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華三和大神:打工留下一身傷,做不了長期工只能幹日結

2020-12-23 騰訊網

三和大神為什麼只幹日結,那是因為身體已經垮了!想當年我在上海乾日結的時候,去服裝加工廠搬牛仔褲,那一袋得有200斤,一天就把腰壓彎了,從四樓搬到車上就三四個人,把大車裝滿,本來遇計幹十小時的,結果六七小時就把活幹完了,一人拿了100多把,幹一天,把腰傷了,好久幹不了重活,那時候,是真的雪上加霜。不是不去幹活,而是身體垮了,幹不了了,到現在幾年過去了腰還沒好呢。

身上有疾病的人,一般長期坐或者長期站著都受不了。然而做日結就可以緩解這種工作的壓力,大部分的山和大神都是迫不得已。

很多人都說三和大神做日結一天十多個小時工作,才換來一百來塊錢的報酬,一年下來省吃儉用才三萬來塊的積蓄,能幹嘛?我細想想確實不能幹嘛?但是如果啥都不做就只等餓死,更沒有出路。

其實我們普通人和他們從本質上也沒什麼分別,都是為了活著才選擇工作,只不過我們多了一層家庭負擔,必須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來維持家人生活,就算是工作中有再多的不公,也只能默默的承受著。而他們只需養活自己就好了,在工作上有不公可以據理力爭,所以感覺他們比我們活得有尊嚴,他們只是做了我們中年人不敢做的事情而已。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知道的太多就越絕望,我們芸芸眾生只不過是工具人而已,三和大神還好,無壓力,比起那些沒技術沒學歷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養活一家子的人要幸福多了,往往精神壓力會摧毀一個中年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工廠打工者提前放假回家過年了,我也好想回家
    都說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無論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還是漂泊流浪的異鄉人,他們都能夠在深圳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不相信,在廣東省深圳龍華就常年居住著一群特殊的人群。這群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沒錢了就去找一些日結工資的工作去幹一兩天,然後有一點工資以後就買一點泡麵和一包煙就足夠他們生活好幾天了。如此周而復始的一天天繼續生活下去,或許在別人眼中看來,這是一群好吃懶作,無所事事沒有責任感的年輕人,但是難道他們心中真的沒有夢想,沒有追求,沒有自己渴望的生活嗎?
  • 年關難過,三和大神扎堆找日結,一天八十搶著幹
    三和大神一詞的含義已經超出了地理範圍,不僅僅是深圳的三和大神,在上海,在廣州,在電子廠較多的地方,都有這樣一群三和大神,遊走於不同工廠之間,特點是都幹不了幾天就跑路,靠日結維持生活。在江蘇崑山,也有這樣一群三和大神,因為崑山也有很多電子加工廠,因此成了眾多老哥找工作的聚集之地。隨著年關將近,一些老哥開始了「飢不擇食」,有一名老哥如此寫道:老哥們搶著去,排不上號,一天八十都有人做,太難了,天氣又冷,這個地方不適合打工了,到處坑,崑山,想要來的還是別來了,以後這裡不適合打工了。
  • 三和大神鹹魚翻身,被名企華為錄取,還娶了廠妹做老婆,人生贏家
    一說到三和大神,好多人的印象都是好吃懶做,不願意進廠做長期工,做日結維持生活,沒有上進心,睡公園,泡網吧,吃著最便宜的飯菜,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三和大神都是這樣的,最近出了個三和大神最靚的仔,大神中最有上進心的人出現,如今應聘華為順利通過,還在廠裡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 深圳三和大神,風餐露宿街頭,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深圳是一個適合追夢的城市,許許多多的打拼者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無非就是尋求一個好的機遇,很多人的第一站奔忙在龍華汽車站和三和人才市場一帶,那裡的消費相對便宜,周圍小巷內,廉價網吧、旅館、雜貨店等應有盡有,令人意外的是,這裡竟然有一些打工者在這裡風餐露宿街頭,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 只是為了活著:深圳三和大神,一群社會底層的辛酸人
    導讀 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 深圳三和大神對比浙江橫店大神,不相上下,網友:都是為了生活
    深圳三和作為深圳最大的中介公司,深圳各個角落都有三和的身影,總部位於龍華那邊,來深圳有夢想的人第一站就是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希望從這裡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於是好多人通過三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先做著走一步算一步,從三和市場介紹工作的一般都是工廠流水線,管理嚴格,每天重複把一道工序做幾千遍,吃飯,睡覺,上班,這就是一天的工作生活,深圳這邊一般都是不包吃,一月下來都沒多少錢,而且做在久也還是這樣的工作,離自己的夢想太遙遠,於是就果斷辭職重新尋找方向,轉來轉去感覺深圳所有普工的工作都是這樣的,賺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慢慢的放棄了夢想,畢竟還要生活,深圳三和市場日結工很多
  • 每一個三和大神心中都有一個堂吉訶德
    ——三和往事站長 方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群青年打工者聚攏在了深圳龍華新區景樂新村。他們只做日結工作,幹一天玩三天;白天四處閒逛,晚上睡大街;吃5塊錢一碗的「掛逼面」,喝2塊錢一大瓶的水,抽5毛錢一根的散煙,在臭氣燻天的網吧裡呆到天明。
  • 活著:深圳三和大神為了不餓肚子竟100塊賣掉「身份證」?嘆氣!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在繁華的深圳,有這麼一些特殊的人群,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正如他們所說「幹一天闊以玩三天」,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 從「三和大神」到「平成廢宅」:我們為什麼要力保華為?
