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頭、燒香、供燈花果水、讀經的目的是什麼?

2021-02-17 三十三觀音堂

佛不是在空中閃閃發光的物質,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為眾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見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隨緣了業的人,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圓滿智慧的人。

老老實實按照這個標準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看得神神秘秘的,以為,在佛像前一燒香,佛菩薩刷地就來了,就能保佑我們,這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實意義,這樣學佛不能了脫生死。

你想,如果一個人天天燒香念佛,求佛菩薩保佑,但是他敢去砸銀行,你說,那佛菩薩還能保佑他嗎?佛菩薩要是保佑他那也不叫慈悲啦。

不能迷信地看待佛菩薩。佛像的作用是什麼?佛像是表法的,是幫助我們覺悟的工具,看到佛像就提醒我們自己,應該像佛一樣做一個大慈大悲的人,做一個念念為眾生的人;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看誰往生的時候佛像跟著往生啦,沒有。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是幫助眾生消除煩惱的方法,是讓眾生把迷惑轉化成覺悟的方法,是發菩提心的方法,是培養願力的方法,是深信因果的方法,是隨緣了業的方法,是離相修善的方法。

用更加方便理解的話來說,佛法是能夠幫助你獲得快樂的方法,能夠得到身體健康的方法,能夠獲得家庭幸福的方法,能夠收穫身心財富的方法等等。

什麼是命運?生死、貧富等遭遇就是命運。誰都希望自己的命運好一些,這得看你用的念頭如何?

如果磕頭的時候,是為了丈夫少打麻將,少喝酒,改掉脾氣,或者是為自己多掙點錢,辦事順利等,這都是有求心,有沒有錯誤?沒有。但是說明心量太狹窄,誰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前生沒有積累心想事成的因,而去求得果報,這是妄想,是攀緣,是違背因果規律的。這樣在佛像面前磕頭去求就是磕破腦袋,也求不到如意的結果。怎樣如理如法地去求?比如,在家庭中,丈夫是你的鏡子,丈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你前生所造的因,留下來的影子,如果他有不善的行為,作為他的妻子,應該懺悔自己前生的惡業,不能把過錯加在他的身上,真心尊敬他,你覺悟了,你的德行提高了,他的習氣自然就逐漸減輕以至於徹底消除。如果你想到還有許多這樣的眾生都在迷惑中沉淪,盲目生活,願他們都早日覺醒,從迷惑中走出來,為這些眾生消除業障去磕頭,你的心量是不是大了?帶著這樣的菩提心去禮佛,你的丈夫慢慢一定會改變的。

所以,相信因果最重要,只有相信因果,心才會老實,再把愛心擴大,處處為眾生著想,改變自己,才能夠慢慢感化身邊的人們,別人才會因你而改變。要想改變別人,要想改變命運,必須先要改變自己。

圖| 能量祈禱中心

學佛以後如果自身和家庭沒往好的方向轉變,這就不算真正地學佛。

必須有變化,或者脾氣比以前變小了,或者家庭比以前和睦了,或者身體比以前更加健康了,這才說明你走的路是正確的。

如果不是這樣,就要去覺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沒有進步,是方法不對,還是覺悟的力量不大,還是道心不堅決,或者還是因為自己的習氣過重。總之,要找到原因,及時發現問題。

學佛最難的就是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見解和錯誤思想。只有在細密之處下功夫,才能收穫。

古德云: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最難明,箇中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是佛心。

寺院裡燒三支或四支香都是表法接引眾生的手段,在家居士只燒一支香、燒三支香都可以,不必太執著。燒一支香也是表示我們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並且願所有眾生都早日覺悟,也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跟著阿彌陀佛走。香的數量只是表相, 重要的是明了燒香的意義,明了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去燒香。

只要為眾生著想,就是在培養自己願力。

我們給佛菩薩磕頭是表法。佛菩薩是覺者,我們磕頭是為了眾生覺悟,是生慚愧心的表現。

很多眾生還有從無始劫以來形成的高慢心,每當我們磕頭的時候,為自己也為所有眾生去掉這顆高慢心而磕頭!所以磕頭是對治我們的習氣而言的。

一些居士定下數字磕頭,一邊磕頭一邊數數,……南無觀世音菩薩34,南無大勢至菩薩35,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36。這種磕頭的方式純粹是給數字磕頭,為了完成任務而磕,沒有真實意義。給觀世音菩薩磕頭,應該觀想「我好好修行,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為眾生拔除痛苦」,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給大勢至菩薩磕頭,應該觀想所有的眾生都接受到智慧光的照耀,早日從愚痴中走出來,因為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

