血脂等功效,能對糖基化終產物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有明顯的修復作用。

4.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5.抗腫瘤作用

6.抗氧化自由基,免疫方面的功效與作用

三、注意事項

1.由於葛根性甘辛偏涼,易於動嘔,胃寒者當慎服;

2.夏日表虛汗多者忌服;也不可久服,恐傷胃氣。

3.另外,《滇南本草》云:「葛根,味甜者甘葛,味苦者苦葛。」一般作為(常用)藥物的葛根為甘葛。苦葛為同屬植物雲南葛根(分布在雲南、西藏等地)的塊根,味苦而不甘,有毒,一般供製備農藥用,不入中藥用。

相關焦點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款冬花每日學一味中藥:洋金花每日學一味中藥:矮地茶每日學一味中藥:葶藶子每日學一味中藥:苦杏仁每日學一味中藥:馬兜鈴每日學一味中藥:紫苑每日學一味中藥:百部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前每日學一味中藥:野馬追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屈菜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水煎,每日一劑,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②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龍鬚藤鮮根60~90克,酒500毫升浸,每次服1杯,每日兩次;或幹根30克水煎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③治跌打損傷:龍鬚藤幹根、莖15~30克,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④治偏癱:(龍鬚藤)根30克,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 每日一味中藥-女貞子
    功效助記因為圖片是貞子照片,上面有段文字「不敢看貞子的陰影」怕有人承受能力有限。沒有分享這期的圖片,你可以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注釋:1、  不   敢   看   貞子的  陰影2、補腎 養肝 明目 女貞子  滋陰3、【功效】補腎滋陰,養肝明目。
  • 學一味中藥-葛根
    相關名葛、粉葛根、甘葛、幹葛、粉葛、鹿藿、煨葛根。採收加工秋、冬二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性狀鑑別本品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縱皺紋,粗糙。切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的紋理明顯。
  • 中藥大劑量臨床應用——葛根
    上藥除冰片外,其餘藥水煎取汁,衝冰片粉內服,每日1劑。(龐濤等,《山東中醫藥雜誌.1987》)7.治療突發性耳聾葛根45~60克,磁石60克,骨碎補30~60克,山藥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石菖蒲9克,酒大黃1.5~1.8克,大棗15克。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內服。並隨證加減。
  • 每日認識一味中藥藥材——亞麻子
    中藥識別:本品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長4 ~ 6mm,寬2 ~ 3m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嚼之有豆腥味。
  • 每天必記一味藥-葛根
    後來他們知道,這種仙草叫葛根。遂長期服食,兩人都身輕體健、皮膚細膩、容顏不老,雙雙活過百歲,被人傳為美談。1.葛根不具有的藥理作用是(  )A.解熱B.鎮靜C.抗過敏D.平喘E.改善腦循環【答案】D【解析】葛根有解熱、擴張皮膚血管、鎮靜、抗過敏、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循環、抗缺氧及降血壓等作用。
  • 一味治療頸椎病的好藥:解肌昇陽話葛根
    在2005年版之前的藥典中,粉葛也是歸類於葛根的。葛根和粉葛的作用基本相同,但葛根所含的黃酮和葛根素都要高於粉葛,更適於作藥用,而粉葛的粉性強、味道好,更適合用作藥膳。此種情況大多是由陽氣不升所造成,而葛根正是一味解肌昇陽的好藥,可用於治療頸椎病。
  • 每日一味中藥--蟬蛻
    【營養知識】蟬蛻知識介紹: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黑蚱蟲體較大,棲於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麻疹初期,透發不暢者,可與葛根、牛蒡子、薄荷、檉柳等配伍。3. 風熱上攻,目赤腫痛者,可與石決明、赤芍藥、白蒺藜等相伍,以疏風清熱。4. 皮膚風疹痛瘙癢者,可與防風、白鮮皮等配伍。
  • 每日一味中藥:決明子
    中藥決明子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生用或微炒用。其味甘、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傳統認為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等功效。無論內眼或外眼炎症,只要無禁忌症(如洩瀉、低血壓等),在方劑內加入決明子一味,都屬有益。但現代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性外眼炎症。1、用於治療由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結膜炎)。一般配菊花、木賊、黃芩等,如急結炎方;症狀較劇烈者則需配柴胡、黃連、防風等,方如決明子湯。
  • 每日一味學中藥—虎杖
    然而在中藥裡,虎杖的確是一味治療關節疾病的良藥。①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虎杖煎液(2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瓊脂平板挖孔法)。高濃度(根)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殺滅作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燕窩
    (《中國動物藥》)5、治老年痰喘:秋白梨一個,去心,入燕窩一錢,先用滾水泡,再入冰糖一錢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間斷。(《文堂集驗方》)6、治噤口痢:白燕窩二錢,人參四分,水七分。隔湯燉熟,徐徐食之。(《救生苦海》)7、治老年瘧疾及久瘧,小兒虛瘧,胎熱:燕窩三錢,冰糖半錢。頓食數次。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蒲公英
    ⑩《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⑫《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首烏
    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食物中藥與便方》)6、治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瀉:白首烏、糯米草、雞屎藤各等分,研末備用。每次9克,加米粉18克,蒸熟食。(《四川中藥志》1982年)7、治乳汁不足:牛皮消根(去皮)30克,母雞1隻(去內臟)。將藥放入雞腹內,燉熟,去藥渣,湯肉同服,不放鹽。
  • 學一味中藥——女貞子!
    功效助記因為圖片是貞子照片,上面有段文字「不敢看貞子的陰影」怕有人承受能力有限。沒有分享這期的圖片,你可以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注釋:1、不      敢     看   貞子的  陰影2、補腎 養肝 明 目 女貞子 滋 陰3、【功效】補腎滋陰,養肝明目。
  • 每天學一味中藥,秦皮!
    共為細末,開水調服,每次9~12克,每日3~4次。(《國醫論壇》1986,(2),52)2、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12克,生地榆、椿皮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3、治急性肝炎:秦皮9克,茵陳、蒲公英各30克,黃柏9克,大黃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4、治麥粒腫,大便乾燥:秦皮9克,大黃6克。水煎服。孕婦忌服。
  • 每天學一味中藥,番瀉葉!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骨皮!❻不論脾有病,胃有病,一味特效中藥,讓你從此不再有脾胃病!❼手腳冰冷是一種病,比起一般的頭疼腦熱更具威脅!❽每天學一味中藥,牡丹皮!❾男人的龍脈,女人的鳳骨!脊柱不好,性命難保!
  • 每天學一味中藥——女貞子!
    功效助記因為圖片是貞子照片,上面有段文字「不敢看貞子的陰影」怕有人承受能力有限。沒有分享這期的圖片,你可以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注釋:1、不      敢     看   貞子的  陰影2、補腎 養肝 明 目 女貞子 滋 陰3、【功效】補腎滋陰,養肝明目。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乳香當時是一味中藥,具有活血舒筋、行氣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