    三和人力市場(以下簡稱三和市場)位於深圳市龍華新區,憑藉著低廉的生活成本,成為深圳低收入人員的聚集地。網吧一個小時一塊,包夜10元,」掛逼面」4塊一碗,而這些也是「三和大神」可以在這裡「幹一天玩三天」底氣。他們從來不考慮明天的生活,因為這種極端的生活理念,而稱為「三和大神」。
  • 別可憐「三和大神」,你又能好多少?
    三和大神的「喪」和白領的「喪」沒有本質的不同。圖/視覺中國在廣東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被網友們尊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圖/澎湃新聞「三和大神」也曾努力過 ————————五月中旬,日本NHK播出了一部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年輕人們》的110分鐘紀錄片。該片記錄了一群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外徘徊、沒有身份證、沉迷於網吧遊戲、只做薪資日結工作,且早已「紅於網絡」的年輕人。
  • 天冷了,深圳龍華「流浪漢」還睡在街上,早已忘了回家的路
    冬天來了,深圳「三和大神」瑟瑟發抖,可以不吃飯,不能沒有酒在深圳龍華,有那麼一群人,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三和大神」。他們每天穿梭在龍華的街頭,即便沒錢也不願意去工作,他們更喜歡那種風餐露宿生活。實在不行就去做下臨時工,但是近期深圳三和人力資源倒閉了,三和大神唯一的窩也沒了,只能夠棲息在街頭。以前三和人力資源鼎盛的時候,養活他們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雖然不會活得特別好,但是也能夠解決一日三餐。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許多媒體渲染「三和大神」們「幹一天玩三天」,以極低的收入過日子的事跡。三和真的是自媒體所渲染的「黑色桃花源」嗎?他們為何會在城市裡「混吃等死」?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
  • 穿女裝的「三和大神」
    張哲沒有想,想也不可能。他直奔龍華公園。龍華公園對他來說,是夢開始的地方。與張哲約見的第一天,7月9日的晚上10點多,他就領我到了龍華公園。儘管時間已晚,龍華公園的熱鬧不減。雖然是深圳的遠郊,亦是車流如注,人群絡繹。公園裡有一處高塔,燈火通明,張哲指了指那,又說了一遍:「夢開始的地方啊。」龍華公園的所在,在網上有另一個名字:三和。
  • 100塊錢賺1天花3天,沒錢才幹活的三和大神,日子太難過
    01睡廉價旅館,喝兩塊錢一瓶的礦泉水,三和大神的生活真的是自由嗎?2018年日本的NHK電視臺曾經播放過一檔紀錄片,拍攝地點是在深圳龍華新區的「三和人才市場」,而拍攝的內容,自然就是每天在三和市場中依靠日結工作而勉強度日的年輕人的生活。
  • 專訪|學者田豐:「三和大神」是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類型
    外界或許更多地看到三和青年因為困窘而表現出的種種不體面:以最廉價的生活成本維繫的生存時,他們常常身無長物:一身已經酸在身上的衣服,和衣躺下的床位也是無數人的汗漬、汙垢浸透了的……和這種生活相「匹配」的是近乎墮落的精神狀態:疲懶地寄生在網吧;拿著僅有的錢賭博;不得已時賣掉身份證、微信號與手機;到最山窮水盡時算計和偷盜……而如我們所知道的,人是絕無可能在一個長期壓抑的、感受不到任何溫暖的地方存在的
  • 深圳「三和大神」揭露真實的生活態度: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
    在深圳日新月異的發展背後,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秘地方,一群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態度,營造出與眾不同的另類人生。他們的生活理念是:「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一頓飯,抽兩毛錢一根的散煙,睡網吧或旅館的上下鋪,只要兜裡有上網的錢,就絕不去打工。」
  • 專訪|田豐:「三和大神」的是是非非,勾連起中國發展問題的角落
    採寫 | 徐悅東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
  • 三和大神:是好逸惡勞的廢柴青年,還是自得其樂的人生?
    因為我就住在龍華,很難想像在距離我不到5公裡的景樂新村,竟然曾有「三和大神」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一幫90後為主的年輕人,在「頹廢」、「佛系」中揮霍著自己的青春。事實上,景樂新村之所以成為大神的聚集地,是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三和人才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年輕人蜂擁而至。
  • 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浪跡於「三和大神」中
    (一)「三和大神」已經精準地上了詞條,而曾經作為「大神」之一的我,渾然不知。當年我帶著千多元錢,來到大深圳,只是不想做「巨嬰」,不能啃老!那還不如「三和大神」呢?我是一個人,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了龍華,成了「三和大神」。(二)我是不可能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不可能睡大街的……所以找工作,包食宿,做普工,做保安,一點不假。網上詞條把大神們評為「社會底層」。又說中國最接近「嬉皮士樂園」的地方。曾經的「三和大神」不明白嬉皮士樂園是什麼?查一下詞條。嬉皮士文化的流浪式,公社式……與中產階級格格不入。
  • 深圳三和大神的4位傳奇人物,其中有一個萬人睡過,你肯定知道
    導語:深圳不僅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它還是一個包容的大城市。在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人,一群流浪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們稱他們為「三和大神」。家鄉的熟人社會不想融入,再也回不去;國際大都市紙醉金迷,他們沒有技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卑自憐,靠逃避現實來生存,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