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周刊訊(記者 歐亞琦 王璠)在區域人才引進的戰略中,住房一直是重要籌碼。為引入國際化的高端人才,今年,長沙不斷加快中國(湖南)自由貿易實驗區長沙片區長沙經開區區塊營商環境配套重點項目建設。近日,記者從長沙經開區獲悉,全省最大規模公租房項目,長沙經開區產業員工生活配套園公租房項目(以下簡稱「公租房項目」)一期已經建成,2000套房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將陸續交付投入使用,可解決約7000人的住房問題。
入職即入住
讓2萬餘產業員工「安居」
據悉,公租房項目共分為二期,共佔地44萬平方米,提供5600餘套住房,預計2022年年底前全面竣工,屆時將滿足2萬員工的居住要求。
走進乾淨整潔的小區,一棟棟嶄新的樓房整齊排列著,樓房內明亮通風,格局合理有序。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水、電、網絡等線路已經鋪排到位,周邊的超市、酒店、多功能全民健身中心等配套設施正在火熱建設中。
「完善的硬體條件將會對高層次人才形成吸引力,助推自貿區的建設。」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公租房項目首次採用PPP模式建設,以「全省示範、國內一流」的高標準實施建設。屆時,可讓約2萬名不同層級的產業員工「入職即入住」。
實際上,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長沙經開區、長沙縣在嚴格落實長沙市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同時,一直在加大公租房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租賃市場。建成全省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住房保障體系。截至目前,長沙經開區、長沙縣已建成公租房項目5個(板橋、幹杉、朗梨一、二、三期),共計面積約36.32萬平米。其中,住房面積31.12萬平米,配套商業面積5.2萬平米。住房房源共計6750套,大約可入住3萬餘人,目前入住率達98%。
保質保量供給
解決企業發展瓶頸
在長沙經開區、長沙縣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不僅有「保量」的公租房,更有「保質」的高端人才公寓,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集團人才公寓一期項目就是其一。該項目位於金廣星苑住宅小區內,地處人民路以北、東十路以東、楓樹路以西合圍區,地處園區經濟核心腹地,附近高新企業眾多。
據悉,此項目為兩棟單體建築,總建築面積約為1.63萬平米,共計219套,443間。分住宅及公寓式住宅兩種建築業態,共3類戶型(一房一廳、兩房兩廳、三房兩廳),建設標準為精裝修及配備生活基本需要的家電、家俱、窗簾及安防配套。目前室內精裝修已全部完成,家具、家電及窗簾完成成率達到100%,正在進行項目收尾階段,預計2020年12月底達到交付入住條件。
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長沙經開區藉助長沙市納入全國16個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的契機,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約2.5億元,在產業聚集區域內指導企業新建或改造長租房8000餘套,按人才居住標準差異化裝修建設,讓近4萬名不同層級的產業員工「進得來、住得下、留得住」。
按照職住平衡和供需適配的原則,區縣結合市場需求與流動人口分布狀況,發揮試點優勢,支持位置優越、租賃旺盛地段的閒置廠房、辦公用房、倉儲用房、員工宿舍通過「商改租」「工改租」「住改租」等方式依法改造成為租賃住房,進一步盤活企業閒置資產。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區縣共爭取到上級資金3900餘萬元,支持三一重工依規改造員工宿舍13.15萬平方米,盤活3098套閒置房源發展為租賃住房;爭取7278萬元資金支持頂立科技、華慣科技等園區企業,通過自建、改造等方式,擴增租賃住房項目10個、房源4991套,項目建成後可定向配租近1萬人,極大程度上解決了企業員工住房困難,這一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