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包頭日報》六篇評論員文章到各旗縣區推動發展的堅定態度和決心,從市縣兩級優化營商環境的一整套組合拳到提振士氣、激發乾事創業的一系列創新機制,每一條每一件都鼓舞人心,使人眼前一亮,讓每一個包頭人重新拾起了對這座老工業城市重振雄風的期待和信心。民聲即民生。站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間關口,市委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正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包頭是我家,人人都愛她。每一個包頭人在新一輪發展中不能袖手旁觀、置身事外,都要有主人翁意識。只要有利於包頭的事情,都應不遺餘力的把它辦好辦成;只要能為包頭增光添彩的事情,都應該自覺擔當起「形象大使」的角色,為這座英雄城市的發展代言發聲、振臂高呼。
今天,微信已成為人們辦公聯絡、宣介推廣的重要載體和途徑。在這個信息傳播途徑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唱響包頭、重振雄風」迫切需要每一個包頭人,當好宣傳包頭的麥克風和傳聲筒,在利用微信資源、發揮朋友圈功能上做到開放包容,將「人人都盼包頭好」的美好願望,轉化為「人人都說包頭好」的實際行動。
筆者從自己朋友圈做了一個簡單統計分析:從發帖的群體看,自由職業者、從商人員比較活躍,每天均要轉發1至2篇文章;在職從政人員發帖則相對較少,且隨著職級呈遞減趨勢。從發帖的內容看,關注本地時訊的佔一半,其他因人而異,多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發帖的影響力看,領導幹部發貼的關注度較高,點讚轉發率高,且隨職級呈遞進趨勢,其他社會階層則相反。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領導幹部的社會人際資源豐富,微信好友的社會層級隨著職級遞進,遍布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地,是宣傳包頭的「富礦」。可以講,領導幹部特別是地區、單位的主要領導自帶流量包,他們發貼的閱讀量和傳播力經常呈幾何倍增級擴散,領導幹部的發聲更容易亮明黨委政府在一些領域的政策導向和對一些問題的鮮明態度,有著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其影響力要比普通人大的多,屬於大隱於世的「頭部網紅」。
但現實窘境是,多數領導幹部不發朋友圈,不善於應用朋友圈來推動工作。除極個別不會發或確實忙的顧不上發外,絕大多數是不願發,究其根源還是一種自我保護和保守主義在作怪。筆者認為,宣傳包頭,進一步提升包頭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幹部換位思考、轉變觀念,在應用現代傳播手段上帶個頭,帶頭學,帶頭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和影響周圍人及微信好友,這要遠比通過行政指令進行的網絡文明傳播來的更快、效果更好!
來源:「全景看包頭」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胡海峰
本期編輯:鄒 婷
【來源:包頭市紀委監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