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了班級學生,管不住自己孩子」,教師子女教育的「燈下黑」該...

2020-12-15 中國教育報

身為教師,在教育自己子女的過程中您或許會遇到這些問題:管得了班裡幾十個孩子,卻管不住自己的孩子;自己是學科教學能手,孩子的成績卻不甚理想;想以父母的身份與孩子溝通,有時卻來不及進行角色轉換......

作為教育工作者,照顧自己的孩子理應更加得心應手,可是為什麼有些老師會遇到難題呢?如何避免這些情況,處在這些情形中又該如何「自救」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什麼是「燈下黑」?先讓我們看幾個案例,看看您是否也有類似的煩惱。

案例一

小涵爸爸是初中數學老師,教學水平很高。但是小涵卻認為爸爸對自己不夠關心,不是位好父親:「他每天很晚下班,很少關心我的學習。我有問題向他請教時,他有點不耐煩,批評我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懂。看到爸爸這麼不耐煩,我有問題也不敢問他了。」

案例二

王老師是一位語文老師,她的孩子卻不聽她的話,在家做作業磨磨蹭蹭,媽媽批評幾句就開始頂嘴:「你又不是我老師,你說的不對,我只聽我們班主任的話!」

案例三

小剛爸爸是大學老師,任教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複習階段,小剛的老師下發了一些練習題,小剛卻一直不做練習題,理由是爸爸認為做題沒用,反對期末疲勞戰。

在教師圈子中,總有一種令人疑惑的現象:老師們有著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全心全意為學生付出,當班裡的孩子出現問題時,也可以遊刃有餘地解決,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的孩子。教師在教育方面應該有天然的優勢,但當教育起自己孩子的時候,卻被束縛了手腳,自己的孩子總是叛逆、不服管教、難以成才。這種現象被稱為「燈下黑」。

為什麼會產生「燈下黑」?

教師角色定位偏差 …

有的教師把自己的職業倦怠帶到家中,無意識地以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拿教學生的那套規則來與自己的孩子相比;有的家長在家還會表現出教師的權威,時不時地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孩子,在學校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可回家對孩子卻缺少了尊重和理解。

教師心理狀態失衡 …

社會上有一種共識,教師子女具有「先天性」的優勢,不少教師會對孩子充滿無限的期望,會以高標準嚴要求來規範孩子平時的言行舉止。有時,還會因為自身的優越性、成就感,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壓力。

教師交往視野局限 …

受工作範圍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朋友圈相對狹窄,他們往往會把孩子束縛在一定的「圈子」裡,從而導致孩子交友能力提升緩慢。有時候這些老師對孩子的過分「包辦」,直接的結果便是影響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甚至還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因素。

工作辛勞忽略子女 …

不少老師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對學生付出所有的愛和精力,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指導,這種情況若不及時修正,還會造成親子關係冷漠、孩子叛逆等不良後果。

「燈下黑」現象的解決辦法

職業身份和個人身份的矛盾,並非教師家庭獨有的問題。任何職業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個性和思想進行重塑,進而影響家庭生活。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家庭教育中的優勢其實並不一定是具體的教育理論或學校的便利條件,而是這份職業帶來的教育觀察和反思能力。若能善用這種能力,「燈下黑」現象必將迎刃而解!

對孩子而言

1. 區分「教師」與「父母」的雙重角色

很多教師子女都在父母任教的學校就讀,有時也直接在自己父母的班上,很多時候教師和父母的角色難免發生交叉,影響認知。

遇到這種情況,作為父母要提前給孩子和自己「打預防針」,利用事例和資料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職業身份和社會身份。進入學校後要對孩子一視同仁,在教室和辦公室儘量避免家庭事務的討論,在家也不過多與孩子交流同事和學校管理中的事情。讓孩子知道,在學校的時候就是老師,要認真聽講,提高課堂效率,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任務等;在家的時候是父母,在課上或者學校有不開心的事都可以傾訴,也可以向父母撒嬌。

2. 區分「學校」與「家庭」的不同空間

學校是進行教育的場所,家庭是生活的場所,也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私人空間,兩者不能混淆。學會區分「學校」與「家庭」這兩種不同空間,建立不同的對話模式和規則,要記得跟孩子約定,在家裡可以比較寬鬆自由,在學校裡一定要遵守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遵守秩序。

對教師而言

1. 清醒認識到這一現象

「燈下黑」現象在教師圈中並不少見,如何去分析面對才是接下來的重點。因此,老師們對這一現象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要為了面子而選擇逃避或是抱怨孩子,要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

2. 重視起對孩子的教育

很多老師在學校管理班級的孩子已經很累了,有時候回到家裡就想休息,往往會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因此,教師們要認識到這一點,一天上班下來,累是肯定的,但也不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要重視起對孩子的教育,在家多陪伴關心孩子,多花時間了解孩子,多一些耐心,多去與孩子溝通交流。

3. 調整自己的角色心態

有些老師在學校是職業形象,回到家裡還是以嚴師的狀態去面對孩子,無法及時調整好自己的角色。這種角色轉換有時很難,您可以在回家路上或進家門前作幾個深呼吸,進門後及時脫掉職業裝。居家辦公或周末時間,最好將辦公區和生活區進行隔離,便於在不同的空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具體的家庭教育中,不妨少一些教師的嚴厲,多一些對孩子的關愛;少一些約束與權威,多一些傾聽與理解;少一些對孩子的批評,多一些對孩子的鼓勵;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份苛刻的要求,多一份對孩子的寬容。

教師在工作中會迎來一屆又一屆學生,但我們只能見證孩子的一次成長。老師們在教好班裡的學生的同時,也要給自己孩子足夠的關心,努力做到「燈下不黑」!

