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室,廳堂陳設,捲雲紋夾頭榫雲頭帶拖泥翹頭案

2020-12-17 閒適齋攬勝

捲雲紋夾頭榫雲頭帶拖泥翹頭案

規格:230*56*86cm

翹頭案是條案的一種,無束腰,因案面兩端有翹起而得名,俗稱飛簷飛角。翹頭案的形式多種多樣,別具風貌,器型成熟於明代,興盛於清,明式作品灑脫自然,清式作品大氣實用。按做法來分,則有夾頭榫和插肩榫之分。翹頭案具有穩重端莊的特點,是一種極其風雅的家具,常被文雅之士用作書牘文案和擺設裝飾,充分展現出雅而尚禮、文不失秀的審美境界。

此件翹頭案整體光素,獨板案面,寬度深厚,氣勢雄渾,造型別致,予人沉穩大方的感覺,令人過目難忘,可體現出主人高級的審美情趣。案子精選大紅酸枝二膘老料製作,案面攢框鑲嵌獨板,板芯選花紋細膩的硬木獨板,面板厚度1.2公分,面框5.5公分厚度,用料厚重。案面起冰盤沿,別具一格的是至兩頭處冰盤沿線上揚,配合上方厚拙穩重的翹頭,剛中寓柔,令人嘆服。翹頭案板足為面,兩端接翹頭,翹頭末端圓潤,不做尖角,考究至極。

面下採用夾頭榫結構,設牙板邊緣起線,牙頭為捲曲的捲雲紋,線條典雅,此案四條腿足自上而下垂於地面,通體起陽線,與上方牙板中的線條保持協調。兩腿之間有擋板,中部花式開光,鏤空雕刻如意紋飾,舒朗大方,並加以相同制式的線型結構固定,兼具裝飾功能,底部腿足間帶拖泥。

此案其用料貴重,器型龐大,雕刻質樸,其翹頭平面轉角處,圓轉順暢,處理極佳。將一個案面處理的凝重而不失於笨重,挺拔而不失於僵硬,此為經典代表,陳設廳堂雅室,再現此件家具主人的審美高度。#古典家具#

喜歡的朋友可以下方評論留言,並關注本號,每天更新家居空間美物!

