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是在空中閃閃發光的物質,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為眾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見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隨緣了業的人,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圓滿智慧的人。
老老實實按照這個標準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看得神神秘秘的,以為,在佛像前一燒香,佛菩薩刷地就來了,就能保佑我們,這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實意義,這樣學佛不能了脫生死。
你想,如果一個人天天燒香念佛,求佛菩薩保佑,但是他敢去砸銀行,你說,那佛菩薩還能保佑他嗎?佛菩薩要是保佑他那也不叫慈悲啦。
不能迷信地看待佛菩薩。佛像的作用是什麼?佛像是表法的,是幫助我們覺悟的工具,看到佛像就提醒我們自己,應該像佛一樣做一個大慈大悲的人,做一個念念為眾生的人;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看誰往生的時候佛像跟著往生啦,沒有。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是幫助眾生消除煩惱的方法,是讓眾生把迷惑轉化成覺悟的方法,是發菩提心的方法,是培養願力的方法,是深信因果的方法,是隨緣了業的方法,是離相修善的方法。
用更加方便理解的話來說,佛法是能夠幫助你獲得快樂的方法,能夠得到身體健康的方法,能夠獲得家庭幸福的方法,能夠收穫身心財富的方法等等。
什麼是命運?生死、貧富等遭遇就是命運。誰都希望自己的命運好一些,這得看你用的念頭如何?
如果磕頭的時候,是為了丈夫少打麻將,少喝酒,改掉脾氣,或者是為自己多掙點錢,辦事順利等,這都是有求心,有沒有錯誤?沒有。但是說明心量太狹窄,誰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前生沒有積累心想事成的因,而去求得果報,這是妄想,是攀緣,是違背因果規律的。這樣在佛像面前磕頭去求就是磕破腦袋,也求不到如意的結果。怎樣如理如法地去求?比如,在家庭中,丈夫是你的鏡子,丈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你前生所造的因,留下來的影子,如果他有不善的行為,作為他的妻子,應該懺悔自己前生的惡業,不能把過錯加在他的身上,真心尊敬他,你覺悟了,你的德行提高了,他的習氣自然就逐漸減輕以至於徹底消除。如果你想到還有許多這樣的眾生都在迷惑中沉淪,盲目生活,願他們都早日覺醒,從迷惑中走出來,為這些眾生消除業障去磕頭,你的心量是不是大了?帶著這樣的菩提心去禮佛,你的丈夫慢慢一定會改變的。
所以,相信因果最重要,只有相信因果,心才會老實,再把愛心擴大,處處為眾生著想,改變自己,才能夠慢慢感化身邊的人們,別人才會因你而改變。要想改變別人,要想改變命運,必須先要改變自己。
圖| 能量祈禱中心
學佛以後如果自身和家庭沒往好的方向轉變,這就不算真正地學佛。
必須有變化,或者脾氣比以前變小了,或者家庭比以前和睦了,或者身體比以前更加健康了,這才說明你走的路是正確的。
如果不是這樣,就要去覺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沒有進步,是方法不對,還是覺悟的力量不大,還是道心不堅決,或者還是因為自己的習氣過重。總之,要找到原因,及時發現問題。
學佛最難的就是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見解和錯誤思想。只有在細密之處下功夫,才能收穫。
古德云: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最難明,箇中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是佛心。
寺院裡燒三支或四支香都是表法接引眾生的手段,在家居士只燒一支香、燒三支香都可以,不必太執著。燒一支香也是表示我們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並且願所有眾生都早日覺悟,也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跟著阿彌陀佛走。香的數量只是表相, 重要的是明了燒香的意義,明了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去燒香。
只要為眾生著想,就是在培養自己願力。
我們給佛菩薩磕頭是表法。佛菩薩是覺者,我們磕頭是為了眾生覺悟,是生慚愧心的表現。
很多眾生還有從無始劫以來形成的高慢心,每當我們磕頭的時候,為自己也為所有眾生去掉這顆高慢心而磕頭!所以磕頭是對治我們的習氣而言的。
一些居士定下數字磕頭,一邊磕頭一邊數數,……南無觀世音菩薩34,南無大勢至菩薩35,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36。這種磕頭的方式純粹是給數字磕頭,為了完成任務而磕,沒有真實意義。給觀世音菩薩磕頭,應該觀想「我好好修行,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為眾生拔除痛苦」,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給大勢至菩薩磕頭,應該觀想所有的眾生都接受到智慧光的照耀,早日從愚痴中走出來,因為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
