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向零化石能源低碳社會邁進

2021-01-14 中國經濟時報

他山之石 本報記者 劉慧

一個曾完全依賴化石能源進口的國家,經過50年的努力,實現了相對獨立自主的能源體系,目前正向2050年零化石能源的低碳社會穩步邁進,這就是北歐國家丹麥。

丹麥丹佛斯(中國)公司副總裁車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丹麥的綠色能源轉型聚焦在探尋未來可持續能源、打造綠色智能宜居城市、確保世界用水安全、逐步邁向循環經濟等,展示了人類在探求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可能性。

丹麥如何建設低碳清潔高效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車巍告訴記者,丹麥通過一系列「開源節流」的方法,標本兼治,從源頭上解決了能源安全問題。丹麥在「開源」方面做了四件事:發現北海油氣田、放棄發展核電、主推風能、重視生活垃圾循環回收再利用。在「節流」方面,重視節能、節水和循環利用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尤其是把水作為能源規劃中的重要要素,支撐了綠色可持續發展。

據記者了解,在丹麥,綠色發展已經形成共識,為舉國推進能源綠色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丹麥有10年或更長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中長期規劃,2018年制定新丹麥能源協議,重申了丹麥2030年氣候和能源目標、2050年擺脫化石能源目標及履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義務。

丹麥以節能和提高能效為核心的能源轉型之路催生了龐大的綠色產業鏈,比如建立以建築節能為核心的區域能源系統,有效實現了佔全國總能耗40%的建築領域節能。丹麥除了將節能和提高能效作為第一能源外,也重視發展可再生能源。除大力發展風能、光伏太陽能之外,生活垃圾、秸稈、沼氣等也是可再生能源的組成部分。

車巍介紹,丹麥可再生能源在其一次能源結構中佔比達到了32.9%,與農業相關的生物質能佔全部可再生能源的73%,僅生物質發電一項就佔了55%。可再生能源發展通過與北歐電力和能源市場一體化,不但解決了棄風、棄光、棄水,還為能源安全提供了一種長治久安的解決方案。在推動實現綠色轉型中,全民參與是丹麥的特色。用熱計量的方法鼓勵全民節能。與用水、用電一樣,丹麥用熱也實現熱計量,用多少熱,花多少錢,有效提高民眾杜絕浪費的節能意識。

為了強化丹麥最終實現2050年擺脫化石能源的目標,丹麥在2019年底推出國家氣候法案,以「氣候合作夥伴」的方式使政府、商界、學界等所有行業以及民眾,舉國推動綠色轉型工作。其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包括提供財政支持,由各界參與構成的綠色轉型委員會負責監督目標的實現。

本報記者曾到丹麥採訪時看到,通過建設零碳之鄉、零碳城市等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和社區,丹麥希望做全球綠色轉型的先行者。森訥堡就有「零碳之鄉」之稱,通過打造基於公私合營(PPP)的零碳項目,目標是到2029年實現完全擺脫化石能源。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零排放首都。

車巍認為,中國在「十四五」期間,應加大立法力度,推動形成更大更強的能效產業鏈,推廣應用成熟的綠色技術體系,強化用戶的節能行為(如熱計量)和能效意識,儘快建立全國平衡統一的電力和能源市場體系,把節能與可再生能源作為該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重視多方合作。

