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2020-12-21 一個人精彩1

上學時期看的作品最多的就是三毛的,有人說過,一個女人早點讀三毛會幸福的。

的確,讀著三毛的作品成長成熟了,可以坦然應付一切接受一切了,就好像接受了殘酷的生命的洗禮重生了,浴火重生!伴隨著刺骨的痛卻最終豁達的懂得怎樣去愛這個世界以及這世上的人和物。

1991年,三毛被查出宮內膜肥厚,便住進了醫院做手術,一天凌晨,有人發現三毛在浴室用尼龍絲襪自縊了。

就這樣一代才女便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王洛賓在直到三毛自殺後,痛哭的已經站不起來,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你走了,人間就冷了!後悔吧,後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靈!實際上後悔又是在責備自己。

直到三毛去世後,王洛賓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愛著三毛,這一切發現的時候都太晚了。

不知道王洛賓是誰,一定聽過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只要聽到這個旋律,不管是誰總會哼哼跟著唱幾句。

這首動人的歌曲,同樣也吸引了三毛,在荷西去世後,三毛是孤獨的,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總會喚醒三毛內心深處的靈魂,三毛決定一定要見見這首歌的作者,到底是誰能夠寫出這麼厲害的一首歌。

三毛一個人踏上了尋找王洛賓的旅途,兩個人年齡相差30多歲,但是第一次見面就相見恨晚,這段忘年戀並沒有發展多久,三毛曾經表白過王洛賓,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知道三毛去世後,王洛賓用一首歌說出了這裡面的原因。

三毛和王洛賓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三毛唱了王洛賓的那首《橄欖樹》:「你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作為回禮,王洛賓也為三毛唱了一首《高高的白楊》,這首歌是王洛賓的經歷,一個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他的未婚妻在丈夫入獄後擔憂成疾,不久就過世了,這個青年為了悼念未婚妻留起了鬍鬚,青年變成老頭時鬍鬚已經垂到胸前,而未婚妻的墳頭上長滿了丁香花。

三毛聽完之後很是感動,兩人聊了很久,在三毛回到臺北之後,兩人一依舊保持著書信聯繫,漸漸的,三毛便對王洛賓暗生情愫,在書信中已經由從前的「親愛的王洛賓先生」改成了「親愛的」,直到第二次來到王洛賓家後,她大膽地向王洛賓表白。

77歲的王洛賓知道了三毛的心意,也並不是對三毛無意,王洛賓知道這段忘年戀可能會不被外人所祝福,考慮到世俗的眼光和自己的子女,王洛賓拒絕了三毛。

三毛非常傷心,她收拾行李回到臺灣。就在離開王洛賓的一百多天後,三毛的死訊傳來,王洛賓拿著三毛的信失聲痛哭,並將藏在自己心裡的話都寫在了他給三毛唯一的一首情歌裡: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切莫對我責怪。

這首歌道出了兩人相知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三毛在幻想的國度中等待,王洛賓知道彼此只能遙遙相望就一直徘徊糾結。但兩人所陪伴過的日子卻是非常難忘的。

三毛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種生活,一種夢想,一種獨一無二的人生。

她的作品樸實無華,卻最能看出對生活最濃烈的熱愛與追求。

賈平凹說:」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

司馬中原說:「讀三毛的作品,發現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裡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

想要更加詳細的了解到三毛的一生,一定要看看這本《沙漠裡的盛世繁花》裡,以平實的語言、細膩的文筆講述三毛的一生,把一個最真實的三毛呈現在讀者面前。

三毛,一個率性灑脫的女子,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她與撒哈拉沙漠,與荷西的悽美愛情,走遍的萬水千山,無不演繹著生命的精彩,詮釋一個傳奇的人生。

