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健身,更應該重視多關節複合動作訓練。
一塊未經打磨的石頭被發掘出來,石匠要用它雕刻成石像。構思好之後,需要先用錘、鑿這類工具,將原材料大致勾勒出線條。接著再去小刻刀精雕細琢,完美細節,最後呈現出栩栩如生的雕塑。
健身新手就像是未打磨的原石,複合動作就像是錘鑿,在你的訓練前期打牢基礎;孤立動作如同刻刀,讓你已經成型的身體趨於完美。
健身新手為什麼要多做複合動作?
仔細觀察健身房裡很多沒有訓練痕跡的朋友:
他們來健身房的時日不短,每天除了跑步機就是各種固定器械,因為沒有力量基礎,做孤立訓練找不到發力感、上不了負重,即便練了很多年,形體可能比不練的要好些,但真實訓練水平真的有限。
我們轉換思路,先去從複合動作練起,專注於這些更加重要的動作並不斷提升重量,也可以配合著練習一些孤立動作,那麼你進步的速度就會快很多了。
孤立動作重要嗎?固定器械訓練重要嗎?
重要,它們是實現形體打造中最後的雕琢,也是增強肌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它對於高手的意義要大於新手,新人多用複合動作訓練效率更高,也能夠更早看到身體的變化。
如果因為動作的複雜就敬而遠之,看似讓你處於安全舒適區,但長遠來看,你也放棄了讓自己更快進步的途徑,一直停留在「準新人」水平。
「消除恐懼的最好方式是面對它。」不要覺得重量小會丟人,只要你肯嘗試,就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對於新手來說,無論是出於怎樣的訓練目的(增肌、減脂、塑形、增強體能),本質上都是提升身體素質,改善生理活動表現。
複合動作能夠讓你更快地進步,最大化肌肉力量、提升耐力,強化身體穩定性、減少受傷同時改善你的運動表現。
哪些動作屬於複合動作?
我們先來比較幾個動作:深蹲和器械腿彎舉,臥推和繩索夾胸,硬拉和直臂下拉,推舉和前平舉。
這些動作當中你會發現,前者很容易使用較大負重,動作掌握起來相對複雜,訓練時募集的肌群較多(深蹲中的臀腿、臥推時的肩胸手臂、硬拉時的背腿等)。
後者動作難度小容易做對,但進步空間很小,使用的負重較難提升。
原因在於前者屬於多關節複合動作,後者都屬於單關節孤立動作。雖然二者都能幫助你實現「鍛鍊身體」的目的,但效果差異懸殊。如果你是一個心態積極、渴望看到變化的新人,下邊介紹的動作你要掌握好。
槓鈴深蹲
強化好下肢力量,讓臀腿成為你訓練時的有力支撐,更是增肌開始的必要準備。
六角槓鈴硬拉
和普通槓鈴硬拉相比,六角槓鈴對握更加舒適,方便學習動作,強化後鏈肌群。
槓鈴臥推
上肢力量的助推器,想要擁有飽滿的胸大肌和手臂,臥推是上好的訓練動作。
槓鈴推舉
強化三角肌力量,提升身體爆發力,讓你的身材力型兼備。
複合訓練要遵循哪些原則?
1.充足的休息。把休息放到訓練第一點來說,足以見其重要性。因為複合動作對於神經的募集程度明顯更高,讓不同的肌肉配合完成同一個動作。
為了避免大重量訓練讓你的神經疲勞,影響運動表現,請不要「高頻率」訓練——不要吝惜你的休息和睡眠,訓練之後留下充足的時間讓身體休息。
現在很多教新手健身的內容,過度強調「短時間速成效果」,避而不談效果背後的訓練基礎。
一個專業健身教練20天找回腹肌很輕鬆,但一個肥胖28年的新手照著練也能20天變瘦變帥嗎?他需要的是幾年乃至幾十年,按部就班的訓練、上重量,然後好好休息,避免受傷。
2.合理的飲食。再高級的訓練計劃、再艱難的訓練動作,無法獲得飲食計劃的支持,都不能夠幫助你實現目標。
對於增肌/減脂訓練者,將熱量盈餘/缺口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需要合理分配食量和食物種類,強化蛋白質和其他各類營養供給;對於以力量為目標的訓練者,分配好三大宏觀營養素攝入配比,配合補劑讓自己變得更強。
3.練前做好熱身,練後做好拉伸。
初步學習動作,對外需要專業的動作指導,對內需要協調好自己的身體狀況。
你在訓練中準備的越充分,練後拉伸的越到位,訓練繃緊的肌肉就能得到最大化松解,降低訓練受傷的風險。
總結:新手健身建議多做複合訓練動作,同時做好這幾件事——
清晰自己的訓練目標,學習相應動作根據時間安排訓練和休息,不要過度訓練制定並執行飲食計劃,保證營養供給做好練前熱身和拉伸,降低受傷風險
對於大多數普通訓練者來說,如果能夠做好這幾件事,告別盲目訓練狀態,基本上就能更快取得進步,告別新人身份,開啟更高層次的訓練之路。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來自公眾號:體育咔,ID :tiyuka8,更多體育請關注我。可以每天接收到更多體育非常感謝你的關注 , 小編不易,請多多關照,如果喜歡的話,趕緊點個"在看" 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吧,愛你麼麼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