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石上純也,首次個展將在上海PSA開幕

2021-01-16 LAC景觀網
展覽:石上純也,首次個展將在上海PSA開幕

日期:2019-07-18---2019-10-07

地點:上海

是否收費:是      60元

報名方式: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

Junya Ishigami:Freeing Architecture

時間:2019年7月18日至10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7樓

主辦: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票價:60元,早鳥票50元,點擊「閱讀原文」立刻購買。

展 覽 詳 情

2019年7月18日至10月7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共同推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的中國首次個人展覽「自由建築」,這也是繼PSA與卡地亞基金會在展示其豐富多元藏品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之後的再度合作。「石上純也:自由建築」基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創議,2018年首展於法國巴黎的卡地亞基金會。石上純也根據PSA場地進行了全新的展覽設計,展覽將通過大尺度的模型、建築手繪、設計手稿、影像資料等方式,向觀眾揭示建築師實現理念的過程與細節。

展覽取名「自由建築」,意在表達石上純也不囿固於傳統的建築形式與表達方法,以自由的視角探索並更新建築的定義,將展示「神奈川工科大學工房」、「住宅與餐廳」、「森林幼兒園」、「谷之教堂」等20組作品。石上純也認為,當下的建築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遮蔽物,而是組成世界這個巨大空間的各色各樣的「風景」。石上純也藉助對環境、自然與尺度的把握,將建築轉變為全新的風景,從而發現全新的世界。在其首個獨立建築項目「神奈川工科大學工房」中,石上純也通過305根形狀各異、分布不均的薄柱,創造出了一個曖昧、融合的全新景色。人們仿若走進了一個「森林」,可以於其中自由地遊走、迷失,並探索獨特的私密空間。而他為一位法餐主廚設計的「住宅與餐廳」,藉助掘地、挖洞、澆築混凝土、除去多餘的土塊等手法,建構了一處形如原始洞穴的風景,巖石般粗糲與堅硬的曲面之下蘊藏了建築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神奈川工科大學工作坊,照片,2004至2008年,日本神奈川。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

住宅與餐廳,模型圖,2013年至今,日本山口。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在其諸多建築項目中,石上純也遊刃有餘地把握與超越既定的建築「尺度」。他以地平線的尺度構建了一座讓學生走向旅途般的「校園多功能廣場」,又以湖面的尺度賦予了中國山東「文化中心」一種風景的骨骼。在東日本「兒童樂園」項目中,石上純也更是將其建築師身份轉變成為兒童的尺度與視角,重新觀察與想像世界。他以熊的形態構成了圓頂,以河馬的形態建成了洞穴,讓自然界的動物、草木、巖石、群山、雲朵與建築平等地變為了兒童眼中的風景。

校園多功能廣場,效果圖,2008-,日本神奈川縣。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文化中心,效果圖,2016-,中國山東。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兒童樂園,模型圖,2013-,東日本。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石上純也的建築實踐遍及世界各地,重視項目所在地原有的人文與自然環境。他的設計理念強調建築是在發掘原有環境中的未知並將其拓展延伸,創造出新的環境。荷蘭泰斯耶克的「荷蘭迷宮公園遊客中心」身處於一個始於19世紀的古蹟公園,石上純也沒有試圖改變既有環境,而是沿著已存的三條彼此交叉的散步小徑,創作了一座人字形的走廊建築。他消除了建築中的柱子元素,而以玻璃作為結構。不僅支撐頂部鋼梁,而且反射並延伸了建築周圍的池塘,森林與草地的美景。在中國山東的一個狹小山谷內,石上純也受邀建立一座「谷之教堂」。他模擬周圍地勢環境,創造出一座高達45米,寬僅為1.3米的建築。身在山谷之中,其又窄又高的空間卻比山谷更具有山谷特性,瀉入其深處的光線也愈加沉靜而聖潔。2018年於日本栃木縣落成的「藝術生態植物園/水庭」經過了長達五年的反覆勘察、思考及建模,石上純也將旁邊因開發而將被砍伐的樹木全部移植至庭園中,又將旁邊的小河引入庭園內的小池子。存在這裡的景觀,以新的方式在庭園中重疊並相融,創出原本自然中不曾有過的新自然。

荷蘭迷宮公園遊客中心,照片,2012-17,荷蘭泰斯耶克。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谷之教堂,效果圖,2016年至今,中國日照。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藝術生態植物園/水庭,照片,2013年至2018年,日本栃木。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身處一個日新月異、多元發展的社會中,石上純也認為需要以自由的思考方式,探索自由建築的多種可能。他提道:「當全世界的人們都以自由的視角思考建築,當這樣的風景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空間時,世界必將變得更加豐富。世界上價值觀的種類和建築的種類就會更加接近。建築就會比現在變得更加與人親近。」

