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為了活著:深圳三和大神,一群社會底層的辛酸人

2020-12-23 騰訊網

導讀

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三和大神是社會底層人員生活的無奈縮影,日本NHK電視臺拍攝播放的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紀錄片火了。該紀錄片拍攝是的在中國深圳打工者的生活。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深證一面是繁華,另一面卻是如此的蕭條。

正文

記錄下的三和大神現狀

中國深圳郊外的龍華新區,有一處大型職業介紹所「三和人才市場」。周圍小巷內,殘破建築物林立,廉價網吧、旅館、雜貨店等百餘家店鋪鱗次櫛比。眾多年輕人或在網吧內瞌睡,或露宿街頭……

在日本三和大神紀錄片裡,介紹到這裡時,便進入到了正題,也就是那些在三和人才市場找工作的年輕人。而鏡頭下介紹的這一群年輕人,他們有一點特殊。

這些年輕人來自外地的務工人員,他們做的是日結的工作,通常140元每天,主要有三種工作,快遞、施工、保安。

「三和大神」當中也有許多人是迫於無奈才做了「三和大神」,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因為處於人生的低潮期,暫時走不出來所以向「三和大神」方向聚攏。

為何不尋找正式的工作踏實活著呢

這些年輕人大多沒有技能,也沒學歷,甚至體檢也不過關,所以很難找到好一點的工作,只能幹體力活。有的討厭工廠的「剝削」,無法忍受苛刻的管理。而有些經歷過黑工廠,因為生產指標、工作時間等問題被剋扣工作,所以不再想在工廠幹,幹點日結的活,比較自由

他們原本對生活要求就不高,吃泡麵,掛麵已經成了常態,而一碗隆江豬腳飯就足夠讓他們覺得無比奢侈了。在三和青年的精神世界裡,只是簡單的想活著,並沒有想著要如何上進改造自己,一有錢就開始放縱自己。

如何改變這個現狀

作為社會底層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一段辛酸往事,何嘗想淪落到此地步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在這個環境融入久了便會讓整個人常態化。

作為他們該如何「翻身」呢,在當今網際網路高速發達的時代裡面,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他們唯有靠自己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找到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從外部世界來看,有關部門也應該重視這個社會群體,提供更多幫助和就業機會。

對於三和大神的世界,你如何看呢?

評論區見分曉!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倡導社會正能量,為小編點讚!