總之,給佛菩薩磕頭,要意念我們接受佛菩薩的慈悲,承接佛菩薩的智慧和願力,每一次磕頭,都是在接受佛菩薩的加持。

圖| 能量祈禱中心

水果表示修證的果實,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要獲得智慧覺悟的果實、要成就佛果,要開啟本自具足的智慧與慈悲。

佛是有大智慧的人,供水果代表我們一定要向佛學習,改正自己的習氣,放下自己的知見,做一個高尚的人,為眾生而活,願所有的眾生都早日露出大智慧,這樣供水果就沒有白供。供水果表示我們的這顆願力心、真誠心和要成就佛果的堅定道心。

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在我們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麼?如何做才能對我們真正有價值、有幫助?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達到全然的憐憫慈悲,思考智慧的意義,思考如何具足幫助他人解脫的美好能力。

此外,供花對內心清淨極為有用。它能淨除我們所有負面的業力與習氣,幫助我們克服情緒化的想法,漸漸獲得身心自由。藉由供花與了解供花的意義,我們的心就會充滿慈悲、安忍與快樂的想法,對眾生也會充滿仁慈、溫柔、包容、忍耐,使我們了解並且放棄輪迴的過患,而想解脫自由,成就空性。並且能夠利用生命的各種對境,去激勵並喚醒我們昏沉的心念,從幻覺當中見到真實,了解生命的本質是壞苦、業的輪迴。

供燈又是為了什麼呢?真正的供養在無形的內心,不是有形的物質。經典上說:「自燈明,法燈明。」「自燈明」,以自己本身的佛性為燈、為光明,依靠自己佛性的光明;「法燈明」,法就是佛法,以佛法為燈、為光明,依靠佛法的光明,不依靠其他。因為燈本身就是光明,光明象徵著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破除愚痴的黑暗,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萬年愚。」

我們以燈、以光明來供佛,這是藉此因緣提醒我們自己點燃智慧心燈。因為佛本身就有光明了,而且佛光照天照地,遍滿宇宙,充塞法界,不需要我們為他點燈他才有光明。

因此,供燈是為了感恩佛菩薩,也是為了藉此點亮我們的生命,消除我們累生累世的無知無明,增長我們的慈悲與智慧。供燈之時,在我們的心中,不應該是一盞、兩盞,而應該是點亮了眼前的燈,讓它們變化為無數盞光明的心燈,照亮我們的人生,照亮我們的學佛之路,更是照亮所有的眾生,願望眾生都能夠在佛菩薩的慈悲之光中,解脫覺悟,早證菩提。

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心、平等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

我們每天佛前供一杯淨水,就是提醒自己每天心裡要保持清淨、平等,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分別、執著、妄想,不要被外面的形形色色境界所汙染,這才是供水的真實意義。佛前供水不是給佛喝的。佛門裡面沒有一點的迷信色彩,純粹是至善圓滿的智慧教育,是跟我們每一個人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教育。

由於水取得容易而且經濟,所以供水是積聚功德、消除貪嗔痴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當然,所謂「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品來供佛都有功德,都能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可是對我們學佛人來講,我們供燈也好,供花、供香,乃至任何的供品來供養佛,都不是為了求佛,而都是感恩佛,這一點與一般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讀經是為了了解如來真實義,你讀經的時候是不是了解文字背後的真實含義?如果明白了,就是離文字相了、離言說相了,按照佛的教誨去落實,這樣讀經才有價值。

而許多佛弟子看經文都是只看表面文章,還是不了解經典的真實義。遇到難題的時候,總認為是別人的錯誤,總是向外去找原因,這是心外求法,讓別人給看看、給算算,認識不到個人因果個人負擔的道理,你說誰能解決你的因果問題呢?