作者 | 江蘇省崑山市葛江中學於潔、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嵇怡、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張華、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尹山湖中學俞楚寒。以上均為「於潔沙龍成員」。

來源 | 人民教育

責任編輯 | 曹金玥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末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歡迎您分享給我們。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末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歡迎大家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相關焦點

  • 一個班級如果管不住,或者老師不敢管可以亂到什麼程度?
    一個班級如果管不住,或者老師不敢管可以亂到什麼程度?我當過接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就談談自己的所見所歷。一個班級如果管不住的話,可以亂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我見過這樣一個班級。也不知什麼原因,同樣都是七年級剛分的班級,偏偏這個班級裡幾乎全是些不念書的學生。紀律差,上課吵吵嚷嚷,東張西望的,前拉後扯的,埋頭睡覺的,偷玩手機的,更有搗蛋的拖怪腔,扔粉筆頭。自習也一樣,亂糟糟的。衛生差,教室裡到處可見飲料瓶紙屑之類的垃圾。
  • 老師也怕管不住學生,如何減少不守紀律和散漫的行為,用好班幹部
    老師最怕自己管不住學生,這時候對老師來說,信心上所受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也是會讓老師感到有些心灰意冷。其實就是許多新老師剛邁入崗位時,在管理班級體的時候最容易發生的事情,特別是自己做班主任時,如果自己上課時,學生還是挺遵守紀律,但是一旦其他課程,學生就皮得不行。
  • 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學生發生身心傷害,該處理教師嗎?教育部新規來了!
    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學生發生身心傷害,該處理教師嗎?教育部新規來了! 這個不好當主要體現在教育的度如何把握。你太認真了,學生覺得你嚴格,不好親近,不喜歡你,在學期末評價老師時,學生不會給你高分。你太隨意了,家長認為你不負責任,也不喜歡你,恨不得讓孩子轉班走人。所以,老師難當。
  • 學生教室撒尿,教師打其屁股受處分!今天的學生,誰敢管?
    一、天氣炎熱,假期又要到了,本想著教師的新聞事件要少了,打開電腦,又看到一則教師因「體罰」學生被處分的消息,看得讓人鬱悶:據《華商報》報導,6月5日中午,城固縣八角小學三年級的9歲男生小曹,課間休息時在教室裡小便。
  • 武漢教師打學生手心被停課:明知後果,老師你為啥還要以身犯險?
    正是對教育深深的愛,對學生學業的負責,對教師這一職業強烈的責任心,才促使著一部分老師嚴格從教,一切為了孩子,從來不考慮自己。 教師隊伍龐大,我不否認有的老師心理扭曲,會發洩情緒做出傷害學生的事情,這樣的人缺乏師愛,人人憤恨,理應受到處罰。可是大部分的老師是懷著對學生的負責的態度來懲戒學生的,只是不願學生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 冠軍鄧亞萍:大人管不住自己,憑什麼管孩子?
    在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方面,鄧亞萍的方法著實讓我們肅然起敬。要學會輸,才能學會贏。而學會輸並不是把失敗輕描淡寫地划過,相反,琢磨每一次失敗,接受失敗帶來的打擊和崩潰,直到下一次贏為止。
  • 教師為什麼越來越佛系?是什麼把教師逼成了佛系教師?
    如今教師的工作越來越難做了,平時除了上課批改作業,完成學校交給的臨時任務,參加各種區裡市裡省裡的比賽評優等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管理班級了,但是大家會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老師越來越不去管學生了,為什麼不管了呢?為什麼老師變得佛系了呢?
  • 教師時刻都忙,忙的不是教學;校長什麼都管,但很少管教學!
    所以有人這樣說:教師時刻都在忙,但忙的不是教學;校長什麼都在管,就是沒有管教學。 本來,教師盡職履責,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把學生教好,讓農村多出人才,落實好對學生的教育優惠政策,就是最好的扶貧。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每個老師都要與貧困家庭學生「結對幫扶」,每月至少兩次的家訪,為了家訪隨意調課層出不窮,嚴重幹擾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 教師懲罰學生時正確的懲戒方法,不失教育,不失分寸
    #由於缺乏條文根據,罰站罰跑一度被家長、學生認為是體罰,跑到學校來找老師麻煩,學生在學校調皮搗蛋,老師們雖有教育懲戒權,但還是束手無策,生怕有點過分,導致「校鬧」,不少教師心目中,已形成「懲戒有風險,教育需謹慎」的禁區。
  • 在線心理諮詢師解答:學生上課調皮搗蛋,做老師的該不該管?
    有網友在網絡公眾平臺提問: 學生上課調皮搗蛋,做老師的該不該管?管太多,怕學生想不開?心理諮詢師解答:這個問題非常有代表性,也是眾多在校老師感到困惑的問題之一。在中國多年的獨生子女現象影響下,多位家長照顧一個孩子的情況比比皆是,也因此造成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在生活方面,家長對孩子全權包辦,剝奪了孩子體驗和學習的機會,以至於許多孩子直到青春期甚至成年,都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在學習方面,由於社會競爭的加大和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導致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為了讓孩子多學點而不惜破壞親子關係。
