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雨季過後,公園裡經常可以看到蝸牛,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淡淡的液體痕跡,輕輕觸碰它們柔軟的身體,便會縮回殼中,許多小朋友看到這種可愛的動物,會撿起來玩。其實蝸牛也是一道可口的美食,吃蝸牛佩服非洲人,當地蝸牛差點滅絕,多虧專家來幫忙。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蝸牛這道美味了,在古籍《禮記》中記載的「蝸羹」,就是用蝸牛熬製的,蝸牛的肉味鮮美,蛋白質含量高,在國際上蝸牛與鮑魚、乾貝、魚翅齊名,被稱為美食界的「軟黃金」,屬於高端的食材。你可能會好奇,作為「吃貨」的中國人,在吃方面一向是名列前茅,為什麼吃蝸牛就輸給了非洲人?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蝸牛的品種不同,中國的蝸牛個頭小,吃起來還不夠塞牙縫,所以中國人也就對吃蝸牛不屑一顧。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許是這裡的土壤比較肥沃,蝸牛在非洲個頭都長得比較大,特別是在加納這個地方,當地的蝸牛一般都長到18cm,最大的據說可以達到30cm,這麼大的目標,當然逃不過被吃的命運了。
蝸牛是加納人的一種重要蛋白質來源,當地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吃蝸牛,在大街小巷也可以看見許多賣蝸牛的攤子,他們還把蝸牛列為國菜。如果你去加納旅遊,當地人一定會拿出他們引以為傲的蝸牛款待,他們對蝸牛的做法也很多,比如蒜蓉、紅燒、碳烤等,總有一種口味適合你。
加納蝸牛的繁殖力很強,每隻蝸牛一年大約產下1200顆卵,不過由於近幾年當地森林被大量開採,蝸牛的數量急據下降,甚至達到了瀕臨滅絕,對此加納人也十分擔心,害怕以後再也吃不到這道美食了,後來他們請來了專家指導他們人工養殖,多虧專家來幫忙,讓他們可以繼續吃上美味的蝸牛。
你是不是也流口水了,也想嘗嘗這道人間美味,建議大家要選擇人工養殖的蝸牛,人工養殖的相對來說乾淨衛生,也可以到一些有提供蝸牛的高檔餐廳,體驗一個這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