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最底層的「三和大神」該何去何從?

2020-12-23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莫燦燦(富書專欄作者)

提到大城市你腦海裡,第一瞬間想起的是什麼?

是《小時代》裡,光鮮亮麗的生活?是夢想實現的地方?是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是美食的聚集地?

這些是大城市的一個特色,但是在令人嚮往的暮色下,還有這麼一群人。

微博裡《豈不懷歸:三和青年的調查》宣傳語用這麼一段話來描述他們:

在深圳龍華的一處角落,有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他們只做工作日結的活,幹一天玩三天,吃一天餓三天;

白天四處遊逛,晚上睡大街;吃五元一碗的麵條,抽五毛一根的煙。

在網吧裡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過且過,掙扎在城市邊緣,在生存的極限自我麻痺.......

他們中有許多都是年輕人,懷著一腔熱血來到大城市,準備多賺點錢補貼家用,來到這裡後,雖然沒有忘記當初的夢想,卻被生活磨去了稜角。

有些人甚至與家人斷了聯繫。

很多人問:「為什麼他們不選擇離開這裡」。

有位三和青年回答說:「我就是懶,不想幹活,我就是個廢物......」

他們已經放棄了重新再來一次的熱血,生活就像那煉造爐,能在慾火中接受百鍊成鋼的鍛造,才能活下去。

誰的人生,不難

有的人看到這群年輕人的生活很意外,是怎樣的挫折讓他們放棄繼續拼搏下去的勇氣。

有的人甚至沒有時間去想,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誰的人生沒有心酸的時刻。

電梯裡,一位外賣小哥肩上背著一個大包,手中拎著一個大袋,老婆剛生完二胎,還在恢復中,生活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

他需要一個人接送大寶上、放學,中午趕著回去做飯,還要忙著送件。

派件途中,短暫的電梯上樓時間裡,他忙得沒有時間喊累,只想趕緊休息會,恢復一下體力繼續忙。

地鐵裡,一位小夥子坐在地上,醉酒嘔吐後稀裡譁啦。

小夥子說:「我和老婆來南京打工,幾年了,什麼苦都吃過,為了籤單天天陪客戶喝酒......」

諸如此類的心酸,我們每天都會碰到。

上班,需要面對加班、領導的責罰,拼盡所有的努力還是談不下項目;

回家,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還有小孩等著輔導功課,家長群裡不斷擠壓消息,讓你緊繃的神經依舊無法放鬆......

生活,就像那團棉線,怎麼理都是一團忙。

人不怕忙碌心酸,就怕抱怨命運不公,在自怨自艾裡丟失繼續拼搏的動力。

不放棄,才是生活的常態

最近,熱播劇《隱秘而偉大》李易峰飾演的男主顧耀東,就是一個這樣人設。

顧耀東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畢業後去上海警局當一名普通的警員。

上班的第一天,因為好心讓座遲到了,上級將他分配到了精英一處,一處人嫌棄他不守時,把他關在門外。

最後,被分配到了「差隊」二處,二處的人都不求上進,每天就等著下班,幹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心想要當警察,匡扶正義幫助百姓的顧耀東在他們眼裡就成為了一個笑話。

在這裡他倍受欺負,一腔熱血總會用力過猛,不但沒有立功還幹了許多幫倒忙的事,獎賞沒得到,還經常被責打。

就算如此,他依舊沒有放棄,牢記自己的初衷,每天好好鍛鍊身體,只為在抓捕犯人時可以追得上犯人。

汪國真說:「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曾國藩在參加科舉鄉試時,第一次考試不僅落敗了,文章還被掛在差榜上,用來提醒考生寫文章不能寫成這樣。

他沒有理會上了差榜被眾人嘲笑的聲音,回家發奮苦讀,從失敗中找尋經驗,最後高中。

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只有夢想,夢想有一天會變成幻想。如果你將夢想當作你的目的,從計劃到實施,夢想終會變成現實。

有夢想,在哪裡都是追夢

奇葩說第一季有個議題是,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這是困擾了許多人的難題。

選擇大城市,意味著每個月賺的錢一半貼給了房租,但是大城市裡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選擇小城市,意味著安穩,但是少了許多機會。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房琪,曾是央視主持人。

有一天,她突然燃起了一個想法,想要去旅行做自媒體,希望可以走遍所有美麗的地方。

她放棄了自己努力得來的工作,與老公一拍即合,開始了這段沒有終點的旅途。

誰都不知道,這個新想法會讓她收穫什麼,有可能朝不裹腹。

她卻堅定著自己的想法,剛走上自媒體很難,她沒有團隊,只有她和老公兩個人,為了寫出一份不錯的文案、拍出一個美麗的瞬間,他們總要試很多次。

從一開始的關注量很少,到現在的幾十萬人關注,甚至還賺到了許多的錢,給自己買了一套房子。

她沒有困惑於大城市與小城市的煩惱中,只有一個想法堅定自己的初衷,不管多難每一步都不放棄。

何炅說過:「要得到你必須要付出,要付出你還要學會堅持,並且你要懂得一定來得及。

人無需拘泥於去往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只要你決定了並堅持去做,城市縱使很小也擋不住你散發光芒。

