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下班後的康女士。
康女士今年28歲,家住江北區五裡店,目前在渝中區解放碑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從事文案策劃。入職半月,她在工作業務上漸漸熟絡起來,但辦公室裡的氛圍讓她越來越尷尬。
原來,這家公司的組成人員,要麼是領導,要麼是「皇親國戚」,只有她一個人是「非親非故」的普通員工。「皇親國戚」常常我行我素,領導小孩常來搗亂,人力主管重點關注她……這個工作,幹起好心累。
公司僅她一人「非親非故」
1月22日下午,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以朋友身份來到康女士工作的公司。辦公區域內,康女士正在電腦前打字;另一頭,幾人正聚在一起閒聊、吃披薩。
「他們都是『皇親國戚』,惹不起哦。」康女士小心翼翼地說。
之前,康女士在渝北一家醫藥公司做文案,因為複雜的人事關係而辭職。從入職到現在,她才慢慢把新公司的人事搞清楚。她說,新公司規模不大,人員也不多,但萬萬沒想到,公司的人員構成竟然是這樣:老總、經理、人力主管、老總夫人、老總堂弟、經理夫人。除她以外,全是領導和「皇親國戚」。
她小聲地說,閒聊的人當中,有老總夫人、老總堂弟、經理夫人,「他們手頭也有工作,有做行政,有做財務的,辦公室看起來挺融洽,不過因為關係特殊,他們累了的時候,就光明正大地休息,吃零食、閒聊,太過自在。」
康女士正在做一份策劃方案,老總要求她下班之前一定要交出來,所以顧不得和記者多說,她一直盯著電腦修改著方案。記者注意到,她工作時,「皇親國戚們」仍在吃著披薩閒聊,現場環境一度有些吵鬧。
領導小孩常來搗亂
過了一陣,一個中年男子帶著兩個小女孩走進辦公室。「男的是經理,兩個小孩分別是老總和經理的,放學後,多數時間小孩都會待在辦公室。」康女士朝記者擠擠眼,悄悄說,「入職的時候,我就詫異,為什麼人力主管老愛去逗這兩個小孩,後來我才知道事情真相。」
兩個小女孩在辦公桌上做了一會作業,就開始跑來跑去。期間,一個小女孩還跑到康女士的辦公桌來,東看看西瞧瞧,因為看中康女士的一隻髮夾,吵著嚷著要拿走。
康女士有些無奈,但又不得不理會,只好停下手中工作,將髮夾拿給小女孩。小女孩的母親(經理夫人)建議把髮夾還給康女士,康女士連聲說:「不用,妹妹喜歡的話,就拿去嘛。」
「不過是一隻髮夾,算了,給她。如果我拿回來,氣氛又會變得很微妙。這樣尷尬的事情常有。」康女士說,辦公室不大,遇上大掃除,她就更為兩難。「辦公室人少,老總夫人、經理夫人都要主動打掃清潔,我去幫她們吧,老總和人力主管在看著,覺得我不務正業;我不幫忙打掃清潔吧,人家老總夫人、經理夫人都幹著活兒,她們還看在眼裡,覺得我託大,肯定對我有意見。」
「有時,需要跑個腿什麼的,大家也會想到讓我去,只有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員工嘛,真的很無奈。」她說。
人力主管只關注她一人
下午5點30分,公司下班時間。康女士將自己的策劃方案發給老總後,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回家。
「哎呀,差點搞忘一件事。」走出辦公室,康女士如夢方醒,趕緊掏出手機,打開釘釘,完成考勤打卡。
她說,作為新人,自己都知道公司的人事,人力主管自然比她更了解。所以,人力主管不會去盯著「皇親國戚」,只會重點關注她。「有一次,遇上堵車,我上班遲到,他還跑來責怪我,要罰錢。其他人遲到早退,他從來不會管,當然,也可能管不著。」
走出辦公大樓,康女士遇上公司人力主管劉先生。「你最近都很準時哦。」劉先生笑著對康女士說。從他們的聊天中,記者得到證實,公司人事關係的確有些特殊。有時,劉先生開展工作也存在尷尬的情況。
康女士說,因為公司裡全是「皇親國戚」,自己凡事都要小心,也不能隨便吐槽,過得很壓抑。家境不錯的她想過辭職,但是公司開出的薪酬還算不錯,離家也不遠,而且馬上春節了,她想再觀望看看,只得繼續心累了。
調查
這種家族式企業你是走是留?
彭永洲(25歲 渝北翠雲):只要是金剛鑽,在哪裡都能攔瓷器活,遇到這種家族式企業,不管你付出再多,晉升空間基本為零,前途渺茫,果斷溜之大吉。
秦珊(29歲 南岸彈子石):工作還是看業績,「皇親國戚」再多,業績做好了,依然能夠獨樹一幟。你是去工作的,又不是去交際的,用不著討好每個人。
馬敏(35歲 南岸二小區):我曾在「皇親國戚」較多的公司幹過,真的待不長遠,他們會優先拿到各種資源,會給領導各種洗腦,左右領導的看法,就算都正常,有領導親戚在身邊,作為員工,我也時刻忐忑。
李瓊(49歲 合川南津街):我的店鋪裡,員工全是親戚,開展工作很不容易,說話要和顏悅色。有時話說重了,親戚會不高興,真的不如招外人。
聲音
不刻意融入「關係圈」理性思考去留
對此,重慶華威人才網董事長周世全表示,新時代的大眾創業潮催生了很多創業公司。初創型企業、小型企業的負責人認為,對外招人不僅流動性大,而且凝聚力不強,風險較大,為了穩定考慮,愛用親戚、熟人,這種現象不可避免,有其內在邏輯。
既然是親屬型員工,就不免要講關係,「非親非故」的普通員工如何處理好同這些人的關係呢?周世全建議,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自卑、不迎合,尊重對方就好,這類關係圈難免排外,不要刻意去融入,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二,做好本職工作是根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累計工作經驗;
第三、損害公司利益、損害同事關係的事情,不去參與,儘可能遠離是非;
第四,有利益牽扯,不擅自做主,最好提前請示領導;
第五,客觀評估工作、職場環境、晉升空間,理性思考,是走是留,做好職場規劃。
作為家庭企業負責人,不僅要做到任人唯親,也要做到任人唯賢,建立規範的用人用工制度,這樣企業才能良性發展。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朱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