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誇獎孩子,才不會害了他!

2021-01-10 沈家昌zh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有人說孩子不能誇,一誇就驕傲自滿。「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很多父母都秉承著這樣的想法,所以更加傾向於對孩子的打擊教育,很少去鼓勵、誇獎孩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但是無論他有多好的底子,在長期的批評指責之下還會有自信嗎,還能成才嗎?家長長期的批評指責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向,讓孩子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不堪!

每一個人都是渴望得到肯定的,家長適度的誇獎、肯定、和鼓勵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對孩子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正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

01誇獎或批評很多時候能決定孩子的命運

「你真是笨的可以,這麼簡單的題講了好幾遍還不會」、「你真是蠢的無可救藥了」、「我怎麼會有你這麼蠢的兒子」等等。

這些話幾乎成了很多家長的口頭禪,可能你只是一時氣憤,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不以為意的幾句話,可能會令孩子受到巨大的打擊和傷害。

卡耐基在小的時候非常的淘氣,是所有人眼中的壞男孩,父親對此也感到無比的頭疼。這種情況一種維持到卡耐基9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家門。

父親向妻子介紹了卡耐基,並告訴她:「這是全縣最壞的男孩,總令我非常頭疼。我希望你注意一下,或許明天他就會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什麼其他的壞事,讓人防不勝防。」

令人沒想到的是:繼母不僅沒有點頭稱是,反而走到卡耐基面前,溫柔的捧起他的臉。並對父親說:「不是這樣的,他不是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還沒有找到發洩心中熱忱地方的男孩。」

繼母的這句話溫暖了孩子的心靈,令卡耐基熱淚盈眶,因為之前從沒有人這樣誇獎過自己,兩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句誇獎的話成了卡耐基前進的動力,激勵著他走向了成功。

有些孩子之所以被稱為壞孩子,是因為我們將他當成了壞孩子。為什麼不能去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讚美他們呢!與孩子越親近,孩子越不會讓你感到失望。

孩子一犯錯,家長就會對孩子發火,說些傷害孩子的話,而這些否定、批評的話在不知不覺中摧毀了孩子的自信,令孩子失去了活力,將孩子的天分、潛力扼殺在了搖籃裡。

挫折教育的確需要,但是鼓勵誇獎同等重要。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善於誇獎孩子。幫孩子樹立自信,給孩子前進的動力。

孩子的失敗需要鼓勵,孩子的成功需要賞識,不要讓孩子失去上進的動力。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你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的誇獎或批評很多時候就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02多給予孩子誇獎和鼓勵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數不清的困難和挫折,也會遇到無數的成功和失敗。家長要多給孩子鼓勵和讚美,給予孩子信任和支持,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會成功。

有些家長認為「嚴是愛」所以總是用批評、比較、嚴格的標準來教育孩子、激勵孩子、鞭策孩子。但是不管什麼事情都要適度,在嚴肅的規範要求下,不妨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讚揚。

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鼓勵和信任能讓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和勇氣去面對未來!家長的鼓勵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能鞭策孩子更加努力前行。

03誇獎孩子也需要方式

有些家長過度的溺愛孩子,感覺孩子哪哪都好,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誇上孩子一頓。吃口飯都要誇上一句「你真棒」,敷衍的一幅畫都能得到全家人的讚美。

這樣毫無底線的讚揚,會將孩子變得驕傲自大、不求上進。時間久了,還會讓孩子接受不了批評。總而言之,過度讚美的危害多多。

還有些家長誇獎孩子總是「你真棒」、「你真聰明」,說得多了孩子會感覺你在敷衍他。這樣的鼓勵不僅沒有效果還會起反作用,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那麼該如何去誇獎孩子呢?

1、注重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

相比較於誇孩子「你學的真快、你真聰明」,不如誇獎孩子的努力、堅持不懈。注重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這樣可以強化孩子努力的重要性。在誇獎孩子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努力能帶來進步和成功。努力的過程能讓自己成長,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

不要開口閉口就是誇聰明,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負。家長也沒有必要讓孩子去爭第一,只要每天能進步一點點,超越自己一點點就值得誇獎和鼓勵!

2、誇獎孩子要用心、要具體化

每當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或展示自己的時候,家長經常會不走心的說上一句「你真聰明」、「你真棒」、「你真厲害」等。這樣隨口而來的誇獎對孩子來說過於敷衍。

男孩親手種了一株蔥蓮,每天悉心照料,給它澆水施肥。這天看到土裡鑽出了嫩芽,高興地捧著小花盆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看,我種的蔥蓮發芽了!」

媽媽坐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嗯了一聲,看都沒看說「你真棒」。男孩失落的走開了。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想要把喜悅分享給父母。結果媽媽敷衍的誇獎和態度將孩子的熱情盡數澆滅。

家長應該用心去欣賞、去誇獎孩子,為什麼不能對著孩子說:「好可愛的小嫩芽,多虧寶寶的細心照顧,才能讓它這麼快發芽。接下來,你要更加細心了哦!繼續努力!媽媽為你感到高興。」

3、就事論事誇事實

我們經常會聽到「好孩子」、「乖寶寶」這樣的話。當孩子做出令自己滿意的事情的時候,就會被這樣誇獎。

但是這樣的誇獎太過於廣泛,孩子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為什麼會被誇獎,沒有明確的觀念。再者有時候家長的誇獎有些言過其實。不妨就事論事,誇事實,一方面能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一方面能起到正強化作用。

總而言之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過猶而不及。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誇獎孩子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家長要不斷摸索!

