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過山車」:5月份搜索量達去年同期8倍 頭盔市場目前並無規範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頭盔「過山車」

2020年,頭盔坐了一趟「過山車」。

京東大數據顯示,5月份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搜索量達到去年同期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接近4倍;在網絡平臺上,原本售價20~50元的頭盔轉眼以上百元脫銷;在全國最大的頭盔生產基地樂清,洶湧而至的訂單讓庫存迅速清空,廠家只能「閉門謝客」。

2020年5月「頭盔」百度搜索指數

百度搜索指數顯示,5月份,網際網路用戶對「頭盔」關鍵詞搜索關注程度呈拋物線趨勢,最高值出現在5月19日。

頭盔這把火何以燒得猝不及防?這要從公安部交管局不久前發起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說起。

「一盔一帶」與瘋狂的頭盔

今年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發起了「一盔一帶」行動,其中的「一盔」指向騎摩託車、電動車要戴頭盔,否則罰款或警告;「一帶」則是指駕駛機動車要系安全帶。都是為了交通安全起見。

隨後,各地紛紛推出具體措施。最先對「一盔一帶」做出反應的是江蘇和浙江。兩省在5月15日同時出臺電動自行車地方管理法規,針對騎車佩戴頭盔制定了相關規定,違者將會被處警告或最高50元罰款,7月1日起施行。

上述出於安全考慮所推出的措施,卻意外帶動了頭盔價格的「起飛」,各方湧入淘金。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自4月21日「一盔一帶」行動啟動至5月18日,以工商登記為準,國內新增3503家頭盔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省份。

以前無人問津的頭盔,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必備「單品」。頭盔價格一路飆升,兩位數變三位數,甚至還有些商家出了限購令,每人只能購買一個。

某電商平臺上一款頭盔的價格走勢。(數據來源:慢慢買)

騙子也趁機入局。有媒體梳理發現,僅5月17、18日兩天,與頭盔交易詐騙相關的警情便有12起。他們的手段和幾個月前倒賣口罩的十分類似。

熱度持續不到一個月,公安部在5月20日發布信息:6月1日起處罰不戴頭盔僅限於摩託車,對電動自行車不佩戴頭盔的行為以宣傳為主。於是,頭盔概念股開始全線下跌,做工程塑料的南京聚隆更出現了跌停。頭盔價格出現小幅回落。

儘管如此,頭盔的售價依然沒有落回一個月前的水平,大多數品牌價格相較5月初依然翻了一番。

瘋狂背後:真需求還是假繁榮?

一紙令下,讓國內數億電動自行車及其背後規模龐大的出行者浮出水面。

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變化趨勢。

據工信部數據,201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2億輛。正因為依附於電動自行車這一龐大市場,頭盔熱才能被點燃得如此之快。

上世紀90年代末,「禁摩」在全國城市風起雲湧,首次湧入中國的電動自行車成為滿足市民快速出行的「替代品」。到1999年,國內第一部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在政府大力推廣和商家的營銷攻勢下,「快捷、環保、輕便」的標籤,讓電動自行車一路暢銷。數據顯示,到2005年,全國電動自行車銷量已超過1000萬輛。

大量湧入的電動自行車,在彌補城市出行短板、解決交通「最後一公裡」問題的同時,交通違規、亂停亂放、火災隱患等問題也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痛點。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而事故發生時,騎行頭盔可使受傷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致死原因分析

雖然通過罰款等手段可以迅速提升人們對戴頭盔的重視程度,多數人也都明白戴頭盔的作用,但一直以來,騎電動車有戴頭盔習慣的人不多。

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上海市電動自行車駕駛員的頭盔正確佩戴率為12. 45%,其他城市的佩戴率更低,馬鞍山市電動車駕駛人員頭盔佩戴率為5. 9%,蘇州市僅為2. 2%。而乘坐者主動佩戴頭盔的少之又少,上海的調查顯示,僅有1.93%的乘客正確佩戴了頭盔。

上海市2015-2017年5次觀測駕駛人員與乘客佩戴頭盔情況對比

頭盔市場目前並無規範

電商平臺搜索,頭盔款式千千萬,什麼全盔、四分之三盔、半盔;而頭盔的周長與頭圍的契合度、調節器的鬆緊度、護目鏡的清晰度,都會影響到乘車體驗,頭盔的厚度,材料的質量也直接決定了在危險一刻的生死存亡問題。

然而,目前,電動車駕駛頭盔的標準尚未出爐,在一系列「一盔一帶」後續文章中看到的「3C認證」,也是從摩託車那「蹭」來的。

頭盔分類。(來源:公安部交管局微信公眾號)

有規定稱2018年8月1日起,未獲得「3C認證」的摩託車乘員頭盔,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但近期一波漲價的頭盔中,未獲3C認證的在售頭盔也不在少數,市場並無規範。

在今年的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呼籲,要儘快制定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強制性國家標準,避免低質低價的競爭現象。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標準,或許能將電動車駕駛員的腦袋保護起來。說到底,頭盔不是用來炒的,它只是一個保護人身安全的工具。買一個頭盔只是開始,依規佩戴頭盔才能有效避免或減輕傷害。

參考資料:《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公安部官網

《公安部密切關注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漲價問題》,公安部官網

《電動自行車地方管理法規5月15日在江蘇、浙江誕生》,央廣網

喻彥,彭娟娟,李慶峰,周德定,高寧,蘇慧佳,徐乃婷.上海市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安全頭盔使用情況現場實測[J].上海預防醫學,2018,30(09):730-734.

