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知乎上,這條新聞熱議了起來,新聞中的李女士忍受丈夫40餘年,等到孩子成年鼓起勇氣離婚,卻被法院駁回。
在中國有句古話:寧拆一座廟不毀一莊婚。
婚姻在眾人看來是神聖的,在古代,夫妻不敢離婚,離婚代價很高,假如女子被迫離婚或者主動休夫,即便自己不是過錯方,也會一輩子生活在他人的指指點點下。
可如今離婚雖不少見,可對提出離婚的女人來說,社會、他人、孩子似乎沒給她們帶來多大的善意。
錢鍾書曾在《圍城》說: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而對於想衝出圍城的李女士來說,法院的這份「駁回」,似乎讓她和網友憤憤不平,借一句網友的話說: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太諷刺了,因為之前沒被打死,所以還要感謝男的讓她活到了晚年?
米蘭·昆德拉曾說: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婚姻是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有人堅持到底,有人中途離席,有些人的離席是「預謀已久」。
曾經聽說每對夫妻都有無數次想「弄死」對方的瞬間,朋友小白就時不時想插死他老公。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我們都「積極」勸她離婚,可她卻一次次下不了決心。
她最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是:「我不想要這種來之不易的『幸福』婚姻。」
她男人並不「安分」,小白懷孕8個月時,出軌了。
從相戀到相愛整整8個年頭,小白陪他從「一無所有」到「小有成就」,這種不敢隨意捨棄的來之不易的幸福,卻讓小白更加痛苦。
不想「忍」的小白,在雙方父母的勸說下、在丈夫的請求下,拖到小孩出生、滿月、到如今2歲。
小白常常在夜裡哭泣,她覺得丈夫「不乾淨」,她不能接受丈夫的觸碰。她整天疑神疑鬼,甚至看到丈夫手機中的異性名字,就會抓狂。
可每一次她的父母和婆婆都讓她忍一忍,等孩子大點再說,甚至她的父母還說:「人的這輩子,誰沒犯過錯?」
她的婆婆說:「我兒子是錯了,而看在剛出生的孩子份上,你原諒他,你也不希望孩子沒爸爸或者媽媽吧。」
她的兄弟姐妹說:「你看看你都幾歲了,離婚了你還能再找一個條件好的男人?還有精力去跟年輕人競爭職場?」
這些話就像一根根刺一樣,扎進她的心,她不再跟人提起她離婚的念頭,而是等小孩長大,撿起丟失好久的課本,默默地考證,還每天花時間健身。
我們都知道,她在「醞釀」一場「蓄謀已久」的「離婚」。
亦舒曾說: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豈是一項藝術,簡直是修萬裡長城,艱苦的工程。
有些人並不能陪伴我們一輩子,箇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我們並不能判斷他人的內心幸福。
魯迅曾在《而已集·小雜感》裡說道: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有個山村教師叫郜豔敏,2006年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經歷被拍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
可早在1994年時,18歲的她是被人拐到這個山村的。
當初她被人販子以2700元的價格賣給大她6歲不識字的羊倌,她曾多次自殺、逃跑,但都沒有成功。
她曾對《半邊天》節目組說:我不願意提起過去的事,不願意接受採訪。
當地領導多次阻止欄目組帶她去北京做節目,後來更有「好事者」把她的事跡拍成「勵志電影」。
這樣一個被拐賣的女孩,她的婚姻幸福嗎?她也許真的熱愛她的「教書」事業,因為那是她離「光明」最近的地方。
有網友說:本該上今日說法的人成了感動中國的人物。
人們常常歌頌別人的奉獻,卻很少人探究一下,他們是否被動?被迫?還是無奈之舉?
不如意的婚姻裡,隱忍的一方,為了家庭,為了小孩,為了不讓別人指指點點,一忍再忍......
曾經有人說:別讓你的善意 成為別人的負擔。
比如長輩常說:「那時候結婚呀?」同輩朋友間問:「都談了那麼久,還不結婚嗎?」
其實當事人心裡比我們還急,肯定是更多內外在因素讓新人遲遲走不進婚姻。我們這些善意卻沒實際幫助的話,雖不會成為情侶分手的原因,卻往往成為他們吵架的導火線。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9年多來,她用「印表機壞了」、「網絡故障」等善意的謊言,找藉口拒絕辦理離婚登記,讓500多對夫婦主動取消了離婚申請。」
這是一名婚姻登記員被評為「最美紅娘」的報導,這樣的報導卻引起部分網友的「反感」,婚姻不是自由的嗎?也有網友感謝這種「幹涉」,讓「離婚」的念頭扼殺到衝動裡。
有這麼一句話廣為流傳:所有的天長地久都是權衡利弊。
離婚的念頭也許是一時衝動的,但是離婚的「舉動」肯定是深思熟慮的。相較於「勸和不勸分」,我更願意看到是「尊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並不知道眼前這個執意要離婚的女人,到底經歷過什麼。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寫道:我和你就像兩個小孩,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品嘗它,看著裡面有多甜。
美好的婚姻裡有愛情,是兩個會吵鬧的小孩,他們雖會埋怨,但會分享彼此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不曾真心傷害過彼此。
最後想對那些做好「準備」的女人說:謝謝你們的勇敢,祝你們分手快樂,美好的愛情將會如期而至。
【今日話題:年關將至,又到一年「催婚」時,你們又是如何接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