相關焦點

  • 孩子考了100分,別讓您的誇獎方式,反而害了孩子
    孩子奶奶看了笑得合不攏嘴,直誇獎:「不錯,不錯,到底是小孩子,腦袋瓜轉的快,聰明,記性也強,這麼長的臺詞都能記住。」其實,在這裡我是有一些擔憂的,按理說,奶奶誇獎孩子,做父母的應該高興才是,其實,我真正擔憂的是這種誇獎方式,如果誇獎不當,不但不能增強自信心,反而會害了孩子。
  • 皮格馬利翁效應:正確的誇獎,才是教育優秀孩子的關鍵
    皮格瑪利翁不僅僅是一個國王,他也是一個雕刻家,但是這位國王並不喜歡凡間的女子,所以他決定終身不娶。而過了不久之後,他得到了一塊上好的象牙,於是國王就將自己想像中美女的形象運用精湛的技藝雕刻了出來,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完成了這座雕像。
  • 孩子高情商是怎麼煉成的?優秀的父母都是從誇孩子的這3句話開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不僅懂事情商還特高,而有些孩子長大後卻一無是處呢?這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一個人有成就的人跟情商離不開,父母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必須讓他學會對情緒的管控,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獨立性、意志、責任心、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當然在培養孩子情商過程中,離不開這3個「誇獎」原則,父母越懂得這樣的誇獎方式,孩子才越受益。
  • 笨小孩都是罵出來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芬蘭的老師則表示,她們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而不會認為是孩子有問題。在芬蘭老師的教育觀裡,我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孩子不喜歡數學,但是對小汽車很感興趣,那就用小汽車教學。喜歡積木,那就用積木教學,尊重孩子的喜好,尊重孩子的節奏,慢慢來。陳丹青有一句話,說給父母聽:「一朵花剛開,別評價,讓他長大、盛開。」每個孩子生來有自己的特質,有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有自己對世界的渴望,他們有自己的生長節奏。
  • 當別人誇獎你的孩子時,你該怎麼回答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當別人誇獎你的孩子時,你該如何回答,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回答的,這個也是有方式方法的別人誇獎孩子時,怎麼回答合適?莉莉看到這情況又傷心又尷尬,感覺自己這麼說已經傷害到了孩子自尊。面對以上情況,假如你是莉莉,你該如何去回答?小編覺得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先看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是很驕傲的話就說還可以吧,希望她努力才行,如果孩子的反應是一般的,就說這個孩子確實懂禮貌挺聽話的。首先對別人的誇獎應該表示感謝。
  • 你對孩子的誇獎正確嗎?父母的誇讚不同,孩子做出的反應就會不同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對孩子過於嚴格,雖然現在不提倡打罵教育,但是很多父母依然使用這種教育方式,並且不少父母認為只有打罵教育才會有成果。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很少能看到有父母真正的誇獎孩子,甚至有些父母覺得總是誇獎孩子,會激起孩子的虛榮心,使他們驕傲自滿。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這4種表揚方式,更令孩子受益一生!
    最近,在後臺看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都說養孩子要多點誇獎少點打罵,可我的女兒似乎被我「誇」出病來了。前些天她告訴我自己整理好了房間,我沒誇她棒,她就生氣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灰心喪氣;被誇努力的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要更努力才行。第四輪測試:和第一輪一樣,讓孩子完成最簡單的拼圖。
  • 不被誇的孩子將來更成功?專家一語成讖:誇沒錯,誇獎方式有錯
    孩子是否需要誇讚其實並不取決於家長,而是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將同一種教育方式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沒有孩子不喜歡被表揚,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表揚他們的孩子。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知道要誇讚孩子,卻不知道誇讚孩子的正確方式。
  • 誇孩子別再說「你真棒」,李玫瑾:熟記這幾句話,孩子長大有出息
    結果發現,第一組孩子大部分選了簡單的拼圖,而第二組孩子選了更複雜的拼圖。這是為什麼?誇獎不但能增加孩子的自信,還在告訴孩子什麼最重要。第一組孩子會覺得聰明更重要,所以選擇簡單的拼圖就不會失敗,別人就會覺得他聰明;第二組孩子認為別人看重的是他的努力和探索,所以他就會選擇更複雜的拼圖。
  • 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子:經常被誇的孩子有多優秀
    朋友接受了老師的意見,每天上學前都變著花樣誇孩子,要麼誇孩子比昨天漂亮了,要麼誇孩子越來越機靈了... ...放學後又誇孩子很有禮貌,寫的字比昨天漂亮多了,寫的作業也比上次整齊了等等。總之,能想到的誇孩子優點的詞,她都發自內心地誇孩子。