相關焦點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章建華說。
  •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能源革命的發展成就進行了系統介紹,對我國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作了全面闡述,對新時代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成效作了完整呈現。
  • 能源低碳發展 要做好碳排放的加減乘除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我國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佔全球的比重為29%。而電力碳排放在能源排放中約佔40%。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為98億噸。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在2020年能源轉型發展論壇上表示,能源低碳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在於做好能源碳排放的加減乘除,即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做加法,控制油氣消費規模做減法,提升能效做乘法,煤炭清潔利用做除法。
  • 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各個產業向電氣化和數位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恰恰是為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鋪就的一條創新之道。 在這方面,承載和保障著國計民生穩健運轉、在能源分配和消納中承擔重要作用的電力系統,也正積極邁入通向低碳化的快行道,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率先樹立典範。
  • 【回眸「十三五」】 能源電力行業:未來10年重點部署低碳技術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表示,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成績顯著。 一是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2019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9.7億噸標煤,電源裝機總量達到20.1億千瓦,有效保障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 2021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在京發布
    該系列報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魏一鳴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際和國內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的變化,選擇特定主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已連續11年發布報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我國「十四五」能源需求預測與展望》報告認為:「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能源發展中又一個重大的歷史轉型期,能源系統的安全高效清潔低碳轉型有望取得重大進展。
  • 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2021年仍然充滿期待,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能源化工產業仍大有可為,應當積極優化能源需求結構、強化能源科技實力、加大能源保障力度,努力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推動我國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邁進。會議認為,當今國際格局、世界秩序和全球產業布局正處於一個大變革、大調整、大衝突的時代,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全球供應鏈以及我國經濟貿易和產業布局的改變。
  • 2021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重磅發布!都說了這些...
    該系列報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魏一鳴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際和國內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的變化,選擇特定主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已連續11年發布報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我國「十四五」能源需求預測與展望》報告認為:「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能源發展中又一個重大的歷史轉型期,能源系統的安全高效清潔低碳轉型有望取得重大進展。
  • 黃文生:中國石化正向技術先導型企業邁進 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
    中石化股份副總裁兼董秘黃文生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石化(600028)立足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科技創新驅動,提出了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的願景目標,以及以能源資源為基礎、潔淨能源和高端材料為兩翼,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一基兩翼三新」的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的向技術先導型企業邁進,正在努力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 全國低碳日丨低碳生活小貼士,請查收~
    「全國低碳日」,旨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什麼是低碳?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碳足跡」等詞彙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的熱門用語。這裡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氣體。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 低碳環保
    特別是2020年,我國向世界發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作為企業戰略提出,體現出集團公司黨組堅定綠色發展的決心和意志。  回望「十三五」,中國石油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 ...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為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Carlos Maurer:擁抱數字轉型 共創低碳能源未來
    大會上,殼牌集團執行副總裁,全球商務Carlos Maurer做了《數位化與協作對於實現低碳能源未來的重要性》主題演講。Carlos Maurer提到,殼牌參與了中國許多標誌性工程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以及廣東南沙大橋。
  • 寶新能源: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本報告旨在真實反映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寶新能源」)2019年度社會責任的發展與實踐,向股東、員工、政府、客戶、合作夥伴、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公開報告企業運行情況、社會責任履責水平,幫助利益相關方深入了解寶新能源的社會責任實踐活動。
  • 「30·60」新時代能源電力創新發展保定宣言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國際社會作出的「30·60」莊嚴宣示和在全球氣候雄心峰會上的重要講話,推動能源電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綠色復甦、構建低碳社會夯實基礎
  • 江蘇召開2019年全省低碳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
    (二)   加快發展清潔能源   發展低碳能源體系   全省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37.8%,非化石能源裝機達到25.7%,非化石能源消費佔全社會能源消費量比重10.4%。   積極開展綠色生活宣傳   節能宣傳周期和低碳日活動期間,組織開展綠色發展、低碳生活主題宣傳活動,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低碳生活理念。
  • 王志軒:碳中和與電力能源轉型
    以上內容及黨和國家一系列一脈相承的有關低碳發展的理念、目標、方針、政策,清晰表達了中國堅定走低碳發展道路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的決心和初心。 習近平主席宣布新NDC的70多天以來,這一承諾已經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巨大反響。中國的承諾將重新改寫近年來一些國家、地區及眾多機構在政治、經濟、社會、能源、環境等問題上的研究結論。
  • 觀察:碳中和時代,石油向左向右?
    中國企業低碳影響力持續提升。為落實「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求,三大油企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各自製訂了行動計劃。 中石油 中石油將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加大天然氣領域投入力度;形成油氣為主、多能互補格局,走綠色低碳清潔發展之路。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第二屆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
    12月13日,第二屆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在北京建築大學落下帷幕,我校大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北京市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4項,三等獎6項,優秀獎1項。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聯合協辦,是北京高校共同參與的一項重大賽事。
  • 綠色低碳 全面小康 2020年全國低碳日活動在新竹社區舉行
    7月2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是「綠色低碳 全面小康」。今天,一場以生活垃圾回收,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環保活動,在南寧新竹小區展開。南寧市生態環境局與新竹社區、環保社工組織聯合開展了這次低碳日的宣傳活動。他們設置了低碳行動之舊口腔牙具回收環節,現場設點回收口腔護理廢品回收箱,原來,這些的可回收物,如玻璃、牙膏皮等,因為回收利潤低,無法得到回收利用。而活動上回收到的舊口腔牙具都將由南寧市綠生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送到相關的企業,進行材料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