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健身連鎖品牌浩沙健身一夜崩盤,全國直營門店全線倒閉,讓所有健身行業人士為之震撼。作為一家擁有20多年歷史的老牌健身房品牌,浩沙門店在2009年曾擴張至86家,成為當年行業門店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品牌。
在健身行業,像浩沙健身這樣的故事絕非個例,朋友圈裡面吐槽辦理健身房會員卡無法退卡的案例比比皆是,健身房到底隱藏著怎麼樣的秘密?
健身房總是倒閉和健身房的付費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預付費模式」對健身房始終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比如「年卡制」可以讓傳統健身房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大量現金,在開店幾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筆可觀的「營收」。而這種模式的危險之處在於,短暫的營收掩蓋住了負債的本質。也讓開健身房的門檻變得很低,不少人開設健身房都是想「撈一筆」就走。這使得健身房的信賴風險變得極高。
健身房的商業模式是通過售賣會員卡獲取會員費賺錢利潤,因此註定了健身房重在營銷而放鬆了運營的商業模式,很多人在健身房的輪番轟炸廣告下購買了健身房的會員卡,然而實際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服務的質量非常差,遠遠不及購買健身房會員卡時候的宣傳。一味地追求新客源,引入更多的現金流,忽視了課程內容與用戶運營。無法用優質內容來提高用戶粘性,降低用戶體驗,導致用戶流失。
健身房的服務內容是固定和統一的,非常缺乏差異化的內容,我們到餐廳就餐的時候,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胃口選擇菜品。但健身房的服務大同小異,不管你購買何種類型的會員服務,最後面臨的都是健身房的場地使用,這使得用戶的使用體驗得不到保障,因此缺乏新的用戶來源。
健身房存在諸多問題。從中國消費者協會近年來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消費者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娛樂健身、美容美髮、共享單車、網約車、裝飾裝修等方面。主要問題有:降低服務質量,使用的產品以次充好,以劣充優;單方改變服務內容,降低服務標準;辦卡後隨意漲價,變相減少提供商品數量或服務頻次;發卡後藉故暫停使用或暫不開業,拖延時間,使消費卡超過服務期限而失去價值;突然關門停業或跑路,消費者無法繼續享受服務,也無法退回剩餘款項。
要解決以上問題,健身房必須做出改變。改變自己的服務態度,真正的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只有讓客戶滿意才能有不斷的新用戶來源。進一步的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降低對於銷售會員卡的依賴,降低自己的前臺人力管理成本,提高自己的教練服務水平。提高自己的餐飲服務水平,做一些具有特色的服務項目。
數據表明中國僅有1.%的運動者會選擇在健身場所鍛鍊,美國健身會員滲透率17.8%,中國0.8%,日本3.3%,這與中國實際上有健身需求的用戶數量有著很大的差距。相對於歐美健身行業,中國的健身市場遠未成熟,用戶健身意識與習慣仍待養成,表明健身行業仍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需要儘快地改變自己的服務水平,迎接市場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