(備註:素材圖片來源網絡,如造成侵權問題,請於30日內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活著:深圳三和大神為了不餓肚子竟100塊賣掉「身份證」?嘆氣!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在繁華的深圳,有這麼一些特殊的人群,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正如他們所說「幹一天闊以玩三天」,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 深圳三和大神的4位傳奇人物,其中有一個萬人睡過,你肯定知道
    導語:深圳不僅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它還是一個包容的大城市。在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人,一群流浪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們稱他們為「三和大神」。家鄉的熟人社會不想融入,再也回不去;國際大都市紙醉金迷,他們沒有技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卑自憐,靠逃避現實來生存,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工廠打工者提前放假回家過年了,我也好想回家
    都說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無論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還是漂泊流浪的異鄉人,他們都能夠在深圳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不相信,在廣東省深圳龍華就常年居住著一群特殊的人群。這群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沒錢了就去找一些日結工資的工作去幹一兩天,然後有一點工資以後就買一點泡麵和一包煙就足夠他們生活好幾天了。如此周而復始的一天天繼續生活下去,或許在別人眼中看來,這是一群好吃懶作,無所事事沒有責任感的年輕人,但是難道他們心中真的沒有夢想,沒有追求,沒有自己渴望的生活嗎?
  • 深圳「三和大神」:幹一天,玩三天,一群年輕人正在「混吃等死」
    即使在一線發達的大城市,也有一圈混吃等死的人。比如說,人人都嚮往的深圳。在深圳的一個"寶地",就有一群做一天,玩三天的大神,每天過著比在老家還安逸的日子。他們工作和住的地方,如果不找尋地圖,單純去轉一趟,都不覺得那是我們眼中光鮮的深圳。
  • 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浪跡於「三和大神」中
    (一)「三和大神」已經精準地上了詞條,而曾經作為「大神」之一的我,渾然不知。當年我帶著千多元錢,來到大深圳,只是不想做「巨嬰」,不能啃老!那還不如「三和大神」呢?我是一個人,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了龍華,成了「三和大神」。(二)我是不可能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不可能睡大街的……所以找工作,包食宿,做普工,做保安,一點不假。網上詞條把大神們評為「社會底層」。又說中國最接近「嬉皮士樂園」的地方。曾經的「三和大神」不明白嬉皮士樂園是什麼?查一下詞條。嬉皮士文化的流浪式,公社式……與中產階級格格不入。
  • 別可憐「三和大神」,你又能好多少?
    三和大神的「喪」和白領的「喪」沒有本質的不同。圖/視覺中國在廣東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被網友們尊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圖/澎湃新聞「三和大神」也曾努力過 ————————五月中旬,日本NHK播出了一部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年輕人們》的110分鐘紀錄片。該片記錄了一群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外徘徊、沒有身份證、沉迷於網吧遊戲、只做薪資日結工作,且早已「紅於網絡」的年輕人。
  • 世相百態:社會底層邊緣人,何以體面地活著?
    總有養尊處優的人,瞧不起活在底層的人。或者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從心理上牴觸著社會上層的人。什麼是社會底層邊緣人?這個概念不能簡單地用職業和收入水平劃分,像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環衛工人、建築工人、工廠打工者等,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社會底層人。
  • 每一個三和大神心中都有一個堂吉訶德
    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評委會01 世上本沒有大神,在三和呆得久了,也就成為了大神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大神,只是與天鬥,與人鬥。——三和往事站長 方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群青年打工者聚攏在了深圳龍華新區景樂新村。他們只做日結工作,幹一天玩三天;白天四處閒逛,晚上睡大街;吃5塊錢一碗的「掛逼面」,喝2塊錢一大瓶的水,抽5毛錢一根的散煙,在臭氣燻天的網吧裡呆到天明。
  • 專訪|學者田豐:「三和大神」是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類型
    我不知道他的姓名,他也不知道我的姓名,只是經常在一起。」這就是三和青年的常態:喪失了名字的所有人聚集在一起,而圍繞著這群人的生存,相關的業態:列印店、廉價的麵館、賣二手衣服鞋子的老太太、烏煙瘴氣的網吧、以床位為居住單位的小旅館等等也聚集於此,這是與深圳的高樓大廈平行的時空,也是很多青年切切實實的人生。深圳龍華三和職介中心人聲鼎沸。
  • 三和大神,被甩下的那些人為何喪失了改變的動機?
    本公號所刊文章,除特別說明外,均為原創每天凌晨5點,深圳三和人才市場的門口,便會聚集起一群特殊的打工者——他們只做日結工資的活
  • 深圳三和大神對比浙江橫店大神,不相上下,網友:都是為了生活
    如今一想到普工人嚮往的地方,無非就是浙江橫店和深圳三和,這裡是更多年輕人追求夢想的地方,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工廠眾多,各行各業處於發展中,有更多的創業和就業機會,工資也是排名全國第二,吸引了更多有夢想的人前來淘金。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許多媒體渲染「三和大神」們「幹一天玩三天」,以極低的收入過日子的事跡。三和真的是自媒體所渲染的「黑色桃花源」嗎?他們為何會在城市裡「混吃等死」?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
  • 三和大神的「掛壁」3件套:2元的大水,4元的掛麵,5毛錢的煙
    動作,犀利哥的弟弟,新一代三和大神領軍人物之精神領袖從此橫空出世一一皮褲哥。三和大神的寫照,讓眾多人看了心酸,眾多打工者稱口中所謂的三和大神其實也就幾十塊錢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為什麼這麼多人就看著呢?給他買煙,買一頓飯,有啥用?
  • 深圳「三和大神」揭露真實的生活態度: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
    在深圳日新月異的發展背後,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秘地方,一群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態度,營造出與眾不同的另類人生。他們的生活理念是:「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一頓飯,抽兩毛錢一根的散煙,睡網吧或旅館的上下鋪,只要兜裡有上網的錢,就絕不去打工。」
  • 盛世螻蟻:三和大神好,掛壁掛到老,無兄無姐妹,孤獨到終老
    昨天偶爾在網上,看到一句關於三和大神的順口溜,調侃之中,飽含辛酸。其實盛世澇寫了這麼多的三和大神,沒有任何歹意。歸根結底,我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看到三和,正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需要幫助。無關金錢,關乎精神。他們是迷惘的一代人,何況,他們還如此的年輕。
  • 深圳三和大神,風餐露宿街頭,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深圳是一個適合追夢的城市,許許多多的打拼者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無非就是尋求一個好的機遇,很多人的第一站奔忙在龍華汽車站和三和人才市場一帶,那裡的消費相對便宜,周圍小巷內,廉價網吧、旅館、雜貨店等應有盡有,令人意外的是,這裡竟然有一些打工者在這裡風餐露宿街頭,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 年關難過,三和大神扎堆找日結,一天八十搶著幹
    三和大神一詞的含義已經超出了地理範圍,不僅僅是深圳的三和大神,在上海,在廣州,在電子廠較多的地方,都有這樣一群三和大神,遊走於不同工廠之間,特點是都幹不了幾天就跑路,靠日結維持生活。在江蘇崑山,也有這樣一群三和大神,因為崑山也有很多電子加工廠,因此成了眾多老哥找工作的聚集之地。隨著年關將近,一些老哥開始了「飢不擇食」,有一名老哥如此寫道:老哥們搶著去,排不上號,一天八十都有人做,太難了,天氣又冷,這個地方不適合打工了,到處坑,崑山,想要來的還是別來了,以後這裡不適合打工了。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打工留下一身傷,做不了長期工只能幹日結
    三和大神為什麼只幹日結,那是因為身體已經垮了!想當年我在上海乾日結的時候,去服裝加工廠搬牛仔褲,那一袋得有200斤,一天就把腰壓彎了,從四樓搬到車上就三四個人,把大車裝滿,本來遇計幹十小時的,結果六七小時就把活幹完了,一人拿了100多把,幹一天,把腰傷了,好久幹不了重活,那時候,是真的雪上加霜。
  • 社會最底層的「三和大神」該何去何從?
    這些是大城市的一個特色,但是在令人嚮往的暮色下,還有這麼一群人。微博裡《豈不懷歸:三和青年的調查》宣傳語用這麼一段話來描述他們:在深圳龍華的一處角落,有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他們只做工作日結的活,幹一天玩三天,吃一天餓三天;白天四處遊逛,晚上睡大街;吃五元一碗的麵條,抽五毛一根的煙。
  • 專訪|田豐:「三和大神」的是是非非,勾連起中國發展問題的角落
    採寫 | 徐悅東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