願每個人在花甲之年,回首一生時,都可以說出那句:「我的人生雖有遺憾,但不後悔,因為我努力了。」

作者簡介:莫燦燦,投稿變現營學員,熱愛文字,想用文字溫暖人心的處女座,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只是為了活著:深圳三和大神,一群社會底層的辛酸人
    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三和大神是社會底層人員生活的無奈縮影,日本NHK電視臺拍攝播放的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紀錄片火了。該紀錄片拍攝是的在中國深圳打工者的生活。
  • 三和大神,被甩下的那些人為何喪失了改變的動機?
    他們就是「三和大神」。自2018年被媒體曝光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有人說他們是二流子,也有人說他們是弱勢群體。少有人能像《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新經典·海豚出版社)的作者們(田豐、林凱玄)那樣,通過長達半年的同吃同住,帶著社會學者的專業眼光,去觀察「三和大神」們,從而留下一份紮實的田野調查。
  • 三和大神鹹魚翻身,被名企華為錄取,還娶了廠妹做老婆,人生贏家
    一說到三和大神,好多人的印象都是好吃懶做,不願意進廠做長期工,做日結維持生活,沒有上進心,睡公園,泡網吧,吃著最便宜的飯菜,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三和大神都是這樣的,最近出了個三和大神最靚的仔,大神中最有上進心的人出現,如今應聘華為順利通過,還在廠裡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 別可憐「三和大神」,你又能好多少?
    被現實打敗的「三和大神」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流傳在中國南方地區的諺語,說明家庭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莫大的影響。 「三和大神」的出現是現實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副教授劉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三和大神裡很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從小缺少榜樣。
  • 三和大神正能量,掛壁了也不去偷,鞋子斷了也捨不得扔
    而靠偷東西是肯定不會成大氣的,反而還會成為整個社會的累贅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做好一個人,三觀一定要正。三和大神這位三和大神還說到,「這社會人比人,害的多少打工仔有家,沒臉回.我也是其中一位 哎!」的確,這個社會很現實,求求三和大神別再活在夢裡了,沒有能力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還不努力的人,那誰也救不了你。
  • 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浪跡於「三和大神」中
    (一)「三和大神」已經精準地上了詞條,而曾經作為「大神」之一的我,渾然不知。當年我帶著千多元錢,來到大深圳,只是不想做「巨嬰」,不能啃老!那還不如「三和大神」呢?我是一個人,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了龍華,成了「三和大神」。(二)我是不可能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不可能睡大街的……所以找工作,包食宿,做普工,做保安,一點不假。網上詞條把大神們評為「社會底層」。又說中國最接近「嬉皮士樂園」的地方。曾經的「三和大神」不明白嬉皮士樂園是什麼?查一下詞條。嬉皮士文化的流浪式,公社式……與中產階級格格不入。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工廠打工者提前放假回家過年了,我也好想回家
    小和是深圳三和大神中的一員,說到深圳三和大神他說自己有發言權,因為曾經的他也做過三和大神,來自農村的他初中畢業就開始出來社會打工了,第一個打工的地方便是深圳了,對於農村出來社會的他沒有文憑沒有技術只能從事工廠普工操作工這些崗位和工種。
  • 從「三和大神」到「平成廢宅」:我們為什麼要力保華為?
    網吧一個小時一塊,包夜10元,」掛逼面」4塊一碗,而這些也是「三和大神」可以在這裡「幹一天玩三天」底氣。他們從來不考慮明天的生活,因為這種極端的生活理念,而稱為「三和大神」。曾經沉迷賭博也好,面對高聳的房價覺得人生無望也罷,這群三和大神沉迷在自己的逍遙之中,依靠著臨時工日結的薪水,實現自己「幹一天玩三天的理想」,甚至有人將自己的身份證賣掉,或者去擼各種小額貸款,走上一條不歸路。我們不去評價「三和大神」生活態度的對錯,暫且將視線轉向日本,看看發達國家的「三和大神」有何不同。
  • 每一個三和大神心中都有一個堂吉訶德
    日結工作讓三和大神得以在維持溫飽與維繫生存的「掛逼」之間游離,構成了其存在的基礎。《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一書指出:日結是理解三和青年及三和社會生態的關鍵環節,也是各方破壞規則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途徑。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田豐,長期致力於研究社會分層、社會治理和社會問題。他在一次飯局中得知了三和大神這個群體。於是,他和他的學生林凱玄,在沒有科研基金的支持和政府部門幫助的情況下,決定對三和青年展開研究。這項研究非常困難,他們只能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籌集經費。此外,三和青年對研究者的戒備心很強,因為他們害怕讓三和之外的人知道他們的窘迫處境。
  • 深圳三和大神的4位傳奇人物,其中有一個萬人睡過,你肯定知道
