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在寺院漫步,遇到一位老居士
「老菩薩今晚供燈了嗎?」
「啊...那個...我紅色酥油燈沒了」
「之前在大雄寶殿燈亭裡」
「點的都是黃色酥油燈」
「哎呦...有人跟我說黃色燈是地藏殿」
「專給...往生人點的......」
我問
「誰說黃色酥油燈只能給往生人點?」
「您老每天誦《華嚴經》學習大乘法」
「怎麼能聽信這種『相似法』呢?」
「黃燈供在大雄寶殿有什麼不好?」
她聽了我問,一時不曉得怎麼答覆
... ...
一、為什麼要供燈
佛像前的莊嚴供具,可謂是琳琅滿目,豐富多彩,最常見的就是香、花、燈燭了。關於供燈,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就是以蠟燭點燃作為晚上照明的工具,即便供奉在神像、祖先牌位前的,無非也就是為了表示對鬼神的恭敬,不至於黑漆漆的一片。但是,人們往往都是從表面分別、取執,認為供香是鬼神要吃,供燈燭也是鬼神要作為食物。更可笑的是在早期香港靈幻電影中,真有一隻鬼吃蠟燭的鏡頭,這聽起來實在是滑稽、可笑。
在佛陀時代,供養燈燭的作用是為了驅趕黑暗,這樣可以更好的聽佛陀講法,還可以閱讀經書,學習經藏。所以點燈、供燈代表的是智慧之光,光明也成為智慧的代言詞。佛弟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供燈啟發內心要時常覺照的功夫。
二、黃燈燭與紅燈燭的區別
不管是黃色或紅色的燈燭,就燈燭本身來說,顏色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人為的添加了一些觀念,覺得既然佛教裡面時常舉辦吉祥法會或超薦法會,那麼牌位也是分為吉祥牌位和超薦牌位。中國人覺得紅色喜慶,所以紅色蠟燭用在吉祥法會、長生祿位上;黃色一般表示高貴,像古代只有帝王才可以用黃色,因為佛教是受到帝王的恭敬,所以莊嚴佛前的陳設供具,桌布、幡、蓋等也多用黃色,這樣看起來高貴、莊嚴、大氣。
後來,有長老圓寂時,會懸掛黃色的布縵在寺院內外,逐漸的把這種喪葬用黃色的習俗牽引到燈燭上,故而超薦法會、往生牌位前多用黃色燈燭。其實,從根本來說,把黃色燈燭用在吉祥法會上,也並無不可,畢竟皇家以此象徵高貴!
三、佛經中說燈燭的功德利益
佛法的修學要匯歸心性,要在內心上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要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非法的,要遠離各種「相似法」。所謂「相似法」就是流行在佛門中,被大眾接受卻非正見的道理。例如說黃燈燭只能供在地藏殿這就是相似法,是錯誤的認知!
佛在經中,關於供燈有幾種開示,現在節錄於下,普願大眾:
點燃佛前燈 滅除心頭火
願心生智慧 照見本來我
1、《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若有眾生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一者,照世如燈;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三者,得於天眼;四者,於善惡法,得善智慧;五者,除滅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轉世間,常不在於黑闇之處;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2、《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若復有人,施燈供養佛舍利塔,獲十功德。云何十種?一肉眼清淨,二獲淨天眼,三離於三毒,四得諸善法,五聰明智慧,六遠離愚痴,七不墮黑闇三塗,八尊貴自在,九往生諸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功德,施燈供養佛舍利塔,獲斯勝報。
3、《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六》爾時,世尊說偈答言: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樂,施燈得明目。
4、《央掘魔羅經卷第二》爾時,阿那律以偈答言:常好施燈明,說法開化人,由是獲天眼,洞視無障礙。
5、《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五》施燈明者,得明淨眼,無諸病壞
由上可見,凡是佛經中提到關於「燈」的字詞,都跟智慧或眼目有關,且根本沒有所謂的紅、黃之分。燈表示智慧之光,光能驅散黑暗,智慧能消除愚痴;眼睛可以分辨是非,知道正邪曲折。
我們要明白供燈的真實含義,否則供再多的燈也無法覺悟自心,功德資糧還是不夠究竟圓滿。
燈,具有很多意義,
供在佛前,願佛菩薩的智慧之光遍布大千。
為逝者供,照亮極樂世界的道路,直奔西方。
為家人供,願六親眷屬,福慧雙增。
為學生供,祈願菩薩慧光,常照學子心間。
一盞燈,不僅帶來了光明,還帶來了善信無邊的祈願......
——耀穩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