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許多舊地名讓自由行陸客想不通,許多大陸民眾會在網絡上探詢,九份、花蓮、高雄等地名的由來,尤其很多自由行陸客深入鄉間,對中南部鄉下的地名更有興趣。
大批遊客穿梭九份老街。(圖:臺灣《旺報》資料照片)
九份跟十分都是陸客旅遊熱門景點,他們現在都已清楚,名字緣自早年舊村落只住9戶或10戶人家;至於花蓮,是舊地名洄瀾轉音而來,洄瀾指的是美侖溪出海口,海水漩渦現象。
至於高雄,是日本人取的名字,原本舊名打狗,這讓很多大陸朋友覺得好笑,因為臺灣有個地方曾經叫打貓(嘉義縣民雄鄉),於是陸客會疑問「接下來該不會有打老鼠吧?」。
陸客最稱頌臺北市的街道名稱,忠孝仁愛四維八德俱全。自由行陸客全省「趴趴走」(到處活動),他們會在網上討論恆春、墾丁、鹿港這些地名的由來。甚至有人搭臺鐵火車,細數從北到南各車站名稱,也知道臺灣人曾經熱衷的「永保安康」。
此外,兩岸又有很多地名是完全一樣的,例如到金門旅遊,會發現黃厝、歐厝等地區,就在對岸的廈門也有;嘉義縣有東石鎮,泉州晉江市也有東石鎮,兩地蔡姓宗親有親族之誼。
總的來說,大陸朋友對臺灣街道路名最有好感,有些路名十分典雅,於是連路牌都會被拍入鏡頭,作為陸客到此一遊的證據。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