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很多人都會有皮膚瘙癢。「如果出現皮膚瘙癢,請及時就醫,配合適當的治療,瘙癢可逐漸好轉。」南京市第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子海提醒,切忌自己隨意用一些止癢藥膏,以免出現過敏或感染。
通訊員魏林玲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任紅娟
一天晚上,李女士突然感覺小腿瘙癢無比,撓出血痕才好一點。李子海接診後發現,李女士後背和小腿皮膚已經撓得結疤,有的還是新鮮的血痕。
李子海介紹,像李女士這樣的皮膚瘙癢,是因為皮膚物理屏障受損導致的。她解釋,人體皮膚上分布著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的皮脂腺,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對皮膚有著天然的滋潤、保護作用。進入寒冷的冬季,人體為了保存熱量維持體溫,皮膚毛細血管會收縮,血流量減少,汗液、皮脂的分泌隨之減少,皮膚容易處於乾燥狀態。如果不注意防護,皮膚就會出現瘙癢、脫屑。如果反覆搔抓,久而久之,還會演變成溼疹或神經性皮炎,增加治療難度。
「皮膚瘙癢的預防遠比治療要重要。」李子海建議,第一,要保持皮膚溼潤。在秋冬乾燥季節,皮膚的保溼非常重要。浴後塗上護膚霜、保溼乳之類的護膚品,千萬不能怕麻煩。塗抹的時候,可以輕輕按摩,使護膚霜、保溼乳很好地浸入皮膚,效果會更好。
第二,洗澡水溫不要太高、次數不要太勤。水溫太高、洗澡太勤會帶走更多的皮脂腺,從而加重乾燥瘙癢的症狀。水溫控制在37-40℃為宜,洗澡時間也不宜太長,同時避免使用鹼性的香皂、沐浴液等。
第三,忌撓抓。癢,怎麼辦?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撓抓。但是撓抓會使皮膚不斷遭到刺激,越抓越癢,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而且還容易損傷皮膚,引發感染。
第四,貼身衣服宜棉織品、飲食宜清淡。內衣應以純棉材質為宜,寬鬆舒適,避免摩擦。飲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忌菸酒、濃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