除此之外,這套書內還有2本《林徽因傳》和《張愛玲傳》,每一本都是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閒暇時刻,品一杯好茶,讀一讀才女之韻,生活仿佛也慢下了腳步,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一套三本書,一共只要79元,也就是兩頓飯錢。能在瑰麗的文字中,感受張愛玲、林徽因、三毛的繁華世界,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為何無疾而終,來聊聊他倆的故事!
    三毛的死,一如三毛一生的神秘經歷一般,總讓世人捉摸不透。在三毛以近乎詭異的方式結束生命後的第二天,一個78歲的老人,在日記裡寫下了一段給三毛的話。寫完後,他就扔掉筆失聲痛哭起來。這個老人,正是著名民族音樂家王洛賓。1990年,三毛與王洛賓,因為一個千裡迢迢的探視,開始展開了他倆的故事。
  • 三毛死後,王洛賓非常傷感,寫下戀歌《等待》獻給她
    三毛帶了一個很大的大皮箱,估計是準備去新疆過冬的,光香菸就帶了10條(我記得是長壽牌香菸,黃色包裝)。我父親很為難。因為她信中就說「我去了不要住賓館,我要和你住一起」。她觀察到我父親住的房子很大,有4個臥室。王洛賓很為難,又不好拒絕,就找了個自己的女學生陪她,陪她做飯。  當時正好陰差陽錯,新疆這邊給王洛賓拍5集紀錄片叫《洛賓交響曲》,父親每天要出去趕場子拍。
  • 老照片,戴蛤蟆鏡的韓紅打架子鼓,圖八王洛賓與三毛的親密照
    坐在鐵軌上的海子,1989年3月26日,25歲的海子選擇躺著鐵軌上,任由馳嘯而過的列車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海子是神通,15歲就考入北大,他的臥軌自殺,震驚了整個現代詩壇。抽菸的賈平凹,1993年《廢都》出版,因為受到爭議,一時流言四起,大家甚至懷疑他不堪重壓自殺了。如今誰能手裡有一套首版那是一臉的得意。鐵榔頭郎平接受領導接見,在領導面前她是一臉羞澀。
  • 三毛:17年經歷6個男人,48歲用絲襪自縊身亡,留給王洛賓14個字
    三毛一生經歷的6個男人將流浪與自由看作人生方向的三毛,註定了會與以管理和教化為目標的學校發生衝突,這個和學校格格不入的女孩兒,最終在13歲那邊正式退學。休學之後的三毛曾經自閉,她用一塊鋒利的刀片割開了自己血管,母親的及時發現把她拉了回來。
  • 美女愛上77歲老頭,表白被拒後,用絲襪結束生命
    她自幼喜愛王洛賓的歌曲,還將這些民謠從中國帶到直接各地去唱,當時的三毛我覺得應該就是與現在愛追星的年輕人一樣的心情吧。男主角王洛賓是中國有名的西部歌王,他的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比如,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兩人一人在新疆,一人在臺灣,他們的愛情故事從何而來呢?
  • 王洛賓|西部民歌的傳歌者
    一天,西戰團舉辦了一場慰問新疆車隊的聯歡會,聯歡會上,一個維吾爾族司機即興演唱了一首簡短的維吾爾語歌曲。這種來自西域的音律和節奏,讓王洛賓如獲至寶。會後,他找到那位司機,請求對方再唱一遍這支民歌。1994年11月,王洛賓在達坂城參加《達坂城的姑娘》塑像落成儀式這是王洛賓改編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那一年,王洛賓25歲。
  • 王洛賓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80年前的經典,背後的故事更感人
    新疆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於1939年創作的,也是王洛賓創作的眾多歌曲中,流行最廣的一首歌。王洛賓也因為這首歌,獲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譽。王洛賓臨終前,還囑咐家人,把這首歌的歌詞,刻在他的墓碑上,由此可見,王洛賓對這首歌是多麼的喜愛。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文藝女神與西部歌王的忘年戀
    文 | 雪憶柔這是一段相差30歲的忘年之戀,一個在臺灣,一個在新疆,一個熱情似火,一個畏縮不前。年齡、地域的差異以及世俗的眼光,讓這段未曾說出口的愛情以三毛的自殺為結局。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是一次無可奈何的選擇。
  • 跟偶像王洛賓的歌相比 王琪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差在哪裡?
    據說唱紅這首歌的不是原唱王琪,而是「流浪歌手」洋仔。不過,有人質疑洋仔,說他假唱。蕭陶最早聽到的是女版,由東北女歌手亞男演唱,後來才知道她只是翻唱。 王琪的另一個偶像是被譽為「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賓。從創作風格上看,王琪更像王洛賓,但還不是王洛賓。王洛賓擅長於寫帶有西域風情的情歌,歌中往往有故事情節。「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我願做一隻小羊,坐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 三毛給荷西做菜,說食材是春雨、魚線和魚翅。荷西:你當我是白痴