  • 還在誇獎「你真棒」?多數父母都誇錯了,試試這樣誇,效果更好
    誇讚是一種育兒手段,相信多數父母都用「你真棒」來誇過孩子,但是真實情況是,當孩子聽到泛濫的「你真棒」時,孩子其實是困惑的,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怎麼就棒了?自己到底棒在哪裡呢?前幾天被五歲的閨女上了一「課」,早上因為有事要出門就刻意打扮了下,閨女站在旁邊一直誇我:「媽媽今天好漂亮,裙子好看,口紅也好看,項鍊閃閃的好漂亮。」不得不說,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喜歡聽誇讚的話,我被誇得心花怒放,開心的出門了。晚上回家之後,閨女拿著自己畫的畫讓我看,看完之後我說了一句「你真棒」就去做飯了。
  • 別老是「你真棒」,一張表教你「花式誇娃法」,誇孩子都在點子上
    但轉念一想,孩子其實也沒幹啥,就一通亂誇真的好嗎?孩子習慣了我們這麼花式誇獎,以後長大了進了學校,老師不誇他同學不誇他,孩子會不會因此而一蹶不振?更何況走上社會,得不到周圍人的肯定是否就無法立足?誇孩子到底行不行得通?誇,還是要誇的,但要誇到點子上!來學學這些恰當的誇獎方式吧!
  • 誇孩子也是技術活,1334誇獎法則拿走不謝!
    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幫助老師拿了一件東西,老師與其興高採烈地誇他「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老師取東西,老師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2)誇努力不誇聰明。
  • 《終生成長》:正確誇人的方法,你用對了嗎?
    如果你的孩子作業完成得不錯,你會怎麼誇獎他?是告訴他:「寶貝你太棒了,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還是說:「寶貝你這幾道題完成得不錯,你很努力喲」?你可能會覺得:誇人還需要想這麼多?是的,誇人不是一件心血來潮的事情,而應該是一件值得深思熟慮的。誇人的方式不對,不僅沒有幫助,還會產生壞結果。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我很好奇地問了閨蜜,閨蜜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其實,訣竅就是一個字,『誇』,之前我都是批評她,沒有誇過她,她什麼都做不好。後來,我是聽了一個澳大利亞的專家講座,知道了誇獎孩子的重要性,我才試著誇依依,沒想到,效果這麼神奇。」確實如此,「誇」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閨蜜親自在依依身上試了幾年,讓依依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 有人誇獎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回應!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講座,在講座中,一位老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誇獎你的孩子,作為家長,你會怎麼回應。有的家長說:我們作為家長的,一定要謙虛啊,孩子被誇獎了,我們就要謙虛一些。有的家長說: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不能誇獎孩子,不然,孩子會更加驕傲的。但是,這位老師說:各位家長,如果你們總是謙虛,或者不誇獎自己的孩子,那才是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類似的誇讚還有[你真漂亮]、[你真厲害]、[你真聰明]等,這些不切實際的誇讚,都不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一直用這樣的誇讚方式,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變得膽怯、不自信、怕輸、不敢接受挑戰等。其實,父母在誇獎孩子時,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關注自己從[不會]到[會]的轉變。比如誇獎孩子寫作業快,可以這樣說:寶寶今天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全部作業,而且沒讓媽媽監督,這是原來從來沒有過的進步,擊掌!
  • 孩子受到誇獎後,成績不升反而下降,誇獎沒有錯而是沒用對方法
    一味誇獎對孩子真的好嗎?家長如何誇獎孩子,才是正確的誇獎?今天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一、經常誇獎孩子會有哪些好處1、增強自信心當孩子受到誇獎時,是怎樣的心理狀態呢?一味地誇獎孩子,會使孩子形成對自己能力的過分誇大,也就是高估自己,自信地認為自己能做到任何事情,對失敗的結果沒有做任何心理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與挫折,他們就會難以接受,從此萎靡不振。家長誇獎孩子的初心是希望孩子繼續努力,結果錯誤的誇獎方式卻起到了反作用,與家長的初心背道而馳。誇獎的正確打開方式,也是一門學問,家長們需要系統學習。
  • 當有人誇你孩子時,家長別再用「中國式謙虛」回復了,太傷自尊了
    這就是中國式的謙虛,對於大人來說是一種自謙的方式,但如果用到孩子身上可能就是一種殘忍。過年走親訪友,孩子難免成為聊天的話題。「聽說你家孩子這次期末考了年級第三名?好厲害啊。」「你家孩子又會彈琴,又會打籃球真好,哪像我家孩子啥都不會。」「我還希望他啥都不會呢,成績好了就行,花我那麼多錢一天在那瞎搞。」我想沒有什麼成績,是沒有付出努力就能得來的。
  •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我家兒子得到最多的誇獎就是 "你真棒!" 可是我漸漸發現,他做計算題只用心算,不願動筆,記生字、英語單詞也是看幾眼,不肯動手寫。前段時間的英語考試,他錯很多,為了鼓勵他,我說:"你這麼聰明,多背幾遍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