    在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人,一群流浪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們稱他們為「三和大神」。家鄉的熟人社會不想融入,再也回不去;國際大都市紙醉金迷,他們沒有技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卑自憐,靠逃避現實來生存,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這或許就是「三和大神」的精神世界吧!
  • 活著:深圳三和大神為了不餓肚子竟100塊賣掉「身份證」?嘆氣!
    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正如他們所說「幹一天闊以玩三天」,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曾有網友爆料有些大神們忍不住挨餓竟100塊把自己的「身份證」賣了,這樣的違法行為在當地或許是有存在的,我們不能質疑該網友所說是真是假,但當地警方也掛出橫幅提醒市區禁止這樣的行為。
  • 三和人才市場人去樓空,網友:蹭三和大神的熱度是不行了
    三和因三和大神而馳名中外,特別是一部NHK的記錄片讓三和的知名度更是達到了顛峰。如今的三和卻有些冷清,三和一家獨大的日子以成過去,周圍密密麻麻的小中介卻異常熱鬧。三和坐落在深圳龍華景樂市場,第一家開發這片土地的中介機構,當初廠少人多,中介費昂貴;近年來中介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不僅沒了中介費還可以拿返費;三和沒了優勢,二樓的現場招聘會空空如也。
  • 婚後愛上別人該何去何從
    儘管倫理道德層面,婚外戀是不道德的,因為它破壞了家庭的完整和社會的穩定。可婚姻裡因為各種原因愛上別人的人大有人在。婚姻裡愛上別人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蘭如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妻子,在她遇到他之前,沒有人甚至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她會愛上除她丈夫之外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見了他,心生好感。慢慢的她喜歡上跟他聊天,聊愛好,聊煩惱,聊家庭。
  • 三和雙豐麵館老闆,自認為是三和大神的救星,你怎麼看?
    如今的三和人才市大不如前,中介門店都關閉了不少,三和大神也都各奔東西,連巷子裡的雙豐麵館也無法倖免,關門只是遲早的事,因為去消費的都是三和大神,三和大神走了,雙豐麵館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據說4塊錢的一碗麵賣了9年,不過現在漲了一塊錢,不知有多少三和大神吃過這碗面,連我都吃過。老闆確實是個好心腸的人,不過他在視頻裡的一些言論還是有些不妥的,老闆曾在視頻裡面指責政府,沒幫助三和大神;甚至還說如果沒有他的雙豐麵館不知要餓死多少三和大神,自認為是三和大神的救星一樣,這種說法我是不贊同的,網友們也大多不認同這種觀點。
  • 專訪|學者田豐:「三和大神」是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類型
    非虛構領域的關注中,三和大神中的典型被多次塑造過,最近出版的一本《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則是對於他們生活的社區生態一次更為全面的描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田豐的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2019屆碩士研究生林凱玄在三和人才市場「臥底」半年,寫成20餘萬字的研究筆記,並結撰為此書。最近,澎湃新聞專訪了田豐。
  • 三和大神:是好逸惡勞的廢柴青年,還是自得其樂的人生?
    因為我就住在龍華,很難想像在距離我不到5公裡的景樂新村,竟然曾有「三和大神」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一幫90後為主的年輕人,在「頹廢」、「佛系」中揮霍著自己的青春。事實上,景樂新村之所以成為大神的聚集地,是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三和人才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年輕人蜂擁而至。
  • 三和大神日記-2020.10.28
    記錄一種生活,每天更新三和大神的最新動態! 這應該就是三和大神榜樣,30多歲還在挑戰黑廠
  • 盛世螻蟻:三和大神好,掛壁掛到老,無兄無姐妹,孤獨到終老
    昨天偶爾在網上,看到一句關於三和大神的順口溜,調侃之中,飽含辛酸。其實盛世澇寫了這麼多的三和大神,沒有任何歹意。歸根結底,我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看到三和,正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需要幫助。無關金錢,關乎精神。他們是迷惘的一代人,何況,他們還如此的年輕。
  • 三和大神自述:地為床,天為被,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幹一天可以玩三天,地為床,天為被,這便是三和大神!三和大神本來和我們一樣,但由於種種變故,亦或是自己內心的墮落,慢慢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但最終又沉迷於這種模樣不能自拔,以至於後期愛上了這種生活,認為活出了人世間的瀟灑,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家人的看法,別人的笑話,就當過往浮雲,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三和大神也分很多層次,而最終做到地為床,天為被,垃圾堆裡開寶箱的,才是公認的大神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