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餐式生活和閱讀的時代,能在陽光明媚的書香氛圍中,與熱愛閱讀的朋友們共享安靜而愜意的閱讀時光,是珍貴且難忘的記憶。」2020長三角閱讀馬拉松大賽上周末鳴槍開賽,900多支隊伍的近5000名參賽選手走入長三角地區的111家圖書館和公益賽點,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展開一場專注與意志力的挑戰,寶山圖書館賽區的一位參賽者用娟秀的字跡留下參賽感言。
什麼是閱讀馬拉松?創始於上海的這項活動,要求參賽者組成5人的小隊,在6個小時內讀完一本尚未上市的新書,並完成一份考卷。比賽總成績由閱讀速度分與閱讀質量分相加而成,代表選手的綜合比賽用時,依照該用時排名,用時最少者為冠軍。主辦方表示,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正發生深刻變化,人們的閱讀行為越來越趨向碎片化。閱讀馬拉松活動的舉辦,不是為了讓讀者比賽閱讀速度和記憶力,而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培養讀者深度閱讀的習慣,一起見證閱讀和思考的力量。
上海圖書館2016年起每年春秋兩季舉辦「上圖杯」大型閱讀馬拉松賽事,2018年9月起,「上圖杯」閱讀馬拉松從上海擴展到長三角地區,去年參賽人數最多一次達近7000人,5年來已有38944位讀者參與這項閱讀活動。新穎的閱讀形式尤其受到中青年讀者歡迎,參賽名額往往一開放就被「秒殺」。
長三角四大省級圖書館聯合舉辦的2020長三角閱讀馬拉松大賽原定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舉辦,受疫情影響延期至秋季。雖然各場館限制了賽事規模,近7000人的報名數字依然展示出閱讀者的熱情,部分場館報名人數甚至超過場館容量的300%。上海賽區共23個賽點,報名「中籤率」62.03%,其中上海圖書館賽點「中籤率」僅31.25%。
疫情期間,「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特別網聚系列之一,閱讀馬拉松在3月5日推出線上快閃賽——「2020我的戰疫閱讀馬拉松線上快閃賽」,吸引19000多名讀者在線共讀《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用閱讀的方式為湖北、為武漢加油。在全國戰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人們為閱讀重新相聚在線下。
本著「安全第一、防控優先、嚴密細緻」的辦賽原則,此次線下賽準備了相關預案,降低參賽現場人員密度,並要求參賽選手依照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防疫措施提高了比賽難度,選手們的積極配合凸顯出閱讀者良好的個人素質和公民意識。
此次閱馬大賽選擇的比賽用書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提供的《消費者的決策:行走於理性的邊緣》,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陸靜怡從心理學角度,討論了大眾消費決策過程中有悖於理性的偏差是如何產生的。認真閱讀的選手們甚至成了出版社的校對,「第130頁有一處『B餐廳』應為『A餐廳』」。
下午近2點,各賽點陸續傳出選手完賽的消息。徐匯圖書館設在「最美書店」鍾書閣的賽點中,「悅讀越讀」隊以34小時14分54秒的好成績,闖入團隊成績三甲。「悅讀越讀」5位成員中,有一對父女檔。理工科出身的父親湯曉冬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他的言傳身教是剛滿12歲的女兒湯雙齊的最佳示範。虹梅庭分賽點的「書墨染香」隊,5位選手是初中二年級在讀的同班同學。比賽用書和平時學習的內容很不相同,小夥伴們感到,讀起來很有意思,而且集體行動的儀式感能提高閱讀效率,即使閱讀內容有一定難度也能堅持讀完。選手吳君竹說,要把書帶回去給父母親看,讓他們也增長一些知識。「心理學、經濟學的內容我也很喜歡」,在上海圖書館賽點順利完賽獲得獎牌的13歲小選手說,「下次還要來參加」。
「你認真閱讀的樣子真美」——下午4點,賽事落幕,完賽的選手們紛紛在背景牆前打卡留念。「選好書,出好題,開闢閱讀的樂土。」有參賽者留下這樣的寄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