你看釋迦牟尼佛講法四十九年,從來也沒說給誰看一看、觀一觀,給誰做作超拔什麼的。佛都是教育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覺悟的人,為眾生著想,總是讓我們要看清這個世界的苦,發心求出離。

所以,以後再誦經的時候,要仔細琢磨經文的含義,把理論上的東西學著運用於生活中,用佛理指導生活,真正地像一名佛弟子一樣,為眾生做出好的榜樣,學習在事相上運用佛理,長期燻修,讓事理圓融。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令善根增長,福德圓滿。祈願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天人和合。

相關焦點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一、開光什麼是開光呢?就是正式供養新的一尊佛像之前,舉行的一個儀式。這個儀式的意義很重要,主要是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要供養這尊佛像?供養這尊佛像的意義在哪裡?
  • 關於燒香拜佛的6個冷知識
    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香、花、果、燈、燭、水」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1、為什麼要燒香?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香是一種供養,也是與神佛溝通的媒介。我們一般去寺廟燒香,都是燒三支香,這三支香分別代表了戒、定、慧。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我們為什麼要燒香拜佛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意義?
    佛是解脫了無量痛苦煩惱的聖者,學佛的目的即是為了解脫現世種種煩惱痛苦,以及來世的生死輪迴,證得究竟涅槃。簡單地說學佛是為了找到生活中的一份快樂,自性佛不垢不淨本來自在,解脫掉內心繁重的負擔,尋找生命原本的模樣。
  • 燒紙產生PM2.5,不如做個燒香供
    一個是禪定,一個是密咒的力量,一個是手印,一個是供物。定力、咒力、手印力和供物,這四者,能夠使燒紙、燒物真正對亡者產生有用的幫助。另外按照《燒香供》的儀軌做燒香,確實是有功德的。因為這是大供養和布施,對「四種賓客」進行上供下施;對三寶的供養;對怙主的獻供;對六道眾生的布施;對宿世債主的還債,有這四大功德。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佛教認為,燒香能使人與佛之間產生聯繫,產生所謂「佛人感應」的效果。佛人感應有五個程序:第一是請神靈。進了寺院,見到佛與菩薩要先上香,然後行禮跪拜,以示畢恭畢敬。第二步是請本尊身一燒香者祈求佛菩薩顯靈保祐。燒香者虔誠的心願,與其平素所積的功德,要通過香的慧火,繚繞上升,四散飄逸,把它傳遞給本尊身。
  • 去寺廟燒香時,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不要弄錯了
    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在上香的過程中都會猶豫,到底應該用左手上香還是要用右手?有人說應該用左手,因為右手會殺生不乾淨,也有人說應該用右手,甚至還有人認為,應該男左女右,不同的性別用不同的手來上香。其實去寺廟燒香時,還有類似於左右手的問題,困惑著很多人,如果你能明白一個道理,再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就不會再糾結左右手,或左右腳的問題了。其實佛教鼓勵大家燒香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讓大家求佛保佑,只有那些為了求佛保佑的人,才會特別注意一些細節,因為這些人害怕不小心得罪了佛菩薩。
  • 供燈千篇文七十二:供燈有幾種
    常常有新加我的善知識問我,供燈分為幾種,其實這個問題此前都寫過,只是很多善知識並未仔細去讀以前寫的文章,今日,我再與大家來說下。供燈,若非要分類的話,三生居士想從兩個角度來分類:其一是祈佑,其二是發心。按祈佑來說,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燈:無明燈、懺悔燈、祈福燈、超度燈、菩提燈。
  • 河南安陽:小屯村民燒香磕頭敬神仙,海底夜叉送他恭喜發財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民燒香磕頭敬神仙,海底夜叉送他恭喜發財。(王建安 攝影)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位於殷墟宮殿區。殷墟是我國考古學的誕生地,是甲骨文最早的發掘地,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屯村舊有一座五聖廟,村民在幾年前進行了整修,現稱為馬王廟。
