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杭州人已經在家宅了一個月了!年輕群體們耐不住「肥宅」模式,開始居家健身,但部分鍛鍊小白沒熱身就劇烈運動,結果發生了膝關節損傷;也有堅持「不動」模式的,有基礎心血管疾病的要當心了,長期久坐不動可能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有大伯因此進了ICU;還有過著「超長寒假」的孩子們,在線上課或在線摸魚,避不開的用眼過度導致眼乾澀,常揉眼睛被家長誤以為多動症……
各年齡人群如何健康「宅」?我們邀請了三位血管外科、骨科、眼科專家來教你。
女生玩體感遊戲扭到膝蓋
嚴重的話可能是半月板撕裂
宅家模式中,有躺吃一天的,也有運動過量導致關節損傷的。
許多玩膩了手遊的上班族們現在轉而啟動健康的體感遊戲模式,在家打拳擊、打網球、參加馬裡奧的奧運會……
骨科專家提醒:在家運動要適量,現在就醫不方便,應儘量避免運動損傷。
一位24歲的姑娘近日線上諮詢浙大二院:「我在家用switch跳舞把膝蓋扭了,腫起了一大塊,走路酸痛,腿伸也伸不直,我是不是骨折了?要不要馬上來醫院?」
她發來了照片,右側的膝蓋已經腫成左邊的快兩倍大。
經詢問,她沒熱身就連續跳了近一個小時,跳躍屈腿動作比較多,然後,扭傷了。
「不要再嘗試伸直腿了,輕則關節扭傷,重則半月板撕裂,少走少動,不要長時間盤腿,膝蓋保持功能位(稍微彎曲些平放,約175°鈍角彎)。」
浙大二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衛解釋,如果是門診,可以通過觸診、轉動確認有無扭傷,也可做核磁共振排查有無半月板撕裂,但目前杭州還處於疫情管控中,建議先在家休養觀察下,可用紅花油和噴霧劑緩解腫痛,不能再劇烈運動了。
「一平米健身」也要科學適量
尤其注意保護膝關節
「這位女士有運動習慣,半月板撕裂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如果一直無法消腫,就還是得來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真的撕裂了得做微創修復手術。」
王主任提醒,目前全民宅家中,很多人都開啟了「一平米健身」習慣,做自重訓練或體感遊戲健身——習慣是好的,但一定要根據個人身體素質量力而行。
「膝關節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裡面有半月板,前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關節結構複雜且重要,健身中應尤其避免膝關節高度屈曲、盤腿等膝關節高負荷動作。」
如果已經發生了健身損傷狀況,可以居家觀察2-3天,看疼痛腫脹有無緩解。
如觀察幾天後發現膝關節腫脹、疼痛加重,甚至伸直、彎曲均有困難,應當停止相關健身運動,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體格檢查和影像學評估。
天氣放晴轉暖 要出門鍛鍊的話
記得熱身和循序漸進
最近一周氣溫持續升高,很多在家憋久了的人忍不住要出門鍛鍊了,有些只是小區裡慢跑放放風,也有登山愛好者已經準備工具去爬山了。
但多數人已經長時間沒有運動了,而由於肌肉的耗能量比較高,在不運動的情況下,身體不需要那麼高的能量消耗,可能會有一定程度萎縮。
「最近出門跑步或爬山的話,一定要記得運動前熱身和運動後拉伸,時長和速度都應循序漸進,不要過於勉強、劇烈或時間過長。」
王衛主任提醒,跑步前的熱身一是活動開關節,二是拉伸肌群。「關節是最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因而各個關節都要活動到。」
首先是膝關節,可以搖晃活動膝蓋;然後踝關節,腳尖點地搖晃腿部,再是髖關節,手扶髖轉動腰部,再是腕關節、頸椎等,都轉動潤滑下,最後做15個深蹲,就可以開始跑了。
拉伸動作運動前運動後都建議做,可以緩解酸痛,讓線條更好看。
「如果很久沒運動了,建議不要一下子就開始對抗運動或劇烈長跑,可以快走和跑步交叉進行,即使身體素質不錯,也建議循序漸進地恢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