《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鄭州警方受理此事,記者調查:市場上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大河網客戶端

《京東: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成交額增長近400%》,新浪財經

《201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新國標正式實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前瞻網

作者:呂思瑤、張欣、侯正萍(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相關焦點

  • 追蹤丨鄭州一商戶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 警方已受理此事
    在鄭州市南三環、文治路附近一家摩託車、電動車銷售市場,記者發現正規的摩託車頭盔像以前一樣正常銷售,當詢問電動車頭盔的情況時,多家電動車銷售商戶表示,「前幾天接到市場方的通知,不讓賣電動車頭盔了,目前已經下架」。一摩託車銷售商戶說,21日上午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來到市場進行檢查,主要是查賣電動車頭盔的,「據說是,一旦發現,就作暫扣處理」。
  • 京東: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成交額增長近400%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京東: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成交額增長近400%熔噴布之後,是頭盔。5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京東了解到,5月以來,在京東上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不僅搜索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
  • 要安全更要顏值 頭盔銷量暴增 黑色、粉色和白色款受歡迎
    京東大數據顯示,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不僅搜索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其中,江蘇、河南、天津、雲南地區頭盔的成交額都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上海、河北、寧夏、安徽地區頭盔的成交額達去年同期的8倍以上,山西、西藏、陝西地區的頭盔成交額也分別達到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
  • 要命還是要錢,這才是電動車頭盔的問題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4月21日「一盔一帶」行動發布通知,截至5月18日,3503家頭盔產業相關企業孵化,平均每天125家的增量迅速擠胖了這個市場。某電商平臺上,5月「頭盔」關鍵詞的搜索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亦接近400%。
  • 搶完口罩搶頭盔!頭盔銷量激增,價格翻倍:昨天59元,今天258元
    規定稱,從今年6月1日起,交管部門將對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查處。5月15日,江蘇省、浙江省還通過了《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7月1日起,對未佩戴安全頭盔的駕駛人和乘坐人處以警告或者罰款。所以,通知發出後,頭盔成為必需品,需求量暴增,價格也聞風暴漲,有的售價甚至從幾十元一個漲到了幾百元。
  • 頭盔站上風口,資本市場也 「摘口罩戴頭盔」?
    此外,這一「風口」也吹到了二級市場。 5月18日,頭盔概念股走強。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國立科技(300716,SZ)、南京聚隆(300644,SZ)在今天早盤就漲停;截至今日收盤,伊之密(300415,SZ)、拓斯達(300607,SZ)等多個「頭盔概念股」也集體大漲。
  • 【科學闢謠】電動車頭盔:雞肋還是保命符?
    政策加持頭盔價格瘋漲 | 揚子晚報微博截圖在某電商平臺上,5月「頭盔」關鍵詞的搜索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加接近400%。頭盔一火,炒頭盔的套路隨之而來。政策的鬆綁帶來了頭盔市場的崩盤,商家們害怕被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不敢頂風作案,於是紛紛下架高價頭盔,降低頭盔價格。炒頭盔的倒爺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爭相清庫存,一時間大量頭盔湧入市場,引起了價格進一步暴跌。估計這次,很多人要天台上見了。
  • 滄州頭盔價格隨「風」而「落」
    「前一段時間,頭盔熱就像一陣風。如今,風停了,價格也降下來了。」昨天,市區做小商品生意的蓉蓉透露,自公安部發文,6月1日起不戴頭盔處罰僅限於摩託車、暫不罰電動車後,頭盔生意由諮詢購買的人不斷變為少有人問津。
  • 「一盔難求」的電動自行車頭盔 你買對了嗎?
