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等行動支付平臺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前我們辦理提現、轉帳等業務還得親自去銀行,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幾下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去過銀行了。
雖然這樣一來節省了不少時間,免去了不少麻煩,但也讓我們對銀行的業務變得越來越不熟悉了,有時銀行出了一些「新套路」,我們要是沒注意,到手的錢就可能會「變少」,不少儲戶已經吃虧了,快來了解一下吧!
1、銀行員工問你「這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我們去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員工往往會問:「您要存多少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藏著不少「門道」,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有的人可能不會多想,就如實回答了,有的人就會覺得,點鈔機一點不就清楚了嗎?為什麼要多此一問呢?
其實銀行員工問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為了確認你所說的金額和你實際給她的金額是否一致,要是你帶了50000出門,實際上只給了49900,到時候就說不清了。
另一方面,問這個問題也是為了幫儲戶和銀行實現利益最大化,知道了你的存款金額,就可以向你推薦最合適的存款方式,銀行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所以下次去銀行存錢,銀行員工問你存多少錢,記得如實回答,不過如果是一些涉及到隱私的問題,就要留個心眼了,畢竟是跟錢有關係,最好想清楚了再回答。
2、當心存款變理財產品
存款雖然收益率不高,但勝在安全性高,不容易出現虧損。但有時我們去銀行存錢,銀行員工會向我們推薦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也伴隨著風險,但在「高收益、低風險」的宣傳下,還是忍不住會動心。
要知道,現在理財產品已經打破了剛性兌付,不再保本保收益,投資者需要自擔風險。今年以來,就有多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有的收益率甚至跌至負數,儲戶本金都「難保」。
所以如果是對理財產品不太了解的「小白」,還是謹慎為妙。
3、定期存款到期,別選「自動轉存」
我們在存定期存款的時候,會有一個自動轉存的選項,如果勾選了自動轉存,銀行就會在這筆定期存款到期後自動以之前的利率轉存。
而如果不選自動轉存,而是在存款到期後人工轉存,是有機會和銀行「談利息」的。因為在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當你的存款達到了一定的金額,就可以協商一個更高的利息。
4、善用「梯形存款」
很多人既想要定期的高利率,又擔心需要用錢的時候提前取出來會造成損失,「梯形存款」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所謂的「梯形存款」就是把你的存款進行梯形的分散儲存,比如手裡有20萬元,可以將其中10萬元存5年定期,5萬元存3年定期,還有5萬元存1年定期,這樣一來存取更靈活。
平時我們去銀行存錢的時候最好注意這以上四點,以免出現理財產品虧損、選錯了存款方式,導致到手的錢「變少」的情況。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