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身體哪個部分最累,腳就要不客氣地站出來了。據研究統計:現代人類一生之中,雙足平均觸地次數超越1000萬次以上。雙足具有驚人的承重能力。
一個50千克體重的人,雙足每日累積承受的總壓力竟在幾百噸上下。雙足能夠做出無數充斥驚險、挑戰、傳奇的動作。
人正常的足弓就像拱橋一樣,但當拱橋變平或者反曲的時候,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這樣的情況就叫扁平足。扁平足就是正常的足弓消失,站立時,腳底內側可以直接接觸到地面。
扁平足有的時候會導致步態異常。一般小孩子,特別是肌肉力量不夠發達的時候,會形成X型腿,或者內八字。
扁平足有時候會出現疼痛,這種情況是會影響到運動的。
但大部分情況,特別像小孩子柔軟性的扁平足,是不會影響運動能力的,例如扁平足的世界冠軍博爾特,還有一些扁平足的馬拉松選手。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會影響運動的能力,身體如果沒有不適,不必過分的幹預。
扁平足由於足弓的緩衝結構消失,可能導致在跳躍、運動時外力衝擊對足踝部以上的骨與關節,甚至內臟、大腦等器官造成損傷。
扁平足也可誘發足部關節的退變,造成關節炎的發生,或者導致蹠骨的疲勞性骨折等。
站立位時,扁平足的外翻畸形會導致小腿內旋從而使得膝關節外翻,引起膝關節疼痛;小腿內旋、膝關節外翻進而還可導致股骨內旋、骨盆前傾,脊柱生理弧度丟失,從而引起腰背部疼痛。
當平足症的疼痛症狀出現時,需要及時休息,減少活動。
控制體重、勞逸結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足踝部功能鍛鍊。
選擇一雙帶有較硬且穩定的鞋幫以及有良好足弓支撐的鞋子。
如果是小孩子,早期的扁平足,早發現早幹預,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到了14歲之後,骨骼發育已經成熟了,而且有其他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就應該去看醫生。
身體立直,兩腳開立,雙腳腳趾抓地,足背拱起,並稍停。
身體立直,雙手扶牆,做連續提踵10-20次,呼吸均勻。
身體立直,兩腳站立足外翻,以腳掌外緣著地,並稍停。
身體立直,雙手輕扶一固定物,雙腳踩地面的圓棒做原地踏步10-20次。
屈體坐地,兩腳依次抬起向上做勾腳趾、繃足背的練習10-20次。
具體方案如下:
Short Foot(縮足運動)
足部貼平地面,試著用細微的肌肉控制足部,讓足底的arch形成。注意:保持腳跟中立位置很重要,腳踝沒有很大的內翻動作,腳趾頭沒有用力屈曲或伸展。
維持在終末位置約10秒。
Calf Stretch(小腿拉伸)
具有良好的腳踝彈性可以成為防止腳弓塌陷和控制腳內旋的重要部分。保持後腿的膝蓋直線,輕輕地向前傾斜,同時向前彎曲膝蓋,直到在小腿背部感覺到伸展。一般準則:腳直指前方 保持腳跟處於中立位置,保持30至60秒。
Heel Raises(腳跟上抬)
這個動作是可以在許多變化中執行的練習。穿上足弓訓練器,難度更大些,訓練起來也沒那麼枯燥,效果也更明顯。
藉助足弓訓練器
Toe Yoga(腳趾瑜伽)
控制腳趾的肌肉類似於手指的肌肉。這些肌肉經常被使用不足,可能缺乏實力和控制力。用雙腳分別做出上圖「石頭」「剪刀」「布」的動作,每個動作維持5秒。
當然,關於扁平足矯正的動作會有很多。比如說強化脛骨前後肌練習,沙地上行走,單腿硬拉,以及貼扎治療等。
腳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運動的同時愛護我們的腳,讓運動變得輕鬆愉悅,讓生活多姿多彩。
省直健身諮詢熱線:0371-65509000;65509001
地址:金水區政五街2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