相關焦點

  • 王世襄舊藏奧氏黃檀夾頭榫捲雲如意紋平頭案「經典復刻」
    這批明式家具,如今已入藏上海博物館,而這款夾頭榫捲雲如意紋平頭案,王世襄先生給它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圖乙35。留了一席之地。諸君飲勝 我乃酒中仙這款夾頭榫捲雲如意紋平頭案在古代,乃為文人飲酒宴客之所用。在中小型的明式長方形桌案中,除窄長的條桌,條案外,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酒桌和半桌。
  • 文房雅器,萬字錦地紋,紫檀雲頭夾頭榫平頭案
    此案為典型帶素麵耳形牙頭平頭案的變體,其設計源自古代中國建築大木樑架的造型與結構。此平頭案復刻故宮收藏款,以名貴的印度小葉紫檀高油密拆房老料為材,案子採用全榫卯工藝製作。此案最經典之處在於桌面,案子的案面格角榫攢邊框打槽裝萬字錦面心,採用幾百塊的小料,榫卯拼接成萬字錦地紋的圖案,邊抹呈毗盧帽形,由上到下縮進,至底壓一道細緻的窄平線,抹頭可見明榫。
  • 從宋到明,夾頭榫案的四種進化形式
    在明式家具中,豐富多變的牙頭和雕飾花紋賦予了桌案活潑靈動的性格,而在明式之前,夾頭榫的結構經歷了四次進化式的蛻變。夾頭榫是案形結體家具中最常用的一種結構,明式的做法是,在四足上端開口,嵌夾一條橫木,即所謂「牙條」。
  • 凝盈一色|2020香港蘇富比重器拍賣,黃花梨翹頭案6000萬奪魁!
    」凝盈一色」專場拍賣成交的家具精品如下:TOP1 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夾頭榫獨板面雙鳳擋板帶託子翹頭案尺寸:88 x 289.3 x 58.5 cm 估價:HK$4,000,000 -此案鑲寬材獨板面,夾頭榫結構,牙頭、文件板透雕雙鳳紋,用料厚重勻稱,堅實緻密,造型高大簡樸,線條優美。翹頭案於室內的布局多樣,可擺放於廳堂,陳設古玩彝器,或書房中用作畫案。
  • 古樸雋永,印度小葉紫檀,夾頭榫二聯屜平頭案
    夾頭榫結構,製作甚為考究,案面為標準的格角榫攢框,鑲嵌兩拼的面板,面板光澤內蘊,質若箋紙,文雅非凡。案面內外做圓角,邊抹冰盤自中上下斂,至底壓非常窄邊線。屬於甚為考究的做法。刀牙板,搜挖弧度甚大,牙頭稍闊碩,圓中帶方,形成一道優揚的曲線,挑頭短而牙頭長,頗得古樸意趣。 中間安並列的抽屜兩具,屜門光素無紋,僅在屜門中間安圓形拉環,甚為素雅。
  • 明式家具在《唐伯虎點秋香》裡的款式和陳設,您了解嗎?
    更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明式家具,種類款式多樣,陳設和搭配古意盎然。加上那個年代樸素的拍攝,看電影時頗有點穿越到明代的意思。筆者一直想做一番梳理分析,以方便我們學習和借鑑。下面結合電影截圖和相關書籍材料簡述如下,認知有限,錯誤之處請讀者多多批評。首先來看華府廳堂裡面的家具。華府廳堂裡的家具陳設非常經典,主位是我們所說的「中堂」。
  • 明清家具推薦—傳統家具的合理陳設,生活空間的點綴藝術
    01廳堂廳堂是一戶人家活動和待客會友的場所,陳設講究莊重氣派,家具造型和擺放則要體現主次尊卑長幼分別的倫理。廳堂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其陳設和裝飾營造出的氛圍,反映出主人的學識、氣質、品位和修養。清代早期 楠木翹頭案
  • 古老的中國家具——翹頭案
    案面兩端裝有翹起的飛角,故稱翹頭案。明清時期主要是供陳設廂的承具。故翹頭案大多設有擋板,並施加精美的雕刻。由於擋板用料較其他家具厚,常作鏤空雕,故不少雕刻是中國明朝家具木雕的優秀代表。翹頭案,是條案其中的一種形制,無束腰,且案面兩端有翹起,俗稱飛簷飛角。
  • 萬字錦地紋,夾頭榫小平頭案,紅木家具
    萬字錦地紋夾頭榫帶屜板小平頭案此案有兩種材質可選,分別為白酸枝和緬甸花梨木。可當小平臺案或小酒桌使用,高度80,寬度38,長度70公分。案子採用全榫卯工藝製作,最經典之處在於桌面,採用幾百塊的小料,榫卯拼接成萬字錦地紋的圖案,錦地紋,即錦紋,是中國漢族傳統紋飾圖案之一。是由一種圖形或多種圖形連續重複構成,其構成的圖形可以是十字、卍字、回字、花卉、幾何圖形等。由於工藝複雜,圖案美觀,一度受到大眾的喜歡。
  • 明清家具,陳設有法,彰顯古人審美品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明清家具流傳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因其器型美觀、選材精良、結構科學,成為家具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非常經典的陳設風格,而室內陳設是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直至今日這股復古之風,仍被人們不斷效仿、還原。
  • 紅木家具——古代的文人意境
    古代文人的審美標準 古人對家居第宅的布局陳設是十分考究的,在諸多著述中,詳細描述了對廳堂、山 齋、丈室、佛堂、茶寮、琴室及庭除、樓閣等建築形式的設計和布置,體現了很高的文化和美學修養。 明 仇英 桐陰晝靜圖(局部) 道家主張「天人合一」、「自然無為」、「以少總多」的思想理念,對古人家居文化有很深刻的影響。 明代的家居布局和室內陳設,集傳統之大成,極具文人氣息。
  • 古韻之如意雲紋翹頭案
    翹頭案,是一種極其風雅的家具,常用來擺放文玩、畫軸,具有穩重端莊的特點,充分展現出雅而尚禮、文不失秀的審美境界。莊嚴、大氣、沉穩之態古代中堂文化,講究莊重、對稱、和諧,而翹頭案,則是中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器,也有著傳統上的固定陳設。
  • 明式經典款家具,小葉紫檀鑲海南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印度小葉紫檀鑲嵌海南黃花梨《平頭案》規格:92*32*75cm桌案類家具在文人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平頭案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樣式,至遲在宋代已經成型,諸如《蕉陰嬰戲圖》、《文會圖》、《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平頭案的身影。
  • 無須擔心原皮殼,捲雲翹頭案已老到骨子裡
    夾頭榫、捲雲紋,皮殼淺得發白,此次探訪之旅見到的首件家具,是一張兩米六長的翹頭大案。 牙條通長,牙頭鎪捲雲,扁圓夾珠,縫隙掏得乾乾淨淨。雲頭造型飽滿、線型張弛有度,效果可與黃花梨工相比。
  • 經典雋永,螭龍紋,夾頭榫刀牙平頭案
    紫光檀鑲緬花 夾頭榫刀牙平頭案規格:128×41×81.5cm中國傳統家具發展到明至清前期,達到頂峰的黃金時代案為方材,桌面以格角榫攢邊打槽平鑲獨板面心,面板為緬甸花梨水波紋,紋理清晰美觀,素雅可人。下有四根穿帶出梢支承。抹頭可見明榫。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線。夾頭榫結構,帶側腳的圓材腿足上端開口嵌夾帶榫接合的耳形牙頭的牙條,再以雙榫納入案面邊框底部。刀牙板在夾頭榫兩側各鏟地浮雕螭龍銜草紋,象徵富貴吉祥。
  • 文人家具
    文人家具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以「雅」為重,並不以其價高或珍稀作為選擇的首要條件。以筆筒為例,文氏以為:湘竹、栟櫚者佳,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紫檀、烏木、花梨亦可間用,忌八稜花式。明晚期  黃花梨三彎腿榻局部文人家具在「雅」的原則下,也必須滿足「實用」與「舒適」這兩大功能,這也可能是區別宮廷家具或民間家具的主要標誌之一。
  • 捲雲紋牙頭萌萌的,黃花梨佛桌別致清新
    黃花梨小佛桌,長64寬31高26.8釐米,造型可愛有趣,還帶一具小抽屜,與常見的明式案子有所區別。 佛桌為案式,插肩榫結構,邊抹格角攢框,面心獨板,冰盤沿內收壓邊線。牙條寬大,輪廓壺門形,中間分心花,沿邊起陽線,和腿足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