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2020-12-26 騰訊網

近年來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中國估計有700萬以上的腦癱患兒,而這當中絕大部分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很多家長過於擔心,一旦發現寶寶一丁點的「異常」表現,家長都會擔心不已。

最近不少患者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帶寶寶去醫院評估肌張力的發育情況,檢查結果是肌張力異常,聽說偏高就是腦癱,是真的嗎?肌張力異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跟腦癱是否有聯繫?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

肌張力其實就是肌肉的緊張度,只有肌肉維持一定的緊張度,人們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以及進行運動,如坐、站、行走等。說的直白點,就是人的肌肉就像彈簧一樣,而肌張力就相當於是彈簧的鬆緊程度,肌張力高就代表彈簧很緊,不容易拉開。

寶寶肌張力有一個發展、發育的過程,尤其正常的嬰兒期的寶寶,一般都會經歷兩個屈曲期和兩個伸展期,然後肌張力到1歲左右逐漸平衡、協調。因此不同月份的嬰兒,孩子的肌張力也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判定孩子的肌張力高低。比如,一般剛出生的寶寶肌張力偏高是很正常的,這個階段孩子拇指內收、握拳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為這一個表現,就斷定孩子肌張力高。但如果5個月之後,孩子這種情況還沒有改善,家長就應該警惕了。

此外,肌張力異常只是腦癱的判斷症狀之一,不可以定位它就是腦癱。肌張力高還有其他原因,如檢查時寶寶情緒緊張不能放鬆等也會導致寶寶肌張力異常的情況。因此一定要正確對待肌張力高的問題,正常的肌張力變化,是生理性肌張力增高,而且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生理性的肌張力增高。

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

要注意的是判斷寶寶腦癱的前提是大腦要有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若寶寶因小兒腦組織缺血、缺氧、受傷或中毒等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腦損傷,並出現以下怪異症狀,就要警惕腦癱。

1、運動發育明顯落後

跟同齡孩子相比,寶寶大運動發展滯後。比如,5個月後,手還呈握拳狀,不主動去抓東西;10個月後,站立時腳還呈交叉狀、腳尖站立;會走路時,用腳尖走等。

2、姿勢出現異常

腦癱患兒在3~4個月趴在床上時不能正常抬頭,上肢不能更好的支撐軀幹而且肩膀著床。也有一部分兒童會出現一側正常。平躺在床上時頭部會不停的往後仰而且下肢伸直,四肢肌張力明顯降低,平躺在床上時手腕肩膀腳踝及膝蓋等關節部位會和床面相平行,就如同青蛙一般。孩子4~5個月的時候家長可以握住兒童的雙手,慢慢的從平躺拉成坐著的姿態,期間要觀察牽拉過程中兒童姿態的變化,若是發現孩子頭部後垂或者一側下肢伸直就要警惕腦癱。

3、肌張力出現異常

排除暫時性肌張力增高或反射性肌張力增高后,感覺孩子身體有不同尋常的僵硬。比如孩子兩隻胳膊總是向後背伸,或者是屈曲不伸展,如果強制牽拉舉過頭頂,他就會感到疼痛而大哭不止。當抱他起來的時候,他的雙腿直直的不踢蹬,並且會交叉起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

4、精神上的異常

腦癱的患兒過度的肌肉而且持續性的哭鬧、入睡困難,餵養比較困難而且吮吸和吞咽不協調,可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另外腦癱兒也會頻繁的吐泡沫,總是半張著嘴巴,舌頭不停地伸出來。