此次展覽是PSA「建築與城市」展覽和研究方向的延續。PSA將目光投向新一代建築師,深掘其背後蘊藏的譜系與發展脈絡,以最為鮮活的建築設想和實例,討論建築師的角色,為建築未來動向提供積極的設想。

關於建築師

石上純也肖像照,攝影:雷蒙·德巴東。

石上純也 Junya Ishigami

1974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並於東京藝術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他曾就職於由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共同創立的SANAA建築事務所。自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石上純也既繼承了日本現代主義建築中的細膩、輕盈,與自然相融合的特色,同時他亦以多樣的方式探討了景觀與自然、空間的透明性與曖昧性、建築的地方性與全球化等議題,並不斷拓展了建築的定義。2009年,石上純也憑藉其首個獨立建築項目 「神奈川工科大學工房」榮膺第61屆日本建築學會獎。他曾連續兩次代表日本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8年、2010年),並榮獲2010年第12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他是2019年英國蛇形湖美術館夏季展亭的設計師。


發表評論

相關活動

相關焦點

  • 在石上純也的「微縮世界」中,看到當代建築的新構想
    7月18日至10月7日,日本新銳建築師石上純也首次中國個展「自由建築」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首展於去年法國巴黎的卡地亞基金會館,此次展覽「移步」上海,除了手稿和影像之外,觀眾能夠看到建築師為展覽親手製作的大尺度模型,其中包括最近建成的倫敦蛇形畫廊夏季展亭。
  • 臺灣作家張大春大陸首次書法個展《見字如見故人來》開幕
    臺灣作家張大春大陸首次書法個展《見字如見故人來》開幕 2019-04-19 20:07: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上海弄堂裡,一棵小松樹正在張皓宸首次創作個展中孤獨流浪
    在上海老式弄堂一座三層半的創意樓裡,綠色的小松樹藏在一幅幅油畫中,正在宇宙之間流浪,停靠在非真實的風景裡,溫暖又孤獨。那是九零後著名作家張皓宸的首次跨界藝術創作個展。 8月24日,「流浪的樹voyage tree——張皓宸2020年首次創作個展「在上海Camus舉辦開幕儀式。
  • 在巴黎別錯過建築師石上純也個展,他的設計就像另一個大自然
    這一次,20 件出自石上純也之手的建築作品將通過大型模型、影片和圖畫的方式逐一呈現,其中包括了對其建築理念的闡述以及建築不同階段的還原。它們對應著石上在亞洲和歐洲等地落成的作品。這也是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第一次為建築師舉辦大型個展。石上純也的建築項目往往根植於自然的語境——風景、雲朵、森林,都是他建築中常見的主題。
  • 人氣作家張皓宸玩跨界 「流浪的樹」個展在滬開幕
    上海熱線訊 8月25日,「流浪的樹voyage tree——張皓宸2020年首次創作個展」將在上海Camus開幕。此次展覽是90後著名作家張皓宸首次跨界藝術創作的個展,在這次展覽上,將呈現他2020年集中創作的27件油畫作品,2件裝置藝術作品以及1段為展覽特別製作的影像作品。同時在展覽中也將呈現一支關於張皓宸的紀錄短片。
  • 莫蘭迪國內首次美術館個展開幕,地點在這兒
    12月6日,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在木木美術館798館開幕,逾八十件藝術家重要作品展出,帶領中國觀眾走進莫蘭迪的詩意藝術世界。展覽分為「感知」「靜觀」「景致」和「晚期紙上作品」四個單元,全面回顧了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從藝術家1914年在博洛尼亞舉辦首次展覽,到1960年代去世前的晚年畫作。
  • 楊圓圓個展《上海樓》開幕對談
    編者按OCAT上海館當前展覽「楊圓圓個展:上海樓」已於11月7日開幕。開幕當天,藝術家楊圓圓和策展人王姝曼就本次展覽的作品及《女人世界》整個項目的初始機緣與創作經歷展開了討論,並逐一延展出關於作品理解邊界、影像語言屬性、女性身份認知、唐人街軼事的多層討論。
  • 石上純也的「自由建築」:像雲一樣曖昧,像樹一樣自然
    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的個展「自由建築」這些天正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簡稱「PSA」)舉行(7月18日-10月7日)。展覽通過大尺度的模型、建築手繪、設計手稿、影像資料等方式,展示建築師眼中的「自由建築」。
  • OKEY, THEN 呂延翔個展在798藝術區作者畫廊開幕
    藝美視界網(北京)網訊:2020年12月6日下午,OKEY, THEN 呂延翔個展在798藝術區作者畫廊開幕。開幕式匯聚了來自國內外藝術界、美食界等社會各界人士,廣受好評。展覽名稱OKEY, THEN一方面寓意呂延翔用平淡不帶留戀的Okey聳聳肩、向過去的成績告別,用Then宣示新創作的開始,帶著新的人生體悟和新的思考開始了其一直以來固有主題的新研究和新探索。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藝術家對社會主流文化溫和的逃避,他將那些喧囂陳腐的世俗偏見輕輕拋到一邊,繼續用自己的方式來生活和創作。
