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你怎麼了?為什麼要這麼多衛生紙,貪小便宜的行為請適可而止

2020-12-07 璐凡說歷史

近日,在一個車站的公廁外面,一位大媽正瘋狂地扯著衛生紙。一扯一大條,扯了好半天,看了看手中的「戰利品」,大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正巧一位大爺從廁所裡出來,大媽一看有人來了,抱著「戰利品」就撤退。

難以想像在2020年還有人買不起衛生紙,這位大媽的行為,也著實讓人感到噁心。如果你是要來上廁所的,那就抽點紙用吧,可是你這是要幹什麼?為什麼要用這麼多衛生紙?

現實生活中,這種愛貪便宜的人不在少數。前幾年一些地區就經常出現公廁的紙被拿光的現象,最後發現「犯人」都是附近的一些愛貪便宜的大媽和大爺。為了拿這麼點衛生紙,他們甚至還在內部展開競爭,看看誰起得早。

問他們為什麼要拿這些衛生紙,難道家裡衛生紙不夠用嗎?她們還會理直氣壯地說,衛生紙放在這裡,幹嘛不用啊?東西還怕多嗎,用不完就先攢著啊!我既沒謀財,也沒害命,你們至於管這麼多嗎?

還有超市裡的免費塑膠袋,因為不要錢,一些人去趟超市就喜歡薅一點,似乎不拿自己就吃了很大的虧。有人甚至還炫耀說自己家裡就沒買過衛生紙和垃圾袋。不僅不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反而覺得很自豪,要在什麼環境下才能形成這樣的心態!

為什麼愛貪小便宜

究其原因,愛貪小便宜的大多數都是老一輩的人,他們生活的年代物資匱乏。在形成價值觀的年紀,卻一直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各種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從這時候起就被埋藏在潛意識裡了。

在那個時候他們就或多或少感受過貪小便宜的快感,隨著年齡漸長,已經養成了習慣。每次去超市看到瓜子都忍不住嗑兩個,看見包裝糖也忍不住來一顆,甚至連片菜葉子都不肯放過。

這種行為,在旁人看來實屬噁心,完全就是一副市儈小人的姿態。

但在他們眼裡,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超市裡反正有那麼多,自己吃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不拿也有人拿,與其便宜了別人,不如方便了自己。反正是「」便宜嘛,不殺人不犯法,也沒有礙著誰,要是不拿一點可真是對不起自己。但是真的沒事嗎?

你也涉嫌違法了

他們可能覺得一卷衛生紙不值幾個錢,所以全部拿走也沒關係?事實恰恰相反。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只是偷一卷衛生紙,沒有人想要追究,要是追究的話也不太好判定嚴重程度,頂多就批評教育一番。但是如果因為少了這卷衛生紙影響了後面很多人上廁所,那就不太好說了。

日本之前有一位男子偷拿一卷30日元的衛生紙,竟被罰款20萬日元。如此恐怖的罰款金額,足以體現日本對偷竊行為的嚴厲打擊。

請停止貪小便宜

我們要想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除了要提高人口素質外,也應該加大懲罰力度,不能讓那些愛貪小便宜的人繼續把這當作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偷一卷衛生紙也是偷!

如果你身邊還有那些愛貪小便宜的人,還請讓他們明白,公共物品並不是為某一個人服務的,我們沒有資格獨自佔有。過去都講人窮志不窮,現在生活富裕了,物質豐富了,為什麼志卻窮了呢?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身處在社會中,自然要遵守規矩,過去養成的習慣,都可以改過來,還請保持做人的原則,不是自己的堅決不拿。