相關焦點

  • 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怎樣判斷我家寶寶是否是腦癱呢?
    其實,約有70%的腦癱患兒會被家長誤認為「缺鈣」,這極大的延誤了患兒治療的最佳時機,很多患兒因此而遺憾終生。所以,早期識別缺鈣和腦癱是很有必要的,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腦癱患兒的主要表現是運動障礙與姿勢異常,姿勢異常最常見的是頭後仰、眼斜視、上肢內旋手後背、下肢內收踮腳尖等。腦癱有高危因素,還存在肌張力異常,也就是說任何原因造成胎兒及小兒腦組織缺血、缺氧、受傷或中毒,都可以引起腦損害,從而導致腦癱的發生。因此判斷寶寶腦癱的前提是大腦要有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
  • 小兒腦癱這樣預防!家長要分辨清有什麼異常表現!
    小兒腦癱有什麼異常表現?1、運動發育落後運動能力低於同齡正常寶寶,運動自控能力差。輕者只是手、腳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不能抬頭、翻身、坐、站、走,四肢運動發育落後,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出現異常運動模式和不自主運動等。
  • 小兒腦癱康復治療——運動療法
    ①遵循兒童運動發育的規律促進運動發育;②在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同時,進行正常運動模式的誘導;③使患兒獲得保持正常姿勢的能力;④促進左右對稱的姿勢和運動;⑤誘發和強化所希望的運動模式,逐漸完成運動的協調性;⑥康復訓練前對肌張力的緩解;⑦增強肌力;⑧對於功能障礙的處理;⑨對於肌-骨骼系統的管理
  • 北京有名的腦癱醫院_北京比較好腦癱醫院
    北京有名的腦癱醫院_北京比較好腦癱醫院 時間:2020-12-22 10:58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小兒腦癱主要是因各種原因使小兒的大腦在出生前和出生後一個月內受到損傷並由此引發的中樞性運動發育障礙,肌張力亢進表現為身體發硬,身體發硬的症狀在一個月之內就可以出現
  • 孩子會吃手可以排除腦癱嗎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症候群,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 會吃手不可以排除腦癱,腦癱的判斷依據不止生長發育這一項標準。應該綜合評定才能判定寶寶是否是腦癱。 腦癱一般指小兒腦性癱瘓。
  • 流口水是小兒腦癱?翟向京主任:這5個症狀需謹記,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小兒腦癱有哪些症狀呢?除了流口水以外,吞咽功能也會有所異常,餵奶的時候總是吞不下去,也得找找選擇。 3、哭聲異常 寶寶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寶寶生下來哭得很少,經常不吵不鬧,非常安靜,就有異常了。還有一個極端的表現,那就是寶寶哭鬧不止,哭聲非常的尖利,特別容易受到驚嚇,這也是異常狀況。
  • 7種方式判斷是不是腦癱
    三個月腦癱最典型症狀 在臨床上,如果三個月的寶寶確診有腦癱,這時候最典型的症狀可能就是無法翻身或者是智力失常,沒有追隨物品的眼神。寶寶有腦癱病之後體重會有異常,體重增加會緩慢,而且吮吸無力,有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正常哺乳。在孩子過了100天以後不能抬頭,四到五個月挺腰的時候頭仍然搖擺不定,應該懷疑是有小兒腦癱的情況。 7種方式判斷是不是腦癱 判斷患者是否為腦癱的7種方式包括:1、頭圍測量異常。2、體重低下。3、智力發育低下。4、吸允反射及哺乳能力的減弱。
  • 小兒腦癱步態不穩,量身打造的矯形鞋
    今年剛滿5歲的蔡依然小朋友,兩年前其母親發現她語言發育稍遲緩,表現為說話結巴,運動輕微障礙,走路時右下肢姿勢異常,右腳惦著腳尖,並且內收,兩腿之間距離過寬,於2015年11月在廣東省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行頭顱MRI檢查,提示腦室稍寬
  • 懷疑寶寶腦癱,那麼腦癱會有什麼特徵?今天育兒專家告訴各位答案
    但是,還是會有極少數的寶寶出生之後仍然存在身體或者是智力方面的障礙,腦癱寶寶在出生之後才能檢查出來。首先,腦癱的診斷最為主要的條件就是大腦會有一定的損傷,在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腦癱的相關診斷:腦癱診斷除了有腦損傷之外,還有以下這4點需要注意:1、運動發育落後;2、肌張力和姿勢的異常;3、主動運動減少或者是出現異常的運動;4、反射性的異常等。那麼這四種表現就真的可以說明寶寶是腦癱嗎?
  • 孩子「肌張力有點高」,會不會是「腦癱」?
    帶孩子去兒保體檢過的家長,都對「肌張力高」、「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這些字眼並不陌生。 醫生的一句「感覺肌張力有點高」,就讓家長擔心的要死,懷疑寶寶會不會是腦癱?
  • 腦癱患兒流口水怎麼辦
    核心提示:腦癱患兒流口水怎麼辦?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你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對於腦癱患者來說,建議在發現患者患病初期就進行治療,這樣會大大提高治療效果,絕大多數能夠延緩病情的發展,病情相對穩定,治療期間不要時常中斷,要堅持治療。
  • 兒科主任:小兒腦癱帶給孩子的危害,還有些家長不知道!
    談起腦癱,很多家長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近些見也有越來越多的患兒深受腦癱的影響,但是也有些家長不了解腦癱的危害,容易出現一些誤區,從而耽誤了孩子,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一下有關於腦癱的一些知識,幫助家長們更好的了解腦癱。什麼是小兒腦癱?
  • 寶寶肌張力高是腦癱嗎?父母們注意了!這篇文章教你分辨
    但是也容易造成過度擔心的情況,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寶寶肌肉僵硬,活動度受限,出現肌張力過高,聽說這是腦癱的表現,馬上坐立不安,四處求醫腦癱怎麼治。其實寶寶肌張力過高並不一定是腦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一、肌張力過高是腦癱嗎?
  • 肌張力高的判斷方法
    如人在靜臥休息時,身體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張力稱靜止性肌張力。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後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而肌張力高則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
  • 腦癱男孩憑努力獲碩士學位 專家:腦癱不等於弱智,別帶有色眼鏡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部分綜合網絡廣東河源的劉威麟,因為出生時難產,留下了腦癱後遺症。小時候,劉威麟成績很差,但在父親的鼓勵下,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2016年考上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後,他便立志要考研,4年中幾乎每天7:30起床。
  • 寶寶6個月前,如果有這些表現,可能是「小兒腦癱」,家長別忽視
    帶著疑慮夫妻二人趕緊抱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不料被診斷為「腦癱」,把小景嚇得嚎嚎大哭。哪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上有問題,還好小景發現的早,初期階段好好配合醫生治療相信會很快恢復。「小兒腦癱」是指剛出生的寶寶腦部發育尚不成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這些信號,絕對不可忽視!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不良坐姿如何矯正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不良坐姿如何矯正 2020-03-2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看出寶寶患有腦癱呢?不要讓腦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1、哺乳異常吃奶的時候,腦癱寶寶是沒有力氣的,尤其是是吮吸的時候嘴巴沒有力量。有一些腦癱症狀明顯的寶寶不僅僅吃奶困難,沒有力氣,就連吞奶也會沒有力量的。除了吃奶比較困難,腦癱的寶寶還不會哭,也不會笑,這個主要指的是四到五個月的寶寶。
  • 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是在嬰兒出生後才能觀察到,那就是孩子的肌張力問題,那麼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一、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人人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肌肉表現的緊張和僵硬程度。
  • 孩子皮紋不對稱,是腦癱?NO!也可能是孩子太胖了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宗雷    「我家孩子皮紋不對稱,網上一查說可能是腦癱。」    在鄭州市骨科醫院小兒骨科主任程富禮的診室,經常看到驚慌失措的年輕爸媽諮詢。    是不是真有病?是不是需要早期積極治療?到底影不影響孩子今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