  • 展覽丨享譽世界的女性藝術家「蜘蛛女王」布爾喬亞個展在北京開幕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中國女性藝術 | 陪伴藝術家成長  | 提升女性藝術價值來源:媽媽愛文藝「 2019年3月24日,享譽世界的女性藝術家「蜘蛛女王」布爾喬亞個展在北京松美術館盛大開幕為了讓你體會到這樣的情感與震撼,2019年3月24日至6月23日,關於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恆的絲線》將巡展至北京松美術館,在松間盛大開啟。12件重量級作品將首次揭開神秘面紗,氣勢磅礴近十米高的巨型蜘蛛雕塑「蜘蛛(MAMAN)」將以震撼、傲人之姿亮相松林。
  • 評展丨「建築如詩」的石上純也,難見策展的喬治亞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將觀眾帶入一個詩意的境地,在詩歌般的空間交響中,想像都可以實現或真的已經實現了。喬治亞國家美術館常設的現代藝術展,看高加索地區四位20世紀初的藝術大家以作品勾勒現代藝術史的不同面向。
  • 插畫藝術家空山基個展在京開幕
    新京報訊 12月14日,日本著名插圖畫家空山基中國內地首次個展「色·即是空山基」在北京靠邊走藝術空間(Wrong Gallery Beijing)開幕。展覽展示了珍貴的空山基原作與限量版畫30餘幅,更有特供本次展覽的滑板、潮服、立體雕塑胸針等限量周邊商品,其中滑雪板更是全球首次發布,吸引了粉絲爭相購買收藏。
  • 石上純也談建築設計:以自由之心、循自然之妙
    這件舉重若輕的作品吸引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館長埃爾維·尚戴斯的關注,為2018年基金會在巴黎為石上純也舉辦個人首次大型展覽「石上純也:自由建築」埋下種子。在「自由建築」展覽中,石上純也製作了大量建築模型,並輔以影像、圖紙、文字等資料,梳理呈現了自己2004年獨立執業以來的20件重要作品。由於極受歡迎,展覽罕見地被延長至5個月。
  • 三位藝術家個展在成都同時開幕 周末別錯過
    12月19日,麓湖·A4美術館主辦的年末三場藝術家個展開幕儀式在麓湖·水上劇場成功舉辦。三場展覽分別是:楊冕個展「二百六十萬個點和西方藝術史」,顧雄個展「顧雄-河流」,以及廖明明個展「Tangpu-入蜀」。
  • 臺灣著名畫家江明賢墨彩河山個展北京開幕
    臺灣著名畫家江明賢墨彩河山個展北京開幕 圖為江明賢在向觀眾介紹他的作品。中新社發 石龍洪 攝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石龍洪 邢利宇)「歷史 美學——江明賢的墨彩河山個展」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這次畫展是我藝術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展覽。」江明賢在開幕式上說。
  • 一大波展覽正在接近
    近期,一些實驗性很強的展覽已悄然開幕,比如長徵空間的《起因和從中投射出來的例如物》、泰康空間的《畫破狗 Drawing Pogo》,以及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舉辦的芬蘭藝術家特瑞可·哈波亞個展《閉合迴路,開放過程》,這就隨小編去看看吧!
  • 橫跨三個展覽空間 麥克阿瑟·比尼恩個展開幕
    麥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個展現場Massimo De Carlo畫廊近期舉辦了麥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在亞洲的首次個展。麥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個展現場20世紀70年代,比尼恩將自己沉浸在人盡皆知的紐約城中的藝術景觀裡,與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瑪麗·布恩(Mary
  • 2020藝術類展覽年終盤點
    2020藝術類展覽年終盤點2020是特殊的一年,但人們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卻沒有止步,藝術是可以跨越語言、地域和年代等因素,通過作品來溝通、傳遞特殊的時代精神文明訊息,東方網海外經濟文化中心將整理這一年落地上海的國內外知名藝術類展覽,通過中英文展覽介紹的形式來回顧經典詠流傳的精神食糧
  • 傳奇女畫家、「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展覽成都博物館開幕
    成都博物館又有新展覽開幕啦!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為觀眾們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面向觀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