    而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搜索「電動自行車頭盔」發現,月銷量過萬的產品已經佔滿了首頁,一款電動車頭盔產品月銷量高達17萬筆,位居銷量榜第一。該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備受消費者關注,不僅搜索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而且二線及三線市場增速更為明顯。
  • 搶完口罩搶頭盔!一夜之間漲價3倍,訂單排到一個月後
    按每頂頭盔均價40元計算,這是一個至少百億規模的市場。然而,巨大的市場機遇面前,受原材料漲價、廠家產能不足、頭盔製作周期長等因素影響,頭盔恐不得不面臨繼續緊俏的狀態。今日,頭盔概念股突然爆發,國立科技、南京聚隆漲停,起步股份、伊之密、拓斯達、三夫戶外、際華集團等集體跟漲。
  • 瘋狂的頭盔:一夜漲價兩三倍 部分產品沒有安全認證
    相關規定頒布後,頭盔需求量及價格飛漲。普通的「哈雷」型半盔,平均售價為85元,5月16日漲到188元,5月19日已經漲到了298元。頭盔殼體所需的ABS材料也長了四倍。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新規頒布令市場聞風而動,頭盔漲價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整個頭盔行業因政策「發熱」的同時,驟然增加的頭盔產品能否符合國家標準與3C認證,進而保證廣大出行者的安全,是整個市場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 頭盔火了!6天價格暴漲5倍,朋友圈全在賣!成都多家店已無貨
    李先生將某電商平臺銷量最高的一款頭盔,進行了歷史價格查詢,發現該頭盔今年3月最低價僅為19.5元,5月12日之前價格在20元左右,從5月13日起價格開始上升,到了17日價格為48.8元,18日更是猛漲到118.8元,一夜之間價格漲了2.4倍。
  • 「一盔一帶」暫不罰電動車,頭盔價格一夜休克,有商家重新盯上口罩...
    5月20日晚間,公安部發文稱,正密切關注安全頭盔漲價問題,將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嚴查價格違法行為,斬斷哄抬頭盔價格的違法鏈條。另外,對於不戴頭盔進行執法處罰的範圍目前僅限定為摩託車,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則繼續進行宣傳引導,尚未列入處罰範圍。
  • 頭盔銷售數據:瘋狂割韭菜!價格狂漲6倍!最焦慮的卻是他們!
    如果不超過百億,他們怎麼看得上騎摩託車、電動車佩戴頭盔一直是交管局的重點呼籲事項,因為全國各省每年因電動車引起的交通事故量幾乎都超過一半。在這類事故中,電動車駕乘人員致死原因約80%為顱腦損傷,但如果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完全能夠將死亡風險降低60%~70%。
  • 淘寶公布年度十大商品:口罩、打蛋器、頭盔...網友:在榜單裡...
    2020年,有75億人次上淘寶搜索了「口罩」。  2020年太特殊,它甚至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習慣,其中之一便是讓口罩變成日常。  今年1月底,因為疫情的影響,各地區的口罩已經告急。很多人提前購買了很多口罩囤在家中,所以那時的口罩市場幾乎是「一罩難求」。
  • 頭盔大火,合規的頭盔什麼樣?專家提醒:安全帽不能代替頭盔
    最近,頭盔著實火了一把,價格經歷了過山車。根據款式、材質的不同,價格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那麼,什麼樣的頭盔才是「標準頭盔」?為此,記者走進了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請該校材料工程學院的專家們為市民進行分析。
  • 頭盔站上風口,資本市場也 「摘口罩戴...
    電商平臺頭盔價格「飛」漲5月18日,紅星資本局線下走訪也發現,多家電動車實體店鋪的頭盔已處於缺貨狀態。此外,這一「風口」也吹到了二級市場。5月18日,頭盔概念股走強。李先生將某電商平臺銷量最高的一款頭盔,進行了歷史價格查詢,發現該頭盔今年3月最低價僅為19.5元,5月12日之前價格在20元左右,從5月13日起價格開始上升,到了17日價格為48.8元,18日更是猛漲到118.8元,一夜之間價格漲了2.4倍。
  • 電動車頭盔90%不合格,央視曝光頭盔市場亂象,怎麼選到好頭盔
    自打今年4月份推行的「一盔一帶」安全活動實施以來,頭盔短時間成為市場的「爆款產品」,還沒等待「一盔一帶」影響完全去除,浙江、江蘇等地又出臺電動車的相關規定,其中也都明確了電動車騎乘必須要戴頭盔,這樣又加大了市場對安全頭盔的需求量,無形中也導致了各類劣質三無產品以次充好等亂象,不少消費者深受其害
  • 「頭」等大事:摩託車、電動車頭盔翻倍漲價啦!
    據某團購群群主李女士介紹,她從3月份就開始囤貨上萬件,銷往全國各地,4月中旬就銷售一空。而她現在不斷尋找貨源,但每次進貨量都不大,甚至交付定金後之後,也不能按時交貨,甚至出現退款的情況。市民搶購潮的背後,安全頭盔的價格上漲,供不應求。
  • 淘寶發布「2020年度十大商品」 口罩、頭盔、盲盒入選
    相關數據顯示,在淘寶,今年有75億人次搜索了「口罩」,下單「上門餵貓」服務的數量比去年增加了220倍,「奧特曼」的搜索量超過2億次。12月21日,淘寶發布「2020年度十大商品」,其中既有口罩、打蛋器、上門餵貓和熱乾麵等見證疫情特殊時期的商品,也有與社會熱點緊密結合的頭盔、球衣、5G手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