  • 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
    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燈供養的具體內容。眾所周知,供燈是佛教的常見供養形式之一。燈,是智慧光明的象徵。可以理解成,提醒我們要遠離愚、痴,追求智慧。《佛說施燈功德經》:「雲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
  • 燒香拜佛的六種講究,知道是哪六種嗎?
    佛家的燒香拜佛對於佛弟子來說有不同的意義,有人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信仰、是傳統習俗。更多的人認為它是人們對佛的敬仰。說法不一,但不管怎麼說,它始終是一種表達,能讓佛弟子們以虔誠之心,在合適的時間,來燒香拜佛可以祈福求安,帶來好運的一種象徵。
  • 在家燒香也有講究,這些禁忌萬萬不可觸碰,碰一個就連累子孫三代人
    在家燒香也有講究,這些禁忌萬萬不可觸碰,碰一個就連累子孫三代人供香之時最好要先洗手。燒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過這個看個人習慣,燒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燒香的時候雙手捏舉香高過頭頂。
  • 修真養性 | 燒香皈太上 稽首禮虛皇
    有一首步虛詞,頭兩句便是「燒香皈太上,稽首禮虛皇」,詞作得很文雅,其實說白了,這兩句話說的就是「燒香磕頭」而己。
  • 「貧女供燈」的故事
    在佛教中,燈代表光明和智慧,意即提醒世人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痴。以燈供佛,隱含著以燈破暗、象徵以智能除惑的深義。
  • 最全的燒香圖解
    (2)燒香:就是我們供佛所燒的線香和盤香。(3)末香:就是檀香末,是燃點檀香的引子,在印度是灑在佛的身上。這種種香,都是表示對佛的崇敬。依照佛教的三千威儀,我們燒香供佛,應該特別注意幾件事:(1)先將香爐中殘餘的香去除,而後點香,恭恭敬敬把香插好。(2)為表示對佛、菩薩的誠敬,應該親自燒香,不應讓別人替你燒香,否則沒有功德。
  • 供香、花、燈的正確做法
    【供香】供香供多少?或者燒一支香,或者燒三支香。如果你燒多了,佛門裡沒有這個規矩。供香是實物供,可是它表法表什麼呢?表戒律。一個修行人持戒持得清淨叫戒香,有時候身子裡邊會飄出香氣來,所以用香來表示戒。那麼供一支香有名堂的,叫一支清香,表示你持戒非常清淨,清香撲鼻。
  • 《貧女供燈》
    在佛陀時代,古印度舍衛國裡的國王、大臣和施主們常常會舉辦供燈法會,以供養佛陀和僧眾。一個名為年嘎姆四處流浪的貧窮乞女,見到供燈法會非常歡喜,心裡想:「我往昔造了什麼惡業而轉為乞丐?現在雖然遇到可培植福德的三寶,卻沒有錢財。」想到這裡,不禁潸然淚下。  有一天,貧女乞討到了一枚銅幣,於是便興高採烈地跑到油店買油,店主問:「一文錢只能買到很少的油,你要這一點油做什麼?」
  • 【佛學故事】貧女供燈的故事
    拿著這枚錢去買油做燈時,賣油人說根本不夠,但是出於同情,就給了她兩倍的油,剛好夠做一盞燈。貧女非常高興,把油燈放在佛陀面前的眾燈之中,默默發誓:'我是個很貧窮的人,只能用此小燈供養佛陀。願以此功德,讓我來世得到智慧的明燈,滅除一切眾生的愚昧黑暗。'發誓之後,她便頂禮而去。過了整整一夜,所有供燈全部熄滅,惟有難陀供獻的這盞油燈仍然獨燃明亮。
  • 黃燈燭只能供在地藏殿?與紅燈燭有何區別?正確解讀佛教供燈
    我問「誰說黃色酥油燈只能給往生人點?」「您老每天誦《華嚴經》學習大乘法」「怎麼能聽信這種『相似法』呢?」「黃燈供在大雄寶殿有什麼不好?」但是,人們往往都是從表面分別、取執,認為供香是鬼神要吃,供燈燭也是鬼神要作為食物。更可笑的是在早期香港靈幻電影中,真有一隻鬼吃蠟燭的鏡頭,這聽起來實在是滑稽、可笑。在佛陀時代,供養燈燭的作用是為了驅趕黑暗,這樣可以更好的聽佛陀講法,還可以閱讀經書,學習經藏。所以點燈、供燈代表的是智慧之光,光明也成為智慧的代言詞。
  • 【財神七十二香譜圖解,財神燒香圖解,財神爺香譜】
    不隨俗務轉, 盡分不掛懷。超生香: 超脫生命事, 唯有學佛道。 此刻不精進, 惹得愚人笑。敬師香: 師父教導我, 永脫生死門。 做人不忘本, 常念報師恩。有些佛教徒,認為應該把每天的香『腳』存著,香爐堆滿了香『腳』,因此會發火,稱為『發爐』。有人說,這是佛、菩薩示警,將有不幸的事件發生,其實,香『腳』堆滿了,火星掉下去,當然會燒起來,怎可以疑神疑鬼,害怕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每天插上去的香,晚上或明早,就要拿掉香『腳』,不然日子久了,滿爐都是香腳,一不小心,『發爐』引起火災,問題就大了。香灰多了,應該取出。沒燒完的香,不可以隨便亂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