相關焦點

  • 衛生紙雙城記:覺得囤貨不對,為什麼還會買那麼多
    「非典」(SARS)疫情時的白醋和板藍根、福島核事故時的鹽、以及此次新冠疫情時的衛生紙,我們在生活中也已經見證過了恐慌掃貨的瘋狂。首先要確認的一點就是,遇到危難時的這種掃貨行為,是十分正常的,是人類的本性。哥倫比亞大學的消費心理研究者希爾帕馬丹(Shilpa Madan)指出,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人們的自保意識會上升,一切行動以保證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為目標。
  • 為什麼最搶手的是衛生紙
    全球疫情蔓延,多國民眾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為什麼最搶手的是衛生紙3月17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米爾布雷市的一家超市,貨架上的貨物所剩無幾。新華社發 (李建國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沒人能想到,一向難登大雅之堂的衛生紙卻頻成新聞主角。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人們湧進超市,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最搶手的竟然是衛生紙。為什麼是衛生紙?這背後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心理呢?
  • 這5種行為,在悄悄「損耗你的福氣」,要儘快停止
    如果不懂得珍惜,一個人的福氣也會因一些不當行為而逐漸損耗。安哥認為,以下這五種行為,會悄悄損耗你的福氣,一定要儘快停止。第一種行為:胡亂發脾氣胡亂發脾氣是最損耗福氣的一種行為。人人都有脾氣,也不可能完全不發脾氣,但當發脾氣變成家常便飯就會有極大的傷害。胡亂發脾氣,首先傷害的是自己。
  • 求問:你們為什麼都去搶衛生紙?
    圖片來源於Twitter,版權屬於原作者要說,搶洗手液酒精囤點米糧零食,還算合理,但是搶衛生紙......總給人一種不著邊際的感覺,畢竟哪怕是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也沒出現衛生紙緊缺,大家爭搶的畫面啊。你說是當「衛生紙俠」拯救世界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或者是裹上衛生紙當做自製「防護服」吧,但是許多歪果仁戴口罩都沒那麼積極啊?反正,無論如何,「廁紙危機」這件事,就先在較早出現疫情的日本開始了。
  • 辟穀是怎麼回事那,怎麼現在這麼多人喜歡
    可是到了現代社會辟穀被拿來作為一種減肥手法,真是暴殄天物,最重要的是作用還不大,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正確的認識辟穀那?一、切莫拿辟穀當成減肥辟穀確實可以有減肥的功效,尤其近些年這種辟穀減肥班數不勝數,但是辟穀減肥這種行為完全是弊大於利的行為,屬於殺雞取卵,為什麼這麼說的?
  • 衛生紙多到要出口,日本人為什麼還要跟風搶購?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文 |李丹來源 | 公開參考(ID:gongkaicankao)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截至3月15日,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7萬。
  • 「紙短命長」啊……衛生紙、紙巾紙,差不多?不能混用!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ID:rmrbwx)「一路風景一路歌」(ID:cozydream)「央視財經」(ID:cctvyscj)、微博@人民日報紙巾家家都有,但你選對了嗎?面巾紙和衛生紙差別那麼大用錯就麻煩了!
  • 白色的衛生紙和黃色的衛生紙哪個好?為什麼?都是怎麼來的?
    衛生紙,我們每家每戶每一天都在使用。而且大家應該也都有這個印象,就是以前用的衛生紙都是白色的,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一種黃色的衛生紙。其實很多朋友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沒有考慮到這兩種紙哪種好?哪種不好?現在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白色的衛生紙和黃色的衛生紙哪個好?衛生紙的生產過程衛生紙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如下幾大類:第一類是原木也就是一些樹木。
  • 進產房前,為什麼產婦要自帶「衛生紙」?你真的懂嗎?
    這個時候很多寶媽都會告訴你準備一種意想不到的東西就是衛生紙。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進產房前,為什麼產婦要自帶「衛生紙」?你真的懂嗎? 1.內檢時使用 在臨近分娩前,醫生都會對孕媽進行一次內檢,主要是為了判斷孕媽宮口張開的情況,這個檢查中就會使用到紙巾,在檢查前,醫生會在孕媽的臀部下方墊上衛生紙