    在三毛筆下,枯燥的、缺少食材物資的沙漠生活,我們常人眼中平淡的日常,竟然變得如此鮮活有趣。三毛做的第 二道粉絲菜是螞蟻上樹,粉絲被炸過。荷西說,像毛線,又好像是塑膠。三毛就告訴他說,這是他釣魚用的尼龍線,被中國人加工過,所以變得白白軟軟的。而到了第 三道粉絲菜呢,是和菠菜、肉一起,絞碎了做的東北」合子餅「。
  • 名人珍貴合影:三毛和王洛賓關係親密,圖3夢露和甘迺迪交談甚歡
    第1個名人的珍貴合影,要數三毛和歌王王洛賓。1943年出生於浙江的三毛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是中國現代女作家,本名叫做陳平。現在人們對於三毛的愛情,可能會瞬間想起三毛與荷西之間的過往,但其實三毛在1990年4月份還認識了歌王王洛賓,兩人相識之後很快就陷入了愛戀,但是最終因為各種問題兩人還是分了手。對於這段過往,照片中的美好景象,其實也是名人的珍貴瞬間。
  • 罕見歷史名人合影:川島芳子和玷汙她的養父,張大千與韓國少女
    川島芳子在日本接受了政治、諜報、軍事等方面的教育,17歲時被川島浪速糟蹋,3年後返回中國從事間諜活動,1928年張作霖被炸身亡、1931年九一八事變、將婉容秘密轉移至東北等事件,川島芳子都在其中提供了大量的情報。1948年川島芳子被以漢奸罪槍決。圖為川島芳子和糟蹋她的養父川島浪速。
  • 三毛的愛情觀:要愛別人,先愛自己
    可見三毛從未停止對愛情的追求,但為何兜兜轉轉直至30歲才遇愛成婚?除了命運的捉弄,更多的是三毛對愛人愛己的認知:「不合意的東西,是應該捨棄的,不必留戀他們,哪怕只是一件,也不必把他留下來。」王洛賓很快便被這意外之客所吸引,一首《橄欖樹》更是唱進了王洛賓的心裡。二人促膝長談,恨不得道盡前世今生,無關風月,只為相知。回到臺北的三毛沉浸在對王的相思和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喜悅中。短短3個月間,三毛給王洛賓寫了15封信,其中熾熱的情感溢於言表。
  • 【人物命運】生之逆旅:三毛的愛與孤獨
    一個把愛情看成信仰、看得重於生命的人,她人生的熱和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愛情,而不是自己。這會不會是冥冥中命運一再收回她愛人的原因呢?1990年1月,在三毛47歲、生命的最後一年中,她遇到了30歲的眭澔平。
  •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見過三毛的人都知道,三毛長得並不算漂亮,甚至連這個名字都透露著寒酸氣,帶了幾分顛沛不定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也是握筆桿子的,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我向來喜歡寫文章的女子,就像是尋到了同類,她們身上那種女性特有的矜持、堅強和對生活的那點子妥協都讓我側目不已。在中國文壇中女子不少,可三毛似乎與她們又是那麼的不一樣。
  • 《三毛真相》:荷西不是三毛的唯一,所以,這份愛情是假的!荒謬
    一、荷西之後,還有別人 初次相遇時,荷西就喜歡上了三毛。 一個18歲少年,堅定地對三毛說:「服完兵役,我就回來賺錢養你。」 失去了荷西的三毛悲痛萬分,若不是父母攔著,恐怕她當即就會隨 荷西而去。 沒有了荷西,三毛每日的生活宛如活在地獄,表面上看似無波瀾, 內心卻早已滿目瘡痍。直到三毛遇上王洛賓,一個生活在草原的男 子。
  • 別讓偽文青毀了真三毛
    時至今日,隨波逐流,汲汲營營,驀然發現俗世之中,三毛所求的不過是那一點愛,一點真,不傷人,只傷己,實在是傻的可愛。愛情三毛最為人所知的愛情是與荷西,王洛賓。在我看來三毛真正的愛情只有荷西這段,荷西死後,三毛心死。王洛賓這段,可能忘年戀比較有談資吧。
  • 三毛:一生都在戀愛,至死也沒有放棄過對愛的追求
    逆風解語父母的悲痛欲絕,終於挽回了三毛的生命,在往後的日子裡,她讀書、寫作、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直到她聽到一首蒼涼而極有感染力的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她仿佛那個揮起鞭子的姑娘,在抽打著羊群,而身邊是一個愛慕她的青年在深情凝望。1990年4月16日,那是一個春天。
  • 三毛自殺:世間最難是深情無人能接
    先簡單回顧一下三毛的愛情經歷——真正的第一次戀愛是在大學。男友是學校裡的大才子舒凡。入學後,三毛很快被他的才情所吸引,舒凡走到哪裡她跟到哪裡,跟了三四個月。直到有一天,忍不住直接走到舒凡面前,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他掌心。這段戀愛持續了兩年。但三毛太想抓住,20歲出頭就將結婚攤在了舒凡面前。為了逼他,甚至去辦出國手續。真的拿到機票和籤證,兩人都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