  • 教育懲戒度說紛紜
    家長說「是懲戒不是體罰,放心了」一位孩子上四年級的張姓家長聽到《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頒布後,表示很歡迎。張媽媽說,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她明顯感覺到,孩子越來越不好教育了,尤其是男生。她們幾個家長平常交流的時候,男生家長都特別羨慕女生家長,因為女孩子長大了還是挺聽話,而兒子就不行了,調皮到管不住的地步。
  • 老話說:「師傅教不了自家兒,潑婦管不住自家漢」,是啥意思?
    有一種學生叫做老師的孩子,他們在學校可以享受不一樣的待遇,同學們也都願意圍著他轉,總感覺高人一等的樣子。事實上老師的孩子不一定成績就好,有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師傅教不了自家兒,潑婦管不住自家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杭州129個孩子紫外線燈下灼燒6小時,孩子眼睛會失明嗎?
    來源:澎湃新聞) 9月1日早上9點,學校電工在停電故障修復過程中操作失誤,不慎將二樓3個班級的紫外線消毒燈開啟,直到當天下午2點左右,部分學生出現眼部不適,學校才發現這一問題趕緊關閉,前後持續約6小時。 事後統計,共有129名學生和多名教師眼睛被灼傷。
  • 教師職業生涯第一難:催促學生交作業,學生居然選擇逃避不上學
    從小就生活在鄉村的我,兒時讀書時便深受恩師的影響,渴望自己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那時的我,覺得老師是天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他們是陽光下最可敬、最偉大的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 婆姐家的孩子,在我家沙發上亂蹦,我到底該不該管,何炅:該管
    可是,沒好一會,孩子又跑到沙發上蹦來蹦去,這下倩倩有點生氣了,畢竟是自己的嫁妝,新沙發被這樣折騰,肯定是心疼的,況且,沙發清洗起來也很麻煩。倩倩找到自己的老公,並試圖讓老公來教育孩子不要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沒想到他老公卻告訴她,姐姐家的孩子,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從來沒有人管過的,就只是在沙發蹦蹦而已,能有什麼問題。
  • 她,武漢吳家山一名教師,學生的二媽,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為班主任,潘老師要求自己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真知灼見感染學生,在他們的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學生培育成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愛的熱度溫暖孩子。潘老師就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著學生,全方位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身體、心靈等。班上有一名叫東東(化名)的學生,一連好幾次不吃晚飯,潘老師通過了解得知,東東家庭困難,單親媽媽打工沒時間給他做飯,她就自掏腰包給孩子買吃的。
  • 省重點中學班規堪比「邪教」:欣賞孩子帶病上課、鼓勵互相檢舉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網友是如何吐槽該班規的:0號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的引導教育,有不合理或過激之處,只能溝通解決或默默忍受,違反者停課一周,若違反停課一周。網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此條中的"無條件接受"豈不是太過於狹義。
  • 把孩子管得服帖,就是成功?管治和奴役、引導與釋放,哪個重要?
    再說若不反思自己孩子問題,不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只教不和人玩是於事無補的。這個時候,真的迫切需要班會課的引導和介入。當然,我身為家長也在尋找介入和引導的辦法,我目前想到的法子是通過閱讀相關圖書來引導、感化。教育小孩是一件難事,孩子的成長真的不容易。
  • 幼兒教師把腿壓在學生身上玩手機,現被警方拘留,該不該被同情?
    幼兒教師對孩子們來說,本該是媽媽般的存在,可是個別幼師卻喪失師德,不具備一個教師應有的愛心和耐心,對待幼兒簡單粗暴,且時不時對孩子們進行體罰和虐待。無獨有偶,在安徽黃山某幼兒園,一名男童被幼師拎起來摔到了一米以外的地方,隨後又被這名教師一把推到門上,導致孩子左手拇指嚴重受傷。
  • 揚州育才西區校最美班主任周娟 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教師」二字
    周老師工作紮實,曾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獲2020年揚州市「身邊好教師」優秀事跡演講比賽二等獎,所帶班級曾獲「區優秀班級」稱號,多次被評為「文明班級」。「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周老師從教十餘載,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無愧「教師」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