  • 大媽撿一個箱子被判賠32萬,有人說佔小便宜吃大虧,你怎麼看?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大媽或者奶奶輩,表面看來起來是節約習慣了,會四處撿些紙板或者水瓶帶走,這樣的行為即環保又有益,還能賣幾個零花錢,倒也是好事。 但一些老人養成習慣後,會將撿的行為蔓延到大街上,商店門前,自己認為是廢紙箱就拿走,都不經主人同意,或者趁主人不注意拿著就走,這類自為的廢紙回收,裡面可能隱藏著有價值的東西,而且與盜竊已經很強相關。所以這個案件給那些喜歡貪小便宜的人提了一個醒,忽以惡小而為之!
  • 「貪小便宜,吃大虧」: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這一吆喝,最先出來多半是那個愛佔便宜的嬸子,她總是湊在車子的最前面跟賣菜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進行議價,從開始到最後卻一根蔥都不買。等買菜的人散去後便小聲跟賣菜地說著什麼,最後總能看到對方難為情的樣子,她順手拿一個蘿蔔或幾根蔥喜氣洋洋地回家。殊不知,這種行為早就讓鄰裡們都防著她了。
  • 澳洲女子搶購近400卷衛生紙,如今後悔了要賣掉,網友批自作自受
    不過事後的局勢發展證明,那些無腦搶購的行為的確沒有任何意義,不僅助長了恐慌氣氛的蔓延,同時也客觀上推高了物價,而那些花費不菲囤積起來的物質,也成為了這些搶購者的負擔。澳大利亞衛生紙搶購潮據英國《鏡報》報導,日前一位澳大利亞婦女在Facebook上發帖,稱自己在疫情開始時,看到大家都在搶購衛生紙,就去超市買了很多回來,但後來發現超市裡的衛生紙只出現了短暫的斷貨現象
  • 衛生紙怎麼選怎麼用,你真的了解嗎?看完這篇告訴你
    衛生紙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也是家中常備的東西。用了這麼這麼多年的衛生紙,你是如何購買的呢?還有一點是你是怎麼用的呢?跟我看看吧。如何購買首先要挑合適的,不只挑便宜的衛生紙是跟身體皮膚天天接觸的東西。我們應該要樹立謹慎的態度。家裡的老人很多都是過苦日子過來的,所以平時生活也是很節儉。但是節儉歸節儉,一定不要貪圖小便宜呢。
  • 為什麼外國人都在囤廁紙?ra們真是用的多啊...
    人工智慧配音,聽文章更輕鬆近期,很多報導都提到在一些國家出現了搶購廁紙的現象:在拉斯維加斯在日本排隊購買廁紙很多聽眾在後臺留言都提出了疑問:為什麼外國人對廁紙這麼看重呢,要麼這麼多?難道這在國外就是「開門第八件事」麼?猜想一:外國人用的多?
  • 愛貪小便宜的父母,養不出大格局的孩子
    有一位家長朋友,是開水果店的,經常遇到一些大人帶著孩子來買水果,趁著看店的人不注意或是人多的時候,直接拿起一些水果塞到孩子手裡。有天,剛好撞見一個奶奶抓了一把蜜桔塞進孩子的手裡。老人家見被人發現,也不慌張:「賣水果不讓嘗,怎麼知道甜不甜呀?」
  • 凡事要懂得適可而止
    被批評者如果是一個性格極度內向,心胸異常狹隘之人,他甚至就會覺得你的批評是對他的故意刁難,進而產生叛逆和報復心理。稱讚他人也要懂得適可而止。稱讚他人的目的是為了激發他人的鬥志,激勵他人不斷努力,不斷創新,進而創造出更好的佳績。
  • 疫情下的「迷惑行為」,全球瘋狂搶購衛生紙,外網友:因為中國!
    疫情下的「迷惑行為」,全球瘋狂搶購衛生紙而隨著疫情的推進,各個國家也出現了一些讓人迷惑的舉動,比如說日本前段時間有謠言,說花崗石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所以日本人開始瘋狂搶購花崗石;而印度人更加強大,他們認為牛尿可以預防新冠,於是來了個牛尿沐浴,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 疫情蔓延,歐美日本為什麼總愛搶衛生紙?來看看日本的「衛生紙情結」
    衛生紙消耗大國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據,日本總人口約為1.26億,但其每年衛生紙的消耗量卻達47萬噸,平均每人每年要使用50卷以上的衛生紙,人均消費量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位美國的3倍,可謂世界公認的「衛生紙消耗大國」。這不禁讓人疑惑:「這麼多衛生紙究竟被用來幹什麼了?」
  • 貪小便宜吃大虧,別把孩子培養成貪小便宜的人,長大後會很吃虧
    原來她在寢室當中有一個特別要好的閨蜜,但是兩人相處了半年多之後,小娟卻發現這個好朋友有一些強勢,且愛貪小便宜。每一次用了她的飯卡,不但不主動還錢,反而經常借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有的時候小娟特別糾結,她埋怨自己為什麼要和朋友這樣斤斤計較,又覺得閨蜜這樣做是沒有把自己當成朋友。她把這件事情向父母講述之後,父母也勸她離這個朋友遠一點,後來小娟的這位朋友也被寢室中的人孤立了。
  • 日本人口不多,一年卻用47噸衛生紙全球第一,他們怎麼用的?
    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它的傳統文化多是來源於中國,這也造就了日本文化十分矛盾的一面。日本是一個西化十分深的國家,他們的商業模式,政治體系都是西方的模式,這裡有許多購物商場,是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地方,很多中國遊客都認為日本商品的質量更好,甚至出現在日本搶購電飯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