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每天早上匆忙出門,來不及吃早餐?當心!長期不吃早餐,不僅容易造成專注力下降、精神不濟等,使身體健康狀況亮紅燈,若不加以改正這樣的NG行為,長期下來恐增加罹患膽結石的風險,不可不慎!
1.不吃早飯容易發胖
人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肚子裡早已空空如也,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小鳥等待投餵食物。大家都有過不吃早飯的經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飢腸轆轆,未到飯點腦海中就想好了中午要吃頓好的,在飢餓感的刺激下會促使人體吃得更多、更油膩。
2.不吃早飯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一夜過來,人體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較低,若是不吃早飯會使血糖更低,中午又因為吃得太多導致血糖飆升,這樣飢一頓飽一頓的進食規律會讓血糖出現很大波動,無疑是在增加胰島負擔,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會增加15%-21%的糖尿病風險。
3.不吃早飯會損害肝臟
早上起來,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低,若是不吃早飯,則不能維持正常的學習工作,那麼身體為了維持生理活動,就會調動肝臟裡的糖原,換句話說就是在讓肝臟為你加班,進而增加肝臟負擔,損害你的肝功能。
4.不吃早餐易疲倦
不吃早餐的行為,除了容易導致上述不適症狀發生外,長期不吃早餐更容易因營養失衡、血糖不足,使新陳代謝速率下降,造成疲倦、反應遲鈍、思緒不靈活等問題接踵而來。
不吃早飯還會增加膽結石風險,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
肝臟和膽囊經過一夜的累積,膽囊中存滿了膽汁,若是不吃早飯就無法刺激到膽囊分泌膽汁,導致膽汁長期在膽囊中存儲,可能會慢慢形成膽結石。當然了,不吃早飯不是一定會得膽結石,膽結石病因還和細菌或者寄生蟲感染、不健康的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係。
如何吃一頓健康又美味的早餐?
最好的早飯:主食+蛋白質+蔬菜,很多減肥人士在早餐上會選擇用水果代替主食,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熱量攝入,實則不然。
水果中的糖分也不低,吃多了依舊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此外水果是不能代替主食的,兩者中的營養成分大不相同,不吃主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
因此,早飯是要吃些主食的,不然機體吸收不到足夠的能量。
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麵包、米粥、包子等,也可以選擇全麥麵包、燕麥片、玉米等粗糧。蛋白質很好補充,一杯牛奶和一個雞蛋就可以;蔬菜的話,大家可以吃些番茄、生菜或者黃瓜,還可以吃些水果。
7至8點早餐黃金時間
此外,吃早餐的時間也非常重要!吃早餐的最佳時機與個人晚餐的食用時間息息相關,一般建議早餐與前夜晚餐用餐時間為間隔12小時左右適宜。因此,在7點起床後,間隔20~30分鐘後,約莫8點前再吃早餐最為合適,此時胃腸道已完全甦醒,消化系統開始運轉,使得早餐高效消化、有助吸收食物營養。
所以吃好每一餐都是很有必要的,早上多睡15分鐘不如拿出這15分鐘好好吃頓早飯,一天都能活力滿滿,身體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