總之,給佛菩薩磕頭,要意念我們接受佛菩薩的慈悲,承接佛菩薩的智慧和願力,每一次磕頭,都是在接受佛菩薩的加持。
圖| 能量祈禱中心
水果表示修證的果實,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要獲得智慧覺悟的果實、要成就佛果,要開啟本自具足的智慧與慈悲。
佛是有大智慧的人,供水果代表我們一定要向佛學習,改正自己的習氣,放下自己的知見,做一個高尚的人,為眾生而活,願所有的眾生都早日露出大智慧,這樣供水果就沒有白供。供水果表示我們的這顆願力心、真誠心和要成就佛果的堅定道心。
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在我們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麼?如何做才能對我們真正有價值、有幫助?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達到全然的憐憫慈悲,思考智慧的意義,思考如何具足幫助他人解脫的美好能力。
此外,供花對內心清淨極為有用。它能淨除我們所有負面的業力與習氣,幫助我們克服情緒化的想法,漸漸獲得身心自由。藉由供花與了解供花的意義,我們的心就會充滿慈悲、安忍與快樂的想法,對眾生也會充滿仁慈、溫柔、包容、忍耐,使我們了解並且放棄輪迴的過患,而想解脫自由,成就空性。並且能夠利用生命的各種對境,去激勵並喚醒我們昏沉的心念,從幻覺當中見到真實,了解生命的本質是壞苦、業的輪迴。
供燈又是為了什麼呢?真正的供養在無形的內心,不是有形的物質。經典上說:「自燈明,法燈明。」「自燈明」,以自己本身的佛性為燈、為光明,依靠自己佛性的光明;「法燈明」,法就是佛法,以佛法為燈、為光明,依靠佛法的光明,不依靠其他。因為燈本身就是光明,光明象徵著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破除愚痴的黑暗,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萬年愚。」
我們以燈、以光明來供佛,這是藉此因緣提醒我們自己點燃智慧心燈。因為佛本身就有光明了,而且佛光照天照地,遍滿宇宙,充塞法界,不需要我們為他點燈他才有光明。
因此,供燈是為了感恩佛菩薩,也是為了藉此點亮我們的生命,消除我們累生累世的無知無明,增長我們的慈悲與智慧。供燈之時,在我們的心中,不應該是一盞、兩盞,而應該是點亮了眼前的燈,讓它們變化為無數盞光明的心燈,照亮我們的人生,照亮我們的學佛之路,更是照亮所有的眾生,願望眾生都能夠在佛菩薩的慈悲之光中,解脫覺悟,早證菩提。
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心、平等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
我們每天佛前供一杯淨水,就是提醒自己每天心裡要保持清淨、平等,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分別、執著、妄想,不要被外面的形形色色境界所汙染,這才是供水的真實意義。佛前供水不是給佛喝的。佛門裡面沒有一點的迷信色彩,純粹是至善圓滿的智慧教育,是跟我們每一個人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教育。
由於水取得容易而且經濟,所以供水是積聚功德、消除貪嗔痴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當然,所謂「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品來供佛都有功德,都能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可是對我們學佛人來講,我們供燈也好,供花、供香,乃至任何的供品來供養佛,都不是為了求佛,而都是感恩佛,這一點與一般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讀經是為了了解如來真實義,你讀經的時候是不是了解文字背後的真實含義?如果明白了,就是離文字相了、離言說相了,按照佛的教誨去落實,這樣讀經才有價值。
而許多佛弟子看經文都是只看表面文章,還是不了解經典的真實義。遇到難題的時候,總認為是別人的錯誤,總是向外去找原因,這是心外求法,讓別人給看看、給算算,認識不到個人因果個人負擔的道理,你說誰能解決你的因果問題呢?
你看釋迦牟尼佛講法四十九年,從來也沒說給誰看一看、觀一觀,給誰做作超拔什麼的。佛都是教育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覺悟的人,為眾生著想,總是讓我們要看清這個世界的苦,發心求出離。
所以,以後再誦經的時候,要仔細琢磨經文的含義,把理論上的東西學著運用於生活中,用佛理指導生活,真正地像一名佛弟子一樣,為眾生做出好的榜樣,學習在事相上運用佛理,長期燻修,讓事理圓融。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令善根增